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来源及不同处理方式的精子对人卵子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帆 葛红山 +4 位作者 朱春芳 陈华 习海涛 黄检英 吕杰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1-59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精子来源及冷冻保存对人卵子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9月至2013年6月因男方因素或合并女方管性因素行ICSI治疗的959个ICSI周期。按照精子的来源及冷冻与否分为:A组射精组... 目的:分析不同精子来源及冷冻保存对人卵子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9月至2013年6月因男方因素或合并女方管性因素行ICSI治疗的959个ICSI周期。按照精子的来源及冷冻与否分为:A组射精组(770个周期),B组经皮附睾穿刺取精组(PESA,44个周期),C组睾丸切开取精组(TESE,34个周期),D组射精冷冻精子组(46个周期),E组PESA冷冻组(41个周期),F组TESE冷冻组(24个周期),分别比较上述6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不同精子来源间,B组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A组及C组,B组2NP受精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C 3组间卵裂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冷冻组与新鲜组间,B组2NP受精率显著高于E组(P<0.05),其余A组与D组、B组与E组及C组与F组之间受精率、2NP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睾丸切开取精术及剩余精子冷冻保存是治疗梗阻性无精症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 睾丸切开取精术 冻融精子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风险患者单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单丹 葛红山 +4 位作者 陈华 黄永刚 侯晓红 肖宇 吕杰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1-903,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风险患者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资料,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风险患者行单胚胎移植113个周期(A组)...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风险患者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资料,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风险患者行单胚胎移植113个周期(A组),行双胚胎移植173个周期(B组),行全胚冷冻首次冻融胚胎移植122个周期(C组),比较三组之间一般情况、促排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率、中重OHSS发生率。结果:三组不孕患者体重指数、基础FSH、Gn使用量、Gn使用时间、HCG注射日E2水平、获卵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种植率低于A组和B组(P<0.05),但三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OHSS发生率A组(0.88%)和C组(0.82%)明显小于B组(5.78%),多胎率A组(0%)明显<B组(30.38%)和C组(2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风险患者行单胚胎移植可以减小OHSS及多胎妊娠的发生,且不影响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单胚胎移植 全胚冷冻 双胚胎移植 多胎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促排卵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益鲁 侯晓红 黄朝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1-863,共3页
目的:探讨来曲唑(LE)的促排卵效果。方法:46例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接受促排卵及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LE组(23例,口服LE)和尿促性腺激素(HMG)组(23例,注射HMG)。两组分别于月经周期第3~7天每天口服LE5.0mg或... 目的:探讨来曲唑(LE)的促排卵效果。方法:46例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接受促排卵及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LE组(23例,口服LE)和尿促性腺激素(HMG)组(23例,注射HMG)。两组分别于月经周期第3~7天每天口服LE5.0mg或HMG75IU肌注,监测月经周期第10天子宫内膜厚度,直径>10mm卵泡个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个数,优势卵泡个数,血清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水平,统计排卵率及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LE组月经周期第10天子宫内膜厚度薄(P=0.00),LE组HCG日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明显较低(P=0.00),睾酮水平明显较高(P=0.002),优势卵泡数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OHSS发生率LE组低于HMG组(P=0.054),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78)。结论:对PCOS的不孕患者,用LE促排卵,可降低HCG日血清中雌激素水平,减少OHSS的发生,可望成为一线促排卵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曲唑 促排卵 宫腔内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对小鼠不同来源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及其受体的表达模式
4
作者 李运生 杨宏星 +3 位作者 刘晓蕊 习海涛 方富贵 刘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探明Ghrelin及其受体Ghsr-1a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以小鼠体内受精、体外受精和孤雌激活胚胎为研究对象,在其体外发育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Ghrelin,观察胚胎发育效率;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荧光定量PCR,观察不同时期胚胎中Ghsr-1a的变化... 为探明Ghrelin及其受体Ghsr-1a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以小鼠体内受精、体外受精和孤雌激活胚胎为研究对象,在其体外发育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Ghrelin,观察胚胎发育效率;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荧光定量PCR,观察不同时期胚胎中Ghsr-1a的变化。结果表明,体内受精胚体外发育中添加0.1 ng/m L Ghrelin显著降低了囊胚率(P<0.05),添加1 ng/m L的Ghrelin显著降低了小鼠体外受精胚的囊胚率(P<0.05)。在体内受精胎中,Ghsr-1a的mRNA表达水平在4细胞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体外受精胚中,Ghsr-1a的mRNA水平在8细胞前无明显差异,桑椹胚和囊胚显著下降(P<0.05)。在孤雌激活胚胎中,Ghsr-1a的mRNA表达水平从2细胞到8细胞显著降低,之后到囊胚期开始显著升高,其蛋白表达模式与mRNA表达模式相反。Ghsr-1a在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胚胎中的表达相似,囊胚期表达量最低。结果提示,Ghrelin能够抑制体内和体外受精胚的体外发育,不同来源胚胎Ghsr-1a mRNA和蛋白表达模式均不相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Ghrelin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Ghsr-1a 小鼠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妻双方HBV感染对IVF/ICSI治疗中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林丽 单丹 +1 位作者 陈华 吕杰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探讨夫妻双方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对IVF/ICSI治疗中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夫妇双方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对照组为夫妇双方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比较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 目的:探讨夫妻双方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对IVF/ICSI治疗中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夫妇双方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对照组为夫妇双方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比较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有无差异。结果:除优质胚胎率(58.61%比60.96%;P>0.05)外,HBV感染组正常受精率(77.11%比84.61%;P<0.05)、卵裂率(86.00%比98.23%;P<0.05)、着床率(11.11%比28.19%;P<0.05)及临床妊娠率(14.71%比37.25%;P<0.05)均较无HBV感染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夫妻双方均为HBV感染者可能干扰了胚胎的发育,最终影响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感染 IVF ICSI 胚胎发育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受精与常规受精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管荷琴 吕杰强 +2 位作者 陈华 习海涛 葛红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89-199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孕患者行短时受精与常规受精的临床结局,从而评估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资料,短时受精周期217例(Ⅰ组),常... 目的:比较不孕患者行短时受精与常规受精的临床结局,从而评估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资料,短时受精周期217例(Ⅰ组),常规受精周期413例(Ⅱ组),两组患者均为首次接受IVF-ET治疗。结果:Ⅰ组获卵3007枚,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原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冷冻周期率分别为77.79%、62.82%、14.97%、97.27%、64.39%、32.35%、48.39%、79.26%,Ⅱ组获卵5586枚,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原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冷冻周期率分别为77.68%、63.73%、13.95%、97.27%、59.69%、33.63%、48.18%、72.88%。两者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原核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冷冻周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的优质胚胎率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受精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优质胚胎,而不影响周期的正常受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短时受精 多原核受精率 优质胚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