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清湾泥蚶血细胞周期和DNA含量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洪喜 柴雪良 +1 位作者 吴建波 沈志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49,共3页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乐清湾泥蚶血细胞DNA含量 ,得出组方图中只有一个峰(G0/G1) ,表明了乐清湾泥蚶血液不存在合成期(S)、合成后期(G2)和分裂期(M)细胞。血细胞已失去分裂功能 ,不存在周期现象。以小鸡血细胞做标准对照物(DNA含量以2.3pg/N...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乐清湾泥蚶血细胞DNA含量 ,得出组方图中只有一个峰(G0/G1) ,表明了乐清湾泥蚶血液不存在合成期(S)、合成后期(G2)和分裂期(M)细胞。血细胞已失去分裂功能 ,不存在周期现象。以小鸡血细胞做标准对照物(DNA含量以2.3pg/N) ,测得乐清湾泥蚶血细胞DNA含量为3.08p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清湾 泥蚶 血细胞周期 DNA含量 流式细胞仪 海洋贝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分子CD_(54)、CD_(44)在苦瓜蛋白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熊术道 尹丽慧 +6 位作者 李景荣 韩义香 章圣辉 吴建波 杨悦 李冠武 温博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403-1407,共5页
目的观察苦瓜蛋白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细胞粘附分子(CD54、CD44)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粘附分子在苦瓜蛋白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一定浓度的苦瓜蛋白处理K562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细术(An-nexinⅤ)、... 目的观察苦瓜蛋白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细胞粘附分子(CD54、CD44)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粘附分子在苦瓜蛋白诱导K56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一定浓度的苦瓜蛋白处理K562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细术(An-nexinⅤ)、透射电镜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同时应用流式细细术检测粘附分子(CD54、CD44)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苦瓜蛋白对K562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及形态学观察(电镜)证实一定作用浓度的苦瓜蛋白可诱导K562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苦瓜蛋白处理组K562细胞中CD54、CD44表达分别为18.62%和1.32%,对照组分别为0.25%和0.17%,分别上调了18.37%、1.15%。结论苦瓜蛋白引起K562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粘附分子CD54表达上调;CD54表达上调可能是苦瓜蛋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其机制可能涉及细胞粘附依赖性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蛋白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CD54 CD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蛋白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其对Bcl-2、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熊术道 尹丽慧 +5 位作者 李景荣 韩义香 章圣辉 吴建波 李冠武 温博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观察苦瓜蛋白是否具有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活性,探讨苦瓜蛋白对K562细胞Bcl-2及PC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一定浓度的苦瓜蛋白处理K562细胞12~72小时,CCK-8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 目的观察苦瓜蛋白是否具有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活性,探讨苦瓜蛋白对K562细胞Bcl-2及PC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一定浓度的苦瓜蛋白处理K562细胞12~72小时,CCK-8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细胞形态学(光镜及电镜)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l-2及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苦瓜蛋白对K562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及形态学观察(光镜及电镜)证实一定作用浓度的苦瓜蛋白可诱导K562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苦瓜蛋白处理组K562细胞中Bcl-2及PCNA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33%和98.36%,对照组分别为74.03%和97.63%。结论苦瓜蛋白对K562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主要通过诱导K562细胞产生细胞凋亡,而不是抑制细胞增殖。苦瓜蛋白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对调控细胞凋亡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蛋白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籽RIP的分离纯化及其对K562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熊术道 尹丽慧 +4 位作者 李景荣 韩义香 章圣辉 吴建波 温博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采用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柱(SP Sepharose H igh Perform ance)分离纯化苦瓜籽R IP,并观察苦瓜R IP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柱(SP Sepharose H igh Perform-ance)分离纯化苦瓜籽R IP,SDS-P... 