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Dieulafoy病12例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程骏 朱冠保 +1 位作者 姚建高 张启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54-2055,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胃Dieulafoy病诊治中的作用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6月至2004年11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2例胃Dieulafoy病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5例经胃镜诊断,2例内科保守治疗后再出血,3例内镜下治疗后再出血,7例由术...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胃Dieulafoy病诊治中的作用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6月至2004年11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2例胃Dieulafoy病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5例经胃镜诊断,2例内科保守治疗后再出血,3例内镜下治疗后再出血,7例由术中诊断。全组均经手术治愈。结论:外科手术在胃Dieulafoy病诊治中应该仍有重要的地位。对胃Dieulafoy病有充分的认识,术中细致探查多可获得明确诊断,注意不同术式的合理运用及操作细节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DIEULAFOY病 手术治疗 胃镜诊断 消化性溃疡出血 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胃癌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锋 张培趁 +3 位作者 余震 章晓东 余作黔 姚建高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1,15,共5页
目的: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胃癌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42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试验组(n=19)。对照组病人按低氮、低热量原则,于术后连续5 d行肠外营养(PN)治疗,试验组病人加用ω-3 PUFA。检... 目的: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胃癌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42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试验组(n=19)。对照组病人按低氮、低热量原则,于术后连续5 d行肠外营养(PN)治疗,试验组病人加用ω-3 PUFA。检测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1、3、5天炎症因子IL-1β、IL-2、IL-6、TNF-α、IL-12水平和术前及术后第1、5天肝肾功能,同时记录病人术前和术后第1、3、5、7天的疲劳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IL-1β、TNF-α和IL-6浓度最高,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5天,试验组IL-1-β、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疲劳评分分值术后第3天最高,试验组病人术后第3、5、7天疲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GPT、GOT、肌酐和尿酸术后第5天较第1天均有下降,试验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ω-3 PUFA能减轻胃癌病人术后的炎性反应和疲劳,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胃癌 炎症因子 术后疲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价值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祥建 曾其强 +3 位作者 王海波 黄颖鹏 金嵘 韩少良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1966年到2007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12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1966年到2007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12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WMD=-2.40,95%CI:-3.70^-1.09,P<0.01)、首次排便时间(WMD=-4.73,95%CI:-6.58^-2.89,P<0.01)、腹痛缓解时间(WMD=-5.30,95%CI:-11.23^-0.63,P<0.01)、住院天数(WMD=-13.03,95%CI:-19.73^-6.33,P<0.01)、病死率(Or=0.35,95%CI:0.17~0.76,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能显著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明显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胰腺炎 急性 重症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外营养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凌雅 钱燕 +1 位作者 姜赛芝 余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外营养治疗手段对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摄入的影响和不同营养方式与生长发育情况的关系。方法: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包括超低出生体重儿)按照肠外营养(PN)应用的时间分为两组,组1:PN<10d,平均(4.97±2.25)d...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外营养治疗手段对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摄入的影响和不同营养方式与生长发育情况的关系。方法: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包括超低出生体重儿)按照肠外营养(PN)应用的时间分为两组,组1:PN<10d,平均(4.97±2.25)d,共计37例;组2:应用PN≥10d,平均(14.11±5.70)d,共计47例。记录两组出生体重及住院期间的体重变化(每天测量1次),逐日记录两组生后4周内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液体及能量摄入量,比较分析两组生后4周内的营养摄入和生长情况。结果:组1在生后第2、3、4周摄入能量、总液体量、蛋白质、脂肪均大于组2,组1能量早于组2达到120Kcal/(kg·d),而生后第1周两组则相差不大。且早期建立肠内营养、PN时间短的婴儿体重下降幅度小,平均体重增长快,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早,体重较早达到出院标准(2000g),住院时间短。结论:早期进行胃肠道喂养、应用PN时间短的营养方式能提供更足够的能量及营养素以满足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巧爱 李玲玲 +4 位作者 巩文辞 武文一 沈贤 张丽芳 薛向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74-1678,共5页
目的:分析miR-14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取胃癌手术标本32例及其癌旁组织,提取总RNA,采用茎环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43在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与癌... 目的:分析miR-14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取胃癌手术标本32例及其癌旁组织,提取总RNA,采用茎环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43在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iR-14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P<0.05);miR-143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与性别、年龄、血型、肿块位置、肿块大小、肿块侵润深度及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无关。低分化胃癌组织的miR-143表达明显低于中高分化的标本(P<0.05);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的miR-143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43评价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达75.0%和79.2%。