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入规范开展志愿服务 提升医院门诊服务品质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小芳 方伟钧 季康玉 《中国医院》 2013年第3期66-68,共3页
丽水市中心医院自2010年10月在门诊部建立志愿服务部,通过组织管理,制定规程;多种形式宣传;分批招募,逐步推进;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及方式等举措开展志愿服务,在方便患者就诊、改善医疗秩序、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 丽水市中心医院自2010年10月在门诊部建立志愿服务部,通过组织管理,制定规程;多种形式宣传;分批招募,逐步推进;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及方式等举措开展志愿服务,在方便患者就诊、改善医疗秩序、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对促进医患和谐乃至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志愿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分化疾病如何与全科医学同频共振? 被引量:10
2
作者 潘琦 任菁菁 +9 位作者 张萌 尹朝霞 何权 姚晨姣 吴静怡 李开军 杨凯超 徐佳玙 朱兰 王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877-3883,共7页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国际全科医学发展水平间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尤为体现在学科建设水平和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故全科同仁需在反思中前行。基于此,本刊特开辟“问道全科”栏目,针对全科医学领域研究前沿及我国全科...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国际全科医学发展水平间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尤为体现在学科建设水平和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故全科同仁需在反思中前行。基于此,本刊特开辟“问道全科”栏目,针对全科医学领域研究前沿及我国全科医学发展面临的热/难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研讨,以期助力全科医学行业发展。未分化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问题,作为健康“守门人”,在首诊时正确识别和科学处理常见未分化疾病是每位全科医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当前全科医学领域工作者、研究者对未分化疾病的认识程度不一,针对未分化疾病的诊疗规范尚未形成,与未分化疾病相关的科学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期“问道全科”栏目特邀任菁菁教授作为版主,就“全科医学与未分化疾病管理”这一当前我国全科领域亟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开展研讨,希望本次研讨可以激发出更加深入且具体的全科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疾病 全科医学 教育 医学 科学研究 县域卫生发展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华西胸外科实践》出版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VAS评分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淑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6-I0006,共1页
书名:《加速康复外科华西胸外科实践》作者:车国卫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ISBN:9787548728276《加速康复外科华西胸外科实践》为车国卫主编,由中南大学出版社。书中基于华西医院胸外科将近10年的临床经验,从项目团队建设、医护一体化等... 书名:《加速康复外科华西胸外科实践》作者:车国卫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ISBN:9787548728276《加速康复外科华西胸外科实践》为车国卫主编,由中南大学出版社。书中基于华西医院胸外科将近10年的临床经验,从项目团队建设、医护一体化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基于不断研究的实施,针对成果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具有较大可行性方案,方案不仅可操作、可评估,并且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胸外科 手术室护理 医护一体化 华西医院 的应用效果 VAS评分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理用药策略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银辉 徐海燕 +2 位作者 孙霞 徐爱花 叶伟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7期837-840,共4页
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而其控制状况不容乐观。降糖药物的使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利器之一,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按作用机制和结构主要分为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糖苷酶抑制剂、DPP-Ⅳ抑制剂、GLP-1、胰岛素及... 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而其控制状况不容乐观。降糖药物的使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利器之一,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按作用机制和结构主要分为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糖苷酶抑制剂、DPP-Ⅳ抑制剂、GLP-1、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等。本文概述临床常用降糖药物的药理机制、作用特点及其特性,并提出适时启用胰岛素、简单化原则、合理联用、个体化原则及兼顾安全性、性价比的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降血糖药 胰岛素 药理作用 血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与健脾补肾法预防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吴敏华 陈旭烽 +2 位作者 周月芬 应筱莉 王永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活血法与健脾补肾法预防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60例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化疗+益气活血组,化疗+健脾补肾组,每组20例,3组均予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活血法与健脾补肾法预防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60例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化疗+益气活血组,化疗+健脾补肾组,每组20例,3组均予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不加保护剂;化疗+益气活血组自第1周期化疗开始口服益气活血的中药;化疗+健脾补肾组自第1周期化疗开始口服健脾补肾的中药。均完成8周期化疗,比较两组病人中医症状积分、外周感觉神经毒性、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情况。