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当前医院业务收支结余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许仙忠 《卫生经济研究》 2007年第10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医院业务 收支结余 药品进销差价 质量 社会热点问题 医疗服务价格 业务收入 最高零售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FLE标准和AKIN标准诊断急性肾损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近波 张小乐 +3 位作者 许国斌 董志兵 李传光 王文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34-736,共3页
目的用RIFLE标准和AKIN标准评估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并比较AKIN标准和RIFLE标准在预测入住ICU危重患者病死率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6月入住ICU的331例患者(终末肾衰竭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不包括在内)的临... 目的用RIFLE标准和AKIN标准评估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并比较AKIN标准和RIFLE标准在预测入住ICU危重患者病死率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6月入住ICU的331例患者(终末肾衰竭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不包括在内)的临床资料。结果 AKIN标准比RIFLE标准诊断了更多的AKI患者(50.5%vs.43.8%,P=0.049),分类中1期(RIFLE标准中的风险期)患者更多(21.1%vs.14.8%,P=0.004),但是在对2期(RIFLE标准中的损伤期)(10.3%vs.10.9%,P=0.668)和3期(RIFLE标准中的衰竭期)(19.0%vs.18.1%,P=0.712)患者的诊断方面两者没有差异。按RIFLE标准定义的AKI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AKI患者(42.5%vs.12.4%,P<0.001),按AKIN标准定义的AKI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AKI患者(40.7%vs.9.8%,P<0.001)。RIFLE标准和AKIN标准在预测住院患者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RIFLE标准相比,AKIN标准可以提高AKI诊断的敏感性,但在预测住院危重患者的病死率方面两者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急性 急性肾损伤 RIFLE标准 AKIN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体温及其变异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林峰 黄小飞 +4 位作者 饶高峰 张世凡 郁明素 李旭阳 周仁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35-637,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 体温 分娩方式 体重 神经中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林文辉 邵健智 +5 位作者 王齐增 李新祥 朱玲军 林斌 马湘俊 周仁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合并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时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入选高血压病不伴房颤75例(A组)、伴阵发性房颤30例(B组)、伴持续或永久性房颤20例(C组)。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判定心律失常情况,多普勒超...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合并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时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入选高血压病不伴房颤75例(A组)、伴阵发性房颤30例(B组)、伴持续或永久性房颤20例(C组)。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判定心律失常情况,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同时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协助评估心功能。结果:(1)3组间,C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RWT)、血浆BNP浓度最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最低,且均与其他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B组的LAD、IVST、LVPWT、LVESd、LVEDd、LVMI、RWT、LVEF、血浆BNP浓度大于A组,但仅LAD、LVMI、血浆BNP浓度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房颤时左心结构及功能发生明显变化,且以合并持续或永久性房颤时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心脏重构 心脏功能 B型钠尿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滕海麟 吴福根 +3 位作者 杨晓卫 林峰 李桦 周仁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硝酸酶还原法检测38例HSP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24例正常健康儿(对照组)血清中VEGF及NO活性水平。结果对...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硝酸酶还原法检测38例HSP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24例正常健康儿(对照组)血清中VEGF及NO活性水平。结果对照组、HSP急性期组、恢复期组儿童血清VEGF与NO水平分别为(129.4±39.1)ng/L与(80.5±15.7)μmol/L、(429.0±109.2)ng/L与(124.9±22.8)μmol/L、(252.3±63.8)ng/L与(78.0±12.4)μmol/L,3组VEGF、NO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或不伴早期肾损害的HSP患儿血清VEGF与NO水平分别为(497.5±112.5)ng/L与(160.4±27.7)μmol/L、(393.4±95.6)ng/L与(106.5±21.1)μmol/L,2组VEGF、NO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急性期血清VEGF与NO水平间呈直线正相关(r=0.653,P<0.01)。结论VEGF与NO在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监测HSP患儿血清VEGF及NO水平对判定其病情、病程、预后和指导治疗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卫军 陈军政 +3 位作者 方钱 李剑锋 金鹏飞 李智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各自优缺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05年3月~2010年3月252例成人腹股沟疝采用信封法随机分成TAPP组(n=84)、TEP组(n=84)及Lichtenstein组(n=84)...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各自优缺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05年3月~2010年3月252例成人腹股沟疝采用信封法随机分成TAPP组(n=84)、TEP组(n=84)及Lichtenstein组(n=84),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阴囊血清肿或积液、术后局部皮肤感觉障碍、术后慢性疼痛、术后远期疝复发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168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TAPP组和TEP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Lichtenstein组[(2.94±0.99)分vs.(4.25±0.46)分,q=16.434,P<0.05;(1.98±0.64)分vs.(4.25±0.46)分,q=28.477,P<0.05],住院费用明显高于Lichtenstein组[(9504±1132)元vs.