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修复复合材料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廖世波 赖琛 +2 位作者 张志雄 盛立远 奚廷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5-761,共7页
寻找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一直是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近5年来骨修复复合材料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简述了骨修复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纳米复合材料、负载活性因子的复合材料、引入基因工程的复合材... 寻找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一直是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近5年来骨修复复合材料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简述了骨修复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纳米复合材料、负载活性因子的复合材料、引入基因工程的复合材料、磁性复合材料。然后对骨组织工程材料的血管化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最后指出了目前骨修复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基因工程 生长因子 磁性粒子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弓第2与第5跖列的肌骨系统有限元模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2
作者 吴立军 丁自海 +1 位作者 钟世镇 郑蓉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建立足部内侧纵弓第2跖列与外侧纵弓第5跖列的肌骨系统有限元模型,为研究跖骨应力性骨折与相关足痛症提供生物力学工具。方法:采用中国虚拟人“女性1号”CT图像和MRI图像;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构建了包含... 目的:建立足部内侧纵弓第2跖列与外侧纵弓第5跖列的肌骨系统有限元模型,为研究跖骨应力性骨折与相关足痛症提供生物力学工具。方法:采用中国虚拟人“女性1号”CT图像和MRI图像;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构建了包含皮质骨、松质骨、软骨、韧带、足底腱膜、肌腱、固有肌、脂肪垫、骨髓腔与骨髓窦等10种组织的第2、第5跖列的有限元模型。足弓直立时,最大vonMises应力/应变位于第2、第5跖骨骨干与基底。各种足底软组织中,足底腱膜承担着最大张拉应力,其次为足底长韧带,足底固有肌张拉应力最小。结论:有限元预测的应力应变为研究跖骨应力性骨折,足底腱膜炎引起的慢性跟骨痛,以及足弓塌陷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应力性骨折 足底腱膜炎 足弓塌陷 肌骨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虚拟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贵金属催化还原水中的硝酸盐氮 被引量:13
3
作者 叶舒帆 胡筱敏 +1 位作者 和英滇 张杨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11-1717,共7页
基于双金属催化还原NO3--N的机理分析和常见金属催化电解脱硝技术的初步研究成果,对非贵金属元素催化还原水中NO3--N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数据表明,Fe、Cu、Co、Pb和Zn 5种元素在阴极电场作用下对NO3--N具有较高的催化还原活性;NO3--N催... 基于双金属催化还原NO3--N的机理分析和常见金属催化电解脱硝技术的初步研究成果,对非贵金属元素催化还原水中NO3--N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数据表明,Fe、Cu、Co、Pb和Zn 5种元素在阴极电场作用下对NO3--N具有较高的催化还原活性;NO3--N催化还原主要产物为NO2--N和NH4+-N,产物比例受催化元素选择性和电解条件的影响;电流密度、极板距离和搅拌强度对NO3--N的催化还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影响规律和催化反应的控制步骤密切相关.Fe、Cu和Co 3种元素修饰阴极的催化电解无害化去除NO3--N实验结果表明,以500 mg·L-1NaCl(以Cl-计)为支持电解质,在温度24℃—26℃,电流密度6 mA.cm-2、极板距离6 mm、搅拌强度450 r.min-1条件下,50 mg·L-1NO3--N模拟废水电解150 min后,NO3--N和TN去除率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氮 非贵金属 催化还原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带横连杆的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T11~L3)的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旻宇 黄其杉 +3 位作者 池永龙 吴立军 滕红林 王靖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评价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后脊柱的稳定性。方法将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用椎体楔行切除法在L1椎体上制作严重压缩性骨折模型,部分骨折标本作带或不带横连杆的椎弓根钉内固定。这样共有4种脊柱标本:(1)正常标本;(2... 目的评价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后脊柱的稳定性。方法将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L3)用椎体楔行切除法在L1椎体上制作严重压缩性骨折模型,部分骨折标本作带或不带横连杆的椎弓根钉内固定。这样共有4种脊柱标本:(1)正常标本;(2)未固定骨折标本;(3)用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的骨折标本;(4)用不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的骨折标本。