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与住院计算机收费的内控制度 被引量:2
1
作者 阮耀明 《卫生经济研究》 2002年第8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门诊收费 住院收费 计算机管理 医院经营 内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财务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2
作者 金明广 章为周 《卫生经济研究》 2002年第7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医院 财务管理 集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卡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潘传迪 陈朝晖 +3 位作者 吴雷 张群瑜 卓一超 高志宏 《卫生经济研究》 2000年第6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磁卡 医院 医疗信息卡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非条件Logistic模型
4
作者 张旭 李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39-42,共4页
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脑出血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已为人们所重视,二者相互影响,一旦发生医院感染,轻者影响恢复,重者促进死亡.影响着脑出血的病程与预后.为控制和预防脑出血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把医院感染的监测与临床治疗... 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脑出血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已为人们所重视,二者相互影响,一旦发生医院感染,轻者影响恢复,重者促进死亡.影响着脑出血的病程与预后.为控制和预防脑出血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把医院感染的监测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目的,我们对1997年1月~1999年6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分析,从中找出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干预 被引量:42
5
作者 王万铁 徐正祄 +3 位作者 林丽娜 王卫 李东 王宗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中的作用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n =10 )、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n =10 )及心肌缺血再灌注 +川芎嗪组 (n =10 ) ;分别检测缺血前、缺血 40mi...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中的作用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n =10 )、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n =10 )及心肌缺血再灌注 +川芎嗪组 (n =10 ) ;分别检测缺血前、缺血 40min和再灌注 2 0min 3个时点的指标变化。检测血浆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代谢产物 (NOP)含量、测定ET水平、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并行心肌电镜观察。结果 :心肌缺血 40min、再灌注 2 0min血浆NOP明显低于、ET及LDH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尤以再灌注 2 0min变化显著 (均P <0 0 1) ;心肌组织NOP和LDH明显低于、ET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心肌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川芎嗪可逆转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结论 :缺血再灌注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即NO水平下降和ET水平升高 ) ,在MIRI发生发展中起介导作用 ;川芎嗪通过保护冠脉内皮 ,提高机体内NO水平和降低机体内ET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类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慢性低氧大鼠PKC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浩 陈少贤 +4 位作者 王良兴 谢于鹏 陈彦凡 王群姬 张洪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慢性低氧大鼠PKC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 :对照组 (A) ,低氧组 (B) ,低氧 +灯盏花素组 (C) ,低氧时间为 4wk。采用透射电镜、放射活性测定法、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灯盏花素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慢性低氧大鼠PKC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 :对照组 (A) ,低氧组 (B) ,低氧 +灯盏花素组 (C) ,低氧时间为 4wk。采用透射电镜、放射活性测定法、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灯盏花素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左右心室重量比 (RV/LV +S)、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 /管总面积 (WA/TA)、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 (SMC)、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肺组织PKC活性、肺细小动脉管壁PKC的影响。结果  (1)B组mPAP、RV/LV +S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C组mPAP、RV/LV +S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2 )光镜下B组WA/TA、SMC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C组WA/TA、SMC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电镜显示B组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 ,胶原纤维丰富 ;C组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较B组明显减少 ;(3)B组肺组织PKC总活性 (PKCt)、胞膜PKC活性(PKCm)、胞质PKC活性 (PKCc)及胞膜PKC活性 (PKCm)占PKC总活性 (PKCt)的百分比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C组PKCt、PKCm、PKCc及PKCm占PKCt的百分比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4 )免疫组化显示B组肺细小动脉 (直径约10 0~ 2 0 0 μm)PKC含量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C组较B组明显为低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蛋白激酶C 低氧 肺性高血压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良兴 陈鸣和 +4 位作者 蔡孔长 蒋仲荪 邢玲玲 陈少贤 吴兰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研究川芎嗪对大鼠慢性缺氧、慢性缺氧伴高二氧化碳所致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对心肌力学指标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嗪(TMPZ)80mg·kg-1能显著抑制由慢性缺氧、慢性缺氧伴高二氧化碳所致肺动脉升压反应及... 研究川芎嗪对大鼠慢性缺氧、慢性缺氧伴高二氧化碳所致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对心肌力学指标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嗪(TMPZ)80mg·kg-1能显著抑制由慢性缺氧、慢性缺氧伴高二氧化碳所致肺动脉升压反应及右心室收缩压,而对右心室RV±dP/dtmax、动脉血氧分压都无明显影响。