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睾丸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毛孙忠 陈国荣 +5 位作者 雷康福 李旭升 王芳 李剑敏 方周溪 胡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糖尿病所致的睾丸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 1个月大鼠睾丸的形态学改变 ,并测定睾丸组织丙二醛 (MDA)、NO产物NO2 -/NO3 -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糖尿病所致的睾丸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 1个月大鼠睾丸的形态学改变 ,并测定睾丸组织丙二醛 (MDA)、NO产物NO2 -/NO3 -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活性。结果 :①糖尿病大鼠睾丸组织光镜下主要表现为睾丸曲细精管萎缩、变形及生精上皮脱落 ,透射电镜下主要见到支持细胞浆内内质网扩张、脂滴空泡形成 ,溶酶体明显减少 ,银杏叶组大鼠睾丸组织光镜、透射电镜下上述病变明显改善。②睾丸组织的MDA、NO2 -/NO3 -含量及tNOS和iNOS活性银杏叶组低于糖尿病组 ,SOD活性银杏叶组高于糖尿病组。结论 :GBE对糖尿病所致的睾丸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提高SOD活力减少MDA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实验性 睾丸 脂质过氧化作用 一氧化氮 二裂银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睾丸病理变化及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的改变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国荣 徐正衸 +3 位作者 毛孙忠 李剑敏 方周溪 胡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5-427,I002,共4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睾丸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 1个月大鼠睾丸的形态学改变 ,并测定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活性及一氧化... 目的 :研究糖尿病睾丸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 1个月大鼠睾丸的形态学改变 ,并测定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活性及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光镜下主要表现为睾丸曲细精管萎缩及生精阻滞 ;透射电镜下主要见到支持细胞线粒体与内质网扩张、胞浆内内含物形成 ;睾丸组织的SOD、GSH -PX活性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NOS活性及NO、MDA含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糖尿病大鼠睾丸病变主要为支持细胞受损及生精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睾丸 脂质过氧化作用 一氧化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蓉蓉 谢琳 +5 位作者 吴晓烨 王文艳 王芳 雷康福 方周溪 陈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9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对照组和EGB治疗组。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EGB治疗组给予EGB 8 m...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9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对照组和EGB治疗组。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EGB治疗组给予EGB 8 mg.kg-1.d-1治疗8周。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EGB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和总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及MDA、NO含量。结果:糖尿病组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出现大量脂肪空泡,胞浆内糖原颗粒减少或消失。电镜下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核固缩,胞浆内含大量脂滴,细胞器明显减少,贮脂细胞明显增生,胶原纤维增生。肝组织内GSH-PX、SOD、CAT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MDA、NO含量及总NOS、iNOS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EGB治疗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较轻,GSH—PX、SOD、CAT活性明显高于糖尿病组,MDA、NO含量及总NOS、iNOS活性显著低于糖尿病组。结论:EGB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抑制NO的过多产生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裂银杏 糖尿病 一氧化氮 脂质过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辉乐 毛朝鸣 +3 位作者 王万铁 金可可 邱晓晓 方周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832-2834,共3页
目的:观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脂质过氧化的变化、探讨中药川芎嗪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再灌注组和川芎嗪组。复制在体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5h分别经颈总动脉抽... 目的:观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脂质过氧化的变化、探讨中药川芎嗪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再灌注组和川芎嗪组。复制在体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5h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黄嘌吟氧化酶(X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结束时取肾组织检测XO、SOD活性及MDA含量,观察超微结构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川芎嗪组血浆X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低于再灌注组(均P<0.01);SOD活性高于再灌注组(P<0.05)。川芎嗪组与再灌注组相比,肾组织的XO活性、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非常显著(均P<0.01)。