用三维激光扫描仪依次测量各脊柱标本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然后将其标准化为稳定指数以比较4种标本的差异。结果与未固定骨折标本相比,两种固定均能显著提高损伤脊柱在各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带横连杆椎弓根钉固定的骨折标本稳定性虽优于无横连杆固定,但无统计差异。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无论有无横连杆,均能有效提高损伤脊柱的稳定性,而横连杆似乎未能进一步增加稳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 横连杆 骨折 脊柱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移植与骨水泥增强对治疗骨质疏松椎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的有限元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吴立军 杨国敬 +1 位作者 张力成 余斌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79-88,共10页
目的研究松质骨粒移植增强和骨水泥增强对椎体治疗节段和相邻非治疗节段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影响,探讨椎体重建前后的荷载传导机制。方法选取正常男性青壮年脊柱L1~L2节段标本进行薄层CT扫描,构建正常的和骨折复位后疏松的功能脊柱单元三... 目的研究松质骨粒移植增强和骨水泥增强对椎体治疗节段和相邻非治疗节段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影响,探讨椎体重建前后的荷载传导机制。方法选取正常男性青壮年脊柱L1~L2节段标本进行薄层CT扫描,构建正常的和骨折复位后疏松的功能脊柱单元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L2椎体中心注入骨水泥,模拟经皮骨移植(Optimesh)在L2椎体中心置入松质骨粒,按照脊柱三柱理论施加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荷载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与骨质疏松模型相比,松质骨粒移植增强或骨水泥增强后相邻节段椎体应力应变的变化甚微;治疗节段增强区域的应力应变明显改变。另外,骨质疏松、松质骨粒移植增强、骨水泥增强对脊柱三柱轴向压缩位移和椎间盘平均内压没有影响。结论松质骨粒移植增强和骨水泥增强均能恢复骨折椎体的总体刚度和强度,有利于椎体功能重建;但从椎体与增强材料间的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观点看,松质骨粒移植增强优于骨水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脊柱单元 骨质疏松 骨移植增强 后凸成形术 有限元分析 力学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腰椎L4/5与L5/S1节段Coflex动态固定的有限元模型试验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信雷 吴立军 +5 位作者 郑蓉梅 王继松 徐华梓 周洋 吴爱悯 倪文飞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7-483,共7页
目的模拟临床手术,探讨Coflex动态稳定装置在下腰椎L5/S1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第2代中国数字化人体"男性23号"数据集平台上,选取下腰椎骶骨数字模型,运用CAX相关软件建立下腰椎及Coflex应用于下腰椎的3组有限元模... 目的模拟临床手术,探讨Coflex动态稳定装置在下腰椎L5/S1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第2代中国数字化人体"男性23号"数据集平台上,选取下腰椎骶骨数字模型,运用CAX相关软件建立下腰椎及Coflex应用于下腰椎的3组有限元模型(健康者下腰椎模型、Coflex固定L4/5节段模型及Coflex固定L5/S1节段模型);根据脊柱三柱加载理论和下腰椎生理运动,采用直立、前屈和后伸3种生理载荷分别进行计算、验证和对照分析。结果建立了健康者下腰椎骶骨有限元模型、Coflex固定L4/5节段有限元对照模型、以及Coflex固定L5/S1节段有限元试验模型。根据3组有限元模型对照试验的稳定性和相容性等各种生物力学指标,发现两种动态内固定方式的下腰椎具有相近的生物力学效果。结论本有限元模型对照试验的设计为研究下腰椎L5/S1节段Coflex动态固定手术提供了生物力学循证依据,对Coflex植入L5/S1节段这一新手术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Coflex装置 动态固定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数字化人体骶骨纵形骨折微创内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红卫 吴立军 +1 位作者 王继松 钟世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94-501,520,共9页
目的比较经皮骨盆后方张力带钢板和经皮骶髂螺钉固定Denis 3类骶骨纵行骨折的术后稳定性和力学相容性,为不同类型骨折的内固定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第2代中国数字化人体"男性第23号"CT和MRI,构建完整骨盆有限元模型,骶... 目的比较经皮骨盆后方张力带钢板和经皮骶髂螺钉固定Denis 3类骶骨纵行骨折的术后稳定性和力学相容性,为不同类型骨折的内固定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第2代中国数字化人体"男性第23号"CT和MRI,构建完整骨盆有限元模型,骶骨Ⅰ、Ⅱ、Ⅲ区纵形骨折伴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的经皮后方张力带钢板内固定有限元模型,以及这3类骨折的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有限元模型。根据腰骶脊柱三柱加载模式和骶髂关节生理运动模式采用多方案有限元分析及实验验证。结果骶骨Ⅰ区骨折时,张力带钢板组(P组)的后环与前环器械应力均比骶髂螺钉组(S组)明显增加,骶骨位移也增加。骶骨Ⅱ区骨折时,P组后环与前环器械应力均比S组减小,骶骨位移明显减小。骶骨Ⅲ区骨折时,P组后环与前环器械应力以及骶骨位移均比S组明显减小。结论从内固定术后稳定性、骨折愈合的力学相容性及手术操作的安全性等方面考虑,经皮骶髂螺钉比较适合治疗骶骨Ⅰ区纵形骨折的垂直不稳定型骨盆,而经皮后方张力带钢板比较适合治疗骶骨Ⅱ区和Ⅲ区纵形骨折的垂直不稳定型骨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固定 稳定性 相容性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IC卡教学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8
