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溃疡患儿胃窦组织胃泌素与生长抑素、增殖与凋亡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小志 张海燕 +1 位作者 李雪梅 胡伟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溃疡(DU)患儿胃窦组织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Fas基因配体(Fas-L)的免疫组化表达,探讨它们在小儿DU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44例DU患儿胃镜活检胃窦黏膜标本。设3组实验对...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溃疡(DU)患儿胃窦组织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Fas基因配体(Fas-L)的免疫组化表达,探讨它们在小儿DU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44例DU患儿胃镜活检胃窦黏膜标本。设3组实验对象:A组,DU,HP+;B组,DU,HP-;C组,正常对照组,正常胃窦黏膜组织未见明显病变,HP-。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每例组织分别进行GAS、SS、PCNA、Fas-L染色,数阳性细胞数,比较各组差异。结果:GAS、SS的表达A组、B组均高于C组,PCNA、Fas-L的表达A组高于C组,但统计学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GAS、SS表达增高在小儿DU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HP感染可能促进胃窦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胃泌素类 生长抑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凋亡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型增生及癌变的尖锐湿疣病理及DNA含量分析
2
作者 高宝辉 姚荣欣 +1 位作者 张海燕 谢小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86-187,共2页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从异型增生到癌变的DNA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JDICM A图像分析系统对伴异型增生Ⅰ~Ⅲ级或伴癌变的尖锐湿疣 43例进行DNA含量检测 ,并与 2 5例单纯尖锐湿疣的DNA含量做比较。结果 :单纯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伴异型...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从异型增生到癌变的DNA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JDICM A图像分析系统对伴异型增生Ⅰ~Ⅲ级或伴癌变的尖锐湿疣 43例进行DNA含量检测 ,并与 2 5例单纯尖锐湿疣的DNA含量做比较。结果 :单纯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伴异型增生Ⅲ级 ,尖锐湿疣合并原位癌及尖锐湿疣癌变之间DNA含量依次递增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其中尖锐湿疣伴异型增生Ⅲ级细胞含有大于 5倍体的非整倍体细胞。结论 :尖锐湿疣伴有异型增生Ⅲ级的细胞是一种异常增殖细胞 ,在伴有异型增生的尖锐湿疣癌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DNA 异型增生 癌变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干预 被引量:42
3
作者 王万铁 徐正祄 +3 位作者 林丽娜 王卫 李东 王宗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中的作用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n =10 )、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n =10 )及心肌缺血再灌注 +川芎嗪组 (n =10 ) ;分别检测缺血前、缺血 40mi...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中的作用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n =10 )、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n =10 )及心肌缺血再灌注 +川芎嗪组 (n =10 ) ;分别检测缺血前、缺血 40min和再灌注 2 0min 3个时点的指标变化。检测血浆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代谢产物 (NOP)含量、测定ET水平、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并行心肌电镜观察。结果 :心肌缺血 40min、再灌注 2 0min血浆NOP明显低于、ET及LDH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尤以再灌注 2 0min变化显著 (均P <0 0 1) ;心肌组织NOP和LDH明显低于、ET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心肌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川芎嗪可逆转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结论 :缺血再灌注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即NO水平下降和ET水平升高 ) ,在MIRI发生发展中起介导作用 ;川芎嗪通过保护冠脉内皮 ,提高机体内NO水平和降低机体内ET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类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万铁 徐正衸 +3 位作者 林丽娜 王卫 李东 王宗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82-885,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A组 ) ,单纯休克组 (B组 ) ,川芎嗪治疗组 (C组 )。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放射免疫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末端回肠粘...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A组 ) ,单纯休克组 (B组 ) ,川芎嗪治疗组 (C组 )。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放射免疫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末端回肠粘膜丙二醛 (MDA)、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及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 /NO-3 )含量 ,并取体循环血做细菌培养 ,取肠粘膜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B组肠粘膜MDA、TNFα、IL - 1β含量明显高于A组 ,NO-2 /NO-3 浓度显著低于A组 ,而C组变化无显著 ;B组细菌移位率明显高于A组 ,而C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B组肠粘膜损伤明显重于A组 ,C组明显轻于B组 ,而C组与A组差异无显著。结论 :川芎嗪能保护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功能 ,这可能与其清除体内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膜 中草药 川芎嗪 屏障功能 保护作用 失血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的干预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万铁 林丽娜 +2 位作者 徐正祄 谢克俭 王宗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HIRI)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HIRI实验兔及肝癌手术患者 ,观察血浆TNF含量、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肝形态学的变化及L Arg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HIR...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HIRI)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HIRI实验兔及肝癌手术患者 ,观察血浆TNF含量、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肝形态学的变化及L Arg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HIRI期间 ,TNF和ALT明显升高 (P <0 .0 1)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实验兔r =0 .912 ,P <0 .0 1;患者r =0 .5 35 ,P <0 .0 1) ,肝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使用L Arg后 ,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显著减轻 (P <0 .0 5和P <0 .0 1)。结论 :TNF是HIRI的重要发病因素 ,L Arg可通过降低TNF减轻H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肿瘤坏死因子 左旋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对MGC-803胃癌细胞株抗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抒 李雪梅 +2 位作者 王建光 杨万山 李香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31-833,837,共4页