提示川芎嗪能降低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大鼠的肺动脉压力,而不降低动脉血氧分压,且对右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是一种降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动脉高压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高二氧化碳 肺动脉高压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注射液对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时效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唐红丽 莫云长 耿武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8期908-911,共4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时对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及苏醒时效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鼻内镜手术病例60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地佐辛组,男11例,女9例)、Ⅱ组(芬太尼组,男12例,女8例)、Ⅲ组(对照组,男9例,女1...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时对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及苏醒时效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鼻内镜手术病例60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地佐辛组,男11例,女9例)、Ⅱ组(芬太尼组,男12例,女8例)、Ⅲ组(对照组,男9例,女11例)。三组病人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七氟醚和持续静注异丙酚麻醉。术毕填塞纱布条时,Ⅰ组以地佐辛0.1 mg/kg,Ⅱ组以芬太尼0.002 mg/kg,Ⅲ组以生理盐水1 mL静脉注射,观察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苏醒时效。结果:三组病人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Ⅰ组、Ⅱ组较Ⅲ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组拔管时循环动力学稳定、镇静适度,对苏醒时间无影响,地佐辛用于鼻内镜手术围拔管期安全有效,麻醉苏醒过程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芬太尼 鼻内镜手术 苏醒时效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咪唑迟发性脑病50例CT表现 被引量:16
9
作者 郑荣远 张旭 +1 位作者 郑祥武 吴恩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引起迟发性脑病,近年来国内已见报道,发病率4.58/万,病死率2.2%,大多误诊为“散发性脑炎”。其脑部CT表现尚无专题论述,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该病50例的脑CT扫描结果。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搜集我院神经科198... 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引起迟发性脑病,近年来国内已见报道,发病率4.58/万,病死率2.2%,大多误诊为“散发性脑炎”。其脑部CT表现尚无专题论述,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该病50例的脑CT扫描结果。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搜集我院神经科1986.7~1990.7月间收治的LMS脑病专病登记档案,共50例。男女各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左旋咪唑 CT 药物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防治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肺动脉高压与c-Jun、c-Fos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全 王良兴 +2 位作者 周向锋 黄晓颖 陈少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管壁c-Jun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O_2高CO_2组、低O_2高CO_2+姜黄素组(简称姜黄组)。采用图像分析、免疫组化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观...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管壁c-Jun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O_2高CO_2组、低O_2高CO_2+姜黄素组(简称姜黄组)。采用图像分析、免疫组化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观察姜黄素对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肺动脉压力、血管显微结构及肺动脉管壁原癌基因c-Jun和c-Fos表达影响。结果:血流动力学检测显示姜黄素组mPAP较低O_2高CO_2组明显降低(P<0.01),组间mCA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光镜下姜黄素组肺细小动脉内弹力板扭曲、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及管腔狭窄程度均明显轻于低O_2高CO_2组。电镜下姜黄素组大鼠肺细小动脉内皮细胞结构基本正常,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较轻,胶原少见;外膜胶原纤维较低O_2高CO_2大鼠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法发现肺细小动脉c-Jun和c-Fos平均吸光度值低O_2高CO_2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姜黄素组明显低于低O_2高CO_2组(P<0.01);原位杂交法显示肺细小动脉管壁c-Jun mRNA平均吸光度值姜黄素组显著低于低O_2高CO_2组(P<0.01)。结论:姜黄素有抑制慢性低O_2高CO_2性肺动脉高压和改善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下调c-Fos、c-Jun及其基因的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低氧 慢性 高碳酸血 高血压 肺性 转录激活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万铁 徐正衸 +3 位作者 林丽娜 王卫 李东 王宗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82-885,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A组 ) ,单纯休克组 (B组 ) ,川芎嗪治疗组 (C组 )。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放射免疫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末端回肠粘...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A组 ) ,单纯休克组 (B组 ) ,川芎嗪治疗组 (C组 )。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放射免疫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末端回肠粘膜丙二醛 (MDA)、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及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 /NO-3 )含量 ,并取体循环血做细菌培养 ,取肠粘膜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B组肠粘膜MDA、TNFα、IL - 1β含量明显高于A组 ,NO-2 /NO-3 浓度显著低于A组 ,而C组变化无显著 ;B组细菌移位率明显高于A组 ,而C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B组肠粘膜损伤明显重于A组 ,C组明显轻于B组 ,而C组与A组差异无显著。