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多糖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和肾上腺髓质素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静炯 龚永生 +4 位作者 徐雅琴 许松 柴三葆 庞永正 唐朝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 :研究脂多糖 (LPS)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 (HVEC)分泌内皮素 - 1(ET - 1)与肾上腺髓质素 (Adm)的机制。方法 :在培养的HVEC上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浓度LPS刺激HVEC分泌的ET - 1与Adm ,以及不同的细胞信号转导阻断剂对其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脂多糖 (LPS)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 (HVEC)分泌内皮素 - 1(ET - 1)与肾上腺髓质素 (Adm)的机制。方法 :在培养的HVEC上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浓度LPS刺激HVEC分泌的ET - 1与Adm ,以及不同的细胞信号转导阻断剂对其分泌的影响。结果 :LPS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增加HVEC分泌ET - 1和Adm ,ET - 1/Adm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在LPS刺激基础上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s)抑制剂PD0 980 59和P38蛋白激酶抑制剂SB2 0 2 190 可明显降低LPS刺激HVEC分泌ET - 1(P <0 0 1) ,仅SB2 0 2 190 显著降低Adm的分泌 (P <0 0 5 ) ,其余PKC抑制剂H7,钙调素 (CaM)抑制剂W7,Ca2 + 阻断剂nicardipine,钙调神经磷酸酶 (CaN)抑制剂环孢霉素 (CsA)对LPS刺激HVEC分泌ET - 1和Adm均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LPS刺激HVEC分泌ET - 1可能与ERKs和P38两条途径有关 ,LPS刺激HVEC分泌Adm只与P38信号通路有关 ,两者均不取决于PKC、Ca2 + 、CaM、CaN依赖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内皮缩血管肽类 肾上腺髓质 信号传递 败血症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和高二氧化碳作用下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骨桥蛋白表达与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全 王良兴 +4 位作者 罗遐杰 黄晓颖 陈彦凡 陈少贤 范小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骨桥蛋白(OPN)及其基因的表达与分布情况,探讨OPN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C组),低O2高CO21周、2周和4周组(1HH、2HH和4HH)。采用RT-PCR法测定不... 目的:观察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骨桥蛋白(OPN)及其基因的表达与分布情况,探讨OPN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C组),低O2高CO21周、2周和4周组(1HH、2HH和4HH)。采用RT-PCR法测定不同低O2高CO2组大鼠离体肺动脉和肺组织骨桥蛋白(OPN) mR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肺细小动脉骨桥蛋白分布表达情况,ELISA法定量测定肺组织匀浆OPN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离体肺动脉OPN表达水平。结果:①低O2高CO2各组大鼠mPAP和RV/LV+S均明显高于NC组(P<0.01),4组大鼠间mC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低O2高CO2各组大鼠肺组织和离体肺主动脉OP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③免疫组化法显示NC组大鼠肺组织OPN表达主要见于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内,1HH组大鼠肺细小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周围巨噬细胞均见有OPN的表达,其中以中膜平滑肌细胞最为明显,而2HH和4HH组大鼠OPN表达更加明显,低O2高CO2各组肺细小动脉OPN相对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1),且随缺氧时间的延长,骨桥蛋白表达也呈增高趋势;④低O2高CO2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OPN含量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69倍、2.28倍和2.87倍(均P<0.01);⑤Western blotting分析1HH、2HH和4HH各组大鼠离体肺动脉OPN表达明显增强,与N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慢性低O2高CO2能够刺激大鼠肺组织和肺动脉OPN及其基因表达增强,OPN可能在慢性低O2高CO2性肺动脉高压发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肺动脉高压 缺氧 高碳酸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电刺激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良冈 徐晓梅 +3 位作者 王良兴 龚永生 范小芳 王胜初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采用经皮无创的双向电流脉冲刺激舌下颏舌肌,研究这种方法作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可能性和适用性。方法:采用PSG同步监测,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分析给出最佳的电刺激参数,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时及时给予适当的电刺激信号... 目的:采用经皮无创的双向电流脉冲刺激舌下颏舌肌,研究这种方法作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可能性和适用性。