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β_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进泽 张吟雪 金烈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下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低CO2 气腹压和 15°头低脚高体位时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AS)和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变化。方法 监测 2 0例患者气腹前、腹内压达 1 33~ 1 5 9kPa后 10、30、6 0分钟及解除气腹后...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下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低CO2 气腹压和 15°头低脚高体位时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AS)和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变化。方法 监测 2 0例患者气腹前、腹内压达 1 33~ 1 5 9kPa后 10、30、6 0分钟及解除气腹后 10分钟五个时点血浆肾素 (PRA)、血管紧张素Ⅱ (AⅡ )、醛固酮 (ALD)和 β2 微球蛋白 (β2 MG)的含量。其中 10例患者在相应五个时点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气腹后各时点血浆PRA、AⅡ及 β2 MG含量均比气腹前降低 (与气腹前比 ,除PRA在气腹后 10分钟时P <0 0 5 ,其余均P >0 0 5 )。随着气腹时间的延长 ,各指标值均有逐步轻微增高的趋势。解除气腹后恢复到气腹初期水平。PaCO2 气腹后比气腹前增高 (P >0 0 5 ) ,并在气腹后 30分钟达到最高值。气腹后 30~ 6 0分钟 pH比气腹前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硬膜外麻醉能够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CO2 气腹 (IAP1 33~ 1 5 9kPa)刺激所致的RAAS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Β2微球蛋白 CO气腹 妇科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低流量麻醉在颅脑外科的应用
2
作者 吴辉 金烈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颅脑外科 麻醉 最低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旁置管分次阻滞用于单侧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晓东 张学政 +4 位作者 倪剑武 王权光 陈丽梅 Chenggang Hu 徐旭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旁置管分次阻滞用于单侧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与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比较。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置管术后镇痛组(N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术后...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旁置管分次阻滞用于单侧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与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比较。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置管术后镇痛组(N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组(E组),每组30人。N组均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根据相应手术部位在腰丛或坐骨神经旁留置导管行分次阻滞术后镇痛。E组施以腰硬联合麻醉并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的VAS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次数,患者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E组麻醉后30min和术后4h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1)。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E组(P<0.05),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显著短于E组(P<0.001)。结论:单侧下肢骨折手术采用腰丛、坐骨神经旁置管分次阻滞可以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并且对全身各系统影响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 坐骨神经 置管 下肢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合同制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压力源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晓秋 皮治兵 +3 位作者 蔡志翔 叶笑梅 应雪琼 王晶晶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7期25-27,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压力源,为规范合同制护士管理、稳定合同制护士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温州市某两所三级乙等医院204名合同制护士的一般情况、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源的现状及... 目的了解医院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压力源,为规范合同制护士管理、稳定合同制护士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温州市某两所三级乙等医院204名合同制护士的一般情况、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源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合同制护士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2.74±0.15)分,总体满意度较低,满意度最低的项目是福利待遇和专业发展机会;工作压力源平均得分为(2.27±0.58)分,合同制护士的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的问题、对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工作量与时间分配的问题为压力的主要来源。结论提高福利待遇、创造职业发展机会,减轻工作压力是减少离职、稳定和发展合同制护士队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乙等医院 合同制护士 工作满意度 工作压力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颌面外科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学政 周颖 +1 位作者 蒋柳明 徐旭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803-3805,共3页
