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受者转换应用西罗莫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琰 蔡勇 +3 位作者 杨梅 陈必成 杨亦荣 郑少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907-908,共2页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西罗莫司(SRL)替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3例肾移植术后转换为SRL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中包括慢性移植物肾病(CAN)39例、有肿瘤病史4例。随访6个月后分析该方案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西罗莫司(SRL)替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3例肾移植术后转换为SRL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中包括慢性移植物肾病(CAN)39例、有肿瘤病史4例。随访6个月后分析该方案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内,人、肾存活率均为100%。转换后肾功能好转44.4%,肾功能稳定30.2%,肾功能继续减退25.4%。转换后主要的副作用是蛋白尿、高脂血症、贫血。结论:肾移植术后转换应用以SRL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部分慢性移植物肾病和合并肿瘤病史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西罗莫司 慢性移植物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爬行肌酐”患者以他克莫司替换环孢素A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瑾珺 倪晓洁 +3 位作者 陈琰 蔡勇 郑少玲 杨亦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68-169,共2页
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率的重要因素,移植术后出现血肌酐进行性升高为其最常见临床表现,其原因和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免疫抑制剂从免疫与非免疫的角度都参与CAN的... 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率的重要因素,移植术后出现血肌酐进行性升高为其最常见临床表现,其原因和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免疫抑制剂从免疫与非免疫的角度都参与CAN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术后 临床分析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爬行肌酐 慢性移植肾肾病 免疫抑制剂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与血管新生促进移植物动脉血管病发展
3
作者 陈文伟 明长生 +3 位作者 杨亦荣 夏鹏 郭晖 宫念樵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6期456-459,F0002,共5页
目的以大鼠颈总动脉移植为模型探讨移植物动脉血管病(TA)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受体随机分3组,同系组(n=6):Lewis至Lewis颈总动脉移植;TA组(n=7):Brown-Norway(BN)至Lewis颈总动脉移植;干预组(n=7):BN至Lewis... 目的以大鼠颈总动脉移植为模型探讨移植物动脉血管病(TA)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受体随机分3组,同系组(n=6):Lewis至Lewis颈总动脉移植;TA组(n=7):Brown-Norway(BN)至Lewis颈总动脉移植;干预组(n=7):BN至Lewis颈总动脉移植,术后给予阿司匹林80mg/(kg·d)治疗8周。术后8周取移植动脉做病理学分析,观察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新生毛细血管生成情况,评估内膜增生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PDGF-B)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结果①同系组移植动脉内膜未见增生;TA组内膜见大量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新生内膜中见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干预组较TA组内膜增生程度减轻(P<0.05),内膜厚度减少48.0%。②PDGF-B、COX-2在同系组几乎不表达,而在TA组移植动脉内膜显著表达;干预组较TA组PDGF-B、COX-2表达下调,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5)。结论TA的发病是一个多途径、多机制的病理生理过程;新生内膜高表达PDGF-B和血管新生促进了TA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动脉血管病 血管新生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肾炎终末期肾病患者肾移植临床分析
4
作者 王瑾珺 陈琰 +2 位作者 蔡勇 杨亦荣 郑少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9期797-799,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终末期肾病患者行肾移植术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原发病为终末期狼疮肾病的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行移植手术时全身...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终末期肾病患者行肾移植术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原发病为终末期狼疮肾病的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行移植手术时全身病情稳定,无狼疮活动;手术后均使用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1.5个月;至今其中3例移植肾功能良好,未发生排异反应,1例移植肾功能异常者经移植肾病理活检证实为慢性排斥反应,4例均无狼疮肾病复发。结论:终末期狼疮肾病患者肾移植效果良好,肾移植治疗终末期狼疮肾病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肾移植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HBV再复发的防治及护理
5
作者 叶青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43-44,47,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避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复发的临床治疗要点与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9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防治HBV再感染的治疗方案,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避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复发的临床治疗要点与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9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防治HBV再感染的治疗方案,总结防治期间的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24个月,其中1例患者在肝移植后5个月肝癌复发死亡;6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18个月HBV复发,复发率为6.6%(6/91);85例患者HBsAg阴性。结论通过制定个体化的防治方案以及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正确的用药指导、及时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并增减用药剂量,有效降低了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HBV的再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复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透前后及不同透析龄患者心超改变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潘华芳 倪晓洁 +3 位作者 章慧娣 郑少玲 林哲 邵蓉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2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维持性腹膜透析对ESRD患者腹透前后及不同透析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2011年间尿毒症透析前已行心超检查的CAPD患者60例,透析1~6年后行心超检查,比较透析前后心...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维持性腹膜透析对ESRD患者腹透前后及不同透析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2011年间尿毒症透析前已行心超检查的CAPD患者60例,透析1~6年后行心超检查,比较透析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化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按透析龄将患者分为PD≤3年和PD>3年两组,分析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及透析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结果:(1)透析后患者的BUN、血磷、PTH显著低于透析前(P<0.01),SBP低于透析前(P<0.05);而Hb、Alb、Scr、血钙显著高于透析前(P<0.01),TC高于透析前(P<0.05);(2)透析后LAD、LVDd显著低于透析前(P<0.01),LVDs较透析前下降(P<0.05);按透析龄分组,PD>3年患者的LAD、IVST低于PD≤3年患者(P<0.05);(3)相关分析:透析前SBP与LAD、IVST呈正相关,体重与LAD、LVDd、IVST、LVPWT呈显著正相关,Hb与LAD、LVDd、IVST呈负相关,Alb与LVDd呈负相关,PTH与IVST、LVPWT呈负相关。结论:腹膜透析可通过清除毒素,改善ESRD患者高血容量状态、高血压、贫血和营养不良,从而减轻其心肌病变,PD>3年较PD≤3年的患者心脏结构得到更好的改善,提示长期PD合并有效的干预可以减少和延缓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心脏结构与功能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