方法:采用PSG同步监测,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分析给出最佳的电刺激参数,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时及时给予适当的电刺激信号,以颏舌肌为主的上气道扩张肌使舌体向前运动,扩大舌咽气道,从而降低上气道阻力,改善夜间低氧血症,使睡眠结构得以改善,达到治疗目的。结果:对2 2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给予经皮无创电刺激舌下神经分支,经治疗后显效17名,好转2名,无效3名,有效率77 .2 7%。结论:这是一种非手术的、有临床价值的、低费用的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经皮电刺激 睡眠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范小芳 李继武 +3 位作者 龚永生 胡良冈 黄虹 骆健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构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 3 0只随机分为 :正常对照组 (NC)、低氧组 (HH)、低氧加葛根素组(HP)。分别测定平均肺动脉压 (mPAP) ;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构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 3 0只随机分为 :正常对照组 (NC)、低氧组 (HH)、低氧加葛根素组(HP)。分别测定平均肺动脉压 (mPAP) ;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 )含量 ;血浆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代谢产物 (NO-x )含量 ;弹力纤维染色法测定肌型动脉百分比 ,肺中、小动脉相对中膜面积 (RMP)、厚度 (RMT)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肺动脉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结果 HP组与HH组相比 :①mPAP降低 (P <0 0 1) ;平均颈动脉压 (mCAP)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肺组织匀浆SOD活性升高 (P <0 0 1) ,MDA含量降低 (P <0 0 1) ;③血浆ET 1浓度降低 (P <0 0 1) ,NO-x 含量升高 (P <0 0 1) ,ET 1/NO-x 比值降低 (P <0 0 1) ;④肌型动脉百分比和肺中、小动脉RMP及RMT降低 (P <0 0 1) ;⑤肺细小动脉Ⅰ型胶原蛋白及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降低 (P <0 0 1) ,而Ⅲ胶原蛋白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预防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形成 ,减轻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 ,调节肺动脉胶原蛋白合成以及恢复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高血压 肺性 低氧 慢性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绿素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MDA、SOD、ET-1、NO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毛孙忠 范小芳 +3 位作者 吴小脉 龚永生 严哲 胡良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6-308,共3页
研究麦绿素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即正常八周对照组(8NC)、高脂模型八周组(8HF)、高脂模型四周后再加低剂量麦绿素治疗四周... 研究麦绿素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即正常八周对照组(8NC)、高脂模型八周组(8HF)、高脂模型四周后再加低剂量麦绿素治疗四周组(BG-L)和高脂模型四周后再加高剂量麦绿素治疗四周组(BG-H)。检测大鼠血脂及血浆MDA、SOD、ET-1、NO的变化。结果表明,麦绿素治疗组同高脂模型八周组比较,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升高;血浆SOD活性和NO含量明显升高,而MDA和ET-1含量明显降低;提示麦绿素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低氧和高二氧化碳致大鼠肺动脉高压及TXA_2和PGI_2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良兴 陈少贤 +4 位作者 徐正介 喻林升 谢于鹏 陈彦凡 王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低O2 和高CO2 致大鼠肺动脉高压及TXA2 和PGI2 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wk低O2 高CO2 组 (B组 ) ,4wk低O2 高CO2+川芎嗪组(C组 ) ,观察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颈...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低O2 和高CO2 致大鼠肺动脉高压及TXA2 和PGI2 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wk低O2 高CO2 组 (B组 ) ,4wk低O2 高CO2+川芎嗪组(C组 ) ,观察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颈动脉平均压(mCAP)、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血浆TXB2 及6_keto_PGF1α 浓度的影响。