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受者MDR1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日需剂量及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倪晓洁 郑少玲 +4 位作者 陈必成 傅晶 蔡勇 杨亦荣 潘晓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C3435T和G2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维持稳定的移植肾功能所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日需剂量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5-8月接受随访的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128例,应用序列特异性聚合...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C3435T和G2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维持稳定的移植肾功能所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日需剂量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5-8月接受随访的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128例,应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MDR1 C3435T和G2677T基因变异情况,并采用ELISA法测定FK506血药浓度,比较不同MDR1基因型患者根据体重标准化的FK506日需剂量和血药浓度/剂量比值(C/D值)的差异。结果维持移植肾功能稳定的FK506日需剂量在MDR1 G2677T低表达基因型即TT型受者中为0.045±0.024mg/kg,明显低于高表达基因型GG/GT/GA型受者(0.056±0.026mg/kg,P<0.05);在MDR1 C3435T-G2677T低表达单倍体即3435TT-2677TT单倍体受者中为0.044±0.023mg/kg,明显低于高表达单倍体即3435CC-2677GG单倍体受者(0.058±0.024mg/kg,P<0.05)。MDR1 C3435T低表达基因型TT型和高表达基因型CC/CT型的FK506日需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FK506C/D值在MDR1 C3435T和G2677T高、低表达基因型及单倍体肾移植受者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携带MDR1低表达型即2677TT基因型和3435TT-2677TT单倍体的肾移植受者可以服用更低剂量的FK506以维持移植肾功能。肾移植受者中MDR1基因多态性与FK506血药浓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MDR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他克莫司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兜铃酸肾病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并发尿路上皮癌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肖龙仁 杨亦荣 +3 位作者 夏鹏 郑少玲 陈琰 沈龙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总结马兜铃酸肾病(AAN)患者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并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9年10月,28例AAN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并发恶性肿瘤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28例AAN患者... 目的总结马兜铃酸肾病(AAN)患者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并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9年10月,28例AAN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并发恶性肿瘤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28例AAN患者肾移植术后并发尿路上皮癌8例(28.6%),肿瘤均发生于受者自体泌尿系统,男4例,女4例,年龄35~68岁,平均52岁,患者移植术前均有明确AAN病史,均行血液透析治疗。发现肿瘤距移植时间为11~72个月,平均31个月。以反复发作全程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者7例,体检偶然发现1例。病理结果均为尿路上皮癌,其中膀胱癌4例,左肾盂及双侧输尿管癌1例,双侧输尿管及膀胱癌1例,右肾盂输尿管癌1例,右肾盂及膀胱癌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切除术后更换免疫抑制方案。对于膀胱癌患者术后予重组人α-2b干扰素+表阿霉素膀胱灌注化疗。结果本组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肿瘤复发率为62.5%(5/8),术后随访8~72个月,平均32个月。除1例因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切除后恢复血液透析,1例因移植肾功能减退恢复血液透析,后死于脑栓塞,其余6例肾功能正常,随访至今。结论ANN患者肾移植术后自体泌尿系统并发尿路上皮癌发病率高,且肿瘤呈多发性,复发率高。对发生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应行双侧上尿路根治性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肾移植 尿路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梅 张岩 +4 位作者 陈必成 杨亦荣 夏鹏 肖龙仁 郑少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和灯盏花素组。后两组大鼠结扎并剪断左侧输尿管制作UUO模型,假手术组仅游离左侧输尿管后缝合。灯盏花素组...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和灯盏花素组。后两组大鼠结扎并剪断左侧输尿管制作UUO模型,假手术组仅游离左侧输尿管后缝合。灯盏花素组于手术前1d至处死当天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100mg/(kg.d)]腹腔注射(2.5ml/次,2次/d)。假手术组及UUO组用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采用HE染色观察术后4、7、14d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肾脏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的各时间点肾组织未见病理改变。UUO组术后4、7d,肾间质相对面积增加,且有炎性细胞浸润;术后14d可见肾小管明显扩张,肾间质明显纤维化。与同时间点的UUO组相比,灯盏花素组肾间质相对面积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和灯盏花素组的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增加(P<0.01),但灯盏花素组的表达低于UUO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以通过下调TGF-β及α-SMA的表达减轻UUO术后肾脏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转化生长因子β1 平滑肌肌动蛋白 大鼠 纤维化 输尿管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白永恒 陆红 +5 位作者 周琴 林成成 梁勇 洪炜龙 郑少玲 陈必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27-2232,共6页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UUO模型组(n=24)和假手术组(n=24),梗阻术3、7和14 d后取其梗阻侧肾脏组织。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肾间质纤维化程...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UUO模型组(n=24)和假手术组(n=24),梗阻术3、7和14 d后取其梗阻侧肾脏组织。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hh通路分子Shh、Ptch1、Smo、Gli1及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肾组织中TGF-β1和Shh含量,real-time RT-PCR检测TGF-β1、I和Ⅲ型胶原及Shh通路分子mRNA表达。结果:HE和Masson染色显示,梗阻侧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纤维化病变,且随时间延长而加剧。TGF-β1、I和Ⅲ型胶原含量在梗阻肾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同时,Shh信号通路分子Shh、Smo和Gli mRNA和蛋白在梗阻肾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Ptch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P<0.01),提示Shh信号被激活。相关分析表明,Shh信号起始信号Shh水平的升高与TGF-β1含量增加呈明显的相关。结论:UUO大鼠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发生过程中,Shh信号通路分子被激活,推测可能的机制是活化的Shh信号通路诱导TGF-β1表达和释放,导致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ic HEDGEHOG 单侧输尿管梗阻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供肾取肾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进泽 金烈烈 李澄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29-329,共1页
关键词 活体供肾 取肾术 肾移植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诱导Balb/c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被引量:3
6
作者 龚淑文 杨梅 +3 位作者 张岩 庄垟垟 杨亦荣 郑少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7-970,共4页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对Balb/c小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化和增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免疫耐受诱导机制。方法:取8周龄的SPF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霉酚酸酯组(MMF组):每只灌胃霉酚酸酯40mg/(kg·d),...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对Balb/c小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化和增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免疫耐受诱导机制。方法:取8周龄的SPF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霉酚酸酯组(MMF组):每只灌胃霉酚酸酯40mg/(kg·d),环孢素组(CsA组):每只灌胃CsA10mg/(kg·d),对照组:灌胃每天予等体积生理盐水。3周后眼眶静脉取血,无菌条件下分离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CD4+CD25+Treg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脾脏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霉酚酸酯组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分别为(6.35±0.09)%和(11.62±1.10)%,CsA组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57±0.09)%和(5.46±0.75)%,对照组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64±0.13)%和(7.61±0.7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霉酚酸酯组小鼠脾脏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sA组小鼠脾脏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霉酚酸酯能够明显诱导Balb/c小鼠体内CD4+CD25+Treg细胞的增殖,并能提高Foxp3蛋白的表达,有利于免疫耐受的形成,其免疫抑制机制与CsA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霉酚酸酯 环孢素A FOXP3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