目的:采用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柱(SP Sepharose H igh Perform ance)分离纯化苦瓜籽R IP,并观察苦瓜R IP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柱(SP Sepharose H igh Perform-ance)分离纯化苦瓜籽R IP,SDS-PAGE、IEF等实验鉴定苦瓜籽R IP的纯度;以一定浓度梯度的苦瓜籽R IP处理K562细胞72 h,CCK-8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细术(AnnexinⅤ)、细胞形态学(光镜及电镜)等方法检测苦瓜R IP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产生。结果:应用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柱(SP Sepharose H igh Perform ance)来分离纯化苦瓜籽R IP,可以快速方便分离得到高纯度的苦瓜R IP,得率也较高;一定作用剂量的苦瓜R IP不仅具有抑制K562细胞生长的活性(9.1μg/mL)的作用,还可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结论:运用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柱(SPSepharose H igh Perform ance)分离纯化苦瓜R IP是便捷可行的;苦瓜R IP具有抗肿瘤的活性,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核糖体失活蛋白 阳离子交换层析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价值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祥建 曾其强 +3 位作者 王海波 黄颖鹏 金嵘 韩少良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1966年到2007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12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1966年到2007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12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WMD=-2.40,95%CI:-3.70^-1.09,P<0.01)、首次排便时间(WMD=-4.73,95%CI:-6.58^-2.89,P<0.01)、腹痛缓解时间(WMD=-5.30,95%CI:-11.23^-0.63,P<0.01)、住院天数(WMD=-13.03,95%CI:-19.73^-6.33,P<0.01)、病死率(Or=0.35,95%CI:0.17~0.76,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能显著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明显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胰腺炎 急性 重症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栖菜多糖对H_2O_2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PI3K抑制剂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倪小芬 郑超 +1 位作者 田吉来 胡臻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506-1508,共3页
目的:此实验设计以了解羊栖菜多糖(Sargassum Fusiforme Polysaccharides,SFPS)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H2O2诱导大鼠胰岛细胞瘤株(RINm5F)凋亡,MTT法检测SFPS对RINm5F的活性影响,运用分光光度法检测SFPS对RINm5F... 目的:此实验设计以了解羊栖菜多糖(Sargassum Fusiforme Polysaccharides,SFPS)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H2O2诱导大鼠胰岛细胞瘤株(RINm5F)凋亡,MTT法检测SFPS对RINm5F的活性影响,运用分光光度法检测SFPS对RINm5F和原代大鼠胰岛的SOD、MDA的影响。结果:0.2mmol/LH2O2诱导RINm5F凋亡,Hoechst3342/PI见典型的凋亡,30μmol/LPI3K抑制剂LY294002与H2O2有协同致细胞损伤作用;20μg.ml-1SFPS保护H2O2对RINm5F活性的损伤,LY294002预处理1h不能阻断其保护作用;模型组RINm5F和原代大鼠胰岛细胞内SOD下降;SFPS能提高RINm5F和原代大鼠胰岛的SOD活性,LY294002预处理阻断SFPS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结论:H2O2可导致胰岛细胞凋亡,使细胞和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与PI3K-Akt通路抑制剂有协同作用,一定浓度和时间SFPS可减少H2O2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和组织抗氧化酶SOD的活性,PI3K-Akt抑制剂可阻断SFPS抗氧化作用,但不能最终抑制SFPS对胰岛细胞数量和活性的保护作用,说明SFPS对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还存在除PI3K-Akt通路以外的其他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多糖 氧化应激 胰岛细胞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C7901细胞株染色体标本制备条件的探索和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胡晓霞 吴建波 +1 位作者 俞康 蒋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94-895,共2页
目的 :探索胃癌SGC790 1细胞株的染色体制备过程中的适宜条件 ,提高细胞株染色体标本制备的质量。方法 :对细胞株使用不同终浓度的秋水仙碱 ,不同时间的低渗作用以及不同时间的胰酶消化。结果 :秋水仙碱的浓度对染色体的形态长度有明显... 目的 :探索胃癌SGC790 1细胞株的染色体制备过程中的适宜条件 ,提高细胞株染色体标本制备的质量。方法 :对细胞株使用不同终浓度的秋水仙碱 ,不同时间的低渗作用以及不同时间的胰酶消化。结果 :秋水仙碱的浓度对染色体的形态长度有明显的影响 ,低渗时间对染色体的分散程度和胞浆去除有一定影响 ,胰酶消化时间对染色体G显带结果有直接影响。结论 :提高染色体标本质量 ,必须摸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制备条件 染色体核型 SGC7901细胞株染色体 标本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氏扶正消癥汤对胃癌细胞体外生长及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郎玮 王海波 +3 位作者 吴建波 章圣辉 蔡慎初 尹丽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蔡氏扶正消癥汤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生长及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1]-2,5dipheny1tetrazolium bromide,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癥汤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讨蔡氏扶正消癥汤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生长及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1]-2,5dipheny1tetrazolium bromide,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癥汤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E-Cadherin,CD44,CD44V6和CD54的表达。