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常规水平井施工背景下石油钻探中的录井技术分析
1
作者 景杉 焦发华 李金金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147-149,共3页
由于非常规水平井因为自身的井身轨迹要求相对较高,并且井径扩大率也存在较高和较为严格的要求,从而给一系列施工措施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在非常规水平井施工背景下,石油钻探当中的录井技术分析,以录井技术的基本概念为基础,结合非常... 由于非常规水平井因为自身的井身轨迹要求相对较高,并且井径扩大率也存在较高和较为严格的要求,从而给一系列施工措施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在非常规水平井施工背景下,石油钻探当中的录井技术分析,以录井技术的基本概念为基础,结合非常规水平井施工的背景,分析在石油钻探过程中的录井技术,并以伊拉克H油田为例,参数录井技术的现实应用价值,进一步为石油钻探方面的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水平井施工 石油钻探 录井技术 伊拉克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井技术对钻井井控中的作用分析
2
作者 张众 郭金涛 李鹏 《石化技术》 2025年第1期291-293,共3页
随着我国钻井工程的发展,对于钻井井控的要求水平越来越高,钻井井控技术关系着油气开采的安全性。而现场录井技术可以是随钻跟踪,帮助建立单井岩性剖面以及油气显示剖面数据,为后期油气层开发和挖掘评价提供地质数据。钻井技术综合成本... 随着我国钻井工程的发展,对于钻井井控的要求水平越来越高,钻井井控技术关系着油气开采的安全性。而现场录井技术可以是随钻跟踪,帮助建立单井岩性剖面以及油气显示剖面数据,为后期油气层开发和挖掘评价提供地质数据。钻井技术综合成本较高,通过钻井井控技术严格控制钻井井深,降低试错成本是油气开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技术。基于此,文章从录井技术的基本应用原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录井技术的应用优势,并且通过实证案例分析现场录井技术对钻井井深控制的效果和作用。为钻井井控工程精细化发展,实现科学决策提前完钻或钻机加深,进一步提升油气开采钻井技术应用的时效性,降本增效,实现钻井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技术 钻井井控 井深控制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在塔河南岸超深井钻探施工中的应用
3
作者 唐莉 殷文荣 +3 位作者 黄叶海 毛勇军 陈勇 柴晓武 《录井工程》 2024年第3期52-62,共11页
塔河南岸是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域之一,以深层、超深层为主要勘探目标,但受二叠系火成岩发育影响,在钻井过程中,井漏、卡钻事故频发,严重制约了钻井提速。为此,在钻完井阶段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提前进行井下事故复... 塔河南岸是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域之一,以深层、超深层为主要勘探目标,但受二叠系火成岩发育影响,在钻井过程中,井漏、卡钻事故频发,严重制约了钻井提速。为此,在钻完井阶段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提前进行井下事故复杂预警,减少钻井过程中工程事故复杂。即钻前利用地震、测井、录井识别方法,总结火成岩分布规律及火成岩相组合方式,进行单井岩性预测,建立地质风险预测模板,以此指导钻头选型,同时提前制定防漏措施;钻中利用元素、全岩、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录井技术组合,从“化学成分+微观结构”角度识别火成岩岩性,建立火成岩识别标准,进行火成岩岩性识别,实现现场精准卡层、裂缝识别、可钻性评价,从而进行实时风险预警;钻后总结施工经验,完善二叠系火成岩段安全钻井提速模板,对后续钻井提供指导。运用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为优化火成岩发育区钻井施工提供了地质技术支撑,有效降低了区域事故复杂率,提升了钻井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塔河南岸 火成岩 超深井 录井技术 钻井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气体录井随钻评价技术
4
作者 陈玉蓉 陈勇 +2 位作者 赵天东 郭琼 柴晓武 《录井工程》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油气勘探复杂程度显著上升,地下流体关系愈发复杂,增大了快速、准确评价地层流体,发现薄层、裂缝型、弱显示油气层的难度,为勘探开发提供决策依据的需求更加紧迫。针对复杂储层薄互层识别困难、非常规油... 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油气勘探复杂程度显著上升,地下流体关系愈发复杂,增大了快速、准确评价地层流体,发现薄层、裂缝型、弱显示油气层的难度,为勘探开发提供决策依据的需求更加紧迫。针对复杂储层薄互层识别困难、非常规油气流体性质判识困难等难点,开展了基于气体分子光谱原理的红外光谱录井特色技术研究。该项技术分析周期≤8 s,在快速钻井条件下不易漏失油气层,特别是在油气水层随钻流体评价、裂缝型/薄层油气藏识别及储层精细划分与界线卡取方面更具技术优势。基于红外光谱气体录井技术,建立了储层能级谱图评价模型和储层流体性质评价标准,并在井场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有效解决了在快速钻井条件下储层流体识别评价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录井技术 气测录井 录井评价 吸收率 光谱体积 标准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录井技术在定向井中的应用探究