目的:观察单次注射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颌面外科手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毕立即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 目的:观察单次注射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颌面外科手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毕立即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mL,均连接静脉镇痛泵。静脉镇痛泵含芬太尼500μg+恩丹西酮8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持续输注量2mL/h,单次PCA1mL,锁定时间10min。分别记录并比较术后1h、4h、6h、20h、24h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h、4h、6h3个时间点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Ramsay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24h内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在PCA期间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术毕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可增强颌面外科手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减少了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芬太尼 镇痛 自控 颌面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熊响清 金立达 +1 位作者 王良荣 林丽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8期927-931,共5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的病人40例,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2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手术...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的病人40例,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2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后进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降压用硝酸甘油,试验组则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术中有创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65mmHg(1mmHg=0.133kPa),直至手术主要步骤结束。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停止降压后5min(T5)、拔管前(T6)和拔管后3min(T7)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乳酸测定。记录诱导时间、降至目标血压时间、清醒时间和停药至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晰。两组病人均能在短时间内达靶目标血压,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18.3±5.4)min内拔除气管导管,而试验组仅需(7.0±2.1)min。对照组降压过程中心率增快明显,停药后有反跳性高血压(P<0.05);试验组降压过程平稳,停止降压后血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围术期BIS和Lac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两组病人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降压时起效快,过程平稳,无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反跳性高血压,术后苏醒快,无术中知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异丙酚 全凭静脉麻醉 应激反应 鼻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手术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舒芬太尼最适剂量的测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唐红丽 耿武军 +3 位作者 杨涛 王权光 陈丽梅 徐旭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时舒芬太尼的最小有效剂量及安全性,以得出此时硬膜外舒芬太尼的最适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因妇科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剂量选择采用修正的序贯法(modifiedst...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时舒芬太尼的最小有效剂量及安全性,以得出此时硬膜外舒芬太尼的最适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因妇科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剂量选择采用修正的序贯法(modifiedstep-up-step-down approach),各组术前30min口服塞来昔布400mg,手术后8h口服塞来昔布200mg,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选择L1-2椎间隙,术中常规监测ECG、NIBP、HR、SPO2,术毕接硬膜外镇痛泵送回病房,观察相关指标。结果: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疼痛强度(PI),得出口服塞来昔布时,硬膜外舒芬太尼最低有效剂量为30μg,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副反应、睡眠质量和镇痛满意度与剂量呈相关性。结论:通过对各亚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观察,可得出在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时,舒芬太尼获得满意镇痛效果最低有效剂量为30μg组,持续镇痛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舒芬太尼 塞来昔布 最适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供肾取肾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进泽 金烈烈 李澄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29-329,共1页
关键词 活体供肾 取肾术 肾移植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麻醉辅助全麻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金秀玲 林丽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9-770,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复合全麻与咽喉部表面麻醉相联合后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声带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组,对照组给予全麻后行声带息肉切除术;复合组于全麻前给予1%丁卡因喉腔喷雾麻醉进行局部麻醉。结果:全... 目的:观察静脉复合全麻与咽喉部表面麻醉相联合后声带息肉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声带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组,对照组给予全麻后行声带息肉切除术;复合组于全麻前给予1%丁卡因喉腔喷雾麻醉进行局部麻醉。结果:全麻复合咽喉部表面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能减少咽喉部的反射,尤其是迷走反射所致心率下降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缩短苏醒时间,而且术后喉痛减少,苏醒更快,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全麻和局部表面麻醉的复合麻醉方法优于单纯的全麻疗效,故临床上提倡使用复合麻醉进行声带息肉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丁卡因 全麻 支撑显微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注射液对全麻苏醒期躁动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耿武军 唐红丽 +1 位作者 黄乐丹 王均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注射液静脉镇痛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及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地佐辛组(Ⅰ组,男15例,女15例)、曲马朵组(Ⅱ组,男16例,女14例)、对照组(Ⅲ组,男17例,女13例)。