结果:蔡氏扶正消癥生药能抑制SGC-7901的增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同一剂量下,72h内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蔡氏扶正消癥汤作用48h后,SGC-7901细胞膜表面的E-Cadherin表达增高,CD44、CD44V6和CD54表达减少。结论:蔡氏扶正消癥汤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增殖,同时能增加E-Cadherin的表达,减少其CD44,CD44V6和CD54的表达,阻止其对邻近正常组织的浸润及远处转移,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 胃癌细胞 E-钙黏蛋白 CD44 CD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铜和鹿衔草对裸鼠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曹照文 袁拯忠 +2 位作者 叶人 徐晓峰 单泽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自然铜和鹿衔草对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取15~20g裸鼠,每只裸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0.1mL A549细胞悬液,14天后建立肺癌骨转移模型。随机分为中药组、阳性药物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按6g.kg-1隔日灌胃自然铜和鹿衔草,阳... 目的:探讨自然铜和鹿衔草对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取15~20g裸鼠,每只裸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0.1mL A549细胞悬液,14天后建立肺癌骨转移模型。随机分为中药组、阳性药物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按6g.kg-1隔日灌胃自然铜和鹿衔草,阳性药物组按10mg.kg-1每周腹腔注射帕米磷酸二钠,给药3周后处死,称量体重,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血生化仪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及肝肾功能等。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和阳性药物组的肿瘤体积缩小,血钙和碱性磷酸酶降低,肿瘤细胞凋亡率升高,尿素氮减少,而阳性药物组体重下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与阳性药物组比较,中药组体重增加,肿瘤体积缩小,抑瘤率提高,血钙、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尿素氮升高;3组血清磷和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铜和鹿衔草能安全有效地抑制肺癌骨转移导致的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铜 鹿衔草 肺癌 骨转移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淀素对人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大望 权金星 +3 位作者 沈飞霞 郑景晨 倪连松 吴建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0-554,共5页
目的 :初步探讨胰淀素 (amylin)对人胰岛 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人胰岛细胞 ,免疫组化鉴定β细胞后分为对照组 (培养液中含 5 6mmol/L葡萄糖 )、胰淀素组 (培养液中含 10 μmol/L胰淀素+5 6mmol/L葡萄糖 )及... 目的 :初步探讨胰淀素 (amylin)对人胰岛 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人胰岛细胞 ,免疫组化鉴定β细胞后分为对照组 (培养液中含 5 6mmol/L葡萄糖 )、胰淀素组 (培养液中含 10 μmol/L胰淀素+5 6mmol/L葡萄糖 )及氨基胍组 (培养液中含 10 μmol/L胰淀素 +0 5mmol/L氨基胍 +5 6mmol/L葡萄糖 ) ,于 37℃、5 %CO2 培养 2 4h后做胰岛素释放实验 ,测定培养液上清胰岛素、一氧化氮 (NO2 -/NO3 -)、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水平。原位末端核苷酸标记法 (TUNEL)和胰岛素免疫组化双染色法及ELISA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 ,RT -PCR检测胰岛细胞p5 3和bcl- 2mRNA表达水平。结果 :胰淀素组胰岛 β细胞凋亡小体富计系数 (2 17± 0 2 1)、β细胞凋亡百分数 (13% )、NO2 -/NO3 -(2 0 1 3± 17 3) μmol/L和p5 3mRNA表达水平 (0 34± 0 0 4 )显著高于氨基胍组和对照组 (P <0 0 1) ,而胰岛素 (33 4± 13 1)mU·L-1/ 1× 10 6cells、GSH[(5 6± 0 8)mg/L]和bcl- 2mRNA(0 0 7± 0 0 1)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氨基胍组和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胰淀素可诱导人胰岛 β细胞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胰岛 β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引起p5 3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淀素 胰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清湾泥蚶Tegillarca granosa (Linnaeus)核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洪喜 柴雪良 +1 位作者 吴建波 沈志坚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189-191,194,共4页
利用胚胎细胞做成的染色体制片,对乐清湾泥蚶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乐清湾泥蚶核型为2N=38,32m+6sm,NF=76。
