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专科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辛红 陈燕燕 +1 位作者 孔燕 李春燕 《中国医院》 2012年第3期29-31,共3页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以平衡计分卡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整理、分析,运用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涵盖工作效率、服务品质、医疗业绩、学科可持续发展和成本控制的临床科室绩效评价体系,以期为眼科专科医院对临床科室的...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以平衡计分卡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整理、分析,运用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涵盖工作效率、服务品质、医疗业绩、学科可持续发展和成本控制的临床科室绩效评价体系,以期为眼科专科医院对临床科室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医院 临床科室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炎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国海(综述) 郑钦象(审校) 李文生(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77,共5页
视神经炎是常见的视神经病变,典型表现为视力突然丧失。视力改变的严重程度可以不同,数月后有自愈倾向。通过检索CochraneCENTRAL、Medline和Embase等数据库资料,收集了近十几年来有关视神经炎治疗方面最有说服力的8个Ⅰ级、Ⅱ级循... 视神经炎是常见的视神经病变,典型表现为视力突然丧失。视力改变的严重程度可以不同,数月后有自愈倾向。通过检索CochraneCENTRAL、Medline和Embase等数据库资料,收集了近十几年来有关视神经炎治疗方面最有说服力的8个Ⅰ级、Ⅱ级循证医学(EBM)证据。目前研究结果认为:就视力、视野、对比敏感度而言,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实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或口服糖皮质激素较对照组有明显的疗效。视神经炎首先应不给予治疗,或者先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再改为口服。鉴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因地理环境、种族和遗传背景不同造成视神经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面的差异,其治疗可能有所区别。因此,应尽快组织实施中国治疗视神经炎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CT),为视神经炎患者提供较好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循证医学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医院组织结构体系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燕燕 瞿佳 +1 位作者 张翌 王勤美 《中国医院》 2007年第6期30-32,共3页
为有效发挥专科医院专病专治的特长和行政结构精干高效的特点,发展中的专科医院势必要利用权变设计理论,跟随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体系,克服当前专科医院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使专科医院朝着组织结构合理化、结构扁... 为有效发挥专科医院专病专治的特长和行政结构精干高效的特点,发展中的专科医院势必要利用权变设计理论,跟随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体系,克服当前专科医院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使专科医院朝着组织结构合理化、结构扁平化、分权化和弹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医院 组织结构体系 权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专科医院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瞿佳 陈燕燕 +2 位作者 王勤美 吕帆 金和平 《中国医院》 2007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并构建眼科专科医院评估指标体系,为政府和行业对眼科专科医院进行评价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查询,专家咨询和国内、外眼科专科医院考察,收集各医院的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的方法,最后确定评估指标。结果... 目的:研究并构建眼科专科医院评估指标体系,为政府和行业对眼科专科医院进行评价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查询,专家咨询和国内、外眼科专科医院考察,收集各医院的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的方法,最后确定评估指标。结果:提出了《眼科专科医院评估指标》应包括三大类:一类指标(否决指标)4项,二类指标(准入指标)16项,三类指标(评分指标)4大项143个小项,内容涉及医院管理指标、医疗业务技术指标、资源配置指标和经济管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医院 评估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眼视光医学临床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发展的优势 被引量:1
5
作者 瞿佳 吕帆 +4 位作者 王勤美 金和平 陈燕燕 陈浩 周翔天 《中国医院》 2004年第11期32-34,共3页
从人民健康观念的变化、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现代疾病谱的转移、医疗和医院服务理念的发展等多种角度剖析了我国第一家眼视光医院运作的基本情况,同时将中美两国的眼病和视觉问题的诊疗进行对比研究,以实践经验和体会总结了眼视... 从人民健康观念的变化、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现代疾病谱的转移、医疗和医院服务理念的发展等多种角度剖析了我国第一家眼视光医院运作的基本情况,同时将中美两国的眼病和视觉问题的诊疗进行对比研究,以实践经验和体会总结了眼视光医学临床特点、提出了在我国开拓眼视光医学临床,并论证了其不断扩展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视光医学 中国 视觉健康 医学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亚拉文医院门诊流程介绍 被引量:3
6
作者 凌晓浅 李国星 陈彩芬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2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专科医院 门诊流程 印度 日门诊量 进修学习 诊疗系统 一站式服务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改背景下医院伦理文化建设与提升医院社会认知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5
7
作者 叶秋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1期77-78,共2页
在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强医院伦理文化建设,已成为医院综合实力提升的不可回避且举足轻重的课题。医院须从坚持伦理文化理念创新,打造医院伦理文化品牌;加强伦理管理,完善医院伦理文化体系运行机制;强化医务人员伦理素养建设... 在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强医院伦理文化建设,已成为医院综合实力提升的不可回避且举足轻重的课题。医院须从坚持伦理文化理念创新,打造医院伦理文化品牌;加强伦理管理,完善医院伦理文化体系运行机制;强化医务人员伦理素养建设层面入手,营造伦理道德舆论环境,加强医务人员伦理文化建设,探索提升医院社会认知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文化建设 社会认知 医改背景 伦理素养 伦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籍轻型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基因多态性
