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蝉拟青霉多糖对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介钻 金丽琴 +2 位作者 吕建新 袁谦 朱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8-59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蝉拟青霉多糖对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每天给大鼠称重 ,并按所称大鼠体重 ,以 5 0、10 0、2 0 0mg/kg的蝉拟青霉多糖 (PCPS)剂量在大鼠后背部皮下注射给药半个月。处死大鼠后称脾和胸腺湿重 ,并计算其湿重指...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蝉拟青霉多糖对大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每天给大鼠称重 ,并按所称大鼠体重 ,以 5 0、10 0、2 0 0mg/kg的蝉拟青霉多糖 (PCPS)剂量在大鼠后背部皮下注射给药半个月。处死大鼠后称脾和胸腺湿重 ,并计算其湿重指数 ;计数大鼠外周血白细胞 (WBC)数 ;以双试剂终点法测定酸性磷酸酶 (ACP)、速率法测定乳酸脱氢酶 (LDH)及测定精氨酸酶 (arginase)等活力 ;进行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中性红吞噬试验。结果 :PCPS组大鼠脾脏、胸腺湿重指数及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CPS组大鼠肝、肾、脾、胸腺内ACP、LDH活力显著升高 ,AM吞噬功能显著增强 ,AM内ACP、LDH、arginase活力显著提高 (P <0 0 1,P <0 0 5 )。结论 :不同浓度蝉拟青霉多糖能提高大鼠外周血WBC数 ,激活肺泡巨噬细胞 ,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拟青霉 多糖类 巨噬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蝉拟青霉总多糖对老龄大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金丽琴 吕建新 +2 位作者 杨介钻 李东 李安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蝉拟青霉总多糖对老龄大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探讨其对老龄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中性红吞噬试验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MTT比色法测定细胞转化率;分别以双试剂终点法、速率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酸性磷酸酶(ACP... 目的:观察蝉拟青霉总多糖对老龄大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探讨其对老龄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中性红吞噬试验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MTT比色法测定细胞转化率;分别以双试剂终点法、速率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酸性磷酸酶(ACP)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以鸟氨酸的生成判断精氨酸酶(arginase)的活力;电镜观察大鼠脾脏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蝉拟青霉总多糖使老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腹腔巨噬细胞(PM)胞内和细胞培养上清液内ACP、LDH、arginase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使PM的吞噬功能及其刺激指数(SI)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使老龄大鼠脾脏细胞胞质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数量多于对照组。结论:蝉拟青霉总多糖对老龄大鼠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青霉 多糖类 巨噬细胞 免疫力 激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蝉拟青霉总多糖对大鼠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金丽琴 吕建新 +2 位作者 杨介钻 袁谦 金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 :研究蝉拟青霉总多糖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2 0 0mg/L的蝉拟青霉总多糖 (PCTPS)臀部皮下注射处理大鼠 17d后 ,用常规方法测定大鼠外周血白细胞 (WBC)数 ;用生化方法测定脾脏与胸腺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 (LPO)和还原型谷胱甘... 目的 :研究蝉拟青霉总多糖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2 0 0mg/L的蝉拟青霉总多糖 (PCTPS)臀部皮下注射处理大鼠 17d后 ,用常规方法测定大鼠外周血白细胞 (WBC)数 ;用生化方法测定脾脏与胸腺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 (LPO)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水平 ;含 10 %小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贴壁培养肺泡巨噬细胞(AMφ) 2h后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中乳酸脱氢酶 (LDH)与酸性磷酸酶 (ACP)活性 ,并进行中性红吞噬试验。 结果 :PCTPS组大鼠WBC数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脾脏、胸腺组织中GSH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而胸腺组织中LPO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AMφ内LDH和ACP活性均强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1) ,对中性红摄取能力也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PCTPS能提升WBC数 ;减少LPO的生成 ,维持GSH的含量 ,具有增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青霉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蝉拟青霉总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多糖体外诱导人T细胞表达IFN-γ和IL-4蛋白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季敬璋 彭颖 吕建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1-613,共3页
