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林海 梁碧荣 +5 位作者 张怀勤 黄伟剑 林捷 计光 胡建琼 虞晓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研究标准12导联心电图区分急性肺动脉栓塞(APE)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和心内科收治的126例患者资料,其中42例确诊为APE(APE组),平均... 目的研究标准12导联心电图区分急性肺动脉栓塞(APE)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和心内科收治的126例患者资料,其中42例确诊为APE(APE组),平均年龄(61±12)岁;84例确诊为NSTEMI(NSTEMI组),平均年龄(72±15)岁。所有患者资料完整、真实,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上具有可比性。分析两组患者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变化,寻找可用于区分两组的指标。结果 APE和NSTEMI两组仅有部分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11.9%和14.3%),SⅠQⅢTⅢ或SⅠSⅡSⅢ模式(26.2%和15.5%)。Ⅱ、Ⅲ、aVF合并Ⅴ1~Ⅴ3导联T波倒置是APE的重要预测因子[OR(95%CI)值为1.32(1.15,1.69)],预测APE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82%。Ⅴ5~Ⅴ6导联T波倒置合并ST段压低是NSTEMI的重要预测因子[OR(95%CI)值为1.85(1.14,3.01)],特异性为89%,阳性预测值为50%。结论心电图的RBBB、SⅠQⅢTⅢ或SⅠSⅡSⅢ模式不能对鉴别APE和NSTEMI提供帮助;而Ⅱ、Ⅲ、aVF合并Ⅴ1~Ⅴ3导联T波倒置应高度怀疑APE的可能,Ⅴ5~Ⅴ6导联T波倒置合并ST段压低应考虑NSTEMI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肺动脉栓塞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尖球形综合征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T(p-e)/QT比值分析
2
作者 周林海 梁碧荣 +5 位作者 张怀勤 黄伟剑 林捷 计光 胡建琼 虞晓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3113-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心尖球形综合征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T(p-e)/Q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18例诊断为心尖球形综合征患者和36例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T(p-e)/QT。结果心尖球形综合征患者T(p-e)间期和T(p-e)/QT分别为(156.78±... 目的探讨心尖球形综合征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T(p-e)/Q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18例诊断为心尖球形综合征患者和36例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T(p-e)/QT。结果心尖球形综合征患者T(p-e)间期和T(p-e)/QT分别为(156.78±28.67)ms和(0.31±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123.34±37.45)ms和(0.23±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p-e)/QT检测是一个有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可对鉴别心尖球形综合征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QT间期 心尖球形综合征 心肌梗死 心室复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1例
3
作者 郑巨克 李星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21-2021,共1页
患者女,31岁。主因胸痛伴呼吸困难10h于2008年1月16日入院。患者于10h前突发胸痛,位于心前区。呈绞榨性,较剧烈,伴恶心、乏力,无咳嗽、咯血,无头晕。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伴心率增快。强心、利尿等处理后病情恶... 患者女,31岁。主因胸痛伴呼吸困难10h于2008年1月16日入院。患者于10h前突发胸痛,位于心前区。呈绞榨性,较剧烈,伴恶心、乏力,无咳嗽、咯血,无头晕。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伴心率增快。强心、利尿等处理后病情恶化,气管插管后收住院。2007年初体检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具体无监测。入院查体:体温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嗜铬细胞瘤 并发 呼吸困难 突发胸痛 入院查体 心率增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虞希祥 张鸣华 +5 位作者 慈晓 王春妹 林晓杰 司同国 黄林芬 冯晓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评价介入方法治疗肺栓塞的疗效。方法  18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经急诊肺动脉造影确诊后 ,立即采取选择性肺动脉插管溶栓、吸栓、碎栓 ,解痉、球囊扩张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为肺动脉楔压、肺动脉开通率、远端肺血管网显示率、... 目的 评价介入方法治疗肺栓塞的疗效。方法  18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经急诊肺动脉造影确诊后 ,立即采取选择性肺动脉插管溶栓、吸栓、碎栓 ,解痉、球囊扩张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为肺动脉楔压、肺动脉开通率、远端肺血管网显示率、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其中 17例明确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者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再行下肢深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18例肺动脉造影全部为肺动脉主干或 2个以上分支栓塞 ,介入治疗后 3例肺动脉开通率 80 %~ 90 % ,11例为 90 %~ 95 % ,4例完全开通。远端肺血管网显示率全部在 90 %以上 ,13例肺动脉楔压下降至 2 5mmHg以下 ,5例下降至 2 5~ 30mmHg :血氧饱和度立即改善 ,10例恢复至 90 %~ 95 % ,8例为 95 %~10 0 % ,6例PaO2 为 90~ 95mmHg ,12例 >95mmHg。 13例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痛完全消失 ,5例明显减轻。并发消化道出血 1例。结论 肺动脉造影是肺栓塞诊断的金标准 ,介入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具有显著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介人治疗 肺血管 放射学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吴锡新 李星群 +1 位作者 王永光 匡永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1949-1950,共2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评价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56例原发性收缩期高血压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160mg,1次/d,正规治疗1...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评价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56例原发性收缩期高血压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160mg,1次/d,正规治疗12个月,于治疗前后用TD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侧壁收缩期运动速度(s波)、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波)、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波)并计算e/a比值,测量血流多普勒指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波)、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波)及E/A比值,观察降压效果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56例高血压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压显著下降(P<0.01)。(2)治疗后E波、E/A、e波、e/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s波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意义。结论:替米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且能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TDI技术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高血压 心室功能 替米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