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PDCA循环提高儿童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的实践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成 吴碎春 +5 位作者 任晓碧 谢敏叶 赵玲玲 曹萍萍 戴一希 张丽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提高儿童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的效果。方法:成立PDCA循环改进小组,对70例住院患儿24小时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改变护士宣教方法和方式,改进24小时尿标本采集送检方法和流程,通过建立跟踪协助制...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提高儿童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的效果。方法:成立PDCA循环改进小组,对70例住院患儿24小时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改变护士宣教方法和方式,改进24小时尿标本采集送检方法和流程,通过建立跟踪协助制度并对家长进行培训等进行质量改进。结果 :患儿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从77.9%提高到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遵循PDCA循环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追踪,能提高儿童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尿标本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侵袭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宣妙燕 蔡晓红 +4 位作者 俞晨艺 潘国权 李秀翠 曹顺顺 杨锦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侵袭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IPAI)的临床和耐药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9年12月27例IPAI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体液标本,经实验室培养、分离,鉴定出27株铜绿假单胞菌(PA),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 目的分析儿童侵袭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IPAI)的临床和耐药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9年12月27例IPAI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体液标本,经实验室培养、分离,鉴定出27株铜绿假单胞菌(PA),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27例IPAI患儿1岁以下占81.5%,发病以夏秋季为主(88.9%),临床诊断败血症21例(77.8%),伴有基础疾病24例(88.9%)。医院相关性IPAI和社区相关性IPAI分别占40.7%和59.3%。临床治愈及好转15例(55.6%),死亡12例(44.4%)。PA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92.6%,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不敏感率分别高达88.9%和89.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他啶等耐药率低,多重耐药率为7.4%。结论儿童IPAI好发于1岁以下,多数存在基础疾病;临床疾病以败血症最常见;PA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等耐药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回顾性分析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儿童心肌损害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姜剑斌 秦双梅 郑孝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976-978,共3页
目的:了解各病理状况对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并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组儿童进行血清cTnI、CK-MB测定。A组为健康儿童54例;B组为一般状况可的非心血管疾病患儿53例;C组为病情稳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 目的:了解各病理状况对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并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组儿童进行血清cTnI、CK-MB测定。A组为健康儿童54例;B组为一般状况可的非心血管疾病患儿53例;C组为病情稳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例;D组为急性心肌炎患儿14例。结果:A组cTnI值均<0.25"g/mL,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CK-MB升高1例(1.9%)。A、B、C组cTnI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B组cTnI升高1例(1.9%),CK-MB升高9例(16.9%);C组cTnI均不升高,CK-MB升高1例(8.3%);D组cTnI升高11例(78.6%),平均值较A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cTnI可用来诊断儿童心肌损害,无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患儿cTnI值不升高,心血管系统以外的疾病可影响CK-MB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曾炜炜 曾丽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5-655,共1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可导致造血功能紊乱,有些CMV感染患儿的临床唯一症状就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迄今...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可导致造血功能紊乱,有些CMV感染患儿的临床唯一症状就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迄今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通过检测ITP患儿血白细胞CMV-DNA、血浆CMV-I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巨细胞病毒感染 临床分析 CMV-DNA CMV-IgM ITP患儿 儿童 出血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酶A蛋白、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5
作者 汪盈 杨祖钦 +1 位作者 孙忠敏 黄玉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A蛋白(SAA)、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并疑为感染的80例新生儿,分为败血症组35例,非败血症感染组45例;另设对照组20例。检测各组入院时,以及败...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A蛋白(SAA)、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并疑为感染的80例新生儿,分为败血症组35例,非败血症感染组45例;另设对照组20例。检测各组入院时,以及败血症组在治疗1周后的SAA、CD64水平,各组间进行比较,并分析SAA、CD64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感染组CD64、SA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败血症组CD64水平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败血症组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CD64及SA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以CD64≥2 943个荧光抗体分子/细胞、SAA≥5.3 mg/L、CRP≥8 mg/L为阳性标准,CD64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43%、90.00%均较SAA及CRP高。结论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是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血清淀粉酶A 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 CD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导管维护标准流程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40