再灌注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脏层上皮细胞超微结构严重损害,川芎嗪组大部分肾组织上述部位存在不同程度损伤性改变,但比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强氧自由基的清除,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效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川芎嗪 黄嘌呤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脂质过氧化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脑组织学及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国荣 徐正衸 +2 位作者 毛孙忠 方周溪 李安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333,376,T004,共3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脑组织学及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的变化。方法 :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 1个月大鼠脑组织学改变 ,并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活性...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脑组织学及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的变化。方法 :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 1个月大鼠脑组织学改变 ,并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活性及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的含量。结果 :光镜下可见脑水肿、脑软化、白质脱髓鞘 ,透射电镜下见到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变短、神经纤维脱髓鞘 ,血脑屏障受损 ;SOD、GSH -PX活性下降 ,NOS活性、MDA、NO含量增加。结论 :糖尿病可引起明显的脑组织形态学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组织 脂质过氧化作用 一氧化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明品 陈玲阳 +2 位作者 李兴旺 连庆泉 方周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7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n=1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缺血再灌注组(Sev-IR组)和七氟醚组(Sev-S组)。S组开胸游离左肺门后,未行...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7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n=1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缺血再灌注组(Sev-IR组)和七氟醚组(Sev-S组)。S组开胸游离左肺门后,未行缺血再灌注。IR组、Sev-IR组参照Ep-pinger方法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Sev-IR组吸入30min1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AC)七氟醚后行缺血再灌注,Sev-S组吸入30min1MAC七氟醚后不进行缺血再灌注。分别在缺血45min、再灌注60、120min处死兔,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在再灌注120min测各组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电镜下IR组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肺泡壁增厚,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膜微绒毛减少,线粒体肿胀、嵴减少,且胞质中板层小体明显减少,肺间质水肿,毛细血管腔内中性粒细胞(PMN)堵塞。Sev-IR组毛细血管内PMN附壁减少,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内吞饮小泡增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增多。在再灌注120min时,IR组和Sev-IR组肺组织MPO的活性明显高于S组(P<0.01),而Sev-IR组MPO的活性低于IR组(P<0.05)。结论七氟醚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超微结构改变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MN在肺脏的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再灌注损伤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蛋白激酶C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万铁 林丽娜 +3 位作者 涂军伟 吴成云 陈锡文 方周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5-549,共5页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 (PIRI)时蛋白激酶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 -再灌注模型。实验兔 2 7只 ,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sham)、肺缺血 -再灌注组 (I-R)和肺缺血 -再灌注加异丙酚治疗组 (PPF)...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 (PIRI)时蛋白激酶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 -再灌注模型。实验兔 2 7只 ,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sham)、肺缺血 -再灌注组 (I-R)和肺缺血 -再灌注加异丙酚治疗组 (PPF)。再灌注 6 0min时取肺组织 ,观察蛋白激酶C(PKC)mRNA定位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 (MDA)浓度、一氧化氮 (NO)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 (W/D)、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 (IQA)及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肺再灌注 6 0min ,PPF组PKCmRNA在肺小动脉内膜、外膜及薄壁小血管 (主要是肺小静脉 )强阳性表达 ,其吸光度值与sham组及I-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和P <0 0 1) ;SOD活性明显高于I-R组 (均P <0 0 1) ;MDA浓度、W/D和IQA值显著低于I-R组 (P <0 0 1和P <0 0 5 ) ;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异丙酚可上调肺组织PKC -α、δ、θmRNA的表达 ,而提高体内NO水平、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对PIRI发挥积极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蛋白激酶C 自由基 一氧化氮 二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万铁 郝卯林 +4 位作者 王方岩 徐正衸 陈瑞杰 陈锡文 方周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75-1580,共6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 I)时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10只)、肺缺血-再灌注组(I-R,30只)和肺缺血-再灌注加葛根素组(LGT,30只)。每组又...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 I)时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10只)、肺缺血-再灌注组(I-R,30只)和肺缺血-再灌注加葛根素组(LGT,30只)。