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杨晓东
王建红
+5 位作者
吴东方
梅劲
刘杨武
杨锦
张根福
唐茂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为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新鲜成人尸体20具(40侧),行一次性全身乳胶灌注5具,全身动脉造影15具。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Scion image,对小腿前外侧区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旋CT扫描...
目的为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新鲜成人尸体20具(40侧),行一次性全身乳胶灌注5具,全身动脉造影15具。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Scion image,对小腿前外侧区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图像工作站,对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该区共有外径≥0.5mm的穿支(7.0±3.0)支,外径(0.7±0.2)mm,蒂长(3.3±1.7)cm,穿支的供血面积(33.0±8.0)cm2。腓浅动脉起始外径(1.2±0.3)mm,干长(5.6±1.8)cm,与中、下1/3处腓浅下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穿支吻合构成一条几乎不减少口径的血管链。结论腓浅动脉与腓浅下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穿支相吻合构成的血管链供养小腿前外侧区皮肤,由此设计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浅动脉
穿支皮瓣
应用解剖
数字解剖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杨晓东
丁茂超
+5 位作者
梅劲
张根福
杨锦
刘杨武
丁建波
唐茂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4-628,共5页
目的为股前内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尸体20具(40侧),行一次性全身乳胶灌注5具,全身动脉造影15具。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Scion image,对股前内侧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旋CT扫描数据以...
目的为股前内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尸体20具(40侧),行一次性全身乳胶灌注5具,全身动脉造影15具。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Scion image,对股前内侧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图像工作站对该区穿支皮瓣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股前内侧区共有外径≥0.5mm的穿支(21.0±4.0)支,外径(0.8±0.1)mm,蒂长(4.5±2.1)cm,穿支的平均供血面积(44±4.8)cm2。将股前内侧区分为上、中、下3区,发现三个区域均有穿支供应相应区域皮肤,中1/3区是穿支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多为肌皮穿支,主要由股动脉主干,旋股外侧动脉起始部,以及膝降动脉的穿支供血。结论股前内侧区穿支丰富,穿支蒂的来源因解剖部位而不同,在中1/3区穿支出现率较为恒定,设计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内侧
穿支皮瓣
应用解剖
数字解剖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杨晓东
王建红
吴东方
梅劲
刘杨武
杨锦
张根福
唐茂林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手足外科
温州
医学院
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9-632,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0C33012)
文摘
目的为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新鲜成人尸体20具(40侧),行一次性全身乳胶灌注5具,全身动脉造影15具。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Scion image,对小腿前外侧区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图像工作站,对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该区共有外径≥0.5mm的穿支(7.0±3.0)支,外径(0.7±0.2)mm,蒂长(3.3±1.7)cm,穿支的供血面积(33.0±8.0)cm2。腓浅动脉起始外径(1.2±0.3)mm,干长(5.6±1.8)cm,与中、下1/3处腓浅下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穿支吻合构成一条几乎不减少口径的血管链。结论腓浅动脉与腓浅下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穿支相吻合构成的血管链供养小腿前外侧区皮肤,由此设计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腓浅动脉
穿支皮瓣
应用解剖
数字解剖
显微外科
Keywords
Superficial perone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
Clinical anatomy
Digital anatomy
Microsurgery
分类号
R323.7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杨晓东
丁茂超
梅劲
张根福
杨锦
刘杨武
丁建波
唐茂林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手足外科
温州
医学院
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4-628,共5页
基金
义乌市科技攻关项目(2009-G3-01)
文摘
目的为股前内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尸体20具(40侧),行一次性全身乳胶灌注5具,全身动脉造影15具。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Scion image,对股前内侧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图像工作站对该区穿支皮瓣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股前内侧区共有外径≥0.5mm的穿支(21.0±4.0)支,外径(0.8±0.1)mm,蒂长(4.5±2.1)cm,穿支的平均供血面积(44±4.8)cm2。将股前内侧区分为上、中、下3区,发现三个区域均有穿支供应相应区域皮肤,中1/3区是穿支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多为肌皮穿支,主要由股动脉主干,旋股外侧动脉起始部,以及膝降动脉的穿支供血。结论股前内侧区穿支丰富,穿支蒂的来源因解剖部位而不同,在中1/3区穿支出现率较为恒定,设计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股前内侧
穿支皮瓣
应用解剖
数字解剖
显微外科
Keywords
Anteromedi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Clinical anatomy
Digital anatomy
Microsurgery
分类号
R323.7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杨晓东
王建红
吴东方
梅劲
刘杨武
杨锦
张根福
唐茂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杨晓东
丁茂超
梅劲
张根福
杨锦
刘杨武
丁建波
唐茂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