(5852±864)元,q=33.481,P<0.05;(9351±985)元vs.(5852±864)元,q=32.079,P<0.05]。TAPP组和TEP组术后均无复发,显著低于Lichtenstein组4.8%(4/84)(P=0.012)。3组手术时间、术后阴囊血清肿或积液、术后局部皮肤感觉障碍、术后慢性疼痛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无论是TAPP还是TEP都是安全可行的,在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复发方面方面要明显优于Lichtenstein术式,但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00例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卫军 方钱 +3 位作者 李剑锋 金鹏飞 李智涛 李嘉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3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00例(357侧),其中TAPP 221例(273侧),TEP 79例(84侧)。TAPP:建立气腹后打开腹膜,回纳疝囊,分离出腹膜前间隙,置入补片后钉合器固定,... 目的评价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3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00例(357侧),其中TAPP 221例(273侧),TEP 79例(84侧)。TAPP:建立气腹后打开腹膜,回纳疝囊,分离出腹膜前间隙,置入补片后钉合器固定,关闭腹膜。TEP:在腹膜前钝性建立足够间隙,回纳疝囊,置入补片覆盖缺损后放气。结果 300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TAPP和TEP手术时间分别为30~150 min和25~110 min,平均44.2 min和36.7 min。术后未使用止痛剂。并发症:血清肿(包括血肿)占15.0%(45/300),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包括疼痛)占7.7%(23/300),腹壁下动脉损伤占1.3%(4/300),尿潴留占0.6%(2/300),输精管损伤占0.3%(1/300)。术后住院3~10 d,平均4.8 d。术后2周和4周恢复非限制性活动人数分别占94.0%(282/300)和100%。267例随访2~60个月,平均24.2月,均无复发。结论 TAPP与TEP都是安全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手术效果及术式选择取决于术者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疝修补术 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 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壮骨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邓敦 陈黎虬 +5 位作者 张维康 颜海波 王照晖 陈笑宇 施杞 王拥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壮骨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120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壮骨方组(研究组)、仙灵骨葆组(对照组),每组60例。连续给药12周后检...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壮骨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120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壮骨方组(研究组)、仙灵骨葆组(对照组),每组60例。连续给药12周后检测骨密度、骨钙素、1,25-(OH2)D3改变,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骨密度、骨钙素及1,25-(OH2)D3含量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壮骨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I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从而阻止骨量丢失,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I型骨质疏松 气滞血瘀型 益气活血壮骨方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原因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邵春法 谢健进 +4 位作者 徐美东 王卫军 方钱 李剑锋 金鹏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09年3月,行开放(504例)或腹腔镜(65例)直肠癌前切除术56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9例,发生率为6.8%(39/569)。33例(84.6%)经保守治疗,6例行横结肠造瘘术。对不同医院,...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09年3月,行开放(504例)或腹腔镜(65例)直肠癌前切除术56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9例,发生率为6.8%(39/569)。33例(84.6%)经保守治疗,6例行横结肠造瘘术。对不同医院,术者,患者年龄(≥55岁或<55岁)、性别、吻合方式(手工或吻合器)、手术方式(腹腔镜或开放)、是否近端肠管预防性造瘘、肿瘤位置(腹膜反折以下或以上)、Duke分期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9例吻合口漏均治愈。肿瘤位置、Duke分期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位于腹膜反折以下的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8.9%,28/313)是肿瘤位于腹膜反折以上者(4.3%,11/256)的2.1倍(OR=2.38,95%CI=1.13~7.12,P=0.004)。Duke分期A期吻合口漏发生率2.9%(3/104),B期6.2%(17/274),C期11.6%(16/138),D期21.4%(3/14)(OR=2.54,95%CI=1.08~6.68,P=0.011)。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肿瘤分期及肿瘤部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吻合口漏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心理健康教育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文飞 王敏志 张巧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468-469,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健康教育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2月,40例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按住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术前心...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健康教育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2月,40例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按住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术前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入院时和介入治疗前存在心理焦虑的情况。结果入院时观察组焦虑比例、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85%(17/20)vs.95%(19/20),χ2=0.278,P=0.598;62.60±9.71 vs.66.30±9.22,t=1.268,P=0.220];入院后第3~4天行介入手术前,观察组焦虑比例、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3/20)vs.75%(15/20),χ2=14.545,P=0.000;42.60±8.23 vs.62.40±13.12,t=4.960,P=0.000]。结论术前心理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 焦虑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2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剑锋 方钱 +4 位作者 金鹏飞 李智涛 李嘉根 陈军政 王卫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9年8月~2010年5月对82例阑尾炎,在脐孔切口1.5 cm应用10 mm 30°腹腔镜,另外置入1~2枚5 mm trocar完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结果 8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及...