每组又分为再灌注1 h、3 h、5 h 3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分别于再灌注1 h、3 h、5 h 3个时点取左肺组织,观察Fas/Fas配体(Fas/FasL)mRNA定位表达、凋亡指数(AI)、肺组织湿干重比(W/D)、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及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肺再灌注1 h、3 h、5 h,LGT组Fas/FasL mRNA在肺小动脉内(外)膜、肺小静脉内膜、肺泡上皮及肺支气管上皮呈弱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同一时点I-R组(P<0.05);AI、W/D和IQA值显著低于I-R组(P<0.01和P<0.05);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葛根素可下调肺组织Fas/FasL mRNA的表达而减轻细胞凋亡,对PIR I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FAS/FAS配体 细胞凋亡 葛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谢小志 蔡正林 +2 位作者 张海燕 高宝辉 方周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儿童 病理学 先天性上尿路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HP对雄性仔鼠胚胎Leydig细胞雄激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海红 王维维 +4 位作者 王晓雅 吴亮 方周溪 葛仁山 陈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7-1632,共6页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雄性仔鼠胚胎Leydig细胞(FLC)雄激素合成的影响。方法:DEHP分别以低、中、高3组剂量(10、100、750 mg.kg-1.d-1)灌胃作用于怀孕12 d到产后1 d(GD12-PND1)的SD母鼠,观察DEHP对雄仔鼠血清睾酮(T)...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雄性仔鼠胚胎Leydig细胞(FLC)雄激素合成的影响。方法:DEHP分别以低、中、高3组剂量(10、100、750 mg.kg-1.d-1)灌胃作用于怀孕12 d到产后1 d(GD12-PND1)的SD母鼠,观察DEHP对雄仔鼠血清睾酮(T)水平、睾丸FLC形态结构、睾丸FLC的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mRNA的相对表达量(ΔΔCT法)。结果:低剂量组血清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中、高剂量组血清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低剂量组可见间质细胞聚集呈簇分布,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均可见间质细胞呈瘤样增生。电镜示低剂量组间质细胞椭圆形、长梭形,脂质颗粒减少,线粒体、滑面内质网丰富。中、高剂量组间质细胞呈梭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核大、圆,胞浆丰富,细胞聚集一起,胞质内可见丰富的脂质颗粒,脂质颗粒染色深,滑面内质网及线粒体扩张。高剂量组睾丸FLC的StAR mRNA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睾丸FLC的IGF-Ⅰ mRNA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DEHP对新生雄性仔鼠睾丸FLC有毒性作用,可影响雄性仔鼠睾丸FLC的形态学及其生成类固醇的能力。其可能机制是低剂量DEHP宫内暴露后,促进睾丸FLC的IGF-ⅠmRNA表达从而引起血清睾酮升高,而高剂量DEHP可能通过抑制睾丸FLC StAR mRNA表达从而降低血清睾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 胚胎Leydig细胞 睾酮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疣皮损和疣状表皮结构不良皮损的超微结构对照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秉煦 方溪周 杨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17-717,共1页
关键词 扁平疣 疣状表皮结构不良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1/CO径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万铁 周伟斌 +3 位作者 倪世蓉 徐正祄 陈锡文 方周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39-174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径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4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C)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肺缺血-再灌注加氯铁血红素(H)组和肺缺血-再...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径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4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C)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肺缺血-再灌注加氯铁血红素(H)组和肺缺血-再灌注加锌原卟啉(Z)组。分别在缺血前、缺血后、再灌注1h、2h、3h抽血,检测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浓度。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检测湿干重比(W/D)、肺泡损伤率(IAR),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HO-1的活力、表达部位及强度。结果:血浆COHb浓度,I-R组、H组明显高于C组,以H组为著(P<0.01);H组、Z组显著高于、低于I-R组(P<0.01)。肺组织HO-1活力H组最高,其次是I-R组,Z组和C组最低(P<0.05和P<0.01)。I-R组、H组、Z组HO-1在肺血管内皮、部分血管平滑肌、外膜层及部分气道上皮均有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组,尤以H组最为明显(P<0.01)。W/D、IAR值,I-R组和Z组均明显高于C组,尤以Z组为著,H组虽较C组为高,但显著低于IR组和Z组(P<0.05和P<0.01)。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以Z组为著,H组较轻。结论:HO-1/CO径路对缺血-再灌注肺发挥积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血红素氧合酶(脱环) 一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步猛 陈锡文 +5 位作者 李旭升 陈国荣 方周溪 金晓冬 王一龙 李安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36-138,i001,共4页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LNT)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分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LNT治疗组。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LNT治疗前后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LNT)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分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LNT治疗组。