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撑开支具在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中作用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林海燕 郑余银 +6 位作者 蒋松鹤 赵晓君 李莎莎 卢君艳 陈海丽 屠文展 Joseph Tu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评价胸腰椎撑开支具在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自行研制胸腰椎撑开支具,25例患者均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第3-4周,分别在卧位无支具、卧位戴撑开支具和立位戴撑开支具等三种状态下拍摄胸腰椎正侧位CR片... 目的:评价胸腰椎撑开支具在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自行研制胸腰椎撑开支具,25例患者均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第3-4周,分别在卧位无支具、卧位戴撑开支具和立位戴撑开支具等三种状态下拍摄胸腰椎正侧位CR片,分别测量损伤椎体的上一正常椎体前(后)下缘至上一正常椎体前(后)下缘的高度。结果:三种不同状态下损伤椎体的前缘高度分别是118.257±13.524mm、121.414±12.879mm、119.237±12.527mm,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卧位戴撑开支具与卧位无支具、立位戴撑开支具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卧位无支具与立位戴撑开支具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种状态损伤椎体的后缘高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行研制的胸腰椎撑开支具,能有效地与后路内固定器协同发挥减少自身体重对受损椎体的压力,增强受损脊柱的稳定性,保证早期康复训练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具 脊髓损伤 康复训练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假性黏液瘤CT诊断(附21例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邱乾德 许崇永 +1 位作者 滕陈迪 相世峰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黏液瘤21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21例中原发瘤恶性8例,其中卵巢黏液囊腺癌3例,阑尾黏液囊腺癌4例,结肠黏液腺癌1例;良性13例,...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黏液瘤21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21例中原发瘤恶性8例,其中卵巢黏液囊腺癌3例,阑尾黏液囊腺癌4例,结肠黏液腺癌1例;良性13例,其中阑尾黏液囊腺瘤4例,阑尾黏液囊肿2例,卵巢黏液囊腺瘤6例,胰腺黏液囊腺瘤1例。CT平扫见肝牌等实质脏器边缘扇贝样或结节状压迹,腹腔不规则囊实性肿块,CT值19.9~25.8HU;脏器周围、网膜间隙、腹腔、盆腔见大量黏液性腹水,CT值10~15HU;腹膜增厚,厚度1.0~2.0cm;增强扫描显示囊实性病变仅见囊壁、网膜、腹膜轻度强化,囊内病灶无明显强化。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是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