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祥建 王海波 郑晓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918-919,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羟甲香豆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柴胡汤进行...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羟甲香豆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柴胡汤进行对症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0%;治疗组治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消化不良积分为(2.77±0.06),腹部疼痛积分为(1.58±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0.05)和(2.58±0.0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胆囊切除 术后综合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价值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祥建 曾其强 +3 位作者 王海波 黄颖鹏 金嵘 韩少良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1966年到2007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12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1966年到2007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12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WMD=-2.40,95%CI:-3.70^-1.09,P<0.01)、首次排便时间(WMD=-4.73,95%CI:-6.58^-2.89,P<0.01)、腹痛缓解时间(WMD=-5.30,95%CI:-11.23^-0.63,P<0.01)、住院天数(WMD=-13.03,95%CI:-19.73^-6.33,P<0.01)、病死率(Or=0.35,95%CI:0.17~0.76,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能显著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明显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胰腺炎 急性 重症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栖菜多糖对H_2O_2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PI3K抑制剂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倪小芬 郑超 +1 位作者 田吉来 胡臻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506-1508,共3页
目的:此实验设计以了解羊栖菜多糖(Sargassum Fusiforme Polysaccharides,SFPS)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H2O2诱导大鼠胰岛细胞瘤株(RINm5F)凋亡,MTT法检测SFPS对RINm5F的活性影响,运用分光光度法检测SFPS对RINm5F... 目的:此实验设计以了解羊栖菜多糖(Sargassum Fusiforme Polysaccharides,SFPS)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H2O2诱导大鼠胰岛细胞瘤株(RINm5F)凋亡,MTT法检测SFPS对RINm5F的活性影响,运用分光光度法检测SFPS对RINm5F和原代大鼠胰岛的SOD、MDA的影响。结果:0.2mmol/LH2O2诱导RINm5F凋亡,Hoechst3342/PI见典型的凋亡,30μmol/LPI3K抑制剂LY294002与H2O2有协同致细胞损伤作用;20μg.ml-1SFPS保护H2O2对RINm5F活性的损伤,LY294002预处理1h不能阻断其保护作用;模型组RINm5F和原代大鼠胰岛细胞内SOD下降;SFPS能提高RINm5F和原代大鼠胰岛的SOD活性,LY294002预处理阻断SFPS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结论:H2O2可导致胰岛细胞凋亡,使细胞和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与PI3K-Akt通路抑制剂有协同作用,一定浓度和时间SFPS可减少H2O2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和组织抗氧化酶SOD的活性,PI3K-Akt抑制剂可阻断SFPS抗氧化作用,但不能最终抑制SFPS对胰岛细胞数量和活性的保护作用,说明SFPS对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还存在除PI3K-Akt通路以外的其他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多糖 氧化应激 胰岛细胞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氏扶正消癥汤对胃癌细胞体外生长及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郎玮 王海波 +3 位作者 吴建波 章圣辉 蔡慎初 尹丽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蔡氏扶正消癥汤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生长及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1]-2,5dipheny1tetrazolium bromide,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癥汤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讨蔡氏扶正消癥汤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生长及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1]-2,5dipheny1tetrazolium bromide,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癥汤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E-Cadherin,CD44,CD44V6和CD54的表达。结果:蔡氏扶正消癥生药能抑制SGC-7901的增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同一剂量下,72h内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蔡氏扶正消癥汤作用48h后,SGC-7901细胞膜表面的E-Cadherin表达增高,CD44、CD44V6和CD54表达减少。结论:蔡氏扶正消癥汤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增殖,同时能增加E-Cadherin的表达,减少其CD44,CD44V6和CD54的表达,阻止其对邻近正常组织的浸润及远处转移,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 胃癌细胞 E-钙黏蛋白 CD44 CD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铜和鹿衔草对裸鼠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曹照文 袁拯忠 +2 位作者 叶人 徐晓峰 单泽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自然铜和鹿衔草对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取15~20g裸鼠,每只裸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0.1mL A549细胞悬液,14天后建立肺癌骨转移模型。随机分为中药组、阳性药物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按6g.kg-1隔日灌胃自然铜和鹿衔草,阳... 目的:探讨自然铜和鹿衔草对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取15~20g裸鼠,每只裸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0.1mL A549细胞悬液,14天后建立肺癌骨转移模型。随机分为中药组、阳性药物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按6g.kg-1隔日灌胃自然铜和鹿衔草,阳性药物组按10mg.kg-1每周腹腔注射帕米磷酸二钠,给药3周后处死,称量体重,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血生化仪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及肝肾功能等。