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LNT治疗前后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镜下可见脑水肿、脑软化、白质脱髓鞘;透射电镜下见到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变短、神经纤维脱髓鞘,血脑屏障受损;脑组织内SOD活性下降,NOS活性及MDA、NO含量增高。LNT治疗后病变明显减轻,脑组织内SOD活性明显升高,NOS活性及NO、MDA含量明显下降。结论LNT能清除自由基和降低一氧化氮水平,从而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实验性 大鼠香菇多糖 脂质过氧化作用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万铁 许涛 +4 位作者 徐正衸 金可可 潘雪蓉 李东 方周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90-2094,共5页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对心肌缺血 -再灌注 (MIR)时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ontrol组 )、心肌缺血 -再灌注组 (MIR组 )和心肌缺血 -再灌注 +L -精氨酸治疗组 (MRI+L -Arg组 ) ;分别观...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对心肌缺血 -再灌注 (MIR)时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ontrol组 )、心肌缺血 -再灌注组 (MIR组 )和心肌缺血 -再灌注 +L -精氨酸治疗组 (MRI+L -Arg组 ) ;分别观察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Ca2 + 浓度 ([Ca2 + ]m)、丙二醛 (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和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 (ATP)、二磷酸腺苷 (ADP)、一磷酸腺苷 (AMP)含量、总腺苷酸量(TAN)、能荷 (EC)的变化。结果 :MIR +L -Arg组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RCR)、Ⅲ态呼吸速率 (V3 )、SOD、面密度 (Sv)、比表面 (δ)明显高于MIR组 ,Ⅳ态呼吸速率 (V4)、[Ca2 + ]m、MDA、体密度 (Vv)、横径 (Hd)显著低于MIR组 ,心肌组织ATP、ADP、TAN及EC均明显高于MIR组 ;且与control组比较 ,V3 、V4、SOD、MDA、Vv、Sv、δ、数密度 (Nv)、纵径 (Vd)及AMP、TAN无明显差异。结论 :L -精氨酸可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和减轻钙超载 ,而改善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线粒体 心脏 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宝辉 谢丽微 +4 位作者 祁旦巳 赵志光 方周溪 胡型锑 项如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99-603,共5页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超微结构改变与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hy pertension ,PH)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组织化学染色 ,对 4 1例先心病患儿肺组织及肺各级小动脉进行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超微结构改变与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hy pertension ,PH)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组织化学染色 ,对 4 1例先心病患儿肺组织及肺各级小动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伴有PH的肺组织各级小动脉 (包括部分肌型及肌型动脉 )数量增加、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尤以中重度PH患者显著 ,主要表现血管中膜平滑肌 (SMC)和内皮细胞 (EC)增生 ,内弹力膜增厚 ,外膜胶原纤维增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组织内无肌型小动脉肌化、部分肌型及肌型小动脉数量增加 ,随着PH的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超微结构改变包括 :①肺泡隔纤维化逐渐明显 ,胶原纤维增生 ;②小动脉中膜SMC层数明显增加 ,SMC细胞面积增大 ,核染色质增粗 ,细胞间间隙明显增宽 ,血管外膜胶原纤维高度密集 ;③小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呈高柱状 ,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 ,吞饮小泡多见 ;④毛细血管充血、瘀血 ,基膜明显增厚。结论 先心病引起缺氧导致肺血管重建 ,使肺血管阻力增加 ,是PH形成的关键因素 ,肺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病变所致微循环障碍更加促进了PH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肺组织 病理形态学 血管阻力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内皮素-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孔霞 项如莲 +3 位作者 胡型锑 高宝辉 陈其 方周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37-2141,共5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中重度PH组12例、轻度PH组14例、无PH组14例;另选取10例非心脏疾患手术病人10例作为对...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中重度PH组12例、轻度PH组14例、无PH组14例;另选取10例非心脏疾患手术病人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硝酸还原酶、透射电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各组患儿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血ET-1、一氧化氮(NO)浓度及肺细小动脉ET-1、e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血浆ET-1水平,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明显高于无PH组(P<0.01);血清NO浓度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明显低于无PH组(P<0.01)。②电镜下,中重度PH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外膜胶原纤维密集;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和外膜胶原纤维增生轻于中重度PH组;无PH组肺细小动脉结构改变不明显。③免疫组化显示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ET-1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高于无PH组(P<0.01);而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肺细小动脉eNOS平均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无PH组(P<0.01)。