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乙基淀粉溶液用于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疗效 被引量:8
1
作者 卢才教 郭海雷 +1 位作者 刘政军 林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80-1882,共3页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溶液在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62例根据复苏液体中胶体种类分为羟乙基淀粉组和血浆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伤后6、12、24、36、48h心率、血压、呼吸频率、...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溶液在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62例根据复苏液体中胶体种类分为羟乙基淀粉组和血浆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伤后6、12、24、36、48h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每小时尿量、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肌酐、尿素氮、经皮氧饱和度。结果:两组烧伤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每小时尿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肌酐、尿素、经皮氧饱和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羟乙基淀粉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血浆组(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溶液在早期烧伤休克液体复苏中代血浆效果满意,然而低蛋白可能会影响烧伤后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复苏 羟乙基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及联合皮下注射生长激素对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建军 林才 +2 位作者 罗旭 张鹏 陈更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59-356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对比分析,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外用及联合皮下注射生长激素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188例分为A、B、C3组,A组整个疗程仅外用1%SD-Ag冷霜治疗... 目的:通过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对比分析,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外用及联合皮下注射生长激素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188例分为A、B、C3组,A组整个疗程仅外用1%SD-Ag冷霜治疗,涂抹覆盖于新鲜创面,0.165g/cm2,隔天换药;B组外用1%SD-Ag冷霜治疗,伤后1周开始联合使用bFGF治疗;C组整个疗程均采用1%SD-Ag冷霜和bFGF联合治疗且1周后皮下注射生长激素(早晨8:00皮下注射,0.2IU/kg)。结果:C组与A、B组相比,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外用bFGF及皮下注射生长激素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生长激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ek植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小芬 孟湘琴 +1 位作者 张亚忠 林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895-3895,共1页
Meek植皮技术是一种新型半机械化微型皮片移植技术,2004年10月国内最早开始使用[1]。因其手术操作简单,可以有效利用小块零星皮片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术后皮片成活率好,上皮化快,已逐渐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2]。我院于2006年9月至200... Meek植皮技术是一种新型半机械化微型皮片移植技术,2004年10月国内最早开始使用[1]。因其手术操作简单,可以有效利用小块零星皮片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术后皮片成活率好,上皮化快,已逐渐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2]。我院于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应用该技术治疗大面积烧伤31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深度烧伤 植皮治疗 护理报告 临床观察 深度烧伤创面 皮片修复 大面积烧伤 移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培南治疗中、重度烧伤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勇 廖镇江 +4 位作者 夏照帆 陈国华 寿永明 李永林 林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治疗烧伤后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个烧伤治疗单位共48例中、重度烧伤感染患者,给予美罗培南0.5或1g/次,每日2g或酌情增减(小儿剂量20mg/kg×3次),疗程7~10d。观察用药后创面外观变化、细菌培养情况及...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治疗烧伤后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个烧伤治疗单位共48例中、重度烧伤感染患者,给予美罗培南0.5或1g/次,每日2g或酌情增减(小儿剂量20mg/kg×3次),疗程7~10d。观察用药后创面外观变化、细菌培养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改变,并判断疗效。结果美罗培南应用后发热患者体温有不同程度下降,总改善率为66.7%;创面渗出减少,红肿消退;对烧伤创面常见病原菌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率为68.4%(敏感株)和40%(耐药株);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较用药前下降。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罗培南能有效治疗烧伤后感染,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治疗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17例重症烧伤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才 卢才教 +4 位作者 张鹏 徐建军 陈更新 曹国洲 洪宝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945-945,共1页
关键词 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 重症烧伤 肝功能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颈部深度烧伤早期切痂术麻醉复苏期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6
作者 鲍曼曼 林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3074-3075,共2页
目的:探讨面颈部深度烧伤早期切痂术麻醉复苏期的护理。方法:对21例面颈部深度烧伤患者,平均在烧伤后3~5d予以行切痂术。对该21例病例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结果:21例均顺利度过麻醉复苏期,无意外情况发生。结论:麻醉复苏期严密的观察... 目的:探讨面颈部深度烧伤早期切痂术麻醉复苏期的护理。方法:对21例面颈部深度烧伤患者,平均在烧伤后3~5d予以行切痂术。对该21例病例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结果:21例均顺利度过麻醉复苏期,无意外情况发生。结论:麻醉复苏期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烧伤患者顺利度过麻醉复苏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切痂 麻醉 复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治愈患者持续烧伤相关性疼痛的特点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天心 吴小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3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治愈患者持续烧伤相关性疼痛(persistent burn-related pain,PBRP)的特点。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1 018例成人烧伤治愈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是否存在PBRP、PBRP的强度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并比... 目的探讨烧伤治愈患者持续烧伤相关性疼痛(persistent burn-related pain,PBRP)的特点。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1 018例成人烧伤治愈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是否存在PBRP、PBRP的强度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并比较PBRP者和未发生PBRP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最终有39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94例(24.1%)存在PBRP,PBRP者与未发生PBRP者相比,烧伤面积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RP者在调查前1周的最重疼痛、平均疼痛和目前疼痛的评分均处于中等程度;PBRP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的7个评估指标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睡眠"和"工作"。