6
作者 周燕 汤晓敏 程晓微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减少PICC导管留置期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带管安全性,使患者得到长期有效的输液保证。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各类需长期输液的PICC置管患者406例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导管维护方法,观察组严... 目的减少PICC导管留置期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带管安全性,使患者得到长期有效的输液保证。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各类需长期输液的PICC置管患者406例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导管维护方法,观察组严格按照PICC导管维护标准流程实施导管维护,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类型(导管病原菌定植、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ICC导管维护标准流程可以规范护士导管维护的操作规程,有效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对保障输液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导管维护 标准流程 导管相关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平面射频组织减容辅助改良UPPP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学军 万汉锋 +4 位作者 刘国钧 凡启军 黄赛瑜 高金建 陈波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平面射频组织减容(RFVTR)辅助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进行全方位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根据术前定位诊断的结果,对65例中重度OSAHS患... 目的:探讨多平面射频组织减容(RFVTR)辅助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进行全方位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根据术前定位诊断的结果,对65例中重度OSAHS患者行多平面RFVTR辅助H-UPP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Epworth嗜睡评分(ESS)、打鼾等级评分(SSS)和Calgary生存质量指数(SAQLI),从主、客观两方面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65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复查多导睡眠监测(PSG),综合疗效评价:治愈率为23.1%,显效率为53.9%,有效率为16.9%,总有效率为93.8%。手术前后AHI平均值分别为46.8±23.6和30.6±21.6,LSaO2平均值分别为70.5±9.5和77.7±8.6,术后AHI和LSaO2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Epworth嗜睡程度评分由术前15.8±4.4下降至术后11.6±4.2,SSS鼾声等级由术前的6.7±1.6下降至5.5±1.7;SAQLI总分从术前3.9±1.3提高到术后4.8±1.2,RFVTR联合H-UPPP治疗后白天嗜睡程度和鼾声评级以及生存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值均<0.05)。结论:RFVTR辅助H-UPPP是OSAHS一种新的治疗体系,该方法操作便捷、安全、痛苦小、恢复速度快,患者容易接受;RFVTR联合H-UPPP是治疗OSAHS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OSAHS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射频组织减容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大鼠IKK/NF-κB信号通道与抗氧化性的关系及银杏叶提取物的调控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益平 李昌崇 +3 位作者 胡野 李孟荣 毛宇飞 陈小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88-1391,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IKK/NF-κB信号通道与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关系及银杏叶提取物(Egb)的调控。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哮喘组(A组)、Egb组(E组)。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IκB激酶mRNA(IKKβ...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IKK/NF-κB信号通道与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关系及银杏叶提取物(Egb)的调控。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哮喘组(A组)、Egb组(E组)。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IκB激酶mRNA(IKKβmRNA)及核转录因子(NF-κB)P65亚基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和二硝基苯甲酸法测定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MDA和GSH的浓度。结果:A组肺组织IKKβmRNA及NF-κBP65表达均显著高于C组(均P<0.01),E组则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1);A组血清及BALF中MDA浓度显著高于C组(均P<0.01),E组则显著低于A组(均P<0.01);A组血清及BALF中GSH的浓度显著低于C组(均P<0.01),E组则显著高于A组(均P<0.01)。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IKKβmRNA、NF-κBP65表达显著增强,与抗氧化性降低有关,Egb能有效抑制IKK/NF-κB信号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NF—κB 丙二醛 二裂银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芹菜素对急性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果 韩书珍 +3 位作者 陈翔 李泽宜 牛文泽 李雪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05-230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芹菜素对急性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发挥芹菜素脑保护作用的适宜剂量。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芹菜素对急性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发挥芹菜素脑保护作用的适宜剂量。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以及芹菜素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和芹菜素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EB及MDA含量均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和模型组比较.芹菜素组可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EB及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其中以中剂量组(25mg/kg)改变最为明显。