患者... 目的探讨地佐辛注射液静脉镇痛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及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地佐辛组(Ⅰ组,男15例,女15例)、曲马朵组(Ⅱ组,男16例,女14例)、对照组(Ⅲ组,男17例,女13例)。患者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毕关气腹时Ⅰ组以地佐辛0.1mg/kg,Ⅱ组以曲马朵2mg/kg,Ⅲ组以生理盐水1ml静脉注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躁动评分及镇静评分法,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拔管后0.5、1、4、12、24h的镇痛评分,以及拔管即时、拔管后5、10、30、60min的躁动评分及镇静评分。结果Ⅰ组和Ⅱ组在拔管后0.5、1、4、12h时点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Ⅲ组(P<0.05),在 24h时点各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在4h时点VAS评分低于Ⅱ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拔管即时到拔管后30min各时点,Ⅰ组对躁动的控制效果和镇静效果均显著强于Ⅱ组和Ⅲ组。结论地佐辛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镇痛明确,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全麻苏醒期躁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耿武军 唐红丽 +2 位作者 张学政 黄陆平 高小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病人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地佐辛组(男16例,女14例)、芬太尼组(男15例,女15例)、曲马多组(... 目的:探讨地佐辛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病人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地佐辛组(男16例,女14例)、芬太尼组(男15例,女15例)、曲马多组(男17例,女13例)。术毕关气腹前各组分别以地佐辛0.1mg/kg,芬太尼0.002mg/kg,曲马多2mg/kg静脉注射镇痛。3组病人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七氟醚和持续静注异丙酚麻醉。观察并记录各组24h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在0.5、1、4h观察时段VAS评分明显低于曲马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4h各观察时段3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佐辛组在0.5、1h观察时段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芬太尼组和曲马多组(P<0.05),3组病例4、12和24h各观察时段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无恶心、呕吐,芬太尼组恶心4例、呕吐0例,曲马多组恶心14例、呕吐7例。结论:地佐辛静脉注射对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地佐辛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12
作者 林海 张钧凯 +3 位作者 张慧玲 彭宇 王权光 徐旭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阻滞成功率、镇痛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胸背部带状疱疹伴神经痛患者93例随机分成两组,超声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后1、2、4、8周镇痛效果和不同疼痛缓解度比例及第8周生活质量评分...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阻滞成功率、镇痛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胸背部带状疱疹伴神经痛患者93例随机分成两组,超声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后1、2、4、8周镇痛效果和不同疼痛缓解度比例及第8周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超声引导下完成所有48例超声组患者后入路肋间神经阻滞,阻滞后15 min测定感觉阻滞区完全覆盖皮损疼痛区域。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完成后方入路肋间神经阻滞,13例患者肋骨触摸不清改为外侧入路完成阻滞,其中6例阻滞不完全。两组患者阻滞后均未出现胸闷或呼吸困难等表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8周饮食、睡眠、情绪、日常生活、交际和生活兴趣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超声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后路肋间神经阻滞术安全有效,准确率高,是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有效的一项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 超声 带状疱疹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JNK通路过度活化减轻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8
13
作者 赵珊 马迎春 +5 位作者 刘亚坤 周俊辉 郝卯林 陈海娥 孙勤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8-313,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是否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过度活化来减轻小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左侧肺原位I/R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包括假手术组(sham组)、I/R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是否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过度活化来减轻小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左侧肺原位I/R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包括假手术组(sham组)、I/R组、DMSO组(I/R+DMSO组)和Cur组(I/R+Cur低、中、高剂量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留取左肺,检测肺湿干重比(W/D)和总肺水含量(TLW);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估(IQA);RT-PCR检测JNK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JNK(p-JNK)和GRP78的蛋白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肺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和DMSO组W/D、TLW、IQA及AI均明显升高(P<0.01),JNK、GRP78 mRNA和p-JNK、GRP78蛋白表达量上升(P<0.01),光镜、电镜均显示肺组织结构出现明显损伤性变化。I/R组与DMSO组相比,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I/R组和DMSO组相比,I/R+Cur低、中、高剂量组各组GRP78mRNA和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W/D、TLW、IQA及AI下降(P<0.05或P<0.01)且肺组织损伤减轻,JNK mRNA和p-JNK蛋白质表达量亦下降,以I/R+Cur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引发肺组织细胞发生过度的内质网应激,损伤肺组织。Cur能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通路抑制剂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阿楠 王万铁 +5 位作者 林丽娜 王方岩 吴成云 金立达 王少军 王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38-1542,共5页