作者 葛锦环 徐炜 杨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10期173-176,共4页
结合当前在高校日常管理中广泛使用的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和第三方提供的读卡器以及接口函数的功能,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教学考勤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所需的数据结构和发卡系统的工作流程,介绍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思路,详细描述了... 结合当前在高校日常管理中广泛使用的非接触式IC卡的特点和第三方提供的读卡器以及接口函数的功能,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教学考勤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所需的数据结构和发卡系统的工作流程,介绍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思路,详细描述了系统各模块的具体功能、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系统可以解决高校教学管理中怎样高效考勤这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勤 非接触 IC卡 MIFARE 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扁平足与正常足的足底压力和足弓形态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亭 王继松 +4 位作者 李静 刘一骏 林若兰 黄永红 吴立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通过与正常足青年女性对比分析得出无症状扁平足足底压力和足弓形态的特征。方法利用Zebris足底压力测量仪对正常足组(12例)和扁平足组(12例)进行直立状态和行走状态下的足底压力测试,并拍摄其负重位和非负重位的侧位X线片进行足弓... 目的通过与正常足青年女性对比分析得出无症状扁平足足底压力和足弓形态的特征。方法利用Zebris足底压力测量仪对正常足组(12例)和扁平足组(12例)进行直立状态和行走状态下的足底压力测试,并拍摄其负重位和非负重位的侧位X线片进行足弓形态测量,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足直立时,扁平足组与正常足组的足底压力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单足直立时,扁平足组的前足负重比例增大;步行时,扁平足组与正常足组足底压力中心运动轨迹有明显区别。扁平足组负重位与非负重位的足弓形态各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扁平足组负重位与正常足组负重位的足弓形态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症状扁平足单足直立和行走状态的足底压力和足弓形态与正常足相比有明显区别,为评价、诊断和预防无症状扁平足提供定量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扁平足 足底压力 X线 数字化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融合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丢失的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登伟 吴立军 池永龙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93-199,210,共8页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构建腰椎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融合的生物力学新模型,评估其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丢失机制,论证新模型是否比单纯双侧关节突植骨融合模型更具预防矫正丢失的优越性。方法选取青壮年男性人体脊柱标本一具,...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构建腰椎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融合的生物力学新模型,评估其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丢失机制,论证新模型是否比单纯双侧关节突植骨融合模型更具预防矫正丢失的优越性。方法选取青壮年男性人体脊柱标本一具,范围为L1~L2,构建骨折伴有椎间盘严重损伤的有限元力学模型,模拟患者术后内固定取出后的状态,建立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融合和单纯双侧关节突植骨融合的两种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压缩载荷、前屈与后伸力矩等组合作用下的椎间盘、上下终板、关节突植骨区、棘突间植骨区等的应力和位移。结果在压缩载荷和前屈与后伸力矩作用下,新融合模型的椎间盘竖向压缩位移和应变较原融合模型明显减小约为20%~35%,关节突植骨区应力也较原融合模型减小,减小量约为5.5%~13%,棘突间植骨区承担应力大幅增加,约增加了2.5~12.3倍,后柱承担内力比例明显增加。结论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融合后,脊柱承载结构主要由双侧小关节和棘突三点立体承担,后部棘突间植骨形成了新的强化张力带,增加了损伤节段的三维稳定性,有效减轻关节突植骨区应力集中程度,减小受损椎间盘的竖向应变和压缩位移,可预防胸腰椎骨折并伴有椎间盘严重损伤术后矫正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矫正丢失 有限元分析 数字医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八字腔锁模Yb光纤激光器的超连续谱激光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凯 魏凯华 +4 位作者 陈滔 姜培培 蔡双双 吴波 沈永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1-525,共5页
