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癎儿童拉莫三嗪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大可 王丽 +3 位作者 秦炯 胡鸿文 叶秀云 刘海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采用USC*PACK软件建立中国癫癎儿童拉莫三嗪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癫癎患儿应用拉莫三嗪(LTG)的临床数据,并根据联合用药情况,将114个血药浓度点分成LTG+丙戊酸(VPA)组(n=56)、LTG+肝药酶... 目的采用USC*PACK软件建立中国癫癎儿童拉莫三嗪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癫癎患儿应用拉莫三嗪(LTG)的临床数据,并根据联合用药情况,将114个血药浓度点分成LTG+丙戊酸(VPA)组(n=56)、LTG+肝药酶诱导剂(EI)组(n=26)、LTG+EI+VPA组(n=16)及单用LTG组(n=16)。血药浓度均为临床常规监测的稳态浓度。应用USC*PACK软件中的非参数最大期望程序(NPEM Program),推算最优的PPK参数值,并建立模型。应用此模型和USC*PACK软件中的贝叶斯拟合程序(Bayesian fitting program),对患儿的血药浓度进行预测;求算平均预测误差(MPE),预测误差均方(MSPE)判断预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PPK模型。结果最大似然值为-192.87,LTG的最佳PPK参数值为:Ka=(1.97±1.66)h^(-1);Vs=(1.07±0.89)L/kg;Kel=(0.05±0.05)h^(-1)。血药浓度拟合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r=0.99,回归方程为Y_(OBS)=-0.09+1.05×Y_(PRED)(R^2=0.98,P<0.001)。MPE为-0.16μg/mL,MSPE为0.28(μg/mL)~2。结论在USC*PACK软件中,应用自行建立的PPK模型和Bayes法,估算个体PK参数,再进一步算出半衰期、峰谷浓度以及调药后的峰谷浓度,甚至可以模拟出调药前后的药时曲线,满足临床上的多种需求,使得临床用药从传统的经验用药模式提高到科学的个体化用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群体药代动力学 USC*PACK软件 癫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开宇 许春娣 陈舜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应用电子胃镜进行胃窦粘膜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培养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另做血清Hp-IgG抗体测定,调查5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儿童的Hp感染情况及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并与同期胃镜检查的80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NRG)作对照。结果显示56... 应用电子胃镜进行胃窦粘膜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培养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另做血清Hp-IgG抗体测定,调查5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儿童的Hp感染情况及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并与同期胃镜检查的80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NRG)作对照。结果显示56例BRG中Hp阳性率为28.57%,80例NRG中Hp阳性率为52.50%,提示BRG组Hp感染明显低于NRG组(P<0.01)。BRG组织学特点:炎症反应轻微,固有腺体萎缩多见。提示BRG的致病原因与胆汁酸等化学刺激因子有关,而与Hp感染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组织学 儿童 B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特应性与血清IL-10及病情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16
3
作者 董琳 陈小芳 +1 位作者 李昌崇 黄达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4-286,共3页
为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特应性与血清白介素10(IL_10)水平及病情恢复的关系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7例年龄50天~12月 ,特应性体质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L_10水平 ,并以24例非特应性患儿... 为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特应性与血清白介素10(IL_10)水平及病情恢复的关系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7例年龄50天~12月 ,特应性体质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L_10水平 ,并以24例非特应性患儿及37例正常儿为对照组。结果显示 ,急性期特应性组IL_10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但明显低于无特应性组(P<0.001);特应性组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均较非特应性组慢 ,住院时间延长(P<0.05) ;恢复期两组IL_10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特应性体质患儿RSV感染后不能上调IL_10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特应性 血清 IL-10 病情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7
4
作者 金可可 林艳红 +2 位作者 王万铁 汪大望 许益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0-573,共4页
目的:观察血糖波动和持续高血糖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组、糖尿病血糖波动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0mg/kg腹腔注射诱发糖尿... 目的:观察血糖波动和持续高血糖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组、糖尿病血糖波动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0mg/kg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血糖波动组每天定时腹腔注射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并错时给予葡萄糖,造成1d中血糖浓度大幅度波动模型。制模4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糖尿病血糖波动组的肾脏凋亡细胞明显多于、肾小球Bcl-2蛋白表达少于、肾小管Bax表达明显多于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组。结论:糖尿病大鼠血糖明显波动可加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糖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继发血小板增多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园海 徐强 +4 位作者 任跃 吴蓉洲 褚茂平 陈其 项如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642-3644,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继发血小板增多(ST)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选择125例住院的肺炎患儿,根据入院后的血小板(PLT)值,分为PLT增多组(PLT>400×109/L)和非PLT增多组(PLT≤400×109/L),并对以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比较,临床... 