结果(1)B组mPAP明显高于A组(P<0.01) ,C组mPAP明显低于B组(P<0.01) ,三组间mCAP无明显差异(P>0.05) ;(2)光镜下 ,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比值(WA/TA)、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SMC)B组较A组明显增高(P均<0.01) ,C组WA/TA、SMC较B组明显降低(P均<0.01) ,电镜下 ,B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 ,面积增大 ,染色质增多 ,外膜胶原纤维密集 ,C组大鼠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胶原纤维增生较B组明显减轻 ;(3)B组TXB2 较A组明显增高(P<0.01) ,C组TXB2 较B组明显降低(P<0.01) ,6_keto_PGF1α 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B组TXB2/6_keto_PGF1α 比值较A组明显增高(P<0.01) ,C组TXB2/6_keto_PGF1α 比值较B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川芎嗪抑制TXA2 合成可能为其抑制慢性低O2 和高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慢性低氧 高二氧化碳 肺动脉高压 TXA2 PGI2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压力及管壁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志杰 王良兴 +4 位作者 王群姬 谢于鹏 陈彦凡 陈少贤 王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压力及肺动脉管壁胶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A),低O2高CO2组(B),低O2高CO2+川等嗪组(C),低O2高CO2时间为4周。结果:(1)B组肺...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压力及肺动脉管壁胶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0只分为:对照组(A),低O2高CO2组(B),低O2高CO2+川等嗪组(C),低O2高CO2时间为4周。结果:(1)B组肺动脉平均压(mPAP)显著高于A组(P<0.01),C组mPAP显著低于B组(P<0.01),3组间平均颈动脉压无显著差异(P>0.05);(2)电镜显示B组肺动脉胶原纤维较A组明显为多,C组较B组明显为少。免疫组化显示B组肺动脉Ⅰ型胶原含量(平均吸光度值LD)较A组明显为高(P<0.01),C组较B组明显为低(P<0.01),Ⅲ型胶原LD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B组血浆内皮素浓度高于A组,血清NO-2/NO-3低于A组,C组血浆内皮素浓度低于B组,NO2-/NO3-高于B组,P均<0.01。结论:川芎嗪可预防慢性低O2高CO2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肺动脉管壁胶原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高碳酸血 肺动脉高压 川芎嗪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龚永生 郑绿珍 +3 位作者 梅惠华 范小芳 胡良冈 黄虹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讨游泳锻炼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L -精氨酸 /一氧化氮途径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的大鼠进行游泳锻炼。将大鼠肺动脉孵育 ,测定其对[3 H]-L -Arg的摄取率、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与一氧化... 目的 :探讨游泳锻炼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L -精氨酸 /一氧化氮途径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的大鼠进行游泳锻炼。将大鼠肺动脉孵育 ,测定其对[3 H]-L -Arg的摄取率、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与一氧化氮 (NO)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 :游泳锻炼组的肺动脉平均压 (mPAP)降低 2 9 2 % (P <0 0 1 ) ,血浆NO代谢产物的含量升高 1 72 4% (P <0 0 1 ) ,肺动脉组织cNOS的活性升高 5 4 5 % (P <0 0 1 ) ,离体孵育肺动脉摄取低浓度 (0 2mmol/L)和高浓度 (5 0mmol/L) [3 H]-L -Arg分别升高 3 8 6% (P <0 0 1 )与 40 0 %(P <0 0 1 )。结论 :游泳锻炼有降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压 ,增加NO释放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慢性低氧 大鼠 肺动脉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梅惠华 龚永生 +2 位作者 冯炜权 郑绿珍 方洪寿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0-361,共2页
目的 :探讨游泳锻炼是否能改善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的内皮素 (ET)与一氧化氮 (NO)的代谢。方法 :31只SD大鼠先随机分成舱外正常对照组 (NC ,10只 )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 (CHH)模型组。 4周后 ,模型组又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HC ,8只 ... 目的 :探讨游泳锻炼是否能改善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的内皮素 (ET)与一氧化氮 (NO)的代谢。方法 :31只SD大鼠先随机分成舱外正常对照组 (NC ,10只 )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 (CHH)模型组。 4周后 ,模型组又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HC ,8只 )与游泳锻炼组 (HS ,13只 )。HS组大鼠每天游泳 30分钟 ,每周 6天 ,共 4周。比色分析法测一氧化氮代谢产物 (NO-x) ,放免法测ET。结果 :(1)游泳锻炼使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血浆、肺组织匀浆的NO-x 明显升高。 (2 )游泳运动有降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血浆ET含量的作用。 (3)游泳能调整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失调的ET/NO-x 比例。