报道了一种利用八字腔锁模的全光纤化结构的亚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其输出脉冲经过光纤化的一级衍射声光调制器实现了可变的脉冲选单以降低脉冲重复频率.从2.78MHz降低重频至93kHz后的激光脉冲经过第二级功率放大,放大斜率效率为68.1%,... 报道了一种利用八字腔锁模的全光纤化结构的亚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其输出脉冲经过光纤化的一级衍射声光调制器实现了可变的脉冲选单以降低脉冲重复频率.从2.78MHz降低重频至93kHz后的激光脉冲经过第二级功率放大,放大斜率效率为68.1%,获得脉冲峰值功率超过25kW的激光输出.以此激励一段经优化后3m长的Bi离子掺杂的石英光纤和20m普通单模石英光纤,最终获得了波长覆盖1100~2200nm、光谱平坦度优于3dB的稳定超连续谱激光光源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锁模 放大 超连续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BPM工作流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吉梅 陈力琼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6期230-231,281,共3页
在讲述工作流概念的基础上,对开源工作流管理系统jBPM(Java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进行了分析。从高校教务管理的需求和系统的建设目标出发,开发了一套基于jBPM的教务管理系统。以调课申请的流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流程的设计与... 在讲述工作流概念的基础上,对开源工作流管理系统jBPM(Java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进行了分析。从高校教务管理的需求和系统的建设目标出发,开发了一套基于jBPM的教务管理系统。以调课申请的流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流程的设计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务管理 工作流 JBPM 调课申请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挑战应答模式的动态口令系统的实现与发布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依如 叶晰 岑琴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7期290-293,共4页
通过对现有动态口令技术的基本原理的研究,提出一种软件实现动态口令技术的方法。分析该方法中的加密过程、碰撞问题以及快速发布等关键技术,构建一个原型系统,并通过实例演示了该系统的实际效果。对于开发各类电子商务网站的动态口令... 通过对现有动态口令技术的基本原理的研究,提出一种软件实现动态口令技术的方法。分析该方法中的加密过程、碰撞问题以及快速发布等关键技术,构建一个原型系统,并通过实例演示了该系统的实际效果。对于开发各类电子商务网站的动态口令技术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口令 挑战应答 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D5值的数字图像加密新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葛锦环 李际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6期35-38,共4页
数字图像在远距离传输时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和安全性。采用数字图像本身的MD5值作为位加密周期序列,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而且实用的图像加密算法。该算法针对数字图像的应用特点,既实现了图像完整性的验证功能又解决了图像安全性的问题。
关键词 MD5 哈希函数 数字图像 加密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技术在应力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陶大锦 林晓雷 朱丹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7-139,共3页
残余应力是造成零件疲劳、断裂的重要因素,有效评价应力状态对于关键部件的早期失效预测十分必要。设计了均匀分布的应力场,采用涡流检测仪器对不同程度的应力分布场进行测试,在阻抗分析法原理的基础上,研究涡流有效电压值随应力的变化... 残余应力是造成零件疲劳、断裂的重要因素,有效评价应力状态对于关键部件的早期失效预测十分必要。设计了均匀分布的应力场,采用涡流检测仪器对不同程度的应力分布场进行测试,在阻抗分析法原理的基础上,研究涡流有效电压值随应力的变化情况。通过对铝合金2A12进行了拉伸应力试验,结果表明,涡流信号随着试样内部应力场的增大呈线性变化的趋势,此特征可以用于评估材料应力所处的状态。最后试验研究了涡流信号大小与线圈激励电流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频区,涡流信号随着频率增大而增大,当激励频率比较高时,由于趋肤效应的作用,使得涡流信号随着频率的增大产生衰减。因此检测残余应力时选择合适的激励频率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涡流 激励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中国人足底韧带结构失效后的足弓负荷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吴立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6-255,共10页
