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医学院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潘乙怀 林新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66-466,共1页
关键词 口腔医学院 保障体系 教学管理 温州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性能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2
作者 柏青 嵇晓利 +1 位作者 刘劲松 麻健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57-660,共4页
碳纳米管(CNT)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新型一维纳米材料。CNT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极好的场致电子发射效应等优点,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CNT在口腔医学领域的使用也逐渐增多,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 碳纳米管(CNT)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新型一维纳米材料。CNT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极好的场致电子发射效应等优点,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CNT在口腔医学领域的使用也逐渐增多,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CNT的主要性能及其在口腔领域中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青年学生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秦化祥 林佳 +3 位作者 吴琬 钱涛 郑衍怡 胡荣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517,共3页
目的:调查温州青年学生鼾症和OSAHS的患病率,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19~24岁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入寝室调查,对3250人进行问卷Ⅰ调查,依据诊断标准得出鼾症病例。再对102位打鼾频率是经常... 目的:调查温州青年学生鼾症和OSAHS的患病率,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19~24岁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入寝室调查,对3250人进行问卷Ⅰ调查,依据诊断标准得出鼾症病例。再对102位打鼾频率是经常和频繁者用包含Epworth嗜睡量表的问卷Ⅱ初筛OSAHS病例。结果:鼾症患者346人(11.3%)。习惯性打鼾者54人(1.8%)。诊断为OSAHS者18人(0.6%),其中男15人(0.49%),女3人(0.11%)。结论:温州地区青年学生鼾症患病率11.3%,OSAHS患病率0.6%。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与肥胖、鼻部疾病、频繁扁桃体炎、等因素有关,应早期对易患因素进行控制,干预鼾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鼾症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阻塞性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在留学生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杨静远 王淑艳 +1 位作者 李洪庆 胡荣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7-598,共2页
PBL是现代医学教育所推崇的教学模式,同样适用于留学生的教学。本文从留学生的特点和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分析,初步探索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留学生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PBL 留学生 口腔解剖生理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和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张维 李晓英 +2 位作者 刘文钊 王甲一 曾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3-685,共3页
对3例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进行分析,并对艾滋病的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口腔医务工作者对艾滋病的警惕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及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关键词 艾滋病 口腔表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门诊预约制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胡荣党 张秀华 《中国医院》 2005年第4期63-64,共2页
无预约制和有预约制的口腔门诊各30名患者进行了主、客观调查,分析了无预约制口腔门诊的存在问题及隐患,继而从"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及优化门诊的角度讨论了有预约制的口腔门诊的意义,得出以下结论:口腔门诊预约... 无预约制和有预约制的口腔门诊各30名患者进行了主、客观调查,分析了无预约制口腔门诊的存在问题及隐患,继而从"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及优化门诊的角度讨论了有预约制的口腔门诊的意义,得出以下结论:口腔门诊预约使患者的有效就诊时间率大大提高,使患者在有序、安静的就医环境中得到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有刊于医院最大限度地利用医疗资源。建议推广和完善口腔门诊预约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门诊 预约制度 医疗服务 服务质量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口内菌株检出情况和药敏性观察 被引量:21
7
作者 周小武 姜巍巍 +1 位作者 毛利艳 梅丽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617-1619,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念珠菌珠菌种的分布和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患者标本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其进行分离鉴定,采用NCCLS M27-A2微量稀释法测定念珠菌株对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四种抗真菌药物以及联合... 目的探讨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念珠菌珠菌种的分布和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患者标本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其进行分离鉴定,采用NCCLS M27-A2微量稀释法测定念珠菌株对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四种抗真菌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的体外药敏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口腔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74.65%%和35.42%,其中白色念珠菌分别占62.26%和58.82%。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对口腔念珠菌的体外试验敏感性总有效率分别为57.89%、86.84%、84.21%和100.00%。特比萘芬与氟康唑联用时,念珠菌对药物敏感性增高。结论口腔念珠菌病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治疗时应进行真菌常规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对耐药菌株的治疗,联合用药也是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口腔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Ⅰ/Ⅱ的三维结构和相关功能
