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甲氨喋呤预防标危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原 钱江潮 +3 位作者 王菊香 周海霞 阮积晨 章佳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大剂量 甲氨喋呤 预防措施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 ALL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海霞 阮积晨 +1 位作者 钱江潮 李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84-285,共2页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EBV)感染症状及相关疾病诊断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并探讨EBV感染临床多样性机制。方法:对本院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EBV-VCA-IgM阳性的105例EBV感染患儿的症状、疾病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V...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EBV)感染症状及相关疾病诊断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并探讨EBV感染临床多样性机制。方法:对本院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EBV-VCA-IgM阳性的105例EBV感染患儿的症状、疾病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V感染患儿起病症状不一,以发热多见(71.4%),其它依次为咳嗽(24.8%)、皮疹(12.4%)、淋巴结肿大(17.1%)、眼睑水肿(8.6%)、咽炎(14.3%)、惊厥(1.9%)、肉眼血尿(0.9%)等,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引起疾病多种多样,但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46.3%),其次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7%)、病毒性脑炎(5.7%)、川崎病(4.8%)、过敏性紫癜(1.9%)、类风湿性关节炎(1.9%)、系统性红斑狼疮(0.9%)、噬血细胞综合征(0.9%)、病毒性心肌炎(0.9%)、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0.9%)等。结论:儿童EBV感染症状多样,累及系统多,临床医生应综合分析,及早作相应的检查才能减少误诊率,并进行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感染 相关疾病 EB病毒感染 儿童 临床分析 诊断 患儿 结论 水平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原 王菊香 +1 位作者 钱江潮 周海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296,共2页
1942年Vander Meer首次报告了由卡氏肺孢子虫(也称卡氏肺囊虫)引起的人体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未治疗的PCP死亡率极高。现将我院1988-2004年间10例PCP病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卡氏肺囊虫肺炎 治疗 恶性肿瘤 诊断 卡氏肺孢子虫 PCP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柔红霉素诱导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原的影响
4
作者 王菊香 朱新波 +6 位作者 曾炜炜 钱江潮 周海霞 黄珍 方希敏 徐霞 李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应用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化疗后其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peptide,NT-pro BNP)水平的改变及应用左卡尼汀心肌保护药物后NT-pro BNP水平的变化,探讨能早期监测...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应用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化疗后其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peptide,NT-pro BNP)水平的改变及应用左卡尼汀心肌保护药物后NT-pro BNP水平的变化,探讨能早期监测DNR心肌毒性并可筛选出更好保护心肌药物的指标。方法:选择2006-2008年新诊断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22例,均采用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VDLP)方案诱导化疗,化疗期间分别应用左卡尼汀口服液(Levocarnitine oral solution)(治疗组)或未予任何心肌保护药物(对照组)。在应用DNR前后用交体基免疫分析法测定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并同时常规检测患儿化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谱(LDH1、CPK-MB)及心电图(ECG)。结果:治疗组(L-CN组)患儿化疗后血浆NT-pro BNP浓度从(53±11)pg/mL增加到(162±27)pg/mL(P<0.01)。对照组从(51±10)pg/mL增加到(194±38)pg/mL(P<0.01)。两组化疗前NT-pro 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后治疗组(L-CN组)患儿血浆NT-pro BN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T-pro BNP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化疗前后ECG及cTnI、LDH1、CPK-MB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应用DNR化疗时,NT-pro BNP可用于监测其对心脏的早期影响,左卡尼汀对NT-pro BNP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柔红霉素 肽碎片 利钠肽 白血病 急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