8
作者 郑美琴 吴颖 +2 位作者 李佩珍 李宝青 丁红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96-1099,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14例临床诊断的温州籍轻型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液学及分子生物学进行分析,测定其PCR产物序列,找出引起该病的致病突变位点并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对临床诊断的患者抽取静脉血,EDTA-K2抗凝,及时提取模板,设... 本研究旨在对14例临床诊断的温州籍轻型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液学及分子生物学进行分析,测定其PCR产物序列,找出引起该病的致病突变位点并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对临床诊断的患者抽取静脉血,EDTA-K2抗凝,及时提取模板,设计相关引物,进行PCR扩增后测序,最后经过序列比对和分析,找出引起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的致病突变位点。结果表明:14例标本的DNA扩增产物测序分析中发现4例在IVS-2-654位点发生了C→T的杂合突变;1例为CD41/42位-TTCT缺失;2个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别是外显子1第59位的T/C多态性、IVS-2 nt 665,T/C多态性。结论:温州籍轻型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单核苷酸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发现了两种基因突变类型,分别为IVS-2-654 C→T的杂合突变和CD41/42位-TTCT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Β-珠蛋白基因 基因突变 单核苷酸多态性 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术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吕福 佘相均 +5 位作者 赵士鑫 毛剑波 洪明胜 蒋璐 董玉桂 沈丽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6-349,共4页
背景 后发性白内障(PCO)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发病率高,其主流治疗方法是后囊膜切开术,但是目前缺乏对PCO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评估PCO患者行Nd∶YAG激... 背景 后发性白内障(PCO)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发病率高,其主流治疗方法是后囊膜切开术,但是目前缺乏对PCO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评估PCO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的视力及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 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12年9-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拟行Nd∶YAG激光治疗的PCO患者200例250眼,术前所有患者按视力损害的程度不同分为无或者轻度视力损伤(1级)、中度视力损伤(2级)、重度视力损伤(3级)和盲(4级),并由同一位眼科医师对纳入的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视力和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视功能问卷-25(NEI-VFQ-25)调查问卷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3周检测并分析患者的单眼和双眼视力,采用NEI-VFQ-25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中的各项条目分别计为0~4分,评价结果为调查问卷的累积分数.结果 所有患者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术前双眼视力(LogMAR)及NEI-VFQ-25评分分别为0.47&#177;0.44和59.1&#177;13.0,术后3周分别为0.30&#177;0.30和72.1&#177;15.9,患者术后的双眼视力和NEI-VFQ-25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8、22.01,P<0.05).PCO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术后3周NEI-VFQ-25调查问卷中12类视觉生活质量相关的项目,如一般健康状态、总体视觉情况、眼痛、近距离工作、远距离工作、社交功能、精神健康状态、社会角色限制、独立性、驾驶、色彩视觉和周边视野等方面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各级视力损害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在NEI-VFQ-25调查问卷评分均有明显改善(t=21.20、8.39、3.18,P<0.05). 结论 PCO患者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视力联合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分是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囊膜 手术 激光疗法 固态激光 治疗 前瞻性研究 问卷调查 生活质量 视觉 后囊膜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微创技术在难治性鼻泪管阻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0
作者 吴文灿 李宇蓉 +4 位作者 颜文韬 王毓琴 柯治生 王勤美 瞿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50-95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微创技术治疗难治性鼻泪管阻塞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难治性鼻泪管阻塞56例(65眼)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进行泪囊鼻腔造瘘术联合环形人工泪小管植入术,对合并上泪道狭窄或阻塞者,术中于鼻内窥镜直视下,采用WZC...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微创技术治疗难治性鼻泪管阻塞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难治性鼻泪管阻塞56例(65眼)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进行泪囊鼻腔造瘘术联合环形人工泪小管植入术,对合并上泪道狭窄或阻塞者,术中于鼻内窥镜直视下,采用WZC-Ⅲ高频电泪道浚通仪进行上泪道浚通术。5眼合并鼻中隔重度偏曲者,同期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形术。术后常规处理,3个月后拔除人工泪小管,随访观察1~3个月。结果术后仅极少数患者存在轻度溢泪及眼内眦部充血,无人工泪小管脱落及其他不适。65眼中53眼溢泪、溢脓等症状消失,治愈率81.5%(53/65);7眼存在轻度溢泪,无溢脓,有效率10.8%(7/65),5眼症状无改善,无效率7.7%(5/65)。结论鼻内窥镜微创技术为难治性鼻泪管阻塞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它具有微创、直视下操作、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无颜面部瘢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鼻泪管阻塞 鼻内窥镜微创技术 泪囊鼻腔开窗引流术 高频电泪道浚通术 人工泪小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及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午荷 陈洁 +3 位作者 许金玲 吕帆 黄锦海 张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背景弱视是一种从视网膜到视中枢的视觉传导系统及中枢全领域形态学及功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目前弱视眼的视网膜是否受累仍是争论的焦点。