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粘附和迁移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陈晓锋 唐礼江 +3 位作者 朱敏 顾振纶 江建军 杜于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丹参酮ⅡA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床时间对腰椎穿刺术后头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金笑平 黄米武 +7 位作者 陈秋月 蒋辉华 柯绍发 周元林 王恩 张丹红 屈铁军 黄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腰椎穿刺术 卧床时间 术后头痛 腰穿后头痛 去枕平卧 医患双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汪志军 汤永志 +3 位作者 燕飞 陈景丹 刘均艳 赵海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片/次,每天3次,连用6周,其他治...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片/次,每天3次,连用6周,其他治疗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浆内毒素及肠道通透性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TB)和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同时两组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明显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改善肝功能,具有辅助治疗肝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肝功能 内毒素 肠黏膜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朱宗亚 朱向香 +2 位作者 周元林 林青 刘素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12-2515,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幕上性高血压脑出血)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我院近3年来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的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幕上性高血压脑出血)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我院近3年来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的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基线血浆和肽素水平、年龄、GCS评分、脑血肿量、出血部位是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基线血浆和肽素水平、年龄、GCS评分、脑血肿量、脑出血部位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远期预后密切相关;以上指标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为手术决策提供参考指标,对指导临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和肽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5
作者 金小红 陈丽丽 +3 位作者 王昕昕 李凤仙 李绍波 干灵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4-786,共3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12个月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为首次发病,采用鼻咽分泌物定性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阳性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12个月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为首次发病,采用鼻咽分泌物定性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阳性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钠4mg每晚1次口服。观察各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检测两组患儿入院第2天、第6天晨尿中的白三烯E4的含量;对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观察组孟鲁司特钠持续应用3个月),观察各组患儿在此期间再次出现喘息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达到喘息缓解所需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入院第2天、第6天晨尿中的白三烯E4的含量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有3例出现再次喘息,而对照组有11例出现再次喘息。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加用孟鲁司特钠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毒感染后喘息的复发率;两组尿白三烯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并非所有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均与白三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X5AP基因SG13S114A/T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何颖蕾 朱敏 +1 位作者 金笑平 周元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ALOX5AP基因SG13S114A/T多态性,探讨ALOX5AP基因SG13S114A/T的多态性与ACI的关系,以及SG13S114A等位是否为ACI的易感基因。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分析412例确诊的... 目的:通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ALOX5AP基因SG13S114A/T多态性,探讨ALOX5AP基因SG13S114A/T的多态性与ACI的关系,以及SG13S114A等位是否为ACI的易感基因。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分析412例确诊的ACI和368例同时与其基础疾病相匹配的非ACI者的ALOX5AP基因SG13S114A/T的多态性,比较两组间该基因多态性的差异。结果:ACI组ALOX5AP基因SG13S114AA基因型频率以及A等位基因均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OX5AP基因SG13S114A/T的多态性与ACI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关系,也不能得出该基因的A等位基因为ACI的易感基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遗传学 基因型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飞平 卢子文 +3 位作者 俞洪元 叶兰芬 俞亚敏 徐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7年7月对303例高危BPH(年龄65-89岁,平均76.3岁;合并心血管...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7年7月对303例高危BPH(年龄65-89岁,平均76.3岁;合并心血管病151例,肺部疾病67例,糖尿病37例,脑部疾病26例,肾功能不全16例,肝功能异常6例)施行TURP。结果303例高危BPHTURP成功,术后排尿通畅,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与术后3个月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从(19.6±7.9)分下降至(6.4±3.3)分(t=26.838,P=0.000),生活质量评分(QOL)从(4.7±1.5)分下降至(2.3±1.1)分(t=22.459,P=0.000),最大尿流率(Qmax)从(4.1±2.6)ml/s升至(13.9±7.1)ml/s(t=-22.561,P=0.000),残余尿(RU)从(139.0±32.5)ml下降至(13.5±8.6)ml(t=55.143,P=0.000)。结论TURP治疗高危BPH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围手术期个体化处理和手术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Fr4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晓锋 顾振纶 +3 位作者 杨海华 梁中琴 朱敏 陈葆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36-840,共5页