关键词 乐清湾 泥蚶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祥建 王海波 郑晓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918-919,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羟甲香豆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柴胡汤进行...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羟甲香豆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柴胡汤进行对症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0%;治疗组治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消化不良积分为(2.77±0.06),腹部疼痛积分为(1.58±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0.05)和(2.58±0.0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胆囊切除 术后综合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影葡胺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心肌细胞内皮素受体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景荣 熊术道 +2 位作者 汪延辉 吴建波 温博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 :观察造影剂泛影葡胺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心肌细胞内皮素受体A (endothelinreceptorA ,ETAR)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泛影葡胺组 ,BQ1 2 3 +泛影葡胺组 ,利用RT ... 目的 :观察造影剂泛影葡胺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心肌细胞内皮素受体A (endothelinreceptorA ,ETAR)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泛影葡胺组 ,BQ1 2 3 +泛影葡胺组 ,利用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ETAR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各组糖尿病大鼠心肌ETAR表达上调 ,CM组上调尤为明显(P <0 .0 5) ,注射BQ1 2 3后 ,可见其表达下调。结论 :有糖尿病肾病基础病史时 ,泛影葡胺可引起心肌组织ETAR表达变化 ,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预防性使用选择性ETAR拮抗剂BQ1 2 3 ,可下调ETAR蛋白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泛影葡胺 糖尿病肾病 内皮素受体A WESTERNBLOT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蛋白对A549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义香 李景荣 +3 位作者 章圣辉 吴建波 刘新华 熊术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观察苦瓜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探讨苦瓜蛋白对A549细胞p42/44-MAPK及其磷酸化p42/44-MAP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梯度的苦瓜蛋白处理A549细胞,分别作用不同时间,CCK-8... 目的:观察苦瓜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探讨苦瓜蛋白对A549细胞p42/44-MAPK及其磷酸化p42/44-MAP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梯度的苦瓜蛋白处理A549细胞,分别作用不同时间,CCK-8检测其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提取苦瓜蛋白不同作用时间点的全细胞蛋白,westernblot检测p42/44-MAPK及p-p42/44-MAPK信号分子的变化。结果:苦瓜蛋白对A549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显著地诱导A549细胞凋亡。与阴性对照比较,苦瓜蛋白可以不同程度下调p42/44-MAPK及p-p42/44-MAPK信号分子的表达(P<0.05)。结论:苦瓜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及抗肿瘤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诱导A549细胞凋亡来实现;苦瓜蛋白可以不同程度地下调p42/44-MAPK和磷酸化p42/44-MAPK的表达;MAPK信号通路可能部分参与了苦瓜蛋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驱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蛋白 A549细胞 细胞凋亡 MA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蚶DNA含量和种间亲缘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吴洪喜 柴雪良 +1 位作者 吴建波 沈志坚 《水产科技情报》 2000年第2期51-53,共3页
根据流式细胞仪对泥蚶、毛蚶、魁蚶血细胞测出的 DNA相对含量 (相对鳖血细胞 )和前人对该三种蚶染色体核型的研究结果 ,分析和探讨了它们的种间亲缘关系。认为 :三者在进化程度上虽然属相近的三个种 ,但相比之下泥蚶最高级 ,毛蚶与魁蚶... 根据流式细胞仪对泥蚶、毛蚶、魁蚶血细胞测出的 DNA相对含量 (相对鳖血细胞 )和前人对该三种蚶染色体核型的研究结果 ,分析和探讨了它们的种间亲缘关系。认为 :三者在进化程度上虽然属相近的三个种 ,但相比之下泥蚶最高级 ,毛蚶与魁蚶之间更亲近 ;结果也从细胞生物学理论上验证了佩尔森纳 (Benson,1892 )贝类分类法将泥蚶归属为泥蚶科中的泥蚶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毛蚶 魁蚶 DNA含量 亲缘关系 染色体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氏扶正消癥汤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丽慧 叶人 +2 位作者 吴建波 郎玮 蔡慎初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目的 :观察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2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蔡氏扶正消汤生药能抑制胃... 目的 :观察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2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蔡氏扶正消汤生药能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随着剂量的增加 ,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同一剂量下 ,72h内药物作用时间越长 ,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胃癌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C/EBPε、IL-6、TNFαmRNA表达的研究