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单眼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 背景弱视是一种从视网膜到视中枢的视觉传导系统及中枢全领域形态学及功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目前弱视眼的视网膜是否受累仍是争论的焦点。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单眼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探讨单眼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网膜是否存在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取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22例44眼为弱视组;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经治疗后视力达到正常者10例20眼为弱视治愈组;初诊为近视性屈光参差非弱视患者11例22眼为非弱视组。所有患者采用Model3000型OCT测量双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盘周围RNFL厚度,包括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和平均厚度。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受试者双眼间视网膜厚度的差异进行比较,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RNFL厚度与弱视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和年龄的关系。结果弱视组患者中弱视眼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比对侧眼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弱视治愈组原弱视眼与对侧眼之间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8),非弱视组高度数近视眼与低度数近视眼之间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3);弱视组弱视眼颞侧RNFL厚度明显比对侧眼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弱视治愈组原弱视眼颞侧RNFL厚度比对侧眼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非弱视组高度数眼颞侧RNFL厚度比低度数眼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各组双眼视网膜上方、下方、颞侧及平均RNFL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视盘下方RNFL厚度间呈负相关关系(r=-0.559,P=0.016),其余各参数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较正常眼增厚,而RNFL厚度与一般近视眼无明显差别;弱视的改善伴随着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近视 屈光参差 弱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中心凹厚度 视网膜神经纤 维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tacam与A型超声测量正常人中央角膜厚度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成拾明 李岩 +2 位作者 黄锦海 周霞 许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背景中央角膜厚度(CCT)是眼前节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角膜屈光手术、青光眼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接触式A型超声检查仍是测量CCT的金标准,但其具有接触性、中央定位差等缺点,眼科医师始终致力于寻找更为方便、能够替代A型超声... 背景中央角膜厚度(CCT)是眼前节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角膜屈光手术、青光眼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接触式A型超声检查仍是测量CCT的金标准,但其具有接触性、中央定位差等缺点,眼科医师始终致力于寻找更为方便、能够替代A型超声测量CCT的非接触式仪器。目的系统评价Pentacam与A型超声测量正常人CCT的差别。方法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有关Pentacam与A型超声测量正常人CCT比较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RcvMan5.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以加权均数差(WMD)、95%可信区间(c,)为分析统计量。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用倒漏斗图法对文献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有26篇文献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其中中文文献12篇,英文文献14篇,总样本量3677眼。纳入文献的结果存在异质性(P=0.0003,I2=56%)。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显示Pentacam与A型超声对正常人CCT测量值的差值为1.74μm,Pentacam与A型超声测得的C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74,95%CI:-0.69~4.16,P〉0.05)。敏感性分析使用固定效应模型,Pentacam的测量值大于A型超声2.73μm,结合临床此差异无临床意义;除外样本量大于100眼的研究,Pentacam的测量值大于A型超声2.64μm,差异无临床意义。倒漏斗图未发现明显发表偏倚。结论Pentacam与A型超声测量的正常人CCT值差异较小,可以互相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 A型超声 中央角膜厚度 循证医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瓣蒂位置对LASIK术后干眼症发生率影响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冯一帆 郁继国 +1 位作者 施节亮 王勤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7-852,共6页
背景干眼症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提出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与术中角膜瓣蒂的位置有关,然而也有研究认为两者关系不大。目的系统评价LASIK术中鼻/颞侧蒂和上方蒂角膜瓣对术后干眼症发生率... 背景干眼症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提出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与术中角膜瓣蒂的位置有关,然而也有研究认为两者关系不大。目的系统评价LASIK术中鼻/颞侧蒂和上方蒂角膜瓣对术后干眼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并选择关联检索词对1990--2011年已发表的有关比较LASIK术中不同位置角膜瓣蒂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检索,检索的数据库包括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中纳入的关联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周及3、6、12个月时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及角膜敏感性。采用RevMan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Jadad量表对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进行评价。若纳入的各项研究无异质性(即P≥0.1,异质性检验,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0篇,其中3篇未分别给出术后各组结局指标的详细资料,故予以排除,有7篇随机对照研究符合条件纳入,共331例652眼。纳入的文献经Jadad评分均为3分以上,其中5篇文献530眼对BUT进行评价,7篇文献652眼进行SchirmerI试验,4篇文献320眼对术后角膜知觉进行了评价,文献之间均无明显异质性(,〈50%)。