结论:芹菜素以中剂量组(25mg/kg)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芹菜素 脑含水量 伊文思蓝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核黄疸所致脑性瘫痪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汤行录 陈翔 +6 位作者 陈伟 梁莉丹 张姿英 刘婵 凃丰霞 王小同 严志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期核黄疸所致脑性瘫痪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慢性核黄疸所致脑性瘫痪患儿的头颅MRI图像,并以同期6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小儿头颅MRI作对照。该13例患儿临床诊断为不随意运动型(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结果在... 目的探讨慢性期核黄疸所致脑性瘫痪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慢性核黄疸所致脑性瘫痪患儿的头颅MRI图像,并以同期6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小儿头颅MRI作对照。该13例患儿临床诊断为不随意运动型(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结果在MRI T2WI上,13例患儿双侧苍白球呈对称性高信号,在T1WI未见明显病变。结论双侧苍白球对称性T2WI高信号是慢性核黄疸引起脑性瘫痪的MRI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判断脑性瘫瘫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性瘫痪 核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及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筛查及早期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敬东 易先宏 +3 位作者 吴道珠 王少彪 杨琰 王玉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及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筛查,结合临床检查与超声检查诊断的评价,推动新生儿及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诊治。方法对本院出生的1213例新生儿及866例年龄6个月以下婴儿进行临床及超声早期筛查(Graf方法),...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及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筛查,结合临床检查与超声检查诊断的评价,推动新生儿及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诊治。方法对本院出生的1213例新生儿及866例年龄6个月以下婴儿进行临床及超声早期筛查(Graf方法),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结果新生儿早期疑诊45例,最终确诊5例,婴儿确诊3例,经用Pavlik吊带治疗6例痊愈,1例6个月后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结论新生儿期超声检查髋关节不稳定率偏高(Graflla型髋),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筛查,特别是低于6个月的超声检查检出率高,各科医师合作有利于DDH的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早期诊断 治疗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PICU科平诊尿常规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婧婧 张丹如 翁月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856-2858,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PICU科平诊尿常规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收集PICU科平诊尿常规标本资料,分析平诊尿常规标本漏检的原因,制定目标,提出CQI措施,每月汇报平诊尿常规标本漏检率、超过1d迟采率及...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PICU科平诊尿常规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收集PICU科平诊尿常规标本资料,分析平诊尿常规标本漏检的原因,制定目标,提出CQI措施,每月汇报平诊尿常规标本漏检率、超过1d迟采率及标本留取质量不符合检验要求需复检的复检率,并对改进前后标本漏检率、超过1d迟采率及复检率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结果:实施CQI后平诊尿标本漏检率由原来1.28%降到0.80%,超过1d迟采率由3.42%降到0.59%,复检率由2.99%降到0.02%。结论:对PICU科患儿平诊尿常规标本送检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地降低标本漏检率、复检率和迟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持续质量改进 PICU 平诊尿常规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学军 张初琴 +4 位作者 万汉锋 孔丽敏 项松洁 黄加云 陈波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416-3418,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喉鳞状细胞癌标本46例,另收集声带息肉(VCP)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检...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喉鳞状细胞癌标本46例,另收集声带息肉(VCP)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检测喉癌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survivin和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71.74%(33/46),显著高于声带息肉组织(χ2=28.696,P<0.01)。临床分期Ⅲ+Ⅳ期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χ2=4.193,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6.691,P<0.05),survivin的表达还与病理学分级有关,高分化与中分化间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290,P<0.05)。喉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HPV16/18-E6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735,P<0.05)。结论:survivin基因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喉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HPV16/18是喉癌发生的重要的因素,喉癌中survivin表达与HPV16/18感染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鳞状细胞 SURVIVIN HPV16/18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鼻联合丁卡因胶浆预防妇科腹腔镜患者全麻插管后并发咽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莉 蔡雪跃 朱莉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4-635,共2页