5
作者 李金金 焦发华 景杉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161-163,共3页
地质录井技术的应用是降低油田勘探和开采项目受地址影响限制的重要原因,是实现油田开采工程效率与效益双赢的重要技术支撑。经过众多地质勘探实践表明,许多石油资源的形成与膏盐地层有关,膏盐地层钻井石油开发是定向井钻井技术开发的... 地质录井技术的应用是降低油田勘探和开采项目受地址影响限制的重要原因,是实现油田开采工程效率与效益双赢的重要技术支撑。经过众多地质勘探实践表明,许多石油资源的形成与膏盐地层有关,膏盐地层钻井石油开发是定向井钻井技术开发的重要难题之一。因此,地质录井技术成为钻井安全检测以及膏盐岩地层准确预报的重要手段,针对石油勘探开发地址岩性对钻井技术的影响,主要阐述了膏盐岩地层的主要的岩石类型与油气的关系。并且以伊拉克R油田M组项目为例,归纳总结地质录井技术应用于膏盐岩地层的定向井钻井的录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地质录井 岩性数据 信息化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空气储能注采井录井技术评价方法
6
作者 马青春 胡丰波 +3 位作者 陈勇 曹现军 张会民 祝九洲 《录井工程》 2024年第3期75-81,共7页
针对压缩空气储能注采井地质特征、工程特征以及钻探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确定了录井技术评价方向,从3个方面开展了录井技术研究。依托XRD和XRF技术,经过饱和盐水实验,建立了石盐、石膏、芒硝的评价方法;依托综合录井工程参数,结合注采井... 针对压缩空气储能注采井地质特征、工程特征以及钻探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确定了录井技术评价方向,从3个方面开展了录井技术研究。依托XRD和XRF技术,经过饱和盐水实验,建立了石盐、石膏、芒硝的评价方法;依托综合录井工程参数,结合注采井在入腔卡层过程中的5个阶段,建立了工程异常状况预警标准;依托地质资料,结合工程要求,建立了压缩空气储能注采井卡层方法。经过现场施工7口井验证,工程异常预警18次,准确率为100%,中完卡准盐腔顶部准确率为100%,充分验证了上述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为后期压缩空气储能注采井钻探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新能源 录井技术 岩性识别 评价方法 卡层 工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水淹层地化录井识别技术在南海北部A油田的应用
7
作者 李冬蕾 胡琳 +3 位作者 王建伟 邓薇 贾元钊 柴晓武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常采用注水方式为地层提供能量。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物性好、连通性好的层位被快速水淹,剩余油较少,而物性差、连通性差的层位因注入水未波及,则留存较多剩余油。部署调整井开发剩余油需避开水淹层射孔,因此需要...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常采用注水方式为地层提供能量。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物性好、连通性好的层位被快速水淹,剩余油较少,而物性差、连通性差的层位因注入水未波及,则留存较多剩余油。部署调整井开发剩余油需避开水淹层射孔,因此需要对水淹层进行准确识别。通过优选S_(1)、nC_(24)/nC_(29)、∑(C_(1)-C_(5))/∑(C_(1)-C_(9))等地化录井优势参数进行有机组合,建立了基于地化谱图对比识别方法、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参数nC24/nC29比值法,以及轻烃组分∑(C_(1)-C_(5))/∑(C_(1)-C_(9))比值与岩石热解S1交会图板法用于低阻水淹层地化录井识别。该技术在南海北部海域A油田的应用表明,水淹层识别符合率达到87.5%,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油田开发避开水淹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水淹层 地化录井 岩石热解 热蒸发烃气相色谱 轻烃组分分析 交会图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录井技术在黄骅坳陷乌马营聚煤带深层煤岩气勘探中的应用
8
