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的可塑性与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任惠明 袁海 +3 位作者 王小同 康翰林 杨秀艳 程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4,共3页
脑卒中是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的疾病,幸存者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近年来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引起高度重视[1],相应的措施及其机制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2]。以往认为一侧大脑半球的受损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可以通过对... 脑卒中是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的疾病,幸存者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近年来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引起高度重视[1],相应的措施及其机制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2]。以往认为一侧大脑半球的受损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可以通过对侧代偿[3],之后发现卒中后受损侧大脑半球可塑性可以影响康复效果[4],但其证据并不充分。本文采用Meta分析探讨受损侧大脑半球可塑性变化与卒中后运动功能改善之间的联系,为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脑卒中后 运动功能康复 可塑性 神经功能缺损 大脑半球 运动功能改善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及近端关键点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郝赤子 卢君艳 +1 位作者 刘皖生 陈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95-2197,共3页
目的:观察中心及近端关键点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心及近端关键点控制能力... 目的:观察中心及近端关键点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心及近端关键点控制能力训练。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均采用Fugl-Meyer平衡量表和Holden步行分级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平衡量表和Holden步行分级评定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及近端控制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关键点 平衡动能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与脊髓神经节段支配规律的关系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金金 蒋松鹤 +2 位作者 李莎莎 蒋培伟 楼新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272-1273,共2页
目的:探讨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的肌层神经节段支配情况,进一步研究临床针刺"节段支配规律"的适用范围。方法:从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层次解剖的肌肉分布情况,观察其各层次肌肉相应的脊髓神经节段支配。结论:与具有"节... 目的:探讨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的肌层神经节段支配情况,进一步研究临床针刺"节段支配规律"的适用范围。方法:从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层次解剖的肌肉分布情况,观察其各层次肌肉相应的脊髓神经节段支配。结论:与具有"节段支配规律"的躯干部穴位相比,具有相对特异的远道治疗作用的四肢远端穴位则与"节段支配规律"无关,另有其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针刺 规律 神经节段 肌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大鼠神经病理学及背根神经节P2X_3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程瑞动 屠文展 +2 位作者 操芬 程博 蒋松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66-69,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EA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及DRG 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神经组织学的影响及P2X3受体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健侧EA组、患侧EA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及EA组... 目的:观察EA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及DRG 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神经组织学的影响及P2X3受体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健侧EA组、患侧EA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及EA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疼痛模型。各组于术前(0天)及术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MWT和TWL,EA组于术后第8天电针"足三里"-"阳陵泉"连续7天,每天1次。术后14天对坐骨神经标本行组织学观察,采用Estebe评分方法行组织学评分,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患侧L5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CCI各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P<0.01),而电针干预后EA组较CCI模型组痛阈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模组。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各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EA组较模型对照组患侧DRG L5中P2X3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并且患侧EA组较健侧EA组减少明显。结论:电针对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DRG中P2X3受体的表达产生作用;患侧电针较健侧电针镇痛效果明显;电针后坐骨神经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 神经病理学 背根神经节 P2X3受体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镇痛效应中嘌呤类物质及其受体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程瑞动 屠文展 蒋松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对近些年国内外有关嘌呤类物质及其受体与电针镇痛关系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综述嘌呤类物质及其受体介导电针镇痛的机制,并结合以往针灸镇痛神经机制的研究,分析可能存在的联系。
关键词 电针 嘌呤类物质及其受体 镇痛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3在电针刺激治疗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芬 张军明 +5 位作者 张禅 王旭阳 廖敏 任艳华 屠文展 雷亚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0-1001,1008,共3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3(NT-3)在成年猫脊髓去传入损伤后电针刺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成年猫25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左侧L1-L5、L7-S2背根去传入手术组(手术组,保留L6为备用背根)、手术+电针刺组(电针组)、手术+电针刺+NT-3抗体... 目的探讨内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3(NT-3)在成年猫脊髓去传入损伤后电针刺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成年猫25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左侧L1-L5、L7-S2背根去传入手术组(手术组,保留L6为备用背根)、手术+电针刺组(电针组)、手术+电针刺+NT-3抗体封闭组(抗体封闭组),2个月后对相应脊髓节段和备用背根节进行霍乱毒素B亚单位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CB-HRP)形态学示踪及免疫组化、酶组化观察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背根节感觉神经元中枢投射轴突终末集中分布在脊髓后角Ⅲ、Ⅳ、Ⅴ板层内侧,且电针组感觉神经元突起标记点密度(171.5±12.1/100μm2)明显高于手术组(101.2±6.5/100μm2)及抗体封闭组(142.3±12.3/100μm2,P<0.05)。结论电针刺可能通过上调NT-3的表达促进损伤脊髓和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修复而参与脊髓可塑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3 电针 神经元可塑性 神经元 传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老年性痴呆大鼠中枢胆碱能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邬伟 杨景全 +3 位作者 张艳梅 王小同 王秀云 刘皖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2-754,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对老年性痴呆(AD)大鼠中枢胆碱能系统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双侧穹隆海马伞(FF)切断模型组(模型组,复制AD模型),假手术对照组(SOC组,除不切断双侧FF以外...