目的:拟观察人工鼻联合丁卡因胶浆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咽喉炎的效果。方法: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人工鼻联合丁卡因胶浆组(n=56),对照组为采用常规呼吸机加温湿化方法处理组(n=56)。观察两... 目的:拟观察人工鼻联合丁卡因胶浆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咽喉炎的效果。方法: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人工鼻联合丁卡因胶浆组(n=56),对照组为采用常规呼吸机加温湿化方法处理组(n=56)。观察两组患者分别于拔除气管导管后30min、术后24h发生咽喉痛的情况,并于术后24h对患者咽部进行检查,记录结果。结果:在拔管后30min、术后24h试验组分别有13例(23.2%)、10例(17.9%)患者发生咽喉部不适,而对照组分别为24例(42.9%)、20例(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24h试验组有11例(19.6%)患者咽部检查有炎症改变,较对照组21例(37.5%)的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人工鼻和丁卡因胶浆可降低全麻插管后患者并发咽喉炎的发生率,且使用方法简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咽喉炎 人工鼻 丁卡因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12SrRNA突变频谱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斌娇 彭光华 +9 位作者 陈波蓓 方芳 郑静 伍越 梁玲芝 南奔宇 唐霄雯 朱翌 吕建新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5-704,共10页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是引起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12S rRNA基因是药物性耳聋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收集了浙江省各地区非综合征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标本318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是引起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12S rRNA基因是药物性耳聋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收集了浙江省各地区非综合征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标本318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12S rRNA基因突变分析发现34个变异位点,已知的1555A>G、1494C>T和1095T>C突变分别占9.1%、0.6%和1.25%。结构和种系发生分析显示,839A>G和1452T>C突变位于12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且未在449例正常对照组中发现,可能增加了耳毒性药物的敏感性。其他变异位点为多态性位点。文章数据支持了12S rRNA基因是耳毒性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这一理论,为预测个体耳毒性的发生风险,提高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安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以期降低耳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12SrRNA基因 非综合征型耳聋 氨基糖甙类药物 突变频谱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血肿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小蓉 徐飞荣 +3 位作者 王营营 姚庆东 程小杰 许崇永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5-436,共2页
由于十二指肠位置较深,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受伤几率较低(3.7%~5.0%)[1],故十二指肠血肿临床少见,且由于症状不典型,多发生于儿童,疼痛部位、程度及发病时间常不确定,诊断比较困难,易漏误诊并导致严重并发症[2]。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 由于十二指肠位置较深,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受伤几率较低(3.7%~5.0%)[1],故十二指肠血肿临床少见,且由于症状不典型,多发生于儿童,疼痛部位、程度及发病时间常不确定,诊断比较困难,易漏误诊并导致严重并发症[2]。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于十二指肠血肿的预后非常重要[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十二指肠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疗体会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淼清 王永飚 +3 位作者 李仲荣 赵一鸣 林进汉 刘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6-77,共2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ziting enterocolitis,NE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本文分析本院1999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45例NEC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诊治和预防策略。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治疗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体会 被引量:7
18
作者 计佩影 张兰 朱光辉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392-1394,共3页
针对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各个环节,提出工作要点,指出工作难点。药师如果熟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个工作环节,具备相应专业知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药师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重组技术对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和离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樟伟 葛文 +4 位作者 许崇永 陈梅魁 吴爱琴 周忠洁 方必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重组技术对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和离断(IAA)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CoA和IAA患儿18例,均行心脏大血管薄层增强扫描,所得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技术(VRT)及最大密度投影(MIP),以DSA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重组技术对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和离断(IAA)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CoA和IAA患儿18例,均行心脏大血管薄层增强扫描,所得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技术(VRT)及最大密度投影(MIP),以DSA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与超声心动图(UCG)对比分析CoA和IAA的影像学特点。结果:18例中CoA 13例(单纯型7例,复杂型6例,其中导管前型4例,导管后型2例),IAA 5例(A型3例,B型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11例,室间隔缺损(VSD)14例,房间隔缺损(ASD)7例,大动脉转位(TGA)2例,永存动脉干(PTA)1例,Taussig-Bing综合征(TBS)1例,主动脉瓣狭窄(AVS)1例,肺动脉瓣狭窄(PVS)2例。MSCT及重组技术对CoA及IAA诊断准确率为100%,伴发畸形ASD漏诊2例,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狭窄均未检出。UCG检出CoA 11例,误诊双主动脉弓1例,疑诊1例;检出IAA 3例,误诊右位主动脉弓1例,PDA漏诊1例;UCG对CoA及IAA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6%及60.0%。结论:MSCT及重组技术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CoA及IAA心外畸形较UCG有一定优势,结合UCG可以进一步提高合并心内畸形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康复治疗师培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婵 陈翔 汤行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9期895-896,共2页
关键词 康复治疗师 素质教育 规范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