目的 :研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killcells ,CIK)对MGC 80 3胃癌细胞株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CIK细胞对MGC 80 3胃癌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的影响及细胞毒活性 ;通过HE... 目的 :研究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killcells ,CIK)对MGC 80 3胃癌细胞株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CIK细胞对MGC 80 3胃癌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的影响及细胞毒活性 ;通过HE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p5 3、p16、C myc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MTT比色法表明随着CIK细胞与胃癌细胞效靶比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 ,抑制率明显增强 (P <0 0 1)。CIK细胞作用于胃癌细胞 2 4小时后 ,形态学观察胃癌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CIK实验组p5 3、p16、C myc蛋白随作用时间延长表达均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IK细胞是一种新型高效具有较强杀伤体外胃癌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其杀伤MGC 80 3胃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p5 3、C myc的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MGC-803胃癌细胞 抗肿瘤 细胞凋亡 P53蛋白表达 P16蛋白表达 C-MYC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53蛋白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高宝辉 谢丽微 +1 位作者 祁旦巳 赵志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内膜样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内皮素-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孔霞 项如莲 +3 位作者 胡型锑 高宝辉 陈其 方周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37-2141,共5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中重度PH组12例、轻度PH组14例、无PH组14例;另选取10例非心脏疾患手术病人10例作为对...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中重度PH组12例、轻度PH组14例、无PH组14例;另选取10例非心脏疾患手术病人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硝酸还原酶、透射电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各组患儿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血ET-1、一氧化氮(NO)浓度及肺细小动脉ET-1、e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血浆ET-1水平,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明显高于无PH组(P<0.01);血清NO浓度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明显低于无PH组(P<0.01)。②电镜下,中重度PH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外膜胶原纤维密集;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胶原纤维增生轻于中重度PH组;无PH组肺细小动脉结构改变不明显。③免疫组化显示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ET-1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高于无PH组(P<0.01);而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eNOS平均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无PH组(P<0.01)。结论ET-1、eNOS可能参与了先天性心脏病PH的形成与肺血管结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1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心脏病 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4F改善狼疮样小鼠肾脏病变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帆 张普 +3 位作者 俞佳文 卢婷婷 李校堃 林灼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类似肽(L-4F)对apoE-/-Fas-/-C57BL/6狼疮样小鼠自发性狼疮肾病变的影响。方法:选用8~9周龄的雌性小鼠,腹腔注射L-4F,治疗25周。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自身抗体相关细胞因子、脂联素及尿蛋白水平。结果:与apoE-/-F...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类似肽(L-4F)对apoE-/-Fas-/-C57BL/6狼疮样小鼠自发性狼疮肾病变的影响。方法:选用8~9周龄的雌性小鼠,腹腔注射L-4F,治疗25周。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自身抗体相关细胞因子、脂联素及尿蛋白水平。结果:与apoE-/-Fas-/-C57BL/6小鼠相比,L-4F治疗使apoE-/-Fas-/-C57BL/6小鼠的淋巴结和肾小球的大小均显著减小(P<0.05),并降低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抗氧化磷脂类抗体、IL-6和TNF-α的循环水平,同时提高小鼠血清脂联素水平(P<0.05)。结论:L-4F能显著改善狼疮样小鼠的肾脏病变,对治疗狼疮肾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I模拟肽 狼疮肾炎 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宝辉 祁旦巳 谢丽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60-760,共1页
关键词 硬脊膜外肿瘤 淋巴瘤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致大白鼠心脏病变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宗敏 王小同 黄欢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 :探讨广州管圆线虫所致大白鼠心脏的病理变化。方法 :大白鼠感染管圆线虫后 ,用光镜与电镜观察其心脏的形态改变。结果 :感染 30天后的大白鼠右心房室及肺动脉可见成虫寄生 ,心肌纤维变性 ,嗜酸粒细胞浸润 ,内膜细胞脱落 ,外膜有... 目的 :探讨广州管圆线虫所致大白鼠心脏的病理变化。方法 :大白鼠感染管圆线虫后 ,用光镜与电镜观察其心脏的形态改变。结果 :感染 30天后的大白鼠右心房室及肺动脉可见成虫寄生 ,心肌纤维变性 ,嗜酸粒细胞浸润 ,内膜细胞脱落 ,外膜有纤维素渗出。电镜下见肌膜高度水肿 ,肌丝溶解 ,线粒体空泡变等。结论 :广州管圆线虫所致大白鼠的心脏病变 ,主要表现为成虫寄生于右心室 ,并可致心内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心脏病 大白鼠 病理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