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叶启乐 陈智耶 +3 位作者 刘长宝 朱仁武 张益明 夏贝贝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8期1412-141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选择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西医FTS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西医快速康复外科(FT...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选择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西医FTS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西医快速康复外科(FTS)组及传统方案组快(P〈0.01)。中西医FTS组的失眠、饥饿感、口渴感均较传统方案组轻(P〈0.01),但和西医FT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5);中西医FTS组的疼痛、恶心呕吐及腹胀症状均较西医FTS组及传统方案组轻(10〈0.05,10〈0.01)。3组间术后30d内再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中西医FTS组的血清白蛋白较西医FTS组及传统方案组高(10〈0.01)。中西医FTS纽满意度较传统方案纽高(P〈0.01),但与西医FTS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FTS技术可以有效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缓解患者术后症状以及增强营养支持,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获得患者更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SA为4.0~10.0ng/ml时f-PSA百分率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谢克俭 潘芙蓉 管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9-300,共2页
目的 为了明确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百分率鉴别t PSA在 4.0~ 10 .0ng/ml范围前列腺增生 (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及确定f PSA百分率异常的截断点。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检测t PSA在 4.0~ 10 .0ng/ml范围 46例PC... 目的 为了明确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百分率鉴别t PSA在 4.0~ 10 .0ng/ml范围前列腺增生 (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及确定f PSA百分率异常的截断点。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检测t PSA在 4.0~ 10 .0ng/ml范围 46例PCa和 71例BPH患者血清t PSA和f PSA ,并计算f PSA百分率 ,同时比较不同水平f PSA百分率的截断点对PCa诊断的价值。结果 t PSA在 4.0~ 10 .0ng/ml范围内 ,BPH组和PCa组的f PSA百分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t PSA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以f PSA百分率 <15 %作为PCa诊断的截断点 ,其敏感性 ,特异性 ,阳性预测值 ,实验有效率分别为 84.8% ,88.7% ,82 .9% ,87.2 %。结论 用f PSA百分率鉴别t PSA在 4.0~ 10 .0ng/ml范围的PCa和BPH ,具有较大的鉴别诊断意义。建议临床上以f PSA百分率 <15 %作为PCa诊断的截断点 ,能大幅度地提高t PSA测试的特异性和PCa的检出率 ,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截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曲骨穴解除骨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邓影雪 许兵 叶小雨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0期1837-1839,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曲骨穴治疗骨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0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予以心理护理、提供相... 目的观察艾灸曲骨穴治疗骨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0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予以心理护理、提供相对隐蔽的排尿环境及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常规处理;治疗组30例,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以肌注新斯的明针1mg;观察组30例,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以艾灸曲骨穴5~15min。观察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排尿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采用艾灸曲骨穴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解除尿潴留的总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总体排尿时间平均为(30.16±3.60)min,与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曲骨穴治疗骨科术后尿潴留具有较好的疗效,解除尿潴留的时间较短,能够明显的改善尿潴留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曲骨穴 骨科 尿潴留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耳穴贴压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笑青 叶天申 +1 位作者 陈恩如 董晓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2A期14-15,26,共3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耳穴贴压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tomy,LC)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在外科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耳穴贴压护理干预组(耳贴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日、止痛... 目的观察围术期耳穴贴压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tomy,LC)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在外科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耳穴贴压护理干预组(耳贴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日、止痛药的使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围术期耳穴贴压能减少和降低LC术后疼痛时间和程度,并能减少平均住院日、止痛药的使用和术后疼痛并发症的发生(P均<0.01)。结论耳穴贴压护理对LC术后疼痛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和成瘾性,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耳穴贴压 围术期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51
5
作者 许兵 王萧枫 +3 位作者 叶小雨 杨益宇 王冠华 麻光喜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1期993-997,共5页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27例(145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表现、X线、CT、MRI明确责任椎体,其...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27例(145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表现、X线、CT、MRI明确责任椎体,其中95例(110椎)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KP组),男34例(42椎),女61例(68椎),年龄(73.92±7.14)岁,胸椎47节(T_8-T_(12)),腰椎63节(L_1-L_5);另外的32例(35椎)采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网袋组),男11例(12椎),女21例(23椎),年龄(71.56±7.89)岁,胸椎16节(T_9-T_(12)),腰椎19节(L_1-L_5)。观察患者术后3 d疼痛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功能改善情况,并通过X线片观察骨水泥弥散及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并发症。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1.75±4.99)min,术后3 d的VAS评分,椎体前缘、中部高度,腰部ODI评分分别为(2.38±0.94)分、(19.54±2.36)mm、(18.16±2.65)mm和(25.19±5.49)分,各项目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与PK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的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的骨水泥均呈斑片状、团块状或少量弥散状分布,网袋组的渗漏率为2.86%(1/35),PKP组的渗漏率为16.36%(18/110),多为"拖尾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具有类似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能够缓解疼痛,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并且明显减少渗漏率,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放置真空负压引流对围手术期失血量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骆国钢 张鸿振 +2 位作者 姚剑川 林忠勤 谢海风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 :比较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后放置真空负压引流瓶,不同负压下术后失血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高负压引流组和低负压引流组。