结论 :游泳锻炼能提高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的一氧化氮水平 ,降低其内皮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低氧 一氧化氮 内皮素 高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管壁胶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龚永生 李继武 +4 位作者 杨鹏麟 范小芳 胡良冈 郑绿珍 蒋仲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61-1264,T008,共5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管壁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图像分析、氯胺T法、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观察葛根素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肺小血管显微结构、肺动脉管壁Ⅰ、Ⅲ...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管壁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图像分析、氯胺T法、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观察葛根素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肺小血管显微结构、肺动脉管壁Ⅰ、Ⅲ型胶原和Ⅰ、Ⅲ型前胶原基因的影响。结果 :①光镜下葛根素组内弹力板扭曲、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及管腔狭窄程度均明显轻于低O2 高CO2 组。②血浆ET含量低O2 高CO2 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葛根素组明显低于低O2 高CO2 组 (P <0 0 1)。血浆NO含量低O2 高CO2 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葛根素明显高于低O2 高CO2 组 (P <0 0 1)。③氯胺T法发现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低O2 高CO2 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葛根素组明显低于低O2 高CO2 组 (P <0 0 1)。④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发现肺细小动脉Ⅰ型胶原和Ⅰ型前胶原mRNA平均吸光度值低O2 高CO2 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葛根素组明显低于低O2 高CO2 组 (P <0 0 1)。而Ⅲ型胶原及Ⅲ型前胶原mRNA平均吸光度值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葛根素降低慢性低O2 高CO2 性肺动脉高压、改善肺血管重建可能与其抑制肺动脉管壁胶原的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低氧 慢性 高碳酸血 高血压 肺性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低氧对大鼠血浆尾加压素Ⅱ浓度和右心室尾加压素Ⅱ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龚永生 胡良冈 +5 位作者 范小芳 李继武 郑绿珍 陈少贤 唐朝枢 庞永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4-705,共2页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 (UII)受体在慢性低氧性右心室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的大鼠模型上 ,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 ,测定不同缺氧时间 ( 2周、4周 )右心室肌浆膜上UII受体的结合率 ,放免法测定...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 (UII)受体在慢性低氧性右心室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的大鼠模型上 ,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 ,测定不同缺氧时间 ( 2周、4周 )右心室肌浆膜上UII受体的结合率 ,放免法测定血浆UII的含量。结果 :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的肺动脉平均压 (mPAP)和右心室(RV)与左心室加室间隔 (LV +S)重量比 (RV/LV +S)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UII受体结合位点 (Bmax) ,低氧 2周组比正常对照组高 2 6 7% (P <0 0 1) ,4周组又比 2周组高 19 8% (P <0 0 1) ,UII受体亲和力 (Kd值 ) 3组间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血浆UII水平呈先高后降的双向变化 ,2周组比正常组高 33 5 % (P <0 0 1) ,而 4周组比 2周组低15 4 % (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相近。结论 :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使大鼠右心室肌浆膜上UII受体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低氧 大鼠 鼠血浆 尾加压素Ⅱ 右心室肥大 放射性配基结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低O_2高CO_2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继武 龚永生 +3 位作者 范小芳 胡良冈 郑绿珍 蒋仲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7-660,共4页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低O2 高CO2 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上 ,采用图像分析、免疫杂交、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测定不同缺氧时间 ( 1周、2周、3周 )肺细小动脉基质金属...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低O2 高CO2 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上 ,采用图像分析、免疫杂交、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测定不同缺氧时间 ( 1周、2周、3周 )肺细小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的含量及肺小血管显微结构。