结果:化疗中化疗+益气活血组、化疗+健脾补肾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单纯化疗组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化疗后化疗+益气活血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最低,Ⅲ~Ⅳ级神经毒性发生率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各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以化疗+益气活血组减慢幅度小,与单纯化疗组及化疗+健脾补肾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减轻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改善化疗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下段食管癌三种术式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许咏冬 林霞 +3 位作者 章响艳 涂韶松 赵纯 吴志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中下段食管癌三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30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左胸左颈切口手工吻合(G1组)、左胸切口经食管床行左胸顶机械吻合(G2组)、左胸切口经主动脉旁行左胸顶机械吻合(G3组)三种... 目的:探讨中下段食管癌三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30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左胸左颈切口手工吻合(G1组)、左胸切口经食管床行左胸顶机械吻合(G2组)、左胸切口经主动脉旁行左胸顶机械吻合(G3组)三种手术方式(各10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胸液量、胃液引流总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心律失常、术后吻合口瘘、术前及术后3个月肺功能变化、术后3个月进食梗阻及反流等指标。结果:三组均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示食管鳞癌289例,小细胞癌4例,类癌4例,腺癌3例。上、下切缘无癌残留。G1组发生3例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G1组手术时间比G2、G3组长,费用较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相对较高,术后3个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低;G2组与G1、G3组相比术后胸液引流总量少,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对较低,术后3个月肺功能减退及食管反流症状较轻;三组术后胃液引流总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无差别。结论:中下段食管癌的三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应该根据患者肿瘤位置高低、术前肺功能状况、经济条件以及术者的熟练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术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左胸切口经食管床行左胸顶机械吻合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外科 吻合器 食管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肿瘤化疗患者血常规和CD_4/CD_8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月芬 吴敏华 +4 位作者 陈旭烽 应筱莉 谢艳茹 王永辉 楼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血常规及CD4/CD8的影响。方法:80例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参麦+化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含奥沙利铂3周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不加保护剂;参麦+化疗组每次化疗期间连用...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血常规及CD4/CD8的影响。方法:80例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参麦+化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含奥沙利铂3周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不加保护剂;参麦+化疗组每次化疗期间连用参麦注射液50mL/d,共5d。比较两组病人6疗程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医症状积分的平均值;对比两组病人CD4/CD8绝对值及比例情况。结果:参麦+化疗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CD4/CD8比例较单纯化疗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化疗组化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参麦+化疗组高,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化疗相关症状,减轻化疗骨髓抑制,调节化疗患者免疫状态,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肿瘤 血常规 CD_4/CD_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使用替加环素的临床用药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叶伟红 应小飞 +3 位作者 傅军霞 郭晶晶 徐艳艳 田伟强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替加环素的住院患者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使用替加环素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基础疾病、细菌学培养结果、联合用药、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共40例,并对... 目的评价使用替加环素的住院患者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使用替加环素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基础疾病、细菌学培养结果、联合用药、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共40例,并对其应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该院近3年使用替加环素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有效率为42.5%,合理使用率17.5%,基本合理使用率77.5%,不合理使用率5.0%,出现不良反应6例(15.0%)。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替加环素的使用基本合理;替加环素对各类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临床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n Neck病6例总结 被引量:4
9
作者 何登伟 俞伟杨 +1 位作者 朱烨 朱科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7-167,共1页
