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育器异位的CT表现 被引量:7
1
作者 罗敏 高源统 +1 位作者 彭文献 李永畴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5-1337,共3页
目的:探讨CT在诊断子宫输卵管节育器异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子宫输卵管节育器异位患者的CT平扫和增强图像,观察异位节育器的形态、位置及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有8例宫内节育环(... 目的:探讨CT在诊断子宫输卵管节育器异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子宫输卵管节育器异位患者的CT平扫和增强图像,观察异位节育器的形态、位置及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有8例宫内节育环(IUD)异位,1例"T"型IUD异位腹腔并嵌于腹直肌内,1例"T"型IUD异位膀胱内,嵌于膀胱顶壁,1例"T"型IUD异位于腹腔肠周,5例"O"型IUD异位于子宫肌壁间、宫角、宫颈、宫旁阔韧带;4例异位节育环合并感染、肉芽肿形成;另4例为输卵管节育银夹脱落,其中3例异位于左上腹肠周,1例异位于右下腹回盲部。12例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与CT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CT图像能直观、清晰、立体的显示异位节育器的位置、形态及其周边关系,可为子宫、输卵管节育器异位的术前定性、定位诊断提供精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银夹 异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序列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疗效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罗敏 高源统 +2 位作者 彭文献 虞希祥 李永畴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序列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疗效的价值。方法:对38例行手术、介入、伽玛刀、射频等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MRI、动态增强及DWI序列(b=0、200、5008、00 s/mm2)扫描,测量癌性灶的ADC值,术后以病理、血中甲胎蛋白量、...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序列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疗效的价值。方法:对38例行手术、介入、伽玛刀、射频等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MRI、动态增强及DWI序列(b=0、200、5008、00 s/mm2)扫描,测量癌性灶的ADC值,术后以病理、血中甲胎蛋白量、血管造影及碘油沉积范围等指标将治疗疗效分为三组(好、中、差),进行肝癌各项治疗前后疗效的对比。结果:当b=500 s/mm2时,图象质量好,ADC值测量准确。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癌灶ADC值(1.039±0.189)×10-3mm2/s与肝组织的ADC值(1.443±0.232)×10-3mm2/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后肿瘤的ADC值(介入为(1.508±0.382)×10-3mm2/s、介入+射频为(1.867±0.180)×10-3mm2/s、伽玛刀为(1.672±0.371)×10-3mm2/s、射频为(2.018±0.195)×10-3mm2/s)均较术前增高;介入疗效好的ADC值(1.694±0.057)×10-3mm2/s>疗效中等的ADC值(1.396±0.299)×10-3mm2/s,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显示疗效好的ADC值无明显降低,疗效中等的ADC值出现降低,疗效差的ADC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加权序列可以动态观察原发性肝癌治疗后癌细胞是否坏死、存活和复发,可以及时有效地评估原发性肝癌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