结果 :①慢性低O2 高CO2 大鼠的肺动脉平均压 (mPAP)和右心室 (RV)与左心室加室间隔 (LV +S)重量比 (RV/LV +S)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增高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②光镜下正常对照组肺细小动脉内弹力板自然弯曲 ,平滑肌层未见明显增厚 ,管壁均匀一致 ,而低O2 高CO2 组内弹力板扭曲 ,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 ,管腔明显狭窄。③免疫杂交、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发现肺细小动脉MMP - 2、MMP - 9及其mRNA平均吸光度值 ,低O2 高CO2 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 :低O2 高CO2 促使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大鼠 肺血管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因表达 图像分析 免疫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低氧对大鼠肺血管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静炯 龚永生 +3 位作者 郑绿珍 蒋仲荪 唐朝枢 庞永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58-861,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低氧对大鼠肺血管L -精氨酸 /一氧化氮 (L -Arg/NO)途径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大鼠肺血管孵育 ,测定慢性HPH对大鼠肺动脉L -Arg转运 ,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和NO生成释放的影响。结果 :(1)低氧 ... 目的 :探讨慢性低氧对大鼠肺血管L -精氨酸 /一氧化氮 (L -Arg/NO)途径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大鼠肺血管孵育 ,测定慢性HPH对大鼠肺动脉L -Arg转运 ,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和NO生成释放的影响。结果 :(1)低氧 4周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比对照组高 33 7% (P <0 0 1) ,右心室 (RV)和左室加室间隔 (LV +S)重量比值 (RV/LV +S)高 44 2 % (P <0 0 1)。 (2 )低氧对血浆L -Arg含量无明显影响。 (3)低氧大鼠离体孵育的肺动脉摄取低浓度 (0 2mmol/L)和高浓度 (5 0mmol/L) [3H]-L -Arg分别低于对照组 15 8% (P <0 0 5 )和 2 7 2 % (P <0 0 1)。 (4)低氧大鼠肺动脉tNOS、iNOS和cNOS活性较对照组高 38 0 %、32 8%和 5 3 0 % (P <0 0 1)。 (5 )低氧大鼠血浆NO含量低于对照组 ,与mPAP和RV/LV +S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慢性HPH时NOS活性代偿性增强 ,但L -Arg转运受损使血浆NO生成仍减少 ,说明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高血压 慢性低氧 大鼠 肺血管 L-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O_2高CO_2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内皮素和肺细小动脉显微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17
14
作者 徐正祄 武宗寅 喻林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3-386,共4页
应用低O_2高CO_2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结果表明,随低O_2高CO_2时间延长,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血浆内皮素(ET)进行性子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742,P<0.00J1;同时平均肺细小动脉中膜厚度(mMTPA)、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 应用低O_2高CO_2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结果表明,随低O_2高CO_2时间延长,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血浆内皮素(ET)进行性子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742,P<0.00J1;同时平均肺细小动脉中膜厚度(mMTPA)、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肺细小动脉管腔面积/管总面积(EA/TA)。直径小于100μm肌型肺动脉数/肺动脉总数(TWPV)和平均肺动脉密度(mDPA)等定量显微形态学指标也呈同样阶梯式变化,且与ET、mPAP均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P<0.01或P<0.001)。表明低O_2高CO_2能引起血浆ET升高,其致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造成一系列肺细小动脉结构改建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重要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症 肺动脉 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肺动脉及右心室尾加压素Ⅱ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小芳 龚永生 +5 位作者 胡良冈 李继武 吴小脉 黄虹 毛孙忠 骆健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及右心室尾加压素Ⅱ(UⅡ)受体(UT)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H)、低氧高二氧化碳加葛根素组(HP)。放免法测定血浆UⅡ的含量,放射性配基结合法测...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及右心室尾加压素Ⅱ(UⅡ)受体(UT)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H)、低氧高二氧化碳加葛根素组(HP)。