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早期诊断成人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指标(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近波 张小乐 +3 位作者 许国斌 董志兵 李传光 王文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305-1309,共5页
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出现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需要寻找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指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似乎是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指标,它是否能够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已经做了广泛的报道。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生物学指标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和磷酸化P38表达的影响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近波 张小乐 +4 位作者 许国斌 李智强 董志兵 王文龙 李传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9-921,共3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和磷酸化P38的表达,并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在12、24、48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技术测定正常对照组、LPS组、参附组培...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和磷酸化P38的表达,并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在12、24、48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技术测定正常对照组、LPS组、参附组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PCRmRNA、蛋白及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24、48h)组EPCRmRNA、EPCR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均P<0.01);与LPS(24h)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参附(12、48h)组EPCRmRNA、EPCR蛋白含量均明显增高(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24h)组磷酸化P38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LPS(24h)组比较,正常对照组、LPS(12h)组、参附(12、48h)组磷酸化P38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LPS可以从转录、蛋白水平减少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EPCR的表达,可能是通过P38MAPK途径实现的;参附注射液可以调节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EPCR的表达的影响,从而对脓毒症起到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P38 参附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对哮喘大鼠磷酸化P38及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近波 吴成云 +1 位作者 李智强 戴元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哮喘大鼠磷酸化P38及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红霉素处理组大鼠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别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哮喘大鼠磷酸化P38及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红霉素处理组大鼠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别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BMCs P38mRNA、P38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哮喘组PB-MCs P38mRNA、P38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 .05) ,红霉素处理组P38 mRNA、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的浓度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0 .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PBMCs P38磷酸化蛋白与细胞上清液中IL-4、IL-5、IL-13的表达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 .75、0 .82、0 .70 ,P均<0 .05)。结论:P38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红霉素可能通过作用于P38这一靶点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38 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大鼠ERKmRNA及磷酸化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近波 吴成云 +1 位作者 李智强 戴元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ERKmRNA及磷酸化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分成哮喘0.5、1、3、12 h组)大鼠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PBMCsERKmRNA、ERK磷酸化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ERKmRNA及磷酸化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分成哮喘0.5、1、3、12 h组)大鼠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PBMCsERKmRNA、ERK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哮喘(0.5、1、3 h)组PBMCs ERKmRNA、ERK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哮喘(12 h)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1 h)组ERKmR-NA、ERK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哮喘(0.5、3、12 h)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磷酸化ERK可能在哮喘气道炎症和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ERK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具体调控作用,对临床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对哮喘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R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张近波 吴成云 +2 位作者 李智强 戴元荣 曾潍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RK/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及红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红霉素处理组大鼠的PBMCs。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BMCs ERK mRNA...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RK/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及红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红霉素处理组大鼠的PBMCs。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BMCs ERK mRNA、NF-κB mRNA、磷酸化ERK、NF-κB的表达。结果:哮喘组PBMCsERK mRNA、NF-κB mRNA、磷酸化ERK、NF-κB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红霉素处理组PBMCs ERK mRNA、NF-κBmRNA、磷酸化ERK、NF-κB表达水平均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均<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PBMCs磷酸化ERK与NF-κB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93,P<0.01)。结论:PBMCsERK/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而红霉素可能通过作用于ERK/NF-κB信号通路发挥其抗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