8
作者 杨宁宁 何奎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70-673,共4页
表面蛋白抗原Ⅰ/Ⅱ(AgⅠ/Ⅱ、P1、PAc、SpaP、SspA、SspB等)广泛存在于口腔链球菌细胞壁表面,介导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格登链球菌等口腔链球菌与牙表面的黏附,影响牙菌斑的形成,是影响龋病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自有研究... 表面蛋白抗原Ⅰ/Ⅱ(AgⅠ/Ⅱ、P1、PAc、SpaP、SspA、SspB等)广泛存在于口腔链球菌细胞壁表面,介导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格登链球菌等口腔链球菌与牙表面的黏附,影响牙菌斑的形成,是影响龋病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自有研究报道了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Ⅰ/Ⅱ的V区(SpaP-V)晶体结构之后,陆续有其AgⅠ/Ⅱ的三维结构、格登链球菌V区(SspB-V)的三维结构和C末端(SspB-C)的三维结构见诸报道,逐步揭示了口腔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Ⅰ/Ⅱ的三维立体结构,进一步解释了其功能机制。本文就口腔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的三维结构和相关功能表位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表面蛋白抗原 三维结构 功能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法和三段法在近中水平阻生牙拔除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小玲 方平娟 +2 位作者 刘登峰 徐兴侨 肖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比较2种方法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不同,探讨其优缺点。方法:选取60例双侧基本对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两侧用不同方法拔除阻生牙,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断根情况、术后并发症,采用SPSS17.0软件... 目的:比较2种方法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不同,探讨其优缺点。方法:选取60例双侧基本对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两侧用不同方法拔除阻生牙,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断根情况、术后并发症,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T"型组去远中部分时间、术后24h疼痛和肿胀小于三段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下颌近中阻生牙拔除术中,"T"型法优于三段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阻生牙 “T”型法 三段法 牙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磨牙 被引量:24
10
作者 倪振宇 林新平 +1 位作者 胡荣党 郑敏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在压低磨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例需要压低磨牙的患者(包括3例开牙合患者和两例因对牙合牙缺失而致磨牙伸长的修复前正畸患者),使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磨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比较磨...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在压低磨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例需要压低磨牙的患者(包括3例开牙合患者和两例因对牙合牙缺失而致磨牙伸长的修复前正畸患者),使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磨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比较磨牙在矫治前后的压低量。结果:矫治结束后开牙合患者前牙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修复前正畸患者矫治至缺牙区能进行常规修复。磨牙平均压低3.1mm。结论:应用种植体作支抗能有效地压低磨牙,为某些错合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 支抗 磨牙压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周巧娟 尹恒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分析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语音特点,为语音治疗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72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4~5岁组和6~10岁组,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语音清晰度测试表作为测试材料,记录患儿自发性... 目的分析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语音特点,为语音治疗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72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4~5岁组和6~10岁组,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语音清晰度测试表作为测试材料,记录患儿自发性语音样本。由2位专业语音师对患儿的发音进行现场判听,并对其语音样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表现形式以替代和省略为主。2个年龄组中,错误频率最高的是舌尖前音,最低的是双唇音和唇齿音。6~10岁组腭化和侧化构音的比例高于4~5岁组。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表现形式以替代和省略为主,舌尖前音是错误频率最高的辅音,双唇音和唇齿音发生错误比例最少;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和舌根音的错误一般都是单纯的替代,而舌尖前音、舌面音的错误除了单纯的替代之外,较多出现腭化构音和侧化构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语音习得 错误构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正畸治疗埋伏多生牙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爱琴 郑文龙 +3 位作者 许崇永 程建敏 林新平 胡荣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埋伏多生牙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9例颌骨埋伏多生牙患者作轴位薄层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重建(VR)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任意平面和任意曲面的三维图像。