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血小板聚集功能和可溶性P-选择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谢作听 杨丽红 +5 位作者 陶志华 王明山 洪俊英 周武 陈增强 戴美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88-1191,共4页
本研究探讨保存期内的机采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可溶性P-选择蛋白含量的改变。收集20份机采血小板样品,分别在保存期第1天(0-24小时)、第2天(24-48小时)、第3天(48-72小时)、第4天(72-96小时)和第5天(96-120小时)检测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 本研究探讨保存期内的机采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可溶性P-选择蛋白含量的改变。收集20份机采血小板样品,分别在保存期第1天(0-24小时)、第2天(24-48小时)、第3天(48-72小时)、第4天(72-96小时)和第5天(96-120小时)检测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可溶性P-选择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以ADP作为诱导剂,保存期内机采血小板的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明显,与第1天组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第4天组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3%;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则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与第1天组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机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存在持续活化,且聚集功能下降明显,从第4天开始几乎已完全丧失对ADP的致聚反应,提示机采血小板的体外保存损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P-选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