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和阳性药物组的肿瘤体积缩小,血钙和碱性磷酸酶降低,肿瘤细胞凋亡率升高,尿素氮减少,而阳性药物组体重下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与阳性药物组比较,中药组体重增加,肿瘤体积缩小,抑瘤率提高,血钙、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尿素氮升高;3组血清磷和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铜和鹿衔草能安全有效地抑制肺癌骨转移导致的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铜 鹿衔草 肺癌 骨转移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氏扶正消癥汤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尹丽慧 叶人 +2 位作者 吴建波 郎玮 蔡慎初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目的 :观察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2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蔡氏扶正消汤生药能抑制胃... 目的 :观察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2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汤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蔡氏扶正消汤生药能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随着剂量的增加 ,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同一剂量下 ,72h内药物作用时间越长 ,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胃癌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海波 叶人 +2 位作者 郎玮 蔡慎初 徐晓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观察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①蔡氏扶正... 目的:观察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检测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①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在实验药物浓度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同一剂量下,72h内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②VEGF平均吸光度随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浓度增加而降低,说明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能抑制VEGF的表达。结论:蔡氏扶正消癥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胃癌细胞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转移 胃癌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盆消炎方对慢性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NF-κB、IκB-α及TNF-α、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瑞 汤彪 +3 位作者 柳国英 丁晓玲 方敏 谢泳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1132-1135,I0008,共5页
目的:观察慢盆消炎方对慢性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NF-κB、磷酸化IκB-α、TNF-α、MCP-1的表达及其TNF-α、MCP-1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制作慢性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妇乐组、中药组(... 目的:观察慢盆消炎方对慢性子宫内膜炎模型大鼠NF-κB、磷酸化IκB-α、TNF-α、MCP-1的表达及其TNF-α、MCP-1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制作慢性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妇乐组、中药组(慢盆消炎方),另设同龄正常大鼠为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3周。给药结束取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分析NF-κB、磷酸化IκB-α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组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MCP-1含量。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子宫内膜组织NF-κB蛋白、磷酸化IκB-α蛋白、TNF-αmRNA、MC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或P<0.05),血清中TNF-α、MCP-1含量亦明显上升(P<0.01);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子宫内膜呈炎症改变,各层组织均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并且黏膜层有出血。2、与模型组相比,妇乐组子宫内膜组织NF-κB蛋白、磷酸化IκB-α蛋白、TNF-αmRNA、MCP-1 mRNA表达水平有所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不如中药组;病理学显示上皮细胞结构已有较明显的修复,排列较整齐,但子宫内膜仍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伴腺体轻度扩张。3、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子宫内膜组织NF-κB蛋白、磷酸化IκB-α蛋白、TNF-αmRNA、MCP-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血清中TNF-α、MCP-1含量亦明显下降(P<0.01);病理学显示中药组子宫内膜各层结构基本恢复正常,仅见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慢盆消炎方具有治疗子宫内膜炎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磷酸化IκB-α、TNF-α;MCP-1表达及降低TNF-α、MCP-1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盆消炎号 子宫内膜炎 IΚB-Α NF-ΚB TNF-Α MC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生长及CD_(44v6)、CD_(44)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叶雅佳 章圣辉 +1 位作者 王海波 郎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生长及细胞黏附分子CD44v6、CD44的影响。方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榄香烯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DAPI荧光染色法进行细胞核形态学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CD44v6、C...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生长及细胞黏附分子CD44v6、CD44的影响。方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榄香烯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DAPI荧光染色法进行细胞核形态学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CD44v6、CD44表达。结果:榄香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DAPI染色显示榄香烯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并显示特征性的凋亡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榄香烯20、30、40μg/mL组与对照组相比,SGC-7901细胞膜表面CD44v6表达明显减少(P<0.01),CD44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抗肿瘤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下调CD44v6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人胃癌细胞株 SGC-7901 CD44v6 抗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