结论部分烧伤患者治愈后会存在PBRP,其发生原因可能与烧伤面积与住院时间有关;疼痛强度通常为中等程度,对日常生活有明显不良影响;护理人员要加强对PBRP的认识,重视烧伤治愈患者的社区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烧伤相关性疼痛 烧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干细胞的快速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才 罗旭 +2 位作者 辛国华 黄来剑 邱泽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快速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运用DispaseⅡ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法从手术切除的人包皮组织中分离获得表皮干细胞。分离的表皮片经表皮干细胞培养基(ESCM)悬浮,接种于IV型胶原包被的培养板中,37℃、5%CO2饱和湿度的... 目的探讨人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快速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运用DispaseⅡ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法从手术切除的人包皮组织中分离获得表皮干细胞。分离的表皮片经表皮干细胞培养基(ESCM)悬浮,接种于IV型胶原包被的培养板中,37℃、5%CO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内静置培养10min,留用贴壁细胞;Ⅳ型胶原黏附、分离并富集后继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况;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及克隆维持时间;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干细胞标志物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的表达。以角质形成细胞作为对照。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培养24h后细胞呈克隆状生长;所分离、培养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高于对照角质形成细胞,且克隆维持时间较长;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培养细胞β1整合素及Kl9均呈阳性表达。结论运用Ⅳ型胶原黏附结合ESCM培养可以实现人成体表皮干细胞的快速分离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体表皮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与胶原复合多孔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韩雪 陈晓峰 +4 位作者 孟永春 周嘉安 林才 姜晓锐 张鑫鑫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9-873,共5页
实验前期用冷冻干燥法合成一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COL)与粗胶原纤维复合的组织工程支架.本实验将支架与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共同培养,评价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并将复合了成骨细胞的支架材料植入裸鼠皮下,探讨其异位成骨... 实验前期用冷冻干燥法合成一种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COL)与粗胶原纤维复合的组织工程支架.本实验将支架与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共同培养,评价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并将复合了成骨细胞的支架材料植入裸鼠皮下,探讨其异位成骨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rMSCs可以在BG/COL多孔支架材料表面成功粘附、铺展、并向多孔支架内部迁移,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双链DNA(ds DNA)数量增多,细胞增殖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将种在复合材料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14d后切片染色,其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素表达均呈强阳性.体内植入实验的裸鼠健康状况良好,伤口完全愈合,6w后BG/COL周边及内部有骨组织和血管生成.由此证明,这种新型的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复合了成骨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的性能,因此这种材料是理想的应用于骨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胶原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糖尿病创面修复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林才 毛葱 +3 位作者 李玉莉 张娟娟 苗国厚 陈晓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采用熔融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生物活性玻璃45S5和SGBG,通过SEM、BET及XRD等方法对它们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建立了SD大鼠糖尿病皮肤创面模型,通过对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以及HE染色分析,探讨了生物活性玻璃对促进糖尿病难... 采用熔融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生物活性玻璃45S5和SGBG,通过SEM、BET及XRD等方法对它们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建立了SD大鼠糖尿病皮肤创面模型,通过对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以及HE染色分析,探讨了生物活性玻璃对促进糖尿病难愈创面愈合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凡士林组相比,生物活性玻璃组能加速创面愈合,且SGBG具有纳米结构,其比表面积更大,与45S5相比能缩短糖尿病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愈合速度。组织学分析表明生物活性玻璃能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由此表明生物活性玻璃能促进大鼠糖尿病创面的修复,且具有纳米结构的SGBG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溶胶-凝胶 创面修复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微孔化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的设计、制备及同步移植实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曾逃方 罗旭 +6 位作者 辛国华 万丽 徐建军 夏卫东 毛葱 王平 林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真皮替代物——激光微孔化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LPADM)并验证其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取新鲜健康小白猪断层真皮,一部分经高钠-SDS法脱细胞获得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另一部分则先行激光打孔再经脱细胞获得LPADM...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真皮替代物——激光微孔化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LPADM)并验证其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取新鲜健康小白猪断层真皮,一部分经高钠-SDS法脱细胞获得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另一部分则先行激光打孔再经脱细胞获得LPADM;检测LPADM的物理性状。在SD大鼠(n=30)背部制作2.0 cm×2.0 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n=4),分别采用LPADM自体中厚皮片(L组)和无孔ADM自体中厚皮片(A组)复合移植及自体全厚皮片(F组)和中厚皮片原位移植(C组)修复。分别于术后第3、5、7、10、14天,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观察创面皮片成活情况,处死动物后采集创面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制备的LPADM呈瓷白色,柔软有光泽;显微镜下观察未见细胞残留。移植术后第3天,组织学检查发现L组创面组织有内皮细胞围成的空腔样结构;术后第3、5、7、10天,L组和C组创面移植皮片成活良好,L组血管样结构中已可见红细胞;A组皮片起泡甚至发黑坏死;F组皮片部分起小泡,但泡皮下基底红润。术后第14天,L组真皮微孔中可见大量血管形成,L组、C组和F组移植皮片全部或基本存活,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9.10±0.66)%、(99.25±0.23)%、(97.07±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片全部坏死脱落,创面愈合率为(27.46±2.05)%,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构建的新型激光微孔化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同步复合自体皮移植,移植成功率高,较快实现早期血管化,为一种较理想的真皮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替代物 脱细胞真皮基质 激光 微孔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