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撑开支具在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中作用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林海燕 郑余银 +6 位作者 蒋松鹤 赵晓君 李莎莎 卢君艳 陈海丽 屠文展 Joseph Tu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评价胸腰椎撑开支具在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自行研制胸腰椎撑开支具,25例患者均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第3-4周,分别在卧位无支具、卧位戴撑开支具和立位戴撑开支具等三种状态下拍摄胸腰椎正侧位CR片... 目的:评价胸腰椎撑开支具在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自行研制胸腰椎撑开支具,25例患者均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第3-4周,分别在卧位无支具、卧位戴撑开支具和立位戴撑开支具等三种状态下拍摄胸腰椎正侧位CR片,分别测量损伤椎体的上一正常椎体前(后)下缘至上一正常椎体前(后)下缘的高度。结果:三种不同状态下损伤椎体的前缘高度分别是118.257±13.524mm、121.414±12.879mm、119.237±12.527mm,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卧位戴撑开支具与卧位无支具、立位戴撑开支具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卧位无支具与立位戴撑开支具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种状态损伤椎体的后缘高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行研制的胸腰椎撑开支具,能有效地与后路内固定器协同发挥减少自身体重对受损椎体的压力,增强受损脊柱的稳定性,保证早期康复训练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具 脊髓损伤 康复训练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侧卧位舒适枕高与肩颧距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芳 林海燕 +3 位作者 蒋松鹤 陈海丽 卢群略 余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6-468,共3页
近年来,大学生颈椎病越来越受到关注,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且多与慢性劳损有关,X线表现为颈椎曲度的改变及失稳。由于青年颈椎病的始发症状多表现为颈肩部疲劳及酸胀不适,因此,早期采取多种措施恢复颈部疲劳,防止出现慢性劳损... 近年来,大学生颈椎病越来越受到关注,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且多与慢性劳损有关,X线表现为颈椎曲度的改变及失稳。由于青年颈椎病的始发症状多表现为颈肩部疲劳及酸胀不适,因此,早期采取多种措施恢复颈部疲劳,防止出现慢性劳损和颈椎失稳显得十分重要。除颈部康复操有一定预防作用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卧位舒适 相关性 枕高 颈部疲劳 慢性劳损 颈椎失稳 颈椎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患者及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陶涛涛 屠文展 蒋松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8-291,共4页
近年来,随着诱发电位技术的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EPs),也称诱发反应(evoked response),是指给予神经系统(从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特定的刺激,或使大脑对刺激(正性或负性)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 近年来,随着诱发电位技术的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EPs),也称诱发反应(evoked response),是指给予神经系统(从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特定的刺激,或使大脑对刺激(正性或负性)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的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和特定位相的生物电反应,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状态,并与复杂的心理、生理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技术 脊髓损伤患者 动物模型 应用 大脑皮质 神经系统 诱发反应 时间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