高负压引流组34例,... 目的 :比较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后放置真空负压引流瓶,不同负压下术后失血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高负压引流组和低负压引流组。高负压引流组34例,男10例,女24例;平均年龄(75.94±9.02)岁;术毕放置60 k Pa负压真空负压引流瓶。低负压引流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平均年龄(74.93±8.90)岁;术毕放置30 k Pa负压真空负压引流瓶。对术后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改变值、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Hct)计算的所有患者总失血量等进行观察,并做统计学分析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第1天,高负压引流组血红蛋白改变值为(41.74±15.69)g/L,总失血量(1 217.73±459.50)ml,术后引流量(312.94±103.44)ml;低负压引流组血红蛋白改变值(34.90±12.90)g/L,总失血量(904.01±381.58)ml,术后引流量(129.25±44.25)ml,高负压引流组的数值均高于低负压引流组。术后3 d,高负压引流组血红蛋白改变值为(46.00±13.29)g/L,总失血量(1 304.72±421.75)ml;低负压引流组血红蛋白改变值为(43.87±11.39)g/L,总失血量(1 196.78±344.20)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颈骨折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放置引流时,根据患者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情况选择负压引流压力大小,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选择低负压引流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引流术 失血 手术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不同用药途径对女性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骆国钢 林忠勤 +2 位作者 谢海风 姚剑川 张鸿振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2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不同应用方式治疗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7例分成4组:A组(静脉用药组)21例,年龄(77.10±7.02)岁,于手术...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不同应用方式治疗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7例分成4组:A组(静脉用药组)21例,年龄(77.10±7.02)岁,于手术切皮前5 min使用15 mg/k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并且术中生理盐水灌注关节腔;B组(局部用药组)18例,年龄(73.83±6.56)岁,于手术切皮前5 min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且术中使用总剂量为3 g的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C组(联合用药组)19例,年龄(74.26±6.04)岁,术前使用15 mg/kg氨甲环酸静滴并且术中使用总剂量为1.5 g的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D组(对照研究组)19例,年龄(76.69±9.27)岁,于手术切皮前5 min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且术中生理盐水灌注关节腔。记录术后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变化,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HCT)计算所有患者的总失血量等。结果:A组术后引流量为(111.91±35.02) ml,血红蛋白改变量为(26.86±12.99) g/L,总失血量为(628.6±306.78) ml;B组术后引流量为(108.89±36.61) ml,血红蛋白改变量为(26.28±8.59) g/L,总失血量为(584.41±250.86) ml;C组术后引流量为(102.63±47.36) ml,血红蛋白改变量为(26.89±12.47) g/L,总失血量为(634.78±384.89) ml;D组术后引流量为(107.37±40.53) ml,血红蛋白改变量为(40.95±12.48) g/L,总失血量为(1 005.24±483.37) ml。4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血红蛋白改变量、总失血量少于对照组D组(P<0.05),但是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但是最佳给药方式及给药剂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失血 手术 氨甲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姜阳贵 朱仁武 +2 位作者 沈淑蓉 赵茂森 吴显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58-159,共2页
2001年9月~2005年3月,我院行术中胆道造影(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OC)86例,采用尼龙注射针头穿刺胆囊管,造影成功84例,成功率97.7%,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胆管变异2例,胆管损伤1例。我们认为IOC操作简单、安全... 2001年9月~2005年3月,我院行术中胆道造影(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OC)86例,采用尼龙注射针头穿刺胆囊管,造影成功84例,成功率97.7%,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胆管变异2例,胆管损伤1例。我们认为IOC操作简单、安全、迅速,显影清晰,能降低胆道损伤的发生率,发现胆总管残石,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道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苏婵飞 程丽萍 王素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42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42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依从性等。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明显缩短胃癌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胃癌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孔线扎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仁武 姜阳贵 +3 位作者 赵茂森 沈淑蓉 吴显光 顾叶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69-1170,共2页
目的 探讨三孔线扎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3年5月~2006年5月,按病人意愿行传统四孔钛夹法LC和三孔线扎法LC各10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 目的 探讨三孔线扎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3年5月~2006年5月,按病人意愿行传统四孔钛夹法LC和三孔线扎法LC各10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其中三孔线扎法LC采用腔外单滑结技术,通过推结器用丝线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传统组采用金属钛夹或可吸收钛夹按常规完成四孔LC. 结果 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均有2例中转开腹.三孔线扎组比传统组手术时间长[(47.5±16.8)min和(36.9±18.1)min,t=4.201,P=0.000],但术后疼痛轻(χ2=35.064,P=0.000).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6±4.0)ml和(27.1±3.8)ml(t=-0.888,P=0.376);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9±1.6)d和(4.3±1.2)d (t=-1.965,P=0.051). 结论 三孔线扎法LC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且体内无金属异物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线扎法 钛夹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老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仁武 姜阳贵 宋华羽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9期664-664,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病理特点 手术治疗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杜笥凤 徐强 +1 位作者 王丰 吴挺前 《江西中医药》 2004年第6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丹参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