目的 :探讨牛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使用牛膝多糖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 ,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的IFN γ及IL 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人T细胞受不同浓度ABPS刺激时 ,IFN γ分泌水平随A... 目的 :探讨牛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使用牛膝多糖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 ,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的IFN γ及IL 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人T细胞受不同浓度ABPS刺激时 ,IFN γ分泌水平随ABPS浓度递增 ,在 4 0 0 μg ml时 ,IFN γ表达量最高 (P <0 0 5 ) ,而IL 4的分泌始终处于低水平 (P >0 0 5 )。②人T细胞在ABPS刺激不同时间后 ,IFN γ分泌水平逐步增高 ,在 4 8小时时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 ,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0 1) ,而IL 4的分泌始终处于低水平 (P >0 0 5 )。结论 :①ABPS能诱导人T细胞分泌IFN γ ,该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变化 ,而抑制IL 4的分泌。②在蛋白表达水平上证实ABPS能够促进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而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糖 体外诱导 T细胞 表达 IFN-Γ IL-4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和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克俭 潘芙蓉 +1 位作者 夏玉祥 管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3-434,43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 1 )与骨密度 (BMD)在Graves病 (GD)中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检测 30例女性G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 1水平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桡骨骨密度 ,并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 1 )与骨密度 (BMD)在Graves病 (GD)中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检测 30例女性G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 1水平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桡骨骨密度 ,并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 (对照组 )比较。结果 :GD组 ,血清IGF 1水平 (1 6 5 4± 4 0 0 ) μg L明显升高 ,BMD(0 770± 0 0 81 )g cm2 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IGF - 1为 (92 5± 2 5 1 ) μg L、BMD为 (0 877± 0 0 6 9)g cm2 )〕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IGF 1与FT4 正相关 (r=0 .38,P <0 .0 5 )、与BMD负相关 (r=- 0 .32 ,P <0 .0 5 )。GD治疗缓解后 ,IGF 1水平 (1 1 0 4± 33 2 ) μg L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BMD(0 882± 0 0 80 )g cm2 有所增加 ,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骨密度 甲状腺激素 放射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NF-α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标准的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晓群 邹立林 吕建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83-785,共3页
目的 :克隆人TNF αcDNA ,作为人TNF αmRNA定量检测的标准品。方法 :用RT PCR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mRNA中逆转录扩增TNF α的cDNA ,将纯化的TNF αcDNA与pUCm T载体进行连接 ,转化宿主菌DH 5α ,然后提取重组质粒DNA ,用限制性... 目的 :克隆人TNF αcDNA ,作为人TNF αmRNA定量检测的标准品。方法 :用RT PCR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mRNA中逆转录扩增TNF α的cDNA ,将纯化的TNF αcDNA与pUCm T载体进行连接 ,转化宿主菌DH 5α ,然后提取重组质粒DNA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Ⅲ、EcoRⅠ进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分析 ,最后对质粒标准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纯化质粒并检测λ2 6 0nm吸光度 ,确定原液的重组质粒拷贝浓度并以此制备荧光定量PCR梯度浓度标准品。结果 :酶切鉴定、PCR扩增及测序分析均证实TNF αcDNA重组到pUCm T载体上。结论 :成功克隆了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糖核酸 信使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T-A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人白细胞介素18cDNA的克隆 被引量:3
7
作者 彭颖 吕建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8-559,共2页
目的 :获得人白细胞介素 18cDNA。方法 :从 1名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提取总RNA ,通过PT -PCR扩增出人白介素 18(hIL - 18)的cDNA ,与PUCmT载体连接 ,构成重组质粒 ,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已获得hIL - 18的编码... 目的 :获得人白细胞介素 18cDNA。方法 :从 1名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提取总RNA ,通过PT -PCR扩增出人白介素 18(hIL - 18)的cDNA ,与PUCmT载体连接 ,构成重组质粒 ,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已获得hIL - 18的编码序列 ,且与Ushio等报道的序列相比存在 3处有意义突变。结论 :克隆了突变型hIL - 18c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 白细胞介素18 基因克隆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bcl-2甲基化的检测及与表达、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红智 李东 +1 位作者 彭颖 吕建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01-1904,共4页
目的:建立Bcl-2基因甲基化特异的PCR(MSP)检测方法,并探讨乳腺癌bcl-2甲基化与蛋白表达、 预后因素(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雌、孕激素受体ER、PR情况)的关系。方法:设计bcl-2基 因MSP引物,采用MSP方法检测54例乳腺癌b... 目的:建立Bcl-2基因甲基化特异的PCR(MSP)检测方法,并探讨乳腺癌bcl-2甲基化与蛋白表达、 预后因素(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雌、孕激素受体ER、PR情况)的关系。方法:设计bcl-2基 因MSP引物,采用MSP方法检测54例乳腺癌bcl-2基因5’端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 测54例乳腺癌bcl-2、PCNA、ER、PR的表达。结果:乳腺癌bcl-2甲基化率为29.6%。Bcl-2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 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Bcl-2甲基化率高与不良的预后因素(PCNA标记指数LI高、ER-和PR-)显著相关 (P<0.01)。结论:该研究建立bcl-2基因MSP检测方法,MSP扩增和测序结果证实,bcl-2基因MSP引物设计是合 理的。bcl-2甲基化有可能成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分子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DNA甲基化 基因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板酶联夹心杂交法定量检测人IL-18 mRNA