作者 闻竹 孙凤兰 +2 位作者 郑春生 倪海俊 李英贤 《录井工程》 2024年第4期68-76,共9页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深层煤岩气已逐渐成为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黄骅坳陷乌马营聚煤带深层煤岩气未来可能成为大港油田实现产能接续的重要领域,然而该区域的煤岩气勘探录井技术尚无经验可循,随钻录井评价尚属盲区,为此,通过分析黄...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深层煤岩气已逐渐成为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黄骅坳陷乌马营聚煤带深层煤岩气未来可能成为大港油田实现产能接续的重要领域,然而该区域的煤岩气勘探录井技术尚无经验可循,随钻录井评价尚属盲区,为此,通过分析黄骅坳陷乌马营聚煤带7口井山西组和太原组煤系地层的多项录井技术数据,总结技术特征,初步形成了煤岩品质、含气品质、烃源岩特性、荧光特性随钻录井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综合评价应用中表征较好,为黄骅坳陷深层煤岩气下步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岩气 乌马营聚煤带 录井技术 黄骅坳陷 随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录井资料的乌兰花凹陷混合花岗岩储层有效性评价
9
作者 张明扬 陈玉蓉 +3 位作者 李晓晨 侯庆林 唐荷江 阳祖河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孔缝发育程度、充填程度和连通性是乌兰花凹陷混合花岗岩储层油气产量高低的主控因素。通过对乌兰花凹陷古生界混合花岗岩类变质岩潜山井的实物、岩矿、气测、XRD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方法创新,利用实物观察法、薄片镜下观察法、全... 孔缝发育程度、充填程度和连通性是乌兰花凹陷混合花岗岩储层油气产量高低的主控因素。通过对乌兰花凹陷古生界混合花岗岩类变质岩潜山井的实物、岩矿、气测、XRD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方法创新,利用实物观察法、薄片镜下观察法、全烃曲线形态法、钻时与全烃曲线叠合法、XRD填隙物识别法实现对储层的有效性评价,进而建立了基于多项录井资料的乌兰花凹陷混合花岗岩储层划分标准,在现场应用中效果良好,为后期解释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花凹陷 混合花岗岩 储层评价 录井资料 解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三段页岩油富集因素分析
10
作者 赵军 于春勇 +3 位作者 马建英 周可佳 王昌丽 孟立娜 《录井工程》 2025年第1期123-129,共7页
页岩油作为非常规能源之一,在助力油田增储上产方面作用突出。然而,页岩油开采难度较大,施工成本较高,需要明确页岩油富集因素,以便实现精准定位、效益开发。针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三段页岩层系,通过开展不同岩相类型的有机... 页岩油作为非常规能源之一,在助力油田增储上产方面作用突出。然而,页岩油开采难度较大,施工成本较高,需要明确页岩油富集因素,以便实现精准定位、效益开发。针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歧北次凹沙三段页岩层系,通过开展不同岩相类型的有机质和滞留烃对比分析,明确具有工业价值的含油气岩相类型;通过建立矿物组分与游离烃的交会关系,分析裂缝数量与纹层数量的相关性,明确页岩油赋存空间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该区域沙三段以纹层状页岩和层状泥页岩为页岩油主要的富集岩相,孔隙结构较好,有机碳含量高,层理缝密度大,滞留烃和游离烃含量较高,具有生产开发优势。研究认为,岩相类型、有机质类型和丰度、热演化程度、岩石矿物组成、纹层数量是影响页岩油富集高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页岩油 纹层状页岩 层状泥页岩 富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在南堡油田潜山卡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国龙 闫长青 +4 位作者 张国庆 赵文睿 沈贵红 平连民 于旺 《录井工程》 2012年第1期20-24,77,共5页
随着PDC钻头、大位移井和欠平衡井等钻井工艺的广泛应用,随钻录井中的岩屑变得细小、混杂,难以识别,给卡准潜山界面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一现状,以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为基础,对南堡油田岩石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实钻岩屑元素... 随着PDC钻头、大位移井和欠平衡井等钻井工艺的广泛应用,随钻录井中的岩屑变得细小、混杂,难以识别,给卡准潜山界面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一现状,以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为基础,对南堡油田岩石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实钻岩屑元素资料,制作了岩性解释图板,划分了两种钻遇潜山类型,揭示了风化壳残积层元素发育规律,介绍了元素曲线随钻应用实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南堡油田的潜山卡层新方法。现场试用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是常规潜山卡层方法的补充,为安全、快速钻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录井 潜山卡层 风化壳 解释图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井学科分类体系探讨之“地球化学录井”分类体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岩 陈恭洋 +6 位作者 刘应忠 田永晶 谭超 印森林 冯伟 刘兆良 程乐利 《录井工程》 2015年第4期5-10,92,共6页