目的建立虚拟中国人的足内侧纵弓与外侧纵弓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跖腱膜松解术或足底韧带损伤后足骨与内在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探讨骨性结构、足底韧带、足底腱膜、足底固有肌群之间的协调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 目的建立虚拟中国人的足内侧纵弓与外侧纵弓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跖腱膜松解术或足底韧带损伤后足骨与内在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探讨骨性结构、足底韧带、足底腱膜、足底固有肌群之间的协调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CT图像和MRI图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足弓术后或韧带损伤后的平衡直立负荷状态仿真;并应用足底固有肌群的3种被动张力(微弱、适度、强烈)模拟术后或韧带损伤后的肌肉状态。结果建立了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足内侧纵弓第2跖列与外侧纵弓第5跖列的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在平衡直立时,韧带损伤时,固有肌群活动时的张应力矢量图、压应力矢量图和vonMises应力整体分布数据。结论跖腱膜松解术和足底韧带损伤等增加了足纵弓vonMises应力峰值,改变了张应力与压应力的流向;而足底固有肌活动的被动张力能降低足纵弓vonMises应力集中程度,调节张应力、压应力矢量接近平衡状态,减小了并发骨折和腱炎的危险性。骨性结构、韧带、腱膜、固有肌群的内在应力具有定量的相互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纵弓 外侧纵弓 足底固有肌 足底韧带结构 肌肉骨骼生物力学 非线性有限元 虚拟中国人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总线——自控系统的一项新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尤佳 徐炜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28-331,共4页
介绍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及其国际标准 ,阐述现场总线系统FCS和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DCS、IT计算机网络的区别 ,并简单介绍现场总线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控制 互操作性 分布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关联与BP网络的客户感性知识挖掘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夫乾 孙守迁 徐江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9-353,358,共6页
通过建立Web问卷调查系统获取用户对产品造型特征的感性反映信息,并对用户感性评价信息予以模糊表征,进行多维模糊关联法则挖掘,进而产生客户感性信息与产品造型特征关联规则高频项目集.利用BP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对不同时段关联规则进... 通过建立Web问卷调查系统获取用户对产品造型特征的感性反映信息,并对用户感性评价信息予以模糊表征,进行多维模糊关联法则挖掘,进而产生客户感性信息与产品造型特征关联规则高频项目集.利用BP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对不同时段关联规则进行训练、预测和整合,从而实现客户感性知识挖掘,为产品设计辅助与企划决策支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关联法则 倒传递类神经网络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安刑事数据的指标分析及发案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婷 林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2,共4页
本文选定温州20年来全市刑事发案数据[1]作为分析样本,对公安刑事发案数据的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首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对各项刑事发案指标的关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刑事发案指标间的具体相关系数;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刑事发案指标进... 本文选定温州20年来全市刑事发案数据[1]作为分析样本,对公安刑事发案数据的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首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对各项刑事发案指标的关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刑事发案指标间的具体相关系数;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刑事发案指标进一步进行分析概括,构建了两个相关指标群并提出"刑事发案指标群理论";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法提取到了核心刑事发案指标与刑事发案总量之间的关系系数,成功构建了刑事发案线性回归方程,并用2010年温州全市打防控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 回归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实验虚拟网络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叶夏 杨晔琴 熊晶晶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9期80-82,共3页
为解决实验室资源匮乏、实验手段单一、实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基于FLEX平台服务技术的RIA技术,自主设计具备仿真模拟、人机交互和分析统计等功能,集学习与考核功能于一体的护理实验虚拟网络平台。该平台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实验教学效... 为解决实验室资源匮乏、实验手段单一、实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基于FLEX平台服务技术的RIA技术,自主设计具备仿真模拟、人机交互和分析统计等功能,集学习与考核功能于一体的护理实验虚拟网络平台。该平台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实验教学效果,丰富实验的考教方式,并有效减轻实验室运行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虚拟网络平台 护理实验 FLEX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