目的:探讨肺炎继发血小板增多(ST)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选择125例住院的肺炎患儿,根据入院后的血小板(PLT)值,分为PLT增多组(PLT>400×109/L)和非PLT增多组(PLT≤400×109/L),并对以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比较,临床特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病程、呼吸窘迫发生率;实验室资料包括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PLT计数、血清铁、C-反应蛋白、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6、胸片改变等指标。结果:28例肺炎患儿有PLT增多,最低PLT431×109/L,最高PLT723×109/L。与非PLT增多组比较,PLT增多的肺炎患儿有更小的年龄、较高的呼吸窘迫发生率(P<0.01);而年龄、性别及住院时病程无差异(P>0.05)。与非PLT增多组比较,PLT增多组的肺炎患儿血红蛋白、血清铁明显降低(P<0.01);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C-发应蛋白、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6及胸片中胸腔积液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而血白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患儿可引起ST,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6参与肺炎ST的发生,PLT增多与肺炎的炎症反应及临床病情严重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血小板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对癫痫患儿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叶秀云 胡鸿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7-29,共3页
观察常用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对无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表现的癫痫患儿(各组均20例)共80例,应用RIA法测定血清TT4、TT3、FT4、FT3、rT3、TSH浓度。结果未经治疗癫痫患儿所有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观察常用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对无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表现的癫痫患儿(各组均20例)共80例,应用RIA法测定血清TT4、TT3、FT4、FT3、rT3、TSH浓度。结果未经治疗癫痫患儿所有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苯巴比妥组FT4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卡马西平组TT4、FT4值也明显降低(P<0.01),苯妥英组TT4、FT4、FT3值均显著降低(P<0.01),所有各组rT3、TSH无改变。资料表明,抗癫痫药物对甲状腺激素影响强度依次为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甲状腺激素 苯巴比妥 苯妥英 卡马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近况 被引量:3
7
作者 赵丹 张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260-3262,共3页
目前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仍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对多巴胺药物的反应,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的进步.可对活体脑组织的代谢进行无创性的生化分析及定量... 目前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仍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对多巴胺药物的反应,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的进步.可对活体脑组织的代谢进行无创性的生化分析及定量分析,为PD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本文将从^1H—MRS、^31P—MRS入手,将其在PD的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等方面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帕金森病 应用 诊断指标 药物治疗 活体脑组织 临床表现 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的松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身高及骨龄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卢立肖 张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895-896,共2页
目的:探讨强的松治疗对激素敏感的非频复发的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的身高及骨龄的影响。方法:从临床上选择经强的松治疗的对激素敏感的非频复发的INS患儿(INS组)19例,分别监测其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的身高和骨龄,并测算其生长速率(GV... 目的:探讨强的松治疗对激素敏感的非频复发的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的身高及骨龄的影响。方法:从临床上选择经强的松治疗的对激素敏感的非频复发的INS患儿(INS组)19例,分别监测其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的身高和骨龄,并测算其生长速率(GV)、预测成年终身高(PH)和骨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BA)]。以同期儿保科门诊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INS组强的松治疗前各参数平均值,GV为(6.63±1.42)cm/年,PH为(166.88±7.20)cm,HtSDS(BA)为-0.91±0.83。治疗后各参数平均值,GV为(6.93±1.71)cm/年,PH为(167.05±8.78)cm,HtSDS(BA)为-0.83±0.67;各参数值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对照组1年后各参数平均值,GV为(6.72±1.85)cm/年,PH为(167.20±8.02)cm,HtSDS(BA)为-0.704±0.93,与INS组治疗后各参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强的松治疗对激素敏感的非频复发的INS患儿的身高和骨龄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身高 年龄测定 骨骼 强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肝炎综合征与弓形虫感染母婴传播的诊治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爱芬 黄开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婴儿 肝炎综合征 弓形体病 母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儿的家庭管理
10
作者 周成 郑小芬 +1 位作者 周燕 金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8期510-511,共2页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家庭管理 儿童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