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臂CT在肝癌TACE术中评估碘油沉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
作者 施振静 虞希祥 +3 位作者 郝伟远 陈斌 施昌盛 朱国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C臂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评估碘油沉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在碘油栓塞后术中行C臂CT检查,即刻评价碘油栓塞效果,对碘油沉积缺损部分予追加栓塞,术后1周行常规CT检查;B组(20例)... 目的探讨C臂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评估碘油沉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在碘油栓塞后术中行C臂CT检查,即刻评价碘油栓塞效果,对碘油沉积缺损部分予追加栓塞,术后1周行常规CT检查;B组(20例)术中不行C臂CT检查,仅术后1周行常规CT检查。结果 A组30例(54个病灶)中,X线透视图像可见碘油沉积病灶49个(49/54,90.7%),初次C臂CT图像可见碘油沉积病灶53个(53/54,98.1%);初次C臂CT图像显示碘油完全沉积病灶(Ⅰ型病灶)占68.5%(37/54),1周后常规CT图像显示的碘油完全沉积病灶(Ⅰ型病灶)占86.5%(46/54),其碘油完全沉积病灶比率高于初次C臂CT图像(χ2=20.4,P<0.05)。B组20例,33个瘤灶1周后常规CT图像显示完全碘油沉积病灶(Ⅰ型病灶)占66.7%(22/33)。A组常规CT图像显示碘油完全沉积病灶比率显著高于B组(χ2=4.16,P<0.05)。结论在肝癌TACE术中,行C臂CT可对栓塞效果做出快速评价,方便、有用,并且有利于获得完全的肿瘤栓塞,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2D-DSA C臂CT 肝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荣洲 应卫星 朱畴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40~160g24只正常喂养1周后,分成3组,每组8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治疗组...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40~160g24只正常喂养1周后,分成3组,每组8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治疗组,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后给予大黄酸。于试验第20周处死所有动物。所有动物测体重、肝湿重,计算肝指数;测空腹血糖、转氨酶及血脂水平,放免法测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酶法测定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HE染色肝病理组织切片。结果:第20周模型组大鼠有胰岛素抵抗及脂质代谢紊乱;血清ALT、AS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性,均出现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和散在的灶性坏死;治疗组大鼠的生化指标和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较模型组均明显减轻。结论: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建立的大鼠NASH模型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大黄酸对大鼠NASH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大黄酸 胰岛素抵抗 脂质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mura病治疗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薛增奇 潘升华 +3 位作者 孙庆丰 潘嘉西 丁继光 徐道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1-482,共2页
Kimura病在1937年由中国学者金显宅等首次报道。1948年Kimura等以日文文献报道后。因日本学者的广泛引用,以后在国际上该疾病便被称之为Kimura病。多见于亚裔中青年男性。本病机制可能为自身免疫反应或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本病是... Kimura病在1937年由中国学者金显宅等首次报道。1948年Kimura等以日文文献报道后。因日本学者的广泛引用,以后在国际上该疾病便被称之为Kimura病。多见于亚裔中青年男性。本病机制可能为自身免疫反应或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局部慢性免疫炎性疾病,一般为良性经过。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头颈区域皮下深部位的软组织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MURA病 自身免疫反应 治疗 中国学者 炎性疾病 中青年男性 寄生虫感染 软组织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急性肺栓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叶瑞海 陈少贤 +4 位作者 张鸣华 慈晓 林海 张琦 李焕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623-2628,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自体血肺栓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NC组,n=16);(2)急性自体血肺栓塞模型组(PE组,n=18);(3)溶剂对照组(DMSO组,n=16);...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自体血肺栓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NC组,n=16);(2)急性自体血肺栓塞模型组(PE组,n=18);(3)溶剂对照组(DMSO组,n=16);(4)姜黄素预处理组(CUR组,n=18),每组各半随机分为2h和4h两个时间点。改良右心导管法制备急性肺栓塞模型,动态监测肺动脉压和体动脉压变化,肺灌注扫描ECT影像和组织病理观察判断造模成功。免疫组化法测肺血管平滑肌细胞Egr-1基因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肺组织Egr-1 mRNA变化,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TNFα含量。结果:造模后0.5~4h大鼠肺动脉压显著升高,体动脉压显著降低,PE组与NC组比较(P<0.01);姜黄素干预对造模后肺动脉压、体动脉压变化有不同程度改善,CUR组和PE组比较(P<0.01或P<0.05)。Egr-1蛋白、mRNA表达,血清TNFα含量,PE组比NC组明显升高(P<0.01);姜黄素干预可有效降低Egr-1蛋白、mRNA和血清TNFα含量(P<0.01或P<0.05);DMSO组和PE组比较未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自体血肺栓塞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抑制核转录因子Egr-1基因过度表达,抑制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TNFα释放,减轻机体急性期炎症损伤有关。同时其能一定程度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肺动脉压和升体动脉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自体血肺栓塞 姜黄素 EGR-1 ECT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对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明兵 郑仁沧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检查对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3例经手术、血管造影及CT随访证实为腹部钝性损伤病人的平扫及增强CT表现征象 ,并比较分析各种征象的作用。结果 :本组 6 3例中 ,11例 ( 2例脾损伤 ,3例肝损...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检查对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3例经手术、血管造影及CT随访证实为腹部钝性损伤病人的平扫及增强CT表现征象 ,并比较分析各种征象的作用。结果 :本组 6 3例中 ,11例 ( 2例脾损伤 ,3例肝损伤 ,6例肾损伤 )平扫无明显异常 ,增强CT扫描呈明显的低密度改变 ;11例器官内或周围斑点状造影剂外渗 ,提示为活动性出血 ;2 9例增强CT扫描后清楚显示裂伤部位。结论 :增强CT检查对肝肾损伤的诊断明显优于平扫 ,还可以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等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对比增强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扫描对腹部外伤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6
6
作者 郑仁沧 蒋丽娜 +3 位作者 章绍宽 黄正顺 方克灶 明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检查对腹部钝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0例经手术、血管造影或CT随访证实为腹部钝性损伤病人的平扫及增强CT表现征象 ,并比较分析各种征象的作用。结果 本组 70例中 ,10例平扫无明显异常 ,增强CT扫描...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检查对腹部钝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0例经手术、血管造影或CT随访证实为腹部钝性损伤病人的平扫及增强CT表现征象 ,并比较分析各种征象的作用。结果 本组 70例中 ,10例平扫无明显异常 ,增强CT扫描呈明显的低密度改变 ;11例器官内或周围斑点状增强 ,提示为活动性出血 ;部分病例增强CT扫描后清楚显示裂伤部位 ;1例膀胱损伤增强CT表现为造影剂进入膀胱左前方。结论 增强CT检查对肝肾损伤的诊断明显优于平扫 ,还可以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等情况 ,对损伤程度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较平扫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增强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