9
作者 金晶 彭颖 吕建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9-50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便的微孔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 ,定量检测人IL 18mRNA。方法 :针对人IL 18mRNART PCR产物一条链的不同区域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探针 ,其中一条为捕获探针 ,5’端为氨基修饰 ,可以与微量DNA结合板... 目的 :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便的微孔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 ,定量检测人IL 18mRNA。方法 :针对人IL 18mRNART PCR产物一条链的不同区域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探针 ,其中一条为捕获探针 ,5’端为氨基修饰 ,可以与微量DNA结合板表面的NOS基团共价结合 ,“竖直”地包被在微孔板内 ;另一条为检测探针 ,3’端标记生物素。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总RNA ,进行RT PCR扩增IL 18mRNA ,产物热变性后加入已包被捕获探针的微孔板内进行杂交 ,再加入检测探针与已杂交的产物结合 ,最后经亲和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SAV HRP)系统检测杂交信号。结果 :该法检测IL 18mRNART PCR产物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 ,重复性良好 ,且结果数据化。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适合于PCR扩增产物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酶联夹心杂交法 定量检测 IL-18mRNA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酶标夹心杂交法定量检测人iNOS-mRNA
10
作者 许艳芳 吕建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便的微孔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 ,对人iNOS -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 :设计两条特异探针 ,其中一条为捕获探针 ,5’端连接氨基 ,能与微孔板表面的NOS基团共价结合 ,“竖直”地包被在微孔中 ,另... 目的 :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便的微孔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 ,对人iNOS -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 :设计两条特异探针 ,其中一条为捕获探针 ,5’端连接氨基 ,能与微孔板表面的NOS基团共价结合 ,“竖直”地包被在微孔中 ,另一个为检测探针 ,3’端带有生物素标记。用脂多糖 (LPS)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2 4h后 ,提取巨噬细胞总RNA ,进行RT -PCR扩增 ,PCR产物热变性后加入到已包被捕获探针的微孔板内 ,并加入检测探针进行夹心杂交 ,最后加入亲和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AV -HRP)及底物 ,在 4 5 0nm波长检测杂交信号。结果 :该方法检测iNOS -mRNA的灵敏度明显高于RT -PCR -琼脂糖凝胶电泳 ;特异性高 ,RT -PCR和酶联夹心杂交均无非特异阳性信号出现 ;精密度良好。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数据化 ,适合于iN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夹心杂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联用维生素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
11
作者 王万铁 邱晓晓 +5 位作者 许益笑 倪世蓉 王卫 金可可 陈锡文 谢克俭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0期1806-1807,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LGT)联用维生素C(Vit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复制HIRI模型,随机将40只实验兔分为肝缺血-再灌注组(A组)、肝缺血-再灌注+VitC治疗组(B组)、肝缺血-再灌注+VitC治疗组(C组)和肝缺血-再灌注+LGT+Vit... 目的:探讨川芎嗪(LGT)联用维生素C(Vit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复制HIRI模型,随机将40只实验兔分为肝缺血-再灌注组(A组)、肝缺血-再灌注+VitC治疗组(B组)、肝缺血-再灌注+VitC治疗组(C组)和肝缺血-再灌注+LGT+VitC治疗组(D组)。在再灌注45min时,分别观察肝组织内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总腺苷酸量(TAN)及能荷(EC)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肝组织内ATP含量及EC值均明显增高〔ATP:为(0.98±0.25)μg/mg,B组为(2.84±0.77)μg/mg,C组为(2.14±0.75)μg/mg,D组为(3.58±0.93)μg/mg,均P<0.01;EC:为(0.34±0.05),B组为(0.61±0.07),C组为(0.53±0.08),D组为(0.64±0.05),均P<0.01〕,尤以D组为著。结论:LGT联用VitC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的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再灌注损伤 能量代谢 川芎嗪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酶联夹心杂交法定量检测TNF-α mRNA 被引量:1
12
作者 池永斌 吕建新 陆永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便的微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 ,对人单核细胞分泌的TNF -α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 :设计两条特异探针 ,其中一条为捕获探针 ,5’端带有氨基修饰 ,可以与微量DNA结合板表面的NOS基团共价结合 ,... 目的 :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便的微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 ,对人单核细胞分泌的TNF -α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 :设计两条特异探针 ,其中一条为捕获探针 ,5’端带有氨基修饰 ,可以与微量DNA结合板表面的NOS基团共价结合 ,而且是“竖直”地包被在微孔内 ,另一个为检测探针 ,3’端带有生物素标记。提取人单个核细胞总RNA ,RT -PCR后的扩增产物经变性后加入已包被好捕获探针的微孔板中 ,加入检测探针与已杂交的产物结合 ,最后加入亲和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avidin -HRP)显色系统催化底物显色 ,4 5 0nm波长下检测吸光度进行定量。结果 :该方法检测TNF -αmRNA的灵敏度 ,明显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 ,而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等量PCR产物作 10个复孔 ,吸光度的CV值为 7 2 % ,批间的CV值为 9 1%。在本实验中 ,我们首次尝试着用客观的数据来表示正常人中 1× 10 6个PBMCs中TNF -αmRNA的平均表达量 ,发现该表示方法直观明了 ,结果稳定 ,而且简便可行 ,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及昂贵的试剂。结论 :本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单易操作 ,结果数据化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夹心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