结论ET-1、eNOS可能参与了先天性心脏病PH的形成与肺血管结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1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心脏病 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与宫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Ⅰ.解脲脲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及药物不全流产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丽萍 方周溪 +4 位作者 泮新花 包其郁 朱雪琼 喻林升 赵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解脲脲原体(Uu)与自然流产和药物不全流产的关系,探讨Uu与宫内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分离培养分别对45例自然流产和27例药物不全流产(试验组)和31例人工流产(对照组)的母亲宫颈分泌物及胚胎组织进行Uu检... 目的研究解脲脲原体(Uu)与自然流产和药物不全流产的关系,探讨Uu与宫内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分离培养分别对45例自然流产和27例药物不全流产(试验组)和31例人工流产(对照组)的母亲宫颈分泌物及胚胎组织进行Uu检测,分别对部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超薄切片,并与其培养物负染电镜检查相比较。结果试验组流产组织中Uu检出率分别为53.3%和63%,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01,p<0.001);经超薄切片观察,试验组流产组织的绒毛膜下滋养层细胞周围见大量的Uu颗粒及空泡内增殖的子细胞,并与其流产组织中阳性培养物经负染后的颗粒相似。而对照组胚胎流产组织中无此颗粒。结论绒毛膜下滋养层Uu增殖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Uu是引起宫内感染的病原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宫内感染 自然流产 药物不全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孢子虫颅内感染1例
18
作者 李超 李向阳 方周溪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132,F003,共3页
关键词 隐孢子虫 颅内感染 治疗 卵囊 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HO-1/CO系统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邱晓晓 王万铁 +3 位作者 戴雍月 徐正祄 陈锡文 方周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74-1778,共5页
目的:探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一氧化碳(CO)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复制在体兔原位单肺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假手术对照(control)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与肺缺血-再灌注加葛根素(puerarin)组,每... 目的:探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一氧化碳(CO)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复制在体兔原位单肺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假手术对照(control)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与肺缺血-再灌注加葛根素(puerarin)组,每组10只。各组在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1 h、3 h和5 h分别抽血,检测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浓度、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检测湿干重比(W/D)、肺泡损伤率(IAR),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HO-1的活力、表达部位及强度。结果:血浆COHb浓度、cGMP含量I-R组、puerarin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以puerarin组为著(P<0.01)。肺组织HO-1活性,I-R组较control组明显增加,puerarin组增加更加显著(P<0.01)。I-R组、puerarin组HO-1在肺血管内皮、部分血管平滑肌、外膜层及部分气道上皮呈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尤以puerarin组最为明显(P<0.01)。W/D、IAR,I-R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puerarin组虽较control组为高,但显著低于I-R组(P<0.01)。I-R组有明显的肺超微结构损伤,而puerarin组损伤较轻。结论:葛根素可通过上调HO-1表达,增加HO-1活性,对缺血再灌注肺发挥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血红素氧化酶 一氧化碳 葛根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拘束应激对大鼠心脏和肝脏HSP70表达及血清中CK、ALT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包晶莹 林飞燕 +6 位作者 王一龙 黄卡特 朱加银 林婷婷 吴军 方周溪 吴步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36-39,9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冷拘束应激中大鼠心脏和肝脏组织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量以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的变化,探讨冷拘束应激对心脏和肝脏的影响和差异。方法选取50日龄清洁级大鼠77只,随机分为7组,即0h,0.5h,1.0h,1.5h,2... 目的通过研究冷拘束应激中大鼠心脏和肝脏组织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量以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的变化,探讨冷拘束应激对心脏和肝脏的影响和差异。方法选取50日龄清洁级大鼠77只,随机分为7组,即0h,0.5h,1.0h,1.5h,2.0h,2.5h,3.0h。采用拘束冷应激法,应激相应时间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心脏和肝脏组织HSP70的表达,并检测血清中CK和ALT含量。结果 (1)心脏中HSP70表达量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5h组较0h组有明显的增加(P<0.05),而2.0h后有极明显的增加(P<0.01)。(2)肝脏中HSP70表达量随应激时间的延长呈缓慢增加,仅3.0h组有较明显的增加,与0h组、0.5h组及1.0h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应激开始阶段大鼠血清中的CK含量迅速上升,之后平缓升高;大鼠血清中的ALT含量呈现上升趋势,2.5h以前上升较平缓,2.5h以后急骤升高。结论冷拘束应激可使大鼠心脏中HSP70的表达量和血清中CK含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显著上升,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递增,而肝脏中HSP70的表达量和血清中ALT含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明显变化,只有在3.0h时才显著增加,提示心脏对冷拘束应激较敏感,而肝脏对冷拘束应激有较强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拘束应激 心脏 肝脏 热休克蛋白 肌酸激酶 谷丙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