VanNeck病是一种发生于坐骨耻骨结合处的骨骺病,于1924年由VanNeck首先确认,并提供了病理诊断,故后人以其名字命名该病。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国内报告病例42例.所以该病临床上并不多见.有时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关键词 VanNeck病 CHKD期刊 全文数据库 病理诊断 报告病例 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索茶碱对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武 吴绍芳 +1 位作者 潘晓霞 雷李培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评价多索茶碱对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多索茶碱组(D组)(n=25)。D组于双腔气管插管后静脉输注多索茶碱4 mg·k... 目的评价多索茶碱对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多索茶碱组(D组)(n=25)。D组于双腔气管插管后静脉输注多索茶碱4 mg·kg^(-1);C组静脉输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麻醉维持采用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于给药前即刻(t_0)、开胸单肺通气30 min时(t_1)、60 min时(t_2)及关胸膨肺后双肺通气时(t_3),采集动脉血2 mL行血气分析,记录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分压(PaO_2),记录各时间点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及肺顺应性(Compl)。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t_1~t_3时Ppeak、Pplat及Raw降低,Compl及PaO_2升高(P<0.05);与t_0时比较,t_3时C组患者Ppeak、Pplat及Raw升高,Compl及PaO_2降低(P<0.05)。结论多索茶碱可改善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索茶碱 换气 试验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丽梅 王剑 +2 位作者 黄旭芳 章巧庆 朱剑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1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术后并发症的...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1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 14例患者行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共透析700多例次,术后血流量250~350ml/min;术后发生局部皮肤感染2例(于2周后痊愈)、血管周围血肿1例(于3周后血肿消退);术后随访示所有患者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行走自如。结论以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作为血液透析通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局部皮肤感染的关键;而预防血管周围血肿的关键在于准确掌握穿刺技术;穿刺点的选择及透析后的准确按压则是预防血栓形成、血管闭塞及血管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 旁路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融合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丢失的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登伟 吴立军 池永龙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93-199,210,共8页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构建腰椎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融合的生物力学新模型,评估其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丢失机制,论证新模型是否比单纯双侧关节突植骨融合模型更具预防矫正丢失的优越性。方法选取青壮年男性人体脊柱标本一具,...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构建腰椎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融合的生物力学新模型,评估其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丢失机制,论证新模型是否比单纯双侧关节突植骨融合模型更具预防矫正丢失的优越性。方法选取青壮年男性人体脊柱标本一具,范围为L1~L2,构建骨折伴有椎间盘严重损伤的有限元力学模型,模拟患者术后内固定取出后的状态,建立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融合和单纯双侧关节突植骨融合的两种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压缩载荷、前屈与后伸力矩等组合作用下的椎间盘、上下终板、关节突植骨区、棘突间植骨区等的应力和位移。结果在压缩载荷和前屈与后伸力矩作用下,新融合模型的椎间盘竖向压缩位移和应变较原融合模型明显减小约为20%~35%,关节突植骨区应力也较原融合模型减小,减小量约为5.5%~13%,棘突间植骨区承担应力大幅增加,约增加了2.5~12.3倍,后柱承担内力比例明显增加。结论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融合后,脊柱承载结构主要由双侧小关节和棘突三点立体承担,后部棘突间植骨形成了新的强化张力带,增加了损伤节段的三维稳定性,有效减轻关节突植骨区应力集中程度,减小受损椎间盘的竖向应变和压缩位移,可预防胸腰椎骨折并伴有椎间盘严重损伤术后矫正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矫正丢失 有限元分析 数字医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的实践 被引量:8
13
作者 骆松梅 叶伟红 华俊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014-1018,共5页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及患者治疗全过程,针对患者情况制定药学监护的具体方案。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改善患者预后,这同时也是提升临床药师药学专业技能和自身工作价值得到体现的...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及患者治疗全过程,针对患者情况制定药学监护的具体方案。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改善患者预后,这同时也是提升临床药师药学专业技能和自身工作价值得到体现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武 杨莉 +2 位作者 吴绍芳 吴炜 雷李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组(FD组,n=25),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组(MR组,n=25)和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组(DR组,n...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组(FD组,n=25),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组(MR组,n=25)和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组(DR组,n=25)。FD组:芬太尼2μg/kg、氟哌利多0.08mg/kg静注;MR组:咪达唑仑0.05mg/kg、瑞芬太尼1.0μg/kg(1min内注完)静注后,瑞芬太尼以0.06μg.kg-1.min-1维持至插管成功;DR组: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后静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内注完),继以瑞芬太尼以0.06μg.kg-1.min-1维持至插管成功。3组插管前Ramsay评分均≥4分。记录入室时(T0)、置入喉镜前(T1)和气管插管即刻(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插管时间、插管过程中呼吸抑制、病人耐受及术后遗忘情况。结果:与FD组比较,MR组和DR组T0时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时MAP降低,HR减慢(P<0.05),其中DR组比MR组HR降低更加明显(P<0.05)。MR组和DR组插管舒适度优于FD组(P<0.05),插管过程的遗忘情况优于FD组(P<0.05)。MR组插管过程的遗忘情况优于DR组(P<0.05),插管过程中DR组呼吸抑制少于FD组和MR组。