结论 :川芎嗪能保护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肠粘膜屏障功能 ,这可能与其清除体内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膜 中草药 川芎嗪 屏障功能 保护作用 失血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表达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晓颖 王良兴 +3 位作者 陈少贤 徐正衸 王群姬 范小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70-874,共5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碳体系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周低O2 高CO2 组 (B组 ) ,4周低O2 高CO2 +血晶素组 (C组 )。采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 ,观... 目的 :研究一氧化碳体系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周低O2 高CO2 组 (B组 ) ,4周低O2 高CO2 +血晶素组 (C组 )。采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 ,观察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颈动脉平均压 (mCAP)、右心室 / (左心室 +室间隔 )重量比 [RV/ (LV +S) ]、肺细小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血CO浓度及肺细小动脉HO - 1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B组mPAP、RV/ (LV +S)显著高于A组 (P <0 0 1) ,C组mPAP、RV/ (LV +S)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3组间mCA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全血CO浓度B组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C组明显高于B组 (P <0 0 1)。③光镜下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 /管总面积 (WT/TA)、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 (SMC)、肺细小动脉中膜厚度(PAMT)B组显著高于A组 (P <0 0 1) ,C组明显低于B组 (P <0 0 1)。④电镜下B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 ,面积增大 ,染色质增多 ,外膜胶原纤维密集 ,C组大鼠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轻于B组。⑤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发现B组I级 (直径 >2 0 0 μm)、Ⅱ级 (直径 5 0 - 2 0 0 μm)、Ⅲ级 (直径 <5 0 μm)肺细小动脉HO - 1及HO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氧氧合酶 低氧高二氧化碳性 基因表达 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低O_2高CO_2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NO和肺动脉NOS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正衸 王良兴 +1 位作者 王群姬 张洪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12-1214,I004,共4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体系在慢性低O2 高CO2 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prague -Daw 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4周低O2 高CO2 肺动脉高压组。测定血浆NO含量 ,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细小动脉cNOS和iNOS活性 ,原位杂交法检测其cNOSmRN...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体系在慢性低O2 高CO2 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prague -Daw 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4周低O2 高CO2 肺动脉高压组。测定血浆NO含量 ,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细小动脉cNOS和iNOS活性 ,原位杂交法检测其cNOSmRNA和iNOSmRNA的表达。结果 :肺动脉高压组血浆NO含量、肺细小动脉cNOS活性和cNOS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1) ,而iNOS活性和iNOS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1)。结论 :低O2 高CO2 时肺动脉NOS活性和NOSmRNA表达的改变引起的NO变化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血浆 免疫组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的干预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万铁 林丽娜 +2 位作者 徐正祄 谢克俭 王宗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HIRI)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HIRI实验兔及肝癌手术患者 ,观察血浆TNF含量、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肝形态学的变化及L Arg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HIR...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HIRI)中的作用及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HIRI实验兔及肝癌手术患者 ,观察血浆TNF含量、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肝形态学的变化及L Arg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HIRI期间 ,TNF和ALT明显升高 (P <0 .0 1)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实验兔r =0 .912 ,P <0 .0 1;患者r =0 .5 35 ,P <0 .0 1) ,肝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使用L Arg后 ,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显著减轻 (P <0 .0 5和P <0 .0 1)。结论 :TNF是HIRI的重要发病因素 ,L Arg可通过降低TNF减轻H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肿瘤坏死因子 左旋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欢捷 邵蓓 +4 位作者 郑荣远 李剑敏 颜志钦 谢丽薇 王宗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c fos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帕罗西汀治疗心理应激引起焦虑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理应激模型,观察抗焦虑药物帕罗西汀用药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和下丘脑c f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c fos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帕罗西汀治疗心理应激引起焦虑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理应激模型,观察抗焦虑药物帕罗西汀用药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和下丘脑c f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应激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下丘脑室旁核c fos表达显著增加,而帕罗西汀单次、连续给药能减少应激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和下丘脑室旁核c fos表达。