目的:观察肺主动脉环、二级肺动脉环在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介质中张力的变化;探讨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SB203580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制备离体SD大鼠肺主动脉环、二级肺动脉环。分别观察肺主动脉环、二级肺动... 目的:观察肺主动脉环、二级肺动脉环在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介质中张力的变化;探讨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SB203580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制备离体SD大鼠肺主动脉环、二级肺动脉环。分别观察肺主动脉环、二级肺动脉环在常氧及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介质中的张力变化;在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分别用U0126、SB203580孵育二级肺动脉,观察各自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收缩的影响。结果:在常氧条件下,肺主动脉、二级肺动脉张力均无明显变化。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二级肺动脉发生双向性收缩反应,肺主动脉只在低氧高二氧化碳早期出现较明显的收缩峰,后期则变化不明显。二级肺动脉分别经ERK1/2上游激酶抑制剂U0126、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孵育后,Ⅱ期持续收缩幅度明显下降(P<0.05),Ⅰ期快速收缩峰、Ⅰ期舒张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离体条件下,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PO2=30-35mmHg,PCO2=55-60mmHg)可使肺主动脉出现早期快速收缩,并可使二级肺动脉环发生双向性收缩反应;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U0126、SB203580均能减弱二级肺动脉环的Ⅱ期持续收缩反应。这为临床治疗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及肺动脉高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低氧 高碳酸血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类 p38 MAP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施克俭 刘付丽 +2 位作者 董晓西 金烈烈 徐旭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881-388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容量混合液。随机分为A、B...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容量混合液。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各组局麻药用量分别为每条神经8、6、4mL。记录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阻滞效果;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各神经分支支配区麻醉起效时间较短(P<0.01),阻滞效果较好(P<0.01)。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评定:A组优秀29例,良好1例,麻醉优良率达100%;B组优秀28例,良好2例,麻醉优良率达100%;C组优秀11例,良好12例,失败7例,麻醉优良率76.7%,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1)。麻醉持续时间A组和B组显著长于C组(P<0.01)。3组均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局麻药用量,是臂丛神经阻滞理想的引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超声检查 臂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对无痛肠镜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丽伶 孟轶男 +2 位作者 吴群 吴辉 吴进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结肠镜检的病人106例,随机分为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和B组(酒石酸布托啡诺+丙泊酚组),对其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麻醉...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结肠镜检的病人106例,随机分为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和B组(酒石酸布托啡诺+丙泊酚组),对其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及其它副作用。结果:两组病人在血压心率变化、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抑制例数B组少于A组(P<0.05),两组都没有严重的副作用。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肠镜检查镇痛、镇静效果好,副作用少,特别在呼吸抑制方面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丙泊酚 芬太尼 无痛结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换气功能损伤及一氧化氮/内皮素-1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良荣 郑浏璞 +4 位作者 蒋柳明 王万铁 赵喜越 熊响清 林丽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应用止血带是否导致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失衡和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功能损伤以及无创性肢体缺血预处理(IPC)的干预效果。方法:27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Ⅰ-Ⅱ级择期单侧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4)和缺... 目的:探讨常规应用止血带是否导致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失衡和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功能损伤以及无创性肢体缺血预处理(IPC)的干预效果。方法:27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Ⅰ-Ⅱ级择期单侧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4)和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13),分别于上止血带前(T0)、上止血带后1h(T1)和止血带松开后0.5h(T2)、2h(T3)、6h(T4)及24h(T5)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和肺内分流率(Qs/Qt),测定血NO、ET-1、丙二醛(MDA)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T0比较,C组患者T4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降低,PA-aDO2和Qs/Qt显著升高(P<0.01);NO水平及NO/ET-1比值在T3始明显降低,T4时达到最低值(P<0.01),T5恢复至基础值(P>0.05);ET-1、MDA和IL-6水平至T3始升高(P<0.01),T4达到高峰后T5稍下降。