Meta分析显示术后第1周上方蒂组的BUT明显短于鼻/颞侧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42,95%CI:-0.79~-0.06,P=0.020),而在术后3个月和6~12个月2个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鼻/颞侧蒂组角膜敏感性明显高于上方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62,95%CI:-1.09~-0.19,P=0.005),而在术后1周和6~12个月2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SchirmerⅠ试验结果在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IK术中保留鼻侧或颞侧角膜瓣蒂能一定程度地缓解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今后还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明二者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干眼症 角膜瓣蒂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黏膜瓣留置对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季青山 钟敬祥 +2 位作者 劳苇 涂云海 吴文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目的观察鼻黏膜瓣留置对慢性泪囊炎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endoscopic dacryoc ystorhinostomy,EES-DCR)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160例(16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EES-DCR联合鼻黏膜瓣留置组(A组... 目的观察鼻黏膜瓣留置对慢性泪囊炎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endoscopic dacryoc ystorhinostomy,EES-DCR)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160例(16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EES-DCR联合鼻黏膜瓣留置组(A组)和EES-DCR祛除鼻黏膜瓣组(B组),每组各80例(80眼)。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形成情况。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随访资料149例,其中A组73例、B组76例纳入分析。A组手术成功率97.3%(71/73)高于B组82.9%(63/76)。在随访期间;;A组有19.2%(14/73)、B组42.1%(32/76)患者吻合口周围发生肉芽组织增生(P<0.05)。术后随访12个月;;A组有7例、B组20例患者有明显瘢痕组织形成(P<0.05)。A组有2例因肉芽组织增生、B组有13例因肉芽组织和/或瘢痕组织增生阻塞造瘘口引起手术失败。结论 EES-DCR联合鼻黏膜瓣留置减少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形成;;提高EES-DCR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黏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ND1基因T3866C突变可能是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和四肢畸形跛行相关的突变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燕 庄淑流 +7 位作者 童绎 瞿佳 周翔天 赵福新 张娟娟 张永梅 章豫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与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现报道1个具有典型母系遗传特征的中国人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和四肢畸形跛行的家系。该家系共5代60人,共27名母系成员,其中4人只有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症...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与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现报道1个具有典型母系遗传特征的中国人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和四肢畸形跛行的家系。该家系共5代60人,共27名母系成员,其中4人只有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症状,1人呈现四肢畸形跛行症状,4人同时具有上述两种临床症状,而其他成员无临床症状。对先证者的mtDNA全序列进行分析,发现ND1基因T3866C突变位点和43个多态位点,经系统进化树分析属于东亚单体型D4a3。MtDNAND13866位点T-C碱基的改变使ND1亚基第187位进化高度保守的异亮氨酸转变为苏氨酸,从而改变该蛋白的结构,进而影响其功能。在135名正常对照中未发现该突变。因此,线粒体ND1T3866C可能是与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和四肢畸形跛行相关的线粒体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DNA 突变 视力障碍 四肢畸形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许金玲 陈洁 +2 位作者 吕帆 方海珍 陈彬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6-60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远视性单眼弱视者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RT),研究弱视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特征。方法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42例,正常组单眼远视但无弱视者20例。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弱视眼和正常眼的MRT。结果弱视眼黄... 目的通过检测远视性单眼弱视者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RT),研究弱视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特征。方法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42例,正常组单眼远视但无弱视者20例。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弱视眼和正常眼的MRT。结果弱视眼黄斑中心凹厚度比正常眼厚(P=0.005),对于黄斑部位的分区测量,黄斑中心区厚度弱视眼比正常眼厚(P=0.010),而黄斑周围外环及内环各象限弱视眼和正常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弱视患者间黄斑中心凹及黄斑各分区的视网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视性单眼弱视眼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增厚,不同程度弱视眼间的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 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与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施节亮 冯一帆 +1 位作者 郁继国 王勤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6-931,共6页