作为录井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位与分类在目前不甚明晰的录井技术体系中极具代表性,迫切需要对其学科概念、分类等进行深入的辨析,以便为规范学科体系及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此,从"地球化学录井&... 作为录井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位与分类在目前不甚明晰的录井技术体系中极具代表性,迫切需要对其学科概念、分类等进行深入的辨析,以便为规范学科体系及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此,从"地球化学录井"概念的演变入手,对"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义、分类进行阐述,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原则提出了按专业领域、分析技术类型、检测对象、检测时机、服务类型5种分类方案供同行专家指正,以便为"地球化学录井"在整个录井技术体系中找到合理的定位,并期望以此促进整个录井学科体系向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化录井 岩石热解 分类体系 录井技术 规范化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测录井资料随钻自动实时解释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洪伟 杨光照 +2 位作者 薜岩 姬月凤 季艳 《录井工程》 2012年第4期26-30,80-81,共5页
为进一步发挥气测录井技术及时快速发现油气显示的优势,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研制了气测录井资料随钻自动实时解释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实时读取模块、快速处理校正模块、随钻自动实时解释模块、专家知识库管理模块和随钻解释成果输出模块... 为进一步发挥气测录井技术及时快速发现油气显示的优势,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研制了气测录井资料随钻自动实时解释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实时读取模块、快速处理校正模块、随钻自动实时解释模块、专家知识库管理模块和随钻解释成果输出模块构成,对其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阐述了原始气测录井数据因开停泵导致的气测假异常、冲淡系数的校正方法。该系统能够实现气测录井资料的随钻快速处理和解释,为甲方提供地层含油气性信息,同时可为所钻遇的储集层提供相应的解释结论。这不仅有助于现场油气层的及时发现,而且能够为完钻讨论和中途测试等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录井的现场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测录井技术 快速处理 异常段自动识别 自动实时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岩性气藏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刚 王刚 +4 位作者 张杰 权骋 张国兵 刘青 焦香婷 《录井工程》 2019年第1期59-64,139,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主要赋存于古生界地层内,其中作为主要产层的上古生界砂岩气藏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丰度的特点,成藏演化类型为"先致密后成藏"。此类气藏由于非浮力成藏,流体通常没有经历长距离的二次运移,所以气水...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主要赋存于古生界地层内,其中作为主要产层的上古生界砂岩气藏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丰度的特点,成藏演化类型为"先致密后成藏"。