目的 研究金荞麦有效部位Fr4能否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Fr4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膜介导的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碎片;TRAP... 目的 研究金荞麦有效部位Fr4能否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Fr4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膜介导的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碎片;TRAP—PCR-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金荞麦Fr460~240mg·L^-1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电泳呈现出阶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早期凋亡细胞数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MTT法示金荞麦Fr4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趋势,药物作用24h的IC50为115mg·L^-1,Fr4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下降。结论 金荞麦Fr4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端粒酶活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抗原CA125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方崇峰 陈样新 +1 位作者 林仙方 孙星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肿瘤抗原CA125(简称CA125)水平与患者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108例CHF患者通过B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内径及射血分数并探察是否有胸腔积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CA125水平,所有病例根据纽约心...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肿瘤抗原CA125(简称CA125)水平与患者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108例CHF患者通过B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内径及射血分数并探察是否有胸腔积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CA125水平,所有病例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Ⅲ、Ⅳ级组,根据有无胸腔积液而分为胸腔积液患者和非胸腔积液患者。另随机抽取40例有心血管疾病但无CHF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Ⅳ级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Ⅲ级组且Ⅲ级组明显高于Ⅱ级组,血清CA125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呈负相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胸腔积液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非胸腔积液患者,非胸腔积液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①C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其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②胸腔积液患者其血清CA125水平高于非胸腔积液患者,这可能是由于胸膜间皮细胞分泌增加或胸腔积液刺激血清CA125的释放及阻碍其清除有关;③血清CA125水平的测定可能可以用来评价CHF治疗的疗效并可能用来评价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5水平 肿瘤抗原 初步探讨 慢性心力衰竭(CHF) CHF患者 胸腔积液 B型超声心动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纽约心功能分级 血清CAL25 左心室射血分数 血清CA125 胸膜间皮细胞 发病种类 左心室内径 心血管疾病 对照组 分泌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心衰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晓锋 顾振纶 唐礼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左室心肌重构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是一族对细胞外基质成分 (ECM)有特异降解作用的锌依赖性蛋白水解酶 ,MMPs通过影响ECM的降解在心肌重构中起重要作用。MMPs的释放和功能受到严格的调控 ,...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左室心肌重构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是一族对细胞外基质成分 (ECM)有特异降解作用的锌依赖性蛋白水解酶 ,MMPs通过影响ECM的降解在心肌重构中起重要作用。MMPs的释放和功能受到严格的调控 ,包括酶原合成调控、酶原活性调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MPs)的内源性抑制作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存在心肌MMPs表达及活性变化、MMP/TIMP平衡失调等MMPs调控异常现象 ,阐明心肌内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的表达及活性调控对探讨充血性心衰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心肌重构 充血性心力衰竭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丛海涛 丁进峰 +3 位作者 曹东航 陈荣 王惠琴 彭从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孕妇,行硬膜外麻醉后随机等分成A、B、C3组,于手术前A组静注0.5mg/kg氯胺酮;B组0.25mg/kg氯胺酮;C组0.9%生理盐水0.05mL...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孕妇,行硬膜外麻醉后随机等分成A、B、C3组,于手术前A组静注0.5mg/kg氯胺酮;B组0.25mg/kg氯胺酮;C组0.9%生理盐水0.05mL/kg。观察产妇一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胎儿剖出后血气分析及1min与5minApgar评分,以及产妇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氯胺酮仍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对产妇的呼吸功能几乎无影响,能部分缓解由硬膜外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临床剂量常见的苏醒期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血气和Apgar评分无影响。