17
作者 谭映霞 杜季梅 +3 位作者 章圣辉 蒋磊 吴建波 陈成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 研究脂多糖 (LPS)刺激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后C/EBPε、IL - 1、IL - 6、TNFα的mRNA表达和相互调变关系及其对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取PCP大鼠的肺泡巨噬细胞 ,加入LPS培养 ,分别于 1h、4h、8h及2 4h取贴壁细... 目的 研究脂多糖 (LPS)刺激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后C/EBPε、IL - 1、IL - 6、TNFα的mRNA表达和相互调变关系及其对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取PCP大鼠的肺泡巨噬细胞 ,加入LPS培养 ,分别于 1h、4h、8h及2 4h取贴壁细胞 ,提取总RNA ,用半定量RT -PCR检测C/EBPε、IL - 6、TNFα的mRNA表达。结果 我们发现 ,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在LPS的诱导下 ,TNFα和IL - 6的表达在 1~ 2 4h内表达均明显增强 (p <0 0 5 ) ,C/EBPε的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 ,8h后可见高表达 (p <0 0 5 ) ,C/EBPε达到高峰的时间较TNFα和IL - 6晚。 结论 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在LPS的诱导下 ,产生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因子 (如IL - 6、TNFα等 )明显增加 ,这些细胞因子作为生物信息正反馈回上游基因 ,进一步引起C/EBPε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P 大鼠 肺泡巨噬细胞 C/EBPε IL-6 TNFamRNA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机制研究
18
作者 王海波 叶人 +2 位作者 郎玮 蔡慎初 徐晓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观察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①蔡氏扶正... 目的:观察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①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在实验药物浓度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同一剂量下,72h内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②VEGF平均吸光度随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浓度增加而降低,说明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能抑制VEGF的表达。结论: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胃癌细胞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转移 胃癌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的分离纯化及上清液中神经营养因子的测定
19
作者 尹丽慧 叶爱芳 +2 位作者 陈迟琪 吴建波 倪文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创建理想的纯化嗅鞘细胞(OECs)的方法,并观察不同时间段OECs上清液中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为选择OECs移植的最佳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结合免疫亲和吸附法纯化培养OECs,采用荧光染色法鉴定OECs并进行纯度测定;... 目的:创建理想的纯化嗅鞘细胞(OECs)的方法,并观察不同时间段OECs上清液中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为选择OECs移植的最佳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结合免疫亲和吸附法纯化培养OECs,采用荧光染色法鉴定OECs并进行纯度测定;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水平。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纯度85%以上的OECs,光镜下OECs突起细长,以典型的双极或三极细胞为主,背景有少量扁平的、折光性差的细胞存在;NGF、BDNF和GDNF在上清液中均有存在,其中NGF含量最高,NGF和BDNF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11 d达到高峰,GDNF仅在培养第11 d后检测到。结论:采用差速贴壁法结合免疫亲和吸附法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OECs,培养1114 d,OECs数量多且分泌旺盛,适合用于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原代培养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20
作者 金建 陈肖俊 +3 位作者 郑景晨 吴建波 林向阳 蔡文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2862-2864,共3页
目的:研究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等位基因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本组均为2型糖尿病(DM)患者,随机选取95例DN患者(DN组)和51例无肾病的2型DM患者(DM组),DN组再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显著蛋白尿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 目的:研究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等位基因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本组均为2型糖尿病(DM)患者,随机选取95例DN患者(DN组)和51例无肾病的2型DM患者(DM组),DN组再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显著蛋白尿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DN组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DM组(P<0.01)。(2)微量蛋白尿组的TT基因型较DM组TT基因型携带者显著增加(P<0.05),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GNB3C825T等位基因与早期和中晚期DN均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估2型DM患者发生肾病危险性的一个遗传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GTP结合蛋白质β亚单位 多态现象 遗传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