放免法测定血浆UⅡ的含量,放射性配基结合法测定大鼠肺主动脉组织质膜及右心室肌浆膜上UT受体的结合率,图像分析、组织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观察葛根素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细小动脉UT mRNA的影响。结果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左心室和室间隔的重量比(RV/LV+S):HH组较NC组明显升高(P<0.01),HP组明显低于HH组(P<0.01);各组间平均颈动脉压(mCAP)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右心室及肺动脉UT受体的最大结合率(Bmax):HH组较NC组增加(P<0.01),HP组则低于HH组(P<0.01);UT受体亲和力(Kd值)及血浆UⅡ浓度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三级肺细小动脉UT mRNA的表达水平:HH组较NC组均上调(P<0.01),HP组均明显低于HH组(P<0.05)。结论葛根素减轻大鼠慢性低O2高CO2性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大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肺动脉及右心室UT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尾加压素Ⅱ 受体 慢性低氧 肺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尾加压素Ⅱ收缩大鼠离体肺主动脉环与MAPK相关(英文)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少贤 薛必成 +4 位作者 龚永生 范小芳 胡良刚 陈彦凡 王良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尾加压素II(U -II)对大鼠离体肺主动脉环的收缩效应及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的关系。方法 :从雄性Sprague -Dauley大鼠中分离出肺主动脉 ,切成 3- 4mm的血管环 ,制备大鼠U -II(0 .0 3- 30nmol/L)... 目的 :研究大鼠尾加压素II(U -II)对大鼠离体肺主动脉环的收缩效应及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的关系。方法 :从雄性Sprague -Dauley大鼠中分离出肺主动脉 ,切成 3- 4mm的血管环 ,制备大鼠U -II(0 .0 3- 30nmol/L)的浓度 -效应收缩曲线 ,另外 ,用大鼠U -II(30nmol/L)预收缩血管达平台期后 ,加入MAPK阻断剂PD 980 5 9,制备PD 980 5 9(0 .1μmol/L - 10 μmol/L)浓度 -效应舒张曲线 ,最后分别计算EC50 和Emax。结果 :大鼠U -II是大鼠离体肺主动脉环的有效血管收缩剂 [EC50 =7.95± 0 .4 0 ,Emax=(14 .2 8± 6 .34) % ,以 6 0mmolKCl的收缩幅度为 10 0 % ];PD 980 5 9呈浓度依赖性舒张大鼠U -II预收缩的动脉 [EC50 =5 .91± 0 .4 5 ,Emax=(81.39±13.6 5 ) % ]。结论 :大鼠尾加压素II是大鼠肺主动脉有效的血管收缩剂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MAPK的激活参与其收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紧张素类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肺动脉 尾加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肺动脉结构型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良兴 陈少贤 +6 位作者 徐正介 喻林升 王群姬 谢于鹏 陈彦凡 王卫 张洪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wk低O2 高CO2 组 (B组 ) ,4wk低O2 高CO2 +川芎嗪组 (C组 ) ,采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免疫组化、原位杂...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 ,4wk低O2 高CO2 组 (B组 ) ,4wk低O2 高CO2 +川芎嗪组 (C组 ) ,采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 ,研究川芎嗪对慢性低O2 高CO2 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颈动脉平均压 (mCAP)、血清一氧化氮 (NO)、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肺动脉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B组肺动脉平均压 (mPAP)明显高于A组 (t=8 190 ,P <0 0 1) ,C组mPAP明显低于B组 (t=4 894,P <0 0 1) ,三组间mCAP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血清NO浓度C组与B组相比明显增高 (t =2 196 ,P <0 0 5 ) ;②光镜下 ,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 /管总面积比值(WA/TA)、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 (SMC)C组较B组明显降低 (t=4 815 ,P <0 0 1) ;电镜下 ,C组大鼠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较B组明显减轻 ;③免疫组化发现 ,C组肺细小动脉ceNOS的平均吸光度值较B组明显增高 (t =10 5 5 ,P <0 0 1) ;C组肺细小动脉iNOS的平均吸光度值与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④原位杂交发现 ,C组肺细小动脉ceNOSmRNA平均吸光度值较B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高碳酸血症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44及其变异体V_6的测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可可 蒋仲荪 +2 位作者 陈少贤 徐正衸 龚永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88-1088,1092,共2页