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对老年性痴呆(AD)大鼠中枢胆碱能系统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双侧穹隆海马伞(FF)切断模型组(模型组,复制AD模型),假手术对照组(SOC组,除不切断双侧FF以外,其他操作同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组(BMSCs组,在模型制作成功2周后,每只大鼠接受1×106个BMSCs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胆碱能神经纤维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RT-PCR检测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在FF切断术后6周,其海马ChAT阳性神经纤维的积分光密度值(1249.71±143.25)明显低于SOC组(2059.58±166.69,P<0.05),BMSCs组(1807.02±133.85)与模型组相比,ChAT阳性纤维数量增多(P<0.05)。模型组基底前脑神经元NGFmRNA表达水平(0.45±0.08)与SOC组(1.14±0.12)比较明显降低(P<0.05),BMSCs组(0.78±0.09)较模型组有所升高(P<0.05)。结论BMSCs移植治疗对AD模型大鼠中枢胆碱能系统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MSCs移植上调基底前脑神经元N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间质干细胞移植 胆碱O-乙酰转移酶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活动平板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体感、运动诱发电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陶涛涛 林海燕 +4 位作者 屠文展 刘怀霞 程博 庄进飞 蒋松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探讨水中平板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水疗训练组、减重平板训练组和水中平板训练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 目的:探讨水中平板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水疗训练组、减重平板训练组和水中平板训练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T10—11SCI模型,采用BBB评分、爬网格实验、SEP及MEP评定肢体功能及训练效果。结果:BBB评分及爬网格实验显示,水中平板训练组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较其他组明显改善(P<0.05)。SEP、MEP的潜伏期,三组训练组较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缩短(P<0.05);但三组训练组之间MEP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水中平板训练组较减重平板训练组SEP、MEP波幅明显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组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SEP、MEP及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恢复作用,其中水中平板训练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运动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水中活动平板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应与中轴针刺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卢君艳 郑余银 +4 位作者 李劲民 陈海丽 蒋松鹤 叶天申 陈传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32-434,共3页
目的:在临床针刺规律研究成果的指导下,采用对应与中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BrunnstromⅡ或Ⅲ期的中风患者,观察其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其效果是否优于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及单纯康复治疗。方法:选取90例符合标准... 目的:在临床针刺规律研究成果的指导下,采用对应与中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BrunnstromⅡ或Ⅲ期的中风患者,观察其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其效果是否优于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及单纯康复治疗。方法:选取90例符合标准的中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对应与中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1采用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2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前,2周后,4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Fugl-Meyer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1 FM上肢评分、FM下肢评分及FM总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2仅FM总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方法均能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结合针刺者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运动功能 针刺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诱导肺动脉高压小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巧玲 商萍 +2 位作者 朱美丽 金露 王小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低氧(O2)高二氧化碳(CO2)小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6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低氧高CO2...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低氧(O2)高二氧化碳(CO2)小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6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低氧高CO2组,每组8只。低氧高CO2组置于常压低O2高CO2舱内,O2浓度9%~10%,CO2浓度5%~6%,每天8 h,每周6 d,共4周。4周后,分离右心室和左心室加室间隔,计算右心肥大指数,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测肺血管结构变化,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肺动脉中IL-6蛋白的表达,ELISA测定肺组织匀浆中IL-6蛋白浓度;RT-PCR检测肺组织中IL-6 mRNA表达。结果:低氧高CO2组与对照组相比:(1)右心肥大指数、WT%和WA%显著提高(P<0.01);(2)肺组织中IL-6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3)肺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环境中,小鼠的肺组织IL-6水平升高伴随肺血管壁肌层增厚和管腔狭窄,这可能与小鼠的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肺动脉高压 小鼠 低氧高碳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雯雯 吴琛 +1 位作者 谢成龙 陈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780-278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e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1996—2011年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MOD),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的杂志及其他资料。对纳入的文献采用Cochr...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e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1996—2011年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MOD),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的杂志及其他资料。对纳入的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显示,①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变化有统计学意义[RR=1.29[1.21,1.36](95%CI),P<0.00001],体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30(0.93,3.67)(95%CI),P=0.0010],血红蛋白及发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安全性分析:因所纳入的文献只有2篇提到安全性,故无法得出安全性分析。③敏感度分析:因所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故未做敏感性分析。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有效,但由于纳入评价的文献质量不高,尚待更规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META分析 小儿厌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