此类气藏由于非浮力成藏,流体通常没有经历长距离的二次运移,所以气水分布关系一般较为复杂,甚至不存在明显的气水分异,这给传统的、适用于构造气藏解释评价且效果较好的气测解释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针对该问题,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联合长庆油田盆地东部天然气勘探项目组,利用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评价储集层物性、流体性质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定义新参数(有效含气系数),将该系数与反映储集层有效性的孔隙度交会建立图板,划定不同流体性质区间,实现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流体性质的精准解释,有效提高了录井解释评价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致密砂岩气藏 解释评价 核磁共振录井 孔隙度 有效含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录井参数的溢流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合辉 陶青龙 +3 位作者 李邓玥 陈玉新 高敬民 姜勇 《录井工程》 2015年第4期17-21,93,共5页
钻井过程中溢流的及时发现,将为排除溢流、重建压力平衡赢得宝贵时间,从而降低二次井控的难度。及时判断溢流建立在精准的钻井参数和正确的溢流预警模型基础之上。为建立溢流预警模型,首先对溢流发生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溢流过程的物理模... 钻井过程中溢流的及时发现,将为排除溢流、重建压力平衡赢得宝贵时间,从而降低二次井控的难度。及时判断溢流建立在精准的钻井参数和正确的溢流预警模型基础之上。为建立溢流预警模型,首先对溢流发生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溢流过程的物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溢流监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录井参数的数学重构并导入数学模型,建立了多工况下溢流发生的贝叶斯预警模型。现场应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录井参数的二次应用和钻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 监测 贝叶斯模型 预警 录井 钻井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页岩油录井综合地质导向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俊 岳红星 +3 位作者 秦榜伟 罗鸿成 龚超 王跃昆 《录井工程》 2023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前吉木萨尔页岩油开发采用长水平段水平井,目标地层单层厚度薄、岩性复杂、水平段长、断裂与微构造发育,仅靠随钻测井曲线进行地质导向难度大。通过对该地区“下甜点”地层录井特征的研究,优选钻时、气测全烃、斜长石含量、碳酸盐岩总... 目前吉木萨尔页岩油开发采用长水平段水平井,目标地层单层厚度薄、岩性复杂、水平段长、断裂与微构造发育,仅靠随钻测井曲线进行地质导向难度大。通过对该地区“下甜点”地层录井特征的研究,优选钻时、气测全烃、斜长石含量、碳酸盐岩总量4个录井敏感参数来识别地层,指导综合地质导向,提升甜点钻遇率。通过建立这4个录井敏感参数交会图板发现,该地区“下甜点”地层的优质“甜点”同时也是工程“甜点”,提高优质“甜点”钻遇率的同时亦提高了水平段钻进效率,可在实现地质目的的同时,兼顾工程提速与井筒质量。其在该地区21口井的地质导向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均优质“甜点”钻遇率提升2.1%,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4.7%,为该地区页岩油一体化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导向 页岩油 优质“甜点” 钻遇率 “甜点”模型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录井数据质量的意义与技术途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志战 程昌茹 +2 位作者 班晓维 魏杨旭 辛志军 《录井工程》 2015年第3期6-8,26,共4页
随着录井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录井技术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目前由于录井数据质量的因素,录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定在钻井周期的时域之内。虽然录井是一门独立的石油工程技术和学科,但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和石油工程领域却常... 随着录井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录井技术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目前由于录井数据质量的因素,录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定在钻井周期的时域之内。虽然录井是一门独立的石油工程技术和学科,但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和石油工程领域却常常独而不立,录井数据质量对录井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带来了深远影响。