目的 :探讨测定粘附分子CD44及其变异体V6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rcinoma ,NSCLC)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44S(sCD44S)和可溶性CD44V6(sCD44V6)含量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CD44S、CD44V... 目的 :探讨测定粘附分子CD44及其变异体V6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rcinoma ,NSCLC)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44S(sCD44S)和可溶性CD44V6(sCD44V6)含量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CD44S、CD44V6的表达。结果 :NSCLC患者血清CD44S、CD44V6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 (P <0 .0 5 ,P <0 .0 1)。原发肺鳞癌 (SCC)和腺癌 (ADC)细胞的CD44S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3组的CD44V6表达率均低 ,差异无显著。NSCLC原发癌细胞表面CD44S、CD44V6表达与其血清的可溶性含量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提示血清CD44S、CD44V6水平可作为鉴别NSCLC和肺良性疾病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着分子 抗原 CD44 非小细胞肺癌 变异体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及其mRNA在哮喘大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乐平 李昌崇 +4 位作者 李绍波 范小芳 胡晓光 张维溪 李孟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及其mRNA在哮喘大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20只二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哮喘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每只大鼠左肺留取肺组织,右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及其mRNA在哮喘大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20只二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哮喘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每只大鼠左肺留取肺组织,右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BALF进行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分类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ndwichELISA)法测定BALF和血清中IL-4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测定STAT6蛋白和STAT6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BALF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浓度哮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2)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哮喘组支气管STAT6蛋白和STAT6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主要表达细胞是上皮细胞;(3)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6蛋白及其mRNA含量分别与BALF中的IL-4浓度、EOS绝对值呈非常显著正相关。结论:哮喘大鼠STAT6蛋白和mRNA高表达,上皮细胞是其主要表达细胞,并与IL-4浓度、EOS募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 大鼠 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致大鼠心肺组织中apelin的表达降低 被引量:4
20
作者 龚永生 范小芳 +3 位作者 高钰琪 吴小脉 毛孙忠 吴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大鼠心肺组织中新发现的小分子活性肽apelin的变化,探讨其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组(9%~11% O2,9 h/d,6 d).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颈动脉压... 目的观察缺氧大鼠心肺组织中新发现的小分子活性肽apelin的变化,探讨其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组(9%~11% O2,9 h/d,6 d).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颈动脉压(mCAP),称重法测定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比(RV/LV+S).放免法测定血浆、右室心肌及肺组织匀浆apelin水平,RT-PCR检测右室心肌及肺组织apel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缺氧组大鼠mPAP较对照组高26.06%(P〈0.05),RV/LV+S较对照组高10.83%(P〈0.01).mCA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缺氧组大鼠右心室肌、肺组织apelin浓度(pg/mg)较对照组分别低16.33%(P〈0.05)和14.10%(P〈0.01),血浆apelin浓度(p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缺氧组大鼠心肌和肺组织apelin mRNA 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分别低22.95%和22.82%(均P〈0.05). 结论缺氧大鼠右室心肌及肺组织局部apelin蛋白和基因表达的显著下降,可能是导致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缺氧 高血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