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9年8月~2010年5月对82例阑尾炎,在脐孔切口1.5 cm应用10 mm 30°腹腔镜,另外置入1~2枚5 mm trocar完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结果 8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及改变手术方式。32例经脐单孔双trocar法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34 min。住院时间2~5d,平均3.3 d。50例经脐单孔三trocar法手术时间20~45 min,平均27 min。住院时间2~5 d,平均2.8 d。80例术后随访5~14个月,无切口感染、再发右下腹痛等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简单易行、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美容效果较好,但需要特殊的可弯曲腹腔镜操作器械,手术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经脐单孔手术 阑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近波 许国斌 +5 位作者 董美平 朱金强 史朝红 鄢来超 曹烈祥 吴仙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57-3858,386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方法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行PCI的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42例,按随机...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方法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行PCI的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21例。A组在行PCI后24 h开始行CRRT;B组在行PCI前8 h及行PCI后24 h均行CRRT。对比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及血肌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入院时APACHEⅡ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CIN发生率降低(P<0.05)。A组患者PCI后24 h血肌酐水平高于PCI前(t=2.759,P<0.05),PCI前及PCI后48、72 h血肌酐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23、0.272,P>0.05);B组患者PCI后24 h血肌酐水平与PCI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4,P>0.05),PCI后48、72 h血肌酐水平低于PCI前(t=3.764、2.517,P<0.05)。结论 PCI前、后均行CRRT较仅在PCI后行CRRT能更有效地减少CIN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肾病 肾替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小病毒B19感染致新生儿严重贫血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福根 陈弘 +1 位作者 林峰 张建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报告1例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引起新生儿严重贫血并死亡的病例 ,以提高对细小病毒B19感染的认识和重视。方法收集患儿病史、症状体征、初步实验室检查 ,结合尸体解剖病理检查结论 ,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分析 ,并复习文献。结果患儿血红蛋白... 目的报告1例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引起新生儿严重贫血并死亡的病例 ,以提高对细小病毒B19感染的认识和重视。方法收集患儿病史、症状体征、初步实验室检查 ,结合尸体解剖病理检查结论 ,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分析 ,并复习文献。结果患儿血红蛋白1.9g/L ,抢救治疗2h。死亡后尸体解剖 ,见所有造血干细胞中幼红细胞核内含有中心透明、匀质苏木精和伊红双染色的包涵体 ,周围有一边缘稍不规则的环 ,符合细小病毒B19感染的特征性表现。结论应提高对新生儿贫血病因的认识 ,重视妊娠期细小病毒B19感染对胎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细小病毒B19 新生儿 胎儿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胸膜活检在中、大量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相国 马红霞 +1 位作者 林慧频 张铁栓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04-105,共2页
胸腔积液是胸膜疾病的常见表现,胸穿抽液送检多能明确病变性质,推测可能病因,但病原学或病理细胞学阳性率低.2002-2006年我们应用B超引导胸膜活检术鉴别诊断40例中大、量胸腔积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大量胸腔积液 胸膜活检术 B超引导 鉴别诊断 价值 细胞学阳性率 常见表现 胸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文飞 王敏志 张巧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479-480,共2页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外科开放手术都逐渐被内镜微创手术所取代,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充分发挥了内镜外科手术可长距离操作的特点,以其突出的切口美容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患者的青睐。我院2006年12月~2011年6...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外科开放手术都逐渐被内镜微创手术所取代,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充分发挥了内镜外科手术可长距离操作的特点,以其突出的切口美容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患者的青睐。我院2006年12月~2011年6月行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68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径路 护理 内镜外科手术 内镜技术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胃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方钱 王卫军 +4 位作者 李剑锋 金鹏飞 李智涛 李嘉根 陈军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胃恶性肿瘤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5年9月~2010年6月,27例早期及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6例,近端胃联合脾脏切除术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8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胃恶性肿瘤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5年9月~2010年6月,27例早期及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6例,近端胃联合脾脏切除术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8例。术区及切口用氟尿嘧啶(5-FU)蒸馏水冲洗,术后TNM分期Ⅱ期及以上予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FU(FOLFOX)方案化疗。结果 27例腹腔镜辅助胃部分及全胃切除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D1清扫8例,D2 19例。