从技术分析角度提出了以绝对性、平衡性、原位性三原则为指导提高录井数据质量的途径,强调以数据"绝对"准确为出发点,仪器设计与研发过程中平衡录井作业需求,应用过程中注重原位性,即从原状地层的角度处理和评价录井数据质量,对录井技术的发展和数据质量的提高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 数据质量 绝对性 平衡性 原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测录井技术在库车坳陷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俊 李晓祥 +4 位作者 赵腾 葛月红 生明月 张帆 吴婧 《录井工程》 2021年第3期97-101,共5页
库车坳陷油气资源丰富,目的层系为古近系底砂岩及下白垩统砂岩。但该套储层岩性致密,油质轻,同一构造区域,同一目的层段油气显示程度不同,有的井显示微弱,但却获工业油气流,有的井显示良好,但测试无产出。该套储层气测显示值与产能关系... 库车坳陷油气资源丰富,目的层系为古近系底砂岩及下白垩统砂岩。但该套储层岩性致密,油质轻,同一构造区域,同一目的层段油气显示程度不同,有的井显示微弱,但却获工业油气流,有的井显示良好,但测试无产出。该套储层气测显示值与产能关系不明显,给准确评价储层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近两年钻探井气测资料分析,有些井的气测显示及组分参数呈规律变化,提出了基于气测录井的解释标准并成功应用,对库车坳陷油气层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岩性致密 显示特征 派生参数 解释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碳同位素在川南威远地区页岩气井产能预测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杨光 孙合辉 +3 位作者 吐洪江 仰云峰 殷黎明 徐守辉 《录井工程》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页岩气井产能的准确预测对页岩气高效开发至关重要,然而复杂的地质及工程因素使产量预测成为气田开发的难题。通过深入研究页岩气吸附特征和渗流机理,系统监测页岩气生产井天然气样品甲烷碳同位素特征,并结合生产历史数据与产量递减规律... 页岩气井产能的准确预测对页岩气高效开发至关重要,然而复杂的地质及工程因素使产量预测成为气田开发的难题。通过深入研究页岩气吸附特征和渗流机理,系统监测页岩气生产井天然气样品甲烷碳同位素特征,并结合生产历史数据与产量递减规律,建立调和递减模型和双曲递减模型来预测页岩气井早期产量。监测数据显示,生产气甲烷碳同位素值前期持续变轻,增产措施实施后变重,且在日产量与甲烷碳同位素值同时达到最大后,甲烷碳同位素值又开始变轻,分析认为可能是吸附气采出后扩散效应加剧分离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生产气甲烷碳同位素变化与产气量变化有良好对应关系,结合生产实际,前期采用双曲递减、后期采用指数递减的产能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更加准确。通过产能准确动态监测及储量评估,可有效指导页岩气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碳同位素 威远地区 递减模型 努森扩散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油田潜山录井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锁卫 于旺 +4 位作者 胡春文 刘永国 曹伟 张文静 孙桂敏 《录井工程》 2013年第2期31-36,90-91,共6页
冀东南堡油田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是利用大位移水平井来实现的,深化认识和研究潜山岩石学特征、地层分布规律及卡取潜山界面的方法,已成为现场录井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南堡油田已完井的录井资料,分析了现场录井在岩性识别、地层... 冀东南堡油田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是利用大位移水平井来实现的,深化认识和研究潜山岩石学特征、地层分布规律及卡取潜山界面的方法,已成为现场录井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南堡油田已完井的录井资料,分析了现场录井在岩性识别、地层划分和卡取潜山界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碳酸盐岩录井和元素录井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地球化学理论指导识别岩性、划分地层并取得了新认识,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南堡油田潜山油气藏的录井方法。现场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大位移水平井现场录井质量、卡准潜山界面效果显著,对冀东油田同类型井的录井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藏 碳酸盐岩分析 元素录井 岩性识别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