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小,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官产术 麻醉 硬膜外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蔡柳新 方哲平 +3 位作者 李剑锋 杜学峰 陈斌 蔡秀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腹腔镜肝切除时采用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甲组)及10例腹腔镜肝切除时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乙组)病... 目的评价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腹腔镜肝切除时采用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甲组)及10例腹腔镜肝切除时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乙组)病人资料,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幅度及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术后ALT升高幅度:甲组(8.16%±7.54%)<乙组(19.72%±13.20%)(t=-2.494,P=0.022);术后ALT恢复正常时间:甲组[(7.0±2.2)d]<乙组[(9.9±1.4)d](t=-3.560,P=0.002)。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时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优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 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 全肝入肝血流阻断 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影像学检查在土三七引起的肝小静脉闭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华忠 邵辉 +2 位作者 耿才正 吕计算 张智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影像学改变在肝小静脉闭塞性疾病(HVOD)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HVOD患者临床表现、肝脏影像学检查及肝穿刺组织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肝脏超声检查有28例患者可见"斑片状"或"豹纹状"低... 目的探讨肝脏影像学改变在肝小静脉闭塞性疾病(HVOD)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HVOD患者临床表现、肝脏影像学检查及肝穿刺组织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肝脏超声检查有28例患者可见"斑片状"或"豹纹状"低回声区;CT检查均有"地图状"密度改变,肝脏MRI T1WI均呈大片状低信号,T2WI信号呈略高信号,增强后呈"地图状"不均匀强化。肝脏超声诊断HVOD符合率62.2%(28/45);肝脏CT、MRI诊断HVOD符合率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P<0.05)。21例作肝组织穿刺确诊的HVOD患者,检查均显示肝脏有"地图状"的高、低密度改变。结论肝脏CT、MRI诊断HVOD较肝脏超声检查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肝脏CT、MRI可替代肝穿刺组织学检查诊断HV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土三七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症腹腔镜手术日间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政 陈亚红 +1 位作者 那夕明 樊树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362-3364,共3页
目的:探讨日间模式在妇科不孕症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收住方式不同,将手术分成住院和日间两种模式,供患者自愿选择。1年内共完成妇科不孕腹腔镜手术79例,其中,选择住院模式32例,设为对照组;选择日间模式47例,设为观察组。比... 目的:探讨日间模式在妇科不孕症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收住方式不同,将手术分成住院和日间两种模式,供患者自愿选择。1年内共完成妇科不孕腹腔镜手术79例,其中,选择住院模式32例,设为对照组;选择日间模式47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病况、住院时间、手术效果、医疗费用、满意度及相关问题等方面差异。结果:不孕症腹腔镜手术日间模式与住院模式相比,平均住院时间是(1.043±0.204)dvs.(4.62±1.18)d(P<0.01),平均总费用是(4608±943)元vs.(5614±1098)元(P<0.01),满意度是97.87%vs.93.75%。结论:妇科不孕症腹腔镜手术采用日间模式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解决"住院难、看病贵"的社会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日间手术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健 朱成楚 +3 位作者 陈保富 马德华 张波 万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35-3637,共3页
目的: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HO-1)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与恶性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研究HO-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76例食管癌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以28例癌旁组织、65例正常食管组织为对照,... 目的: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HO-1)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与恶性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研究HO-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76例食管癌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以28例癌旁组织、65例正常食管组织为对照,均采用En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HO-1在食管组织细胞核、细胞浆及细胞膜中均有表达,正常组织中以细胞核表达为主,食管癌组织中以细胞浆/膜表达为主。在细胞核的表达上,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细胞浆及细胞膜表达上,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的表达率(P<0.05),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浸润程度及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部位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O-1在食管癌的细胞浆/膜上具有较高的差异性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食管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可能与HO-1相关,HO-1有可能作为食管癌新的标志物以及评估食管癌进展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免疫组化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脑干出血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冯学问 雷盛钦 +1 位作者 胡水婷 鲍贤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644-364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我院42例脑干出血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高发年龄49~63岁,高危因素以高血压最常见。