结论:miR-143表达下调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miR-143可作为评价低分化胃癌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胃肿瘤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乳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丽密 石计朋 +1 位作者 余震 徐丹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了解脂肪乳剂预处理后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系数和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幼年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blank)组、内毒素(LPS)组、Inralipid(Intra)组、Clinoleic(Cli-no)组和Omegaven(Omega)组,每组20只... 目的:了解脂肪乳剂预处理后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系数和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幼年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blank)组、内毒素(LPS)组、Inralipid(Intra)组、Clinoleic(Cli-no)组和Omegaven(Omega)组,每组20只。五组大鼠分别用等渗盐水或3种脂肪乳剂行肠外营养(PN)7 d。blank组大鼠给予气管内滴入等渗盐水,其余四组滴入LPS,建立ALI大鼠模型。8 h后,取大鼠肺组织并称重,行H-E染色和TUNEL检测。结果:ALI模型组大鼠的肺系数、病理评分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blank组(P<0.05或P<0.01);ALI模型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间质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凋亡细胞较多。采用PN的大鼠病理评分均显著轻于LPS组(P<0.05或P<0.01);Clino组和Omega组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低于LPS组(P<0.05或P<0.01)。结论:脂肪乳剂能减轻ALI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Clinoleic和Omegaven还能显著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急性肺损伤 肺组织 病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B细胞表位初步预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珠哈 王安 +3 位作者 吴乐 朱珊丽 朱冠保 张丽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预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的B细胞表位,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生物信息学软件综合预测筛选HER2/neu可能B细胞表位,以吴氏平均抗原性指数为标准,确定目的表位。结果HER2/neu为一跨膜蛋白,其二级结构中以无... 目的预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的B细胞表位,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生物信息学软件综合预测筛选HER2/neu可能B细胞表位,以吴氏平均抗原性指数为标准,确定目的表位。结果HER2/neu为一跨膜蛋白,其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则卷曲的区域出现较多。其N端第497~504,939~943,1 106~1 116,1 140~1 158,1 166~1 175,1 225~1 234,1 240~1 246区段,可能为HER2/neu的优势B细胞表位。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HER2/neu的B细胞表位,可进一步为HER2/neu相关肿瘤治疗性表位疫苗分子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二级结构 B细胞表位预测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输注脂肪乳对大鼠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石计朋 钱燕 +1 位作者 余震 黄丽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比较3种脂肪乳剂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ALI)IL-1β表达及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幼年大鼠按随机数字分为Blank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LPS组(生理盐水+LPS)、Intra组(20%脂肪乳Intralipid+LPS)、Clino组... 目的比较3种脂肪乳剂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ALI)IL-1β表达及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幼年大鼠按随机数字分为Blank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LPS组(生理盐水+LPS)、Intra组(20%脂肪乳Intralipid+LPS)、Clino组(20%脂肪乳Clinoleic+LPS)和Omega组(10%脂肪乳Omegaven+LPS)。各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或脂肪乳剂处理7 d;并均在取标本前8 h于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或脂多糖,建立ALI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测定IL-1βmRNA变化及蛋白浓度。结果与Intra组相比,Clino组和Omega组IL-1βmRNA表达及IL-1β水平较低(P均<0.005),而Clino组和Omega组IL-1βmRNA浓度及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各组大鼠肺组织均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和出血。Clino组和Omega组凋亡系数(AI)均低于LPS组和Intra组(P均<0.005);Clino组和Omega组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Clinoleic和Omegaven可能通过降低IL-1β而减轻ALI大鼠炎症反应,并减少肺泡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白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与治疗
9
作者 韩少良 饶华民 +3 位作者 程骏 陈哲京 姚建高 朱冠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43-3544,共2页
目的:探讨小细胞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方法:报告1例小细胞胃癌,并回顾性分析近20年中文文献报道的小细胞胃癌。结果:该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小细胞胃癌,术后13个月,无病生存。收集文献报道小细胞胃癌共13例,男10例,女3例,男... 目的:探讨小细胞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方法:报告1例小细胞胃癌,并回顾性分析近20年中文文献报道的小细胞胃癌。结果:该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小细胞胃癌,术后13个月,无病生存。收集文献报道小细胞胃癌共13例,男10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3.3∶1,平均年龄为55.8岁(36~70岁)。临床症状依次是上腹部疼痛及上腹部不适8例(61.5%)、呕血及黑便3例(23.1%)、恶心呕吐1例(7.7%)及上腹部胀满1例(7.7%)。肿瘤部位依次是胃窦部6例(46.2%)、胃角及胃体部5例(38.5%)、贲门部1例(7.7%)及吻合口1例(7.7%);大体类型是BormannⅢ型11例及BormannⅡ型2例;平均肿瘤直径为6.7cm(3~12.5cm)。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10例及全胃切除3例,11例并发淋巴结转移(2例并发同时性肝转移)。除1例失访外,12例小细胞胃癌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5.0%(3/12)及8.3%(1/12)。结论:小细胞胃癌生物学特性凶险,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可选择根治性切除,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小细胞 生物学行为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