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膝多糖体外诱导人T细胞表达IFN-γ和IL-4蛋白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1
作者 季敬璋 彭颖 吕建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1-613,共3页
目的 :探讨牛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使用牛膝多糖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 ,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的IFN γ及IL 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人T细胞受不同浓度ABPS刺激时 ,IFN γ分泌水平随A... 目的 :探讨牛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使用牛膝多糖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 ,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的IFN γ及IL 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人T细胞受不同浓度ABPS刺激时 ,IFN γ分泌水平随ABPS浓度递增 ,在 4 0 0 μg ml时 ,IFN γ表达量最高 (P <0 0 5 ) ,而IL 4的分泌始终处于低水平 (P >0 0 5 )。②人T细胞在ABPS刺激不同时间后 ,IFN γ分泌水平逐步增高 ,在 4 8小时时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 ,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0 1) ,而IL 4的分泌始终处于低水平 (P >0 0 5 )。结论 :①ABPS能诱导人T细胞分泌IFN γ ,该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变化 ,而抑制IL 4的分泌。②在蛋白表达水平上证实ABPS能够促进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而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糖 体外诱导 T细胞 表达 IFN-Γ IL-4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人白细胞介素18cDNA的克隆 被引量:3
2
作者 彭颖 吕建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8-559,共2页
目的 :获得人白细胞介素 18cDNA。方法 :从 1名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提取总RNA ,通过PT -PCR扩增出人白介素 18(hIL - 18)的cDNA ,与PUCmT载体连接 ,构成重组质粒 ,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已获得hIL - 18的编码... 目的 :获得人白细胞介素 18cDNA。方法 :从 1名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提取总RNA ,通过PT -PCR扩增出人白介素 18(hIL - 18)的cDNA ,与PUCmT载体连接 ,构成重组质粒 ,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已获得hIL - 18的编码序列 ,且与Ushio等报道的序列相比存在 3处有意义突变。结论 :克隆了突变型hIL - 18c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 白细胞介素18 基因克隆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株aac(3)-Ⅱ基因保守区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接根 吕建新 +3 位作者 楼永良 彭颖 陈秀枢 陆永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204,共3页
常规方法分离鉴定47株大肠埃希菌,以标准纸片扩散法(K B法)对其进行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性测定,耐药株经PCR检测aac(3) Ⅱ基因保守区,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初步探讨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株与aac(3) Ⅱ基因保守区之间... 常规方法分离鉴定47株大肠埃希菌,以标准纸片扩散法(K B法)对其进行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性测定,耐药株经PCR检测aac(3) Ⅱ基因保守区,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初步探讨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株与aac(3) Ⅱ基因保守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本地区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株的aac(3) Ⅱ基因保守区具65位G、84位T和65位A、84位C两种基因型,且高度耐药菌株皆为65位G、84位T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基因 抗生素 钝化酶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板酶联夹心杂交法定量检测人IL-18 mRNA
4
作者 金晶 彭颖 吕建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9-50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便的微孔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 ,定量检测人IL 18mRNA。方法 :针对人IL 18mRNART PCR产物一条链的不同区域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探针 ,其中一条为捕获探针 ,5’端为氨基修饰 ,可以与微量DNA结合板... 目的 :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便的微孔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 ,定量检测人IL 18mRNA。方法 :针对人IL 18mRNART PCR产物一条链的不同区域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探针 ,其中一条为捕获探针 ,5’端为氨基修饰 ,可以与微量DNA结合板表面的NOS基团共价结合 ,“竖直”地包被在微孔板内 ;另一条为检测探针 ,3’端标记生物素。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总RNA ,进行RT PCR扩增IL 18mRNA ,产物热变性后加入已包被捕获探针的微孔板内进行杂交 ,再加入检测探针与已杂交的产物结合 ,最后经亲和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SAV HRP)系统检测杂交信号。结果 :该法检测IL 18mRNART PCR产物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 ,重复性良好 ,且结果数据化。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适合于PCR扩增产物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酶联夹心杂交法 定量检测 IL-18mRNA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