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
26
1
作者
王哲近
周振旭
+3 位作者
朱恒梁
阮小蛟
蒋飞照
郑晓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缘距肛缘1.9~4.5 cm)行腹腔镜TME联合ISR术。病例选择标准: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直肠指诊肿块可以推动;腔内B超、MRI或CT提示无外括约肌受累;无远处转移;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腹部:在腹腔镜下TME法分离直肠及其系膜至肛提肌水平。肛门部:切开肛管黏膜至内外括约肌间隙,沿间隙向盆腔分离,与腹部操作部位会合,移除标本,结肠肛管吻合。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8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160 ml,平均100 ml。手术切缘均阴性。10例未行回肠造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3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随访12~4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根据Kirwan分级,1年后肛门功能Ⅰ级+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内括约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膜囊路径腹腔镜胃后壁间质瘤切除8例报告
2
作者
肖俊峰
暨玲
+3 位作者
蔡华杰
朱恒梁
郑晓风
蒋飞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2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网膜囊路径切除法治疗胃后壁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9月~2011年9月腹腔镜下网膜囊路径切除胃后壁GST 8例。4例位于胃体后壁胃大弯,2例位于胃体后壁胃小弯,1例位于胃窦后壁,1例位于胃...
目的探讨腹腔镜网膜囊路径切除法治疗胃后壁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9月~2011年9月腹腔镜下网膜囊路径切除胃后壁GST 8例。4例位于胃体后壁胃大弯,2例位于胃体后壁胃小弯,1例位于胃窦后壁,1例位于胃后壁靠近贲门。位于胃体后壁靠近胃大小弯的间质瘤,离断胃相关韧带,显露胃后壁,行局部楔形切除;位于胃窦或贲门的间质瘤,行远端或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然后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6例成功行腹腔镜下网膜囊路径局部楔形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近端胃大部分切除+胃-食管吻合,1例行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毕Ⅰ式吻合。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20~80 ml,平均50 ml。术后2~6 d,平均4 d进食流质。住院时间3~7 d,平均5 d。8例随访3~62个月,平均32.5月,无复发和吻合口狭窄。结论腹腔镜下网膜囊路径治疗胃后壁GST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间质瘤
网膜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
26
1
作者
王哲近
周振旭
朱恒梁
阮小蛟
蒋飞照
郑晓风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腔镜中心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Y20090190)
文摘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缘距肛缘1.9~4.5 cm)行腹腔镜TME联合ISR术。病例选择标准: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直肠指诊肿块可以推动;腔内B超、MRI或CT提示无外括约肌受累;无远处转移;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腹部:在腹腔镜下TME法分离直肠及其系膜至肛提肌水平。肛门部:切开肛管黏膜至内外括约肌间隙,沿间隙向盆腔分离,与腹部操作部位会合,移除标本,结肠肛管吻合。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8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160 ml,平均100 ml。手术切缘均阴性。10例未行回肠造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3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随访12~4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根据Kirwan分级,1年后肛门功能Ⅰ级+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内括约肌切除术
Keywords
Rectal cancer
Laparoscopic
TME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分类号
R735.3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膜囊路径腹腔镜胃后壁间质瘤切除8例报告
2
作者
肖俊峰
暨玲
蔡华杰
朱恒梁
郑晓风
蒋飞照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腔镜中心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2期1127-112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腹腔镜网膜囊路径切除法治疗胃后壁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9月~2011年9月腹腔镜下网膜囊路径切除胃后壁GST 8例。4例位于胃体后壁胃大弯,2例位于胃体后壁胃小弯,1例位于胃窦后壁,1例位于胃后壁靠近贲门。位于胃体后壁靠近胃大小弯的间质瘤,离断胃相关韧带,显露胃后壁,行局部楔形切除;位于胃窦或贲门的间质瘤,行远端或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然后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6例成功行腹腔镜下网膜囊路径局部楔形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近端胃大部分切除+胃-食管吻合,1例行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毕Ⅰ式吻合。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20~80 ml,平均50 ml。术后2~6 d,平均4 d进食流质。住院时间3~7 d,平均5 d。8例随访3~62个月,平均32.5月,无复发和吻合口狭窄。结论腹腔镜下网膜囊路径治疗胃后壁GST可行。
关键词
腹腔镜
胃间质瘤
网膜囊路径
Keywords
Laparoscopy
Gastric stromal tumor
Ometntal bursa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王哲近
周振旭
朱恒梁
阮小蛟
蒋飞照
郑晓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网膜囊路径腹腔镜胃后壁间质瘤切除8例报告
肖俊峰
暨玲
蔡华杰
朱恒梁
郑晓风
蒋飞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