结果:39例计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埋伏多生牙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9例颌骨埋伏多生牙患者作轴位薄层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重建(VR)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任意平面和任意曲面的三维图像。结果:39例计52颗埋伏多生牙均能清楚显示其数量、位置、大小、形状、唇腭侧、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正确诊断埋伏多生牙及其相关情况,对正畸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羟磷灰石复合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金琼 王晓敏 +2 位作者 王晓飞 李旭东 麻健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自制胶原-羟磷灰石(COL-HA)复合膜修复SD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24只SD大鼠的颅顶骨上各制备4个缺损,其中左、右侧缺损区分别覆盖COL-HA复合单层致密膜(第2组)和COL-HA复合双层膜(第3组),额骨缺损区保留作为空白对照(第1组)... 目的探讨自制胶原-羟磷灰石(COL-HA)复合膜修复SD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24只SD大鼠的颅顶骨上各制备4个缺损,其中左、右侧缺损区分别覆盖COL-HA复合单层致密膜(第2组)和COL-HA复合双层膜(第3组),额骨缺损区保留作为空白对照(第1组),枕骨缺损区覆盖Bio-Gide膜作为对比(第4组)。术后2、4、8、12周各处死6只大鼠取材,进行肉眼观察、X线检查、组织切片观察和新生骨量测定,对结果进行广义线性模型/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从术后2周开始除第1组外,其余3组均可见少量新生骨质,12周时3组缺损区由不透明硬组织封闭,并可见分解的部分膜碎片。X线显示,术后12周时第3组和第4组缺损区修复骨密度与原骨质接近,第2组稍低。新生骨量分析显示,术后初期第4组新生骨量大于其余3组,术后12周第4组与第3组和第2组的成骨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OL-HA复合膜能引导大鼠颅骨组织再生,且复合双层膜成骨效果要优于复合单层致密膜,其结构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附着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 胶原 羟磷灰石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Ⅱ,Ⅲ类错舌大小位置及姿势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剑锋 林新平 +1 位作者 黄奎 倪振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比较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舌的大小及姿势位置,探讨舌与矢状向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关系。方法:选用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9例,女为11例,平均年龄在13岁。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11例,女为9例,平均年龄在15岁... 目的:比较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舌的大小及姿势位置,探讨舌与矢状向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关系。方法:选用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9例,女为11例,平均年龄在13岁。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11例,女为9例,平均年龄在15岁。头影测量进行舌总面积、舌体面积、舌根面积、牙合平面以上舌面积、舌体的位置(SO、UO)以及舌体高度及长度及舌体的姿势位(ET、HET、Ltg1-7)的比较分析。结果:1)舌体的前后位置在两种畸形之间未见显著差异。2)舌体的上部形态(Ltg1-7)及牙合平面以上的面积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的舌总面积及舌体面积大于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例,舌根面积两类错牙合畸形之间无显著不同。4)下颌骨长度(Go-Gn)与舌总面积、舌体面积、舌根面积及舌体长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Ⅲ类错牙合畸形与Ⅱ类错牙合畸形之间舌体矢状向大小不同,其与下颌骨长度存在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错 安氏Ⅱ类 安氏Ⅲ类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正畸导萌的力学原理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荣党 郑敏玲 +1 位作者 倪振宇 林新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21-523,共3页
目的 :分析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正畸导萌的力学原理 ,探讨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矫治力方向设计以及改良Nance弓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Nance弓辅以直丝矫治器 ,对 5例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进行正畸一外科联合治疗 ,比... 目的 :分析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正畸导萌的力学原理 ,探讨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矫治力方向设计以及改良Nance弓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Nance弓辅以直丝矫治器 ,对 5例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进行正畸一外科联合治疗 ,比较分析了直接牵引和改良Nance弓辅助牵引二种方式的矫治力方向 ,埋伏牙的移动方式及其力学原理。结果 :5例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 ,尖牙及邻近侧切牙牙髓、牙周健康。力学原理分析显示采用改良Nance弓矫治方法 ,埋伏牙的移动方式更合理 ,所需矫治力更轻 ,支抗负荷更小。结论 :矫治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时 ,要合理设计矫治力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 埋伏阻生 上颌 改良NANCE弓 矫治力 正畸导萌 埋伏牙 移动 显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类型、年龄、性别对患者代偿性构音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尹恒 李扬 +1 位作者 石冰 周巧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3-585,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不同类型的腭裂患者代偿性构音的发生概率。方法:将276例完全性腭裂和不完全性腭裂患者,分别按照≤5岁、≥6岁分组观察代偿性构音发生率;再将各年龄段的患者按照性别分组观察。结果:完全性腭裂组比不完全性腭裂组患者发生... 目的:观察研究不同类型的腭裂患者代偿性构音的发生概率。方法:将276例完全性腭裂和不完全性腭裂患者,分别按照≤5岁、≥6岁分组观察代偿性构音发生率;再将各年龄段的患者按照性别分组观察。结果:完全性腭裂组比不完全性腭裂组患者发生代偿性构音的概率更大。≤5岁组的完全性腭裂与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的代偿性构音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6岁组的完全性腭裂与不完全性腭裂的代偿性构音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代偿性构音的发生与性别无关。结论:腭裂类型、年龄与代偿性构音的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性构音 腭裂 年龄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灭菌方法对番茄种子灭菌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7