背景临床上正在广泛开展各种角膜移植术以治疗圆锥角膜,其中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备受关注。目的探讨临床研究中DLKP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 背景临床上正在广泛开展各种角膜移植术以治疗圆锥角膜,其中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备受关注。目的探讨临床研究中DLKP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library)、荷兰医学与文摘(EMbase)和中国知网(CNKI),对有关DLKP和PKP治疗圆锥角膜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与非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和质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已发表的关于DLKP和PKP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11篇,样本量2950眼,其中RCT3篇,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8篇。结果显示,DLKP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0.5的眼数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91,95%CI:0.84~0.99,P=0.030);两组BCVA≥1.0者差异不明显。DLKP组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度数较PKP组更偏向于近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0,95%CI:-1.43~0.23,P=0.150),而术后散光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权平均数(WMD)=0.21,95%CI:-0.48~0.91,P=0.550];在保护角膜内皮方面,DLKP组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多于PKP组;在移植排斥反应方面,DLKP组术后总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较PKP低(RR=0.47,95%CI:0.27~0.80,P=0.006),尤其是内皮型移植排斥反应,DLKP组基本不发生(RR=0.06,95%CI:0.01~0.31,P=0.001)。结论PKP在术后BCVA和屈光力方面有一定优势,但DLKP术后发生内皮型排斥反应和内皮衰竭的概率低,安全性更好。因此,DLKP为治疗轻度、中度圆锥角膜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穿透角膜移植术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tacam系统测量LASIK术后眼前节参数重复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锦海 温岱宗 +1 位作者 陈世豪 王勤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PENTACAM LASIK术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前节 测量 重复性 ORBSCAN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近视屈光手术人群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的调查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世豪 李斌 王勤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7-550,共4页
目的调查我国近视屈光手术人群的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Q值)的分布及与其他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180例近视患者的右眼分为低、中、高近视程度三组,每组60例,性别及年龄匹配。进行角膜地形图、综合验光、角膜中央厚度及其他屈光手术常规... 目的调查我国近视屈光手术人群的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Q值)的分布及与其他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180例近视患者的右眼分为低、中、高近视程度三组,每组60例,性别及年龄匹配。进行角膜地形图、综合验光、角膜中央厚度及其他屈光手术常规术前检查。进行Q值和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总体Q值均数为-0.142±0.151,男性为-0.126±0.14,女性为-0.156±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与屈光不正度数间呈正相关(P=0.015);三组间Q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4,P=0.012),低度组和中、高度近视眼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1);中、高度近视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1)。Q值与平均角膜曲率呈负相关(P=0.031);Q值与角膜直径及角膜中央厚度无相关性(P=0.482,P=0.799)。结论适宜屈光手术近视人群的Q值呈正态分布,大部分人群的角膜曲率由中央到周边逐渐变平。Q值与屈光不正程度、角膜中央曲率相关,而与性别、角膜中央厚度、角膜直径之间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手术 近视 Q值 角膜非球面性 角膜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扩散函数法对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静 吕帆 +3 位作者 周激波 郑景伟 瞿佳 王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7,共6页
背景目前对屈光手术后视觉功能的评价研究主要是对比敏感度的研究,但易受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点扩散函数(PSF)分析法是一种定量评价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方法。目的研究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在明视和暗视两... 背景目前对屈光手术后视觉功能的评价研究主要是对比敏感度的研究,但易受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点扩散函数(PSF)分析法是一种定量评价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方法。目的研究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在明视和暗视两种环境下(3mm和6mm瞳孔直径)视觉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变化,用PSF分析法评价术后早期的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38例72眼纳入本研究,分为低、中、高度近视组,术前等效球镜值分别为(-2.72±0.52)、(-4.89±0.80)、(-8.00±0.98)D。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PSF分析仪测量模拟明视、暗视下的MTF值。结果LASIK术前,3/11/71和6Him瞳孔直径下的MT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3mIn瞳孔直径下,低、中、高空间频率的MTF值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术后3个月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各时间点MTF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高空间频率(18.85~37.70cpd)的MTF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mm瞳孔直径下,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低空间频率(2.98~7.44cpd)的MTF值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中、高空间频率(9.42~37.70cpd)的MTF值下降不明显(P〉0.05);而高度近视组术后各时间点在所有空间频率段MTF值均下降(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术后3个月仍未恢复到术前。结论近视患者LASIK术后MTF值随屈光度及瞳孔直径的增加而下降,随时间的推移呈逐渐好转的趋势。PSF分析可对LASIK术后的视觉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助于准分子激光术后视觉质量的分析和手术方案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近视 点扩散函数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