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可很好地抑制清醒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插管过程舒适,有一定的遗忘效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瑞芬太尼 清醒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颈椎损伤患者气管插管20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丹 吴炜 +1 位作者 郑旺福 雷李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9-730,共2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颈椎损伤患者清醒气管插管镇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手术患者40例,均在利多卡因气雾剂对鼻腔及口咽部表面麻醉后行纤支镜清醒鼻腔插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8μg·...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颈椎损伤患者清醒气管插管镇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手术患者40例,均在利多卡因气雾剂对鼻腔及口咽部表面麻醉后行纤支镜清醒鼻腔插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1,对照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 mg·kg-1。比较两组患者在注药前(t1)、注药后1 min(t2)、插管过程中(t3)、插管成功后1 min(t4)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指标的变化及患者对插管的耐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呼吸和循环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但治疗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t3、t4时间点较对照组降低,更加稳定(P<0.05),脉搏氧饱和度在t2、t4较对照组高(P<0.05或P<0.01)。且插管过程中治疗组多数属于插管耐受程度Ⅲ级,在t3、t4时间点较对照组耐受程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颈椎骨折患者清醒气管插管镇静安全有效,是较为理想的辅助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颈椎损伤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纵隔多发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纪建松 赵中伟 +2 位作者 卢陈英 王祖飞 徐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3-534,共2页
关键词 纵隔疾病 造血系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导管化疗灌注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兆龙 张文伟 +3 位作者 李梅秀 雷松年 周金伟 刘建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留置导管化疗灌注术 治疗 宫颈癌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欢 陈婷婷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98-899,903,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14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知识掌...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14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了解疾病病因(74.3%)、疾病的临床表现(75.7%)、饮食知识(81.4%)、日常用药知识(84.3%)、预防并发症知识(78.6%)、正确卧位(81.4%)、功能锻炼(78.6%)、心理支持的重要性(75.7%)、定期复查的重要性(91.4%)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及入院时知晓率,且观察组患者对骨科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知晓率的提升幅度(P<0.01)、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91.43%)、健康教育方式(92.86%)、护患沟通(88.57%)、护理服务态度(91.43%)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4.3%)低于对照组的发病率(17.1%)(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2±4.1)d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9.4±4.5)d(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提升了骨科术后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骨科手术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间隔缺损患者心包液与血浆B型钠利尿肽的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礼平 韦铁民 +2 位作者 陈群英 朱江 章响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6-196,共1页
关键词 B型钠利尿肽 心室间隔缺损 心包液 血浆 患者 BNP浓度 先天性心脏病 右心室功能 室壁张力 纤维增殖 多肽类 靶器官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防喉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20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旺福 雷李培 占正一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2-613,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喉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择期行全喉切除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治疗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1,稀释至50 mL,静脉滴注,15 min注完...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喉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择期行全喉切除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治疗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1,稀释至50 mL,静脉滴注,15 min注完。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15 min注完。术毕送入恢复室。监测记录右旋美托咪啶注射前(t0),注射后(t1),手术结束时(t2),清醒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观察患者手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t3时间点HR、MAP值比t0、t1、t2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较t0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5.0%,30.0%(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显著减少喉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喉切除术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