17
作者 唐琳 刘建国 马欣荣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8,共2页
评价番茄种子经0.1%升汞和3%~4%次氯酸钠溶液灭菌的效果。方法:将番茄种子浸于3%~4%次氯酸钠溶液中充分振荡20 min,以灭菌水充分漂洗种子3~4次。另将番茄种子浸于75%酒精1~2 min,弃酒精后加入足量的0.1%升汞溶液充分振荡10~15 min... 评价番茄种子经0.1%升汞和3%~4%次氯酸钠溶液灭菌的效果。方法:将番茄种子浸于3%~4%次氯酸钠溶液中充分振荡20 min,以灭菌水充分漂洗种子3~4次。另将番茄种子浸于75%酒精1~2 min,弃酒精后加入足量的0.1%升汞溶液充分振荡10~15 min,再以灭菌水充分漂洗种子4~5次。将种子点播于TMT1固体培养基中。观察记录种子经两种灭菌法后的最早出芽时间、子叶形成时间和全部出芽时间。结果:经两种灭菌剂消毒后的番茄种子的最先出芽时间、子叶形成时间及全部出芽时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番茄种子消毒以3%~4%次氯酸钠溶液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种子 灭菌 次氯酸纳 升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拉伸应变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麻健丰 胡军 +2 位作者 张秀华 李乐乐 陈新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 :研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PDLF)在机械拉伸应变作用下 ,细胞和细胞核投影面积及其细胞骨架的改变情况 ,探讨PDLF的形态、功能和应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制的细胞体外静态机械加载装置用不同的拉伸应变量加力于细胞上 ,通过... 目的 :研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PDLF)在机械拉伸应变作用下 ,细胞和细胞核投影面积及其细胞骨架的改变情况 ,探讨PDLF的形态、功能和应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制的细胞体外静态机械加载装置用不同的拉伸应变量加力于细胞上 ,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形态及其改变情况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 8%、12 %、16%力值组 ,细胞和细胞核投影面积随着加力时间和力值的增加而每天递增 ,肌动蛋白纤维也随之逐渐增粗 ,排列更有规律 ;而在 2 0 %力值组 ,其结果则反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PDLF 细胞骨架 CSK 细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和TiO_2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思钱 王薇 +3 位作者 杜若茜 张大风 刘传通 麻健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9,343,共6页
目的探讨加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牙科ZTA纳米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微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体积分数为55%的浆料,同时加入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 目的探讨加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牙科ZTA纳米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微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体积分数为55%的浆料,同时加入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MgO、TiO2,按二者比例的不同分0、1、2、3、4号组。各组凝胶注模成型后,分别在1150、1200、1300、1400、1450、1500、1600℃下保温2h,冷却后取出抛光,测其三点抗弯强度、线收缩率、相对密度,扫描电镜观察其断面形态。结果添加1%MgO和4%TiO2烧结助剂组(1号组)具有最高的抗弯强度,1600℃保温2h后达(401.78±19.50)MPa,高于0号组(380.64±44.50)MPa。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烧结致密后陶瓷的抗弯强度起降低作用,均比0号组低。MgO含量高于2%及以上,含烧结助剂各组相对密度升高的速率没有明显的区别。烧结温度高于1200℃后各组均出现明显的收缩,且含烧结助剂组均高于0号组。结论含1%MgO和4%TiO2烧结助剂的ZTA纳米复合陶瓷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相对密度速率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作用,且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起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纳米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窝沟封闭术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梅丽琴 曲云鹏 徐小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2-82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EST)和普通窝沟封闭术(conventional sealant techni-que,CST)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我国有关EST与CST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EST)和普通窝沟封闭术(conventional sealant techni-que,CST)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我国有关EST与CST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2010年。在严格筛选资料和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采用RevMan 5.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8篇相关文献,最终有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EST组术后1年新龋发生率与CS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5,95%CI(0.10,2.05)],其它时期防龋效果及3年封闭剂保存率均优于C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7,95%CI(1.91,3.73)]。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的防龋效果优于普通窝沟封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成形封闭术 普通窝沟封闭术 疗效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