结论:帕罗西汀通过抑制c fos基因表达,下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水平,从而发挥中枢应激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心理应激 C-FOS 皮质醇 下丘脑 室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少贤 姜琴华 +5 位作者 王良兴 陈彦凡 谢于鹏 李焕斌 张琦 范小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45-1250,共6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2 4只日本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组 )、单纯溶栓组 (T组 )、葛根素组 (Pur组 ) ,经右心导管注入条柱状自体血栓 ,心导管法监测血流动力学 ,制...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2 4只日本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组 )、单纯溶栓组 (T组 )、葛根素组 (Pur组 ) ,经右心导管注入条柱状自体血栓 ,心导管法监测血流动力学 ,制备急性肺血栓栓塞实验模型。测定栓塞前、栓塞后2h、溶栓后 2h、4h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的含量 ;术毕肺组织行病理及电镜观察。结果 ①T组和Pur组在溶栓开始后 1h ,PAMP即显著下降 (P <0 0 1) ;在溶栓开始后 1hPur组PAMP即明显低于T组 (P<0 0 5 )。②在栓塞后 2h、溶栓后 2h、4h时 ,T组和Pur组血浆SOD活力均明显低于栓塞前 (P <0 0 5 ) ,而MDA含量在栓塞后 2h无明显变化 ,在溶栓后 2h、4h才开始明显升高 (P <0 0 5 ) ;与T组同期比较 ,Pur组在溶栓后 2h、4h血浆SOD活力和MDA含量分别有明显升高和下降 (P <0 0 5 ,P <0 0 1)。③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研究显示 ,Pur组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较T组明显减轻。结论 葛根素对急性肺血栓栓塞溶栓后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害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肺血栓栓塞 溶栓治疗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常压肺心病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晓颖 樊荣 +1 位作者 卢圆圆 林乾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868-1871,共4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常压慢性低O2诱发的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O2、低O2+红景天苷(低、中、高)组。采用图像分析、免疫组化技术,透射电镜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常压慢性低O2诱发的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O2、低O2+红景天苷(低、中、高)组。采用图像分析、免疫组化技术,透射电镜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指数、肺小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低氧组mPAP、右心指数、肺小动脉显微结构指标:管壁面积/管总面积、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肺细小动脉中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肺血管重建,肺小动脉Ⅰ型胶原表达增加。红景天苷可减轻上述改变,高剂量组尤为显著;但Ⅲ型胶原各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红景天苷可降低慢性低O2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减轻肺血管结构重建,其机制与抑制肺动脉Ⅰ型前胶原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缺氧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结构重建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p53、Ki-67和CD44v6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卢山珊 周韧 +1 位作者 徐纪为 王群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P53 KI-67 CD44V6 生物学行为 预后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对胎鼠肺发育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原 陈金妮 +3 位作者 陈尚勤 蔡晓红 陈国荣 林振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孕大鼠染毒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胎鼠肺发育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受孕后第12天每天ig给予DEHP0,10,100和750mg.kg-1,至自然分娩。第1天每窝随机取自然分娩仔鼠3只,测定体质量;光镜观察... 目的探讨孕大鼠染毒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胎鼠肺发育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受孕后第12天每天ig给予DEHP0,10,100和750mg.kg-1,至自然分娩。第1天每窝随机取自然分娩仔鼠3只,测定体质量;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测定辐射状肺泡计数(RAC)和肺间质比例,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EHP组仔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光镜下仅DEHP750mg.kg-1组可见肺间质增厚,间质细胞增多,肺泡数目减少,RAC减小,肺间质比例增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EHP组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HP10,100和750mg.kg-1组MMP-2表达和MMP-2/TIMP-2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MP-2分别为0.099±0.009,0.124±0.008,0.140±0.010vs0.091±0.011(P<0.01);MMP-2/TIMP-2分别为1.079±0.074,1.447±0.077,1.704±0.084vs0.994±0.079(P<0.01)〕。结论孕鼠染毒DEHP后对胚胎生长和肺发育有抑制作用。DEHP抑制胎鼠肺发育的机制可能与MMP-2的过度表达以及MMP-2/TIMP-2平衡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 大鼠 新生 肺发育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万铁 林丽娜 +2 位作者 徐正介 李东 王宗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C)预防及治疗肝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制备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检测血浆及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维生素E(VitE) ,动态观察肝形态学变化 ,并应用0.25g·kg-1VitC防治脂质过氧化损...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C)预防及治疗肝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制备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检测血浆及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维生素E(VitE) ,动态观察肝形态学变化 ,并应用0.25g·kg-1VitC防治脂质过氧化损伤。结果肝缺血再灌注期间 ,MDA明显增高 ,VitE显著下降 ,肝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 ;缺血前及再灌注时应用VitC ,血、肝M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Vit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肝形态学异常改变明显减轻。结论0.25g·kg-1VitC能抑制或减轻肝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用 肝缺血再灌注 脂质过氧化损伤 维生素C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