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舒适护理 被引量:20
1
作者 淮丽 李小萍 吴娇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9-990,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宫颈癌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的44例患者行舒适护理。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缩短持续时间。结论:采用舒适护...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宫颈癌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的44例患者行舒适护理。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缩短持续时间。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护理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动脉化疗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朱雪琼 岳天孚 +2 位作者 张颖 惠京 王德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01-705,共5页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新辅助动脉化疗前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细胞增殖以及耐药基因的变化,探讨子宫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的机理,为化疗后最佳手术时间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前行子宫动脉持续灌注5天,顺铂100mg、...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新辅助动脉化疗前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细胞增殖以及耐药基因的变化,探讨子宫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的机理,为化疗后最佳手术时间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前行子宫动脉持续灌注5天,顺铂100mg、阿霉素50mg。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结束、化疗后1周、后2~2+3周和3+3~4周时取肿瘤组织。用TUNEL结合形态学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用SABC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RT-PCR法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RP和肺耐药相关基因LRPmRNA的表达。结果:化疗结束时、化疗后1周和后2~2+3周时的AI均显著高于化疗前。化疗后AI/PI亦逐渐升高,至化疗后2~2+3周时最高。而化疗后3+3~4周时的AI和AI/PI均降至低于化疗前水平(P<0.05)。MDR1、MRP和LRP的表达在化疗后均有暂时性的一定程度的下降,于化疗后3+3~4周时升高且略高于化疗前水平,但与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子宫动脉持续灌注不仅可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更主要的是促进细胞凋亡。评价子宫动脉化疗的疗效不能简单按细胞凋亡的变化,而必须结合化疗后的具体时间和PCNA的变化。化疗后3周左右手术是最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动脉化疗 子宫内膜癌 细胞凋亡 耐药性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输尿管膀胱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段萍 饶大庞 +1 位作者 吕杰强 朱春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引起的医源性输尿管膀胱损伤的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传统手术引起的31例医源性输尿管膀胱损伤的病因及相应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疾病全子宫切除术输尿管损伤2例,膀胱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引起的医源性输尿管膀胱损伤的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传统手术引起的31例医源性输尿管膀胱损伤的病因及相应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疾病全子宫切除术输尿管损伤2例,膀胱损伤3例;子宫癌前病变扩大子宫切除术输尿管损伤3例,膀胱损伤2例;恶性肿瘤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输尿管损伤5例,膀胱损伤7例;剖宫产术损伤输尿管1例,膀胱损伤8例。术中发现输尿管损伤7例给予断端缝合,膀胱损伤15例给予修补;术后发现输尿管损伤4例,包括输尿管下段梗阻伴患侧肾积水2例,输尿管阴道瘘2例,尽早行输尿管下段膀胱再植术;术后发现膀胱阴道瘘5例,术后3个月行经膀胱瘘管切除修补术。术后随访5个月~10年,全部痊愈。结论妇产科手术医源性损伤重在预防,及早发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疾病 输尿管损伤 膀胱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