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眩晕、头痛次之。各种眼征表现复杂...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我院42例脑干出血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高发年龄49~63岁,高危因素以高血压最常见。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眩晕、头痛次之。各种眼征表现复杂,以双侧瞳孔缩小最多。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主要病因。脑干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创伤性 临床分析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27例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柳新 方哲平 +3 位作者 陈斌 杜学峰 王爱东 王朝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LPMOD)刮吸断肝技术行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27例.包括规则性肝切除13例(其中Ⅱ、Ⅲ段切除3例,Ⅴ段切除1例,Ⅵ段切除7例,Ⅴ、Ⅵ段切除1例,Ⅴ、Ⅵ、Ⅶ、Ⅷ段切除1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LPMOD)刮吸断肝技术行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27例.包括规则性肝切除13例(其中Ⅱ、Ⅲ段切除3例,Ⅴ段切除1例,Ⅵ段切除7例,Ⅴ、Ⅵ段切除1例,Ⅴ、Ⅵ、Ⅶ、Ⅷ段切除1例),局部切除14例. 结果 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5~360 min,(178.0±78.4)min,术中出血35~1200 ml,(451.7±332.6)ml,术后住院时间2~14 d,(8.4±3.0)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肝海绵状血管瘤15例,肝局灶性增生2例,肝细胞性肝癌伴肝硬化6例,肝胆管结石伴胆管增生2例,肝(血肿)纤维化1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27例术后随访1~26个月,(7.9±7.4)月,复查肝B超或CT,无血管瘤复发、肝癌复发及穿刺口种植、肝内胆管结石残留. 结论 在经过选择的病例中,采用LPMOD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 刮吸断肝法 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上调人肝癌HepG2细胞PTEN基因表达与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伯利 朱敏 +5 位作者 王晨 颜卫华 周美英 陈葆国 戴美珍 干灵红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9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凋亡及与PTEN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冬凌草甲素诱导HepG2细胞的增长抑制;流式细胞术分析DNA倍体测定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碎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凋亡及与PTEN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冬凌草甲素诱导HepG2细胞的增长抑制;流式细胞术分析DNA倍体测定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碎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冬凌草甲素诱导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后PTE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比色法测得冬凌草甲素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随冬凌草甲素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流式细胞术分析HepG2细胞经冬凌草甲素诱导后,细胞凋亡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DNA电泳呈梯状条带。RT-PCR测得PTEN基因mRNA的表达随细胞凋亡增加而逐渐增高。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作用途径可能与上调PTEN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HEPG2 PTEN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控员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 被引量:33
19
作者 应莲琴 王赛君 陈雪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2期355-356,共2页
关键词 医院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质控 医院管理 科护士长 病区护士长 监控网络 质量监控 环节质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鉴别诊断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葆国 纪东辉 +2 位作者 褚邦勇 张丽 罗文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鉴别诊断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MLIL)。方法:采用CD45/SSC散点图设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179例白血病细胞CD14及其它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CD14在179例白血病中的表达,AML25·6%(30/117),CML5... 目的: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鉴别诊断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MLIL)。方法:采用CD45/SSC散点图设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179例白血病细胞CD14及其它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CD14在179例白血病中的表达,AML25·6%(30/117),CML5·9%(1/17),CMML100%(3/3);ALL、CLL、AUL、BAL CD14都阴性。117例AML中,AML-M4CD14阳性占75·0%(15/20),AML-M5a22·2%(2/9),AML-M5b92·9%(13/14)。CD14在AML-M4/M5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486),而AML-M5a/M5b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1)。AML-M0、M1、M2、M6、M7中CD14全部阴性。在AML组中CD14的表达与CD117、CD34呈负相关,与CD64、HLA-DR、CD4、CD36、CD15、CD11b呈正相关。在CD45/SSC、CD71/CD33、CD15/CD11b散点图中M4/M5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克隆位点明显不同。结论:CD14对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具有高特异性,敏感性不足;联合其它抗体不但可以区别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而且可以鉴别AML-M4/M5亚型;CD45/SSC、CD71/CD33、CD15/CD11b三幅散点图有助于鉴别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CD14 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