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K-ras和p53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积贤 张洁 +9 位作者 黄建武 李红智 豆长明 余铭 林道浙 陈永康 张仁虎 吴伟力 陈谦 林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1期1944-1945,1953,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K-ras和p53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对我院收治的73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K-ras和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与20例非肿瘤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73例胃癌患... 目的探讨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K-ras和p53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对我院收治的73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K-ras和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与20例非肿瘤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73例胃癌患者中有7例外周血中检测出p53基因突变,阳性率为9.6%;5例检测出K-ras基因突变,阳性率为6.8%。对照组外周血中均未检出K-ras和p53基因突变。有无肝转移的胃癌患者外周血p53和K-ras基因突变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胃癌患者外周血p53和K-ras基因突变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SSCP法检测外周血中K-ras和p53基因DNA有助于胃癌肝转移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转移 K—ras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76例甲状腺肿块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积贤 孙利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块冰冻切片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995年12月至2003年7月术中776例甲状腺肿块冰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的诊断结果。结果:776例中,确诊758例,确诊率为97.7%;误诊15例,误诊率为1.9%;甲状腺癌131例,其中...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块冰冻切片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995年12月至2003年7月术中776例甲状腺肿块冰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的诊断结果。结果:776例中,确诊758例,确诊率为97.7%;误诊15例,误诊率为1.9%;甲状腺癌131例,其中假阴性漏诊14例,漏诊率10.7%。结论:术中冰冻切片对甲状腺占位病变有定性诊断意义,但取材的局限性,病变形态的多样性,隐匿性和冰冻切片的质量是造成漏诊和延迟诊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块 冰冻切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p27基因甲基化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积贤 张洁 +10 位作者 任振华 薛迪新 吴伟力 张仁虎 余铭 林道浙 林肖 黄建武 梁美珍 贺先伟 徐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37-2039,共3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外周血中p27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技术,检测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门静脉血中p2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率,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外周血中p27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技术,检测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门静脉血中p2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率,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p27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24.5%(26/106),对照组为3.4%(1/29)。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p27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30.2%(32/106),其中Dukes分期:A+B期和C+D期阳性率分别为20.0%(11/55)和41.2%(21/51);低分化和高中分化阳性率分别为48.0%(12/25)和24.7%(20/81);有无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1.5%(17/41)和23.1%(15/65);浸润深度:未达浆膜层和达浆膜层阳性率分别为24.1%(7/29)和32.5%(25/77)。门静脉血中p27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p27基因甲基化有关。检测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p27基因甲基化程度,可为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门静脉 P2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