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远端胃切除、近端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手术时间分别为240和370 min、260~390(338±126)min、220~350(276±95)min、350 min,术中出血分别为180和230 ml、50~260(138±80)ml、80~300(112±76)ml、250 ml。清扫淋巴结分别为30和45枚、25~38(30±9)枚、21~43(31±11)枚、40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和5 d、2~5(4.5±1.4)d、3~5(4.1±1.0)d、5 d,下床活动时间分别4和5 d、3~5(3.5±1.1)d、2~5(3.2±1.0)d、6 d,进流质时间为6和7 d、5~8(6.2±1.3)d、4~7(5.9±1.1)d、7 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和12 d、9~11(9.2±1.1)d、7~12(8.2±1.3)d、12 d。术后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10例,ⅢA期9例,ⅢB期5例。23例术后随访4~57个月,平均26个月,其中16例>12个月。7例死亡,术后生存9~52个月,平均32个月。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切除 胃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特殊类型的结直肠息肉 被引量:17
17
作者 邵春法 王卫军 +5 位作者 谢健进 应小妮 方钱 李剑锋 陆爱国 郑民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398-399,40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方法良性息肉行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息肉切除困难者或有风险者可选用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肠段切除术,复杂病例采用混合术式(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方法良性息肉行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息肉切除困难者或有风险者可选用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肠段切除术,复杂病例采用混合术式(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肠段切除术)。结果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l4例,手术时间55~158 min,平均103 min。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82、206 min。结肠镜辅助腹腔镜降结肠部分切除术(降结肠多发息肉,其中1枚息肉为无蒂息肉)1例,手术时间98 min。混合术式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02、166min。19例术后随访10~48个月,平均28个月,无一例息肉残留、复发或再次手术。结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镜 结直肠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应小妮 颜咏梅 陶海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71-472,共2页
腹腔镜手术是微创外科发展的标志,具有使患者避免开腹手术、损伤小、瘢痕小、术后粘连少、切口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受到医患欢迎。但腹腔镜手术的相关并发症仍是值得重视的课题。现将我院2005年2月~2010年6月妇科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是微创外科发展的标志,具有使患者避免开腹手术、损伤小、瘢痕小、术后粘连少、切口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受到医患欢迎。但腹腔镜手术的相关并发症仍是值得重视的课题。现将我院2005年2月~2010年6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处理及护理情况总结如下,以探讨更好的妇科腹腔镜术中、术后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术 术后并发症 护理方法 妇科腹腔镜手术 相关并发症 并发症处理 微创外科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对比剂肾损害80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审 陈云鹏 +2 位作者 董志兵 林文辉 张济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术后急性肾损害的疗效。方法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250例,随机分为3组。联合预防组80例,术前及术后3 d服用普罗布考500 mg,bid;阿托伐他汀20 mg,qd;普罗布考组85...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术后急性肾损害的疗效。方法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250例,随机分为3组。联合预防组80例,术前及术后3 d服用普罗布考500 mg,bid;阿托伐他汀20 mg,qd;普罗布考组85例,术前及术后3 d服用普罗布考500 mg,bid;阿托伐他汀组85例,术前及术后3 d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qd。所有患者术后立即接受水化治疗12 h(1 mL.kg-1.h-1)。3组均给予防治冠心病标准用药,如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观察术前及术后3 d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并计算对比剂急性肾损害(CIAKI)发生率。结果联合预防组手术后BUN水平升高(3.12±0.54)mmol.L-1,Ccr水平升高(8.41±2.13)mL.min-1,CIAKI发生率3.75%,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普罗布考组:(6.22±0.82)mmol.L-1,(17.14±2.29)mL.min-1,12.94%;阿托伐他汀组:(7.02±1.13)mmol.L-1,(22.09±2.38)mL.min-1,15.29%](P<0.05)。3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CIAKI发生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阿托伐他汀 造影剂 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耳聋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突变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婷 曾爱平 +1 位作者 郑静 管敏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6-325,共10页
线粒体DNA突变是引起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与综合征型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导致综合征型耳聋的线粒体DNA突变多为异质性,然而对于非综合征型耳聋突变则多以同质性或高度异质性存在,说明这种分子致... 线粒体DNA突变是引起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与综合征型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导致综合征型耳聋的线粒体DNA突变多为异质性,然而对于非综合征型耳聋突变则多以同质性或高度异质性存在,说明这种分子致病性需要较高的阈值.位于12S rRNA解码区的A1555G和C1494T突变是造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和非综合征型耳聋常见的分子机制.这些突变可能造成12S rRNA二级结构的改变,影响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降低细胞内ATP的产生,由此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耳聋.但是多数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还仅处于推测阶段.其它修饰因子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线粒体单体型、核修饰基因参与了线粒体12SrRNA基因A1555G和C1494T突变相关的耳聋表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12S RRNA 突变 耳聋 修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