与C组比较,IPC组T4时ET-1和MDA、T4-5时IL-6水平明显降低,T3-4时NO水平和NO/ET-1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T4时PA-aDO2和Qs/Qt较C组降低(P<0.05),PaO2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常规应用止血带(1.0-1.5h)可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换气功能损伤,IPC能缓解该过程中的NO/ET-1失衡,从而部分改善患者肺换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 再灌注 肺换气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油酸型急性肺损伤兔血清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柳明 金建国 +2 位作者 祝卿 吉伟 林丽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油酸性急性肺损伤(ALI)兔血清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异丙酚治疗油酸型ALI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急性肺损伤组(Ⅱ组)和异丙酚治疗组(Ⅲ组)。Ⅱ、Ⅲ组兔静脉注射油酸0.0...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油酸性急性肺损伤(ALI)兔血清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异丙酚治疗油酸型ALI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急性肺损伤组(Ⅱ组)和异丙酚治疗组(Ⅲ组)。Ⅱ、Ⅲ组兔静脉注射油酸0.08 mL/kg,复制日本大耳白兔ALI模型。建模成功后Ⅲ组静脉注射异丙酚8 mg.kg-1.h-1,Ⅰ组和Ⅱ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8 mL.kg-1.h-1至实验结束。各组大耳白兔分别在输入异丙酚或生理盐水前(T0)和给药后1 h(T1)、2 h(T2)、3 h(T3)、4 h(T4)采集动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同时进行血气分析,计算PaO2/FiO2结果:Ⅰ组血清中TNF-α、IL-1β浓度各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Ⅱ组TNFα-浓度在T1开始升高,T2达高峰,T3、T4有下降但仍高于T0(P<0.05),与Ⅰ组相应时点比较升高明显(P<0.05)。Ⅲ组各时点TNF-α浓度升高明显低于Ⅱ组(P<0.05)。与T0比较,Ⅱ组血清IL-1β浓度在T1开始升高,T4达高峰(P<0.05),各时点浓度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Ⅲ组IL-1β浓度升高程度低于Ⅱ组(P<0.05)。Ⅰ组各时点氧合指数无明显变化。Ⅱ、Ⅲ组随着时间延长氧合指数逐渐下降,明显低于Ⅰ组(P<0.05),Ⅲ组氧合指数下降幅度较Ⅱ组低(P<0.05)。结论:异丙酚能通过降低油酸性ALI兔血清TNF-α、IL-1β的释放,提高油酸性ALI后氧合指数,对兔油酸性ALI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急性肺损伤 油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患者肺换气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熊响清 金立达 +2 位作者 王良荣 白玉 林丽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64-2166,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患者肺换气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拟全麻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45例,ASAⅠ或Ⅱ级,年龄42~75岁,体重41~78kg,按照机械通气潮气量(VT)不同随机分为3组(n=15):A组(8mL/kg)、B组(9mL/kg)和...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患者肺换气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拟全麻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45例,ASAⅠ或Ⅱ级,年龄42~75岁,体重41~78kg,按照机械通气潮气量(VT)不同随机分为3组(n=15):A组(8mL/kg)、B组(9mL/kg)和C组(10mL/kg)。分别于麻醉前(T0)、机械通气后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时抽取桡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PA-aDO2和Qs/Qt。同时抽取桡动脉血3mL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6及IL-10浓度。结果:与A组或T0比较,B组和C组T1~T4时Qs/Qt、A-aDO2均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T1~T4时Qs/Qt、A-aDO2浓度升高(P<0.05)。与A组或T0比较,B、C两组IL-6、IL-10浓度均升高,且C组出现时间更早(P<0.05)。与B组比较,C组T1~T4时IL-6、IL-10浓度升高(P<0.05)。结论:术中使用8mL/kg潮气量机械通气不影响患者肺换气功能,也不会引起IL-6、IL-10等炎症因子释放,是较为合理的机械通气潮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潮气量 肺损伤 肺换气 白介素-6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中毒性休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蓝仲岳 岳军 +3 位作者 胡明伦 耿武军 姜晓芬 徐小群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对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急诊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28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各14例,两组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控制呼吸。Ⅰ组患者诱导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对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急诊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28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各14例,两组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控制呼吸。Ⅰ组患者诱导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000U·kg1,05h滴完,手术开始后再加滴乌司他丁5000U·kg1;Ⅱ组患者未用乌司他丁,但合用了血管活性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两组患者在诱导前均行桡动脉置管,手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尿量,监测手术前、手术开始后05,10h、手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Ⅱ时间(PT)、凝血因子I(FIB)、血小板(PLT)。结果Ⅰ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MAP与手术前比显著增高,而HR显著减慢(P<005),Ⅱ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MAP与术前比也明显增高,但HR却逐渐增快(P<005);Ⅰ组患者PT、APTT手术后比手术前明显缩短(P<005),而Ⅱ组患者PT、APTT手术后与手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FIB、PLT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不但能保护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而且能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循环状态及保护凝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胆道 休克 中毒性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