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干预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万铁 徐正祄 +3 位作者 林丽娜 王卫 李东 王宗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中的作用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n =10 )、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n =10 )及心肌缺血再灌注 +川芎嗪组 (n =10 ) ;分别检测缺血前、缺血 40mi...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中的作用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n =10 )、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n =10 )及心肌缺血再灌注 +川芎嗪组 (n =10 ) ;分别检测缺血前、缺血 40min和再灌注 2 0min 3个时点的指标变化。检测血浆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代谢产物 (NOP)含量、测定ET水平、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并行心肌电镜观察。结果 :心肌缺血 40min、再灌注 2 0min血浆NOP明显低于、ET及LDH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尤以再灌注 2 0min变化显著 (均P <0 0 1) ;心肌组织NOP和LDH明显低于、ET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心肌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川芎嗪可逆转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结论 :缺血再灌注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即NO水平下降和ET水平升高 ) ,在MIRI发生发展中起介导作用 ;川芎嗪通过保护冠脉内皮 ,提高机体内NO水平和降低机体内ET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类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万铁 徐正衸 +3 位作者 林丽娜 王卫 李东 王宗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82-885,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A组 ) ,单纯休克组 (B组 ) ,川芎嗪治疗组 (C组 )。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放射免疫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末端回肠粘...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A组 ) ,单纯休克组 (B组 ) ,川芎嗪治疗组 (C组 )。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放射免疫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末端回肠粘膜丙二醛 (MDA)、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及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 /NO-3 )含量 ,并取体循环血做细菌培养 ,取肠粘膜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B组肠粘膜MDA、TNFα、IL - 1β含量明显高于A组 ,NO-2 /NO-3 浓度显著低于A组 ,而C组变化无显著 ;B组细菌移位率明显高于A组 ,而C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B组肠粘膜损伤明显重于A组 ,C组明显轻于B组 ,而C组与A组差异无显著。结论 :川芎嗪能保护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功能 ,这可能与其清除体内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膜 中草药 川芎嗪 屏障功能 保护作用 失血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注射液对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时效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唐红丽 莫云长 耿武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8期908-911,共4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时对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及苏醒时效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鼻内镜手术病例60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地佐辛组,男11例,女9例)、Ⅱ组(芬太尼组,男12例,女8例)、Ⅲ组(对照组,男9例,女1...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时对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及苏醒时效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鼻内镜手术病例60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地佐辛组,男11例,女9例)、Ⅱ组(芬太尼组,男12例,女8例)、Ⅲ组(对照组,男9例,女11例)。三组病人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七氟醚和持续静注异丙酚麻醉。术毕填塞纱布条时,Ⅰ组以地佐辛0.1 mg/kg,Ⅱ组以芬太尼0.002 mg/kg,Ⅲ组以生理盐水1 mL静脉注射,观察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苏醒时效。结果:三组病人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Ⅰ组、Ⅱ组较Ⅲ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组拔管时循环动力学稳定、镇静适度,对苏醒时间无影响,地佐辛用于鼻内镜手术围拔管期安全有效,麻醉苏醒过程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芬太尼 鼻内镜手术 苏醒时效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的干预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万铁 林丽娜 +2 位作者 徐正祄 谢克俭 王宗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HIRI)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HIRI实验兔及肝癌手术患者 ,观察血浆TNF含量、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肝形态学的变化及L Arg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HIR...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HIRI)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HIRI实验兔及肝癌手术患者 ,观察血浆TNF含量、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肝形态学的变化及L Arg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HIRI期间 ,TNF和ALT明显升高 (P <0 .0 1)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实验兔r =0 .912 ,P <0 .0 1;患者r =0 .5 35 ,P <0 .0 1) ,肝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使用L Arg后 ,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显著减轻 (P <0 .0 5和P <0 .0 1)。结论 :TNF是HIRI的重要发病因素 ,L Arg可通过降低TNF减轻H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肿瘤坏死因子 左旋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万铁 林丽娜 +2 位作者 徐正介 李东 王宗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C)预防及治疗肝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制备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检测血浆及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维生素E(VitE) ,动态观察肝形态学变化 ,并应用0.25g·kg-1VitC防治脂质过氧化损...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C)预防及治疗肝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制备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检测血浆及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维生素E(VitE) ,动态观察肝形态学变化 ,并应用0.25g·kg-1VitC防治脂质过氧化损伤。结果肝缺血再灌注期间 ,MDA明显增高 ,VitE显著下降 ,肝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 ;缺血前及再灌注时应用VitC ,血、肝M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Vit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肝形态学异常改变明显减轻。结论0.25g·kg-1VitC能抑制或减轻肝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用 肝缺血再灌注 脂质过氧化损伤 维生素C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阻断和再开放对兔胰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万铁 徐正衸 林丽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5-96,98,共3页
目的 :观察肝门阻断 (HVO)及再开放 (HVR)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健康日本大耳白兔 2 5只 ,体重 2 3- 3.0kg ,分别于HVO前、HVO 10、2 0min及HVR后 (10、30、6 0、12 0 )min不同时点取血 ,并在HVO前、HVO 2 0min、HVR后 ... 目的 :观察肝门阻断 (HVO)及再开放 (HVR)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健康日本大耳白兔 2 5只 ,体重 2 3- 3.0kg ,分别于HVO前、HVO 10、2 0min及HVR后 (10、30、6 0、12 0 )min不同时点取血 ,并在HVO前、HVO 2 0min、HVR后 12 0min 3个时点取胰腺组织 ,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HVO时 ,血浆葡萄糖、胰岛素水平及一氧化氮代谢产物 (NO-2 /NO-3 )含量均明显低于阻断前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及丙二醛 (MDA)浓度显著高于阻断前 (P <0 0 5或P <0 0 1) ,并随阻断时间延长而加重 ;血浆淀粉酶、脂肪酶、游离脂肪酸水平则无明显差异 (P>0 0 5 ) ;胰岛细胞的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 ,细胞核形态、结构基本正常 ,而胰腺腺泡细胞变化则不明显。HVR后上述差异逐渐不明显 ,至 12 0min才接近阻断前水平。结论 :急性肝门阻断和再开放对胰腺内分泌功能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阻断 肝门开放 胰腺功能试验 HVO H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减少肝脏手术出血的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043-1044,共2页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在肝脏手术中减少手术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 32例肝脏手术患者采用尼卡地平进行控制性降压 ,与同期 2 0例普通麻醉下完成的肝脏手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控制性降压组 (T组 )和对照组 (C组 )的手术出血量...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在肝脏手术中减少手术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 32例肝脏手术患者采用尼卡地平进行控制性降压 ,与同期 2 0例普通麻醉下完成的肝脏手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控制性降压组 (T组 )和对照组 (C组 )的手术出血量分别为 ( 32 8± 174 3)ml和 ( 5 80± 46 7 2 )ml(P <0 0 1)。T组的血流动力学平稳 ,无低氧血症和心律失常发生 ,尿量维持满意。与对照组相比 ,血清乳酸脱氢酶、γ羟丁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变化较小。结论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可显著减少肝脏手术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地平 肝切除术 失血 手术 血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