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产能控制因素及敏感性分析
1
作者 林倩 高秀丽 +3 位作者 谯延松 李东林 齐丹 刘庆 《油气井测试》 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
致密砂岩气藏已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主力之一,但其渗流机理不同于常规气藏,使得单井产能影响因素更为复杂,而产能直接影响区块整体开发效果。通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不稳定产能预测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地质、压裂改造及生产制度三个方... 致密砂岩气藏已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主力之一,但其渗流机理不同于常规气藏,使得单井产能影响因素更为复杂,而产能直接影响区块整体开发效果。通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不稳定产能预测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地质、压裂改造及生产制度三个方面对产能控制因素及其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储层物性是气井产能的首要影响因素;压裂改造应控制合理造缝长度及最优压裂缝导流能力;气井应控制合理生产压差生产,适当延长气井连续生产时间;②产能主控因素敏感性从强到弱为:地层系数>裂缝半长>储能系数>裂缝导流能力>生产压差>连续生产时间。该成果可提高研究区块气井经济可采储量、提升储量有效动用程度,对制定开发技术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致密砂岩气藏 产能控制因素 敏感性分析 压裂参数 生产压差 连续生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低渗透油气井超低温压裂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风光 吕选鹏 +3 位作者 王晓磊 张华 曹孟君 尹海霞 《油气井测试》 2021年第5期37-43,共7页
低渗透储层埋深1800 m以浅、温度低于60℃的浅层油气井,常规压裂液体系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存在高砂比携砂和低温破胶技术难题。通过提高空间网状结构的交联效率,研发了低浓度有机硼交联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研发了低温破胶剂,形成了... 低渗透储层埋深1800 m以浅、温度低于60℃的浅层油气井,常规压裂液体系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存在高砂比携砂和低温破胶技术难题。通过提高空间网状结构的交联效率,研发了低浓度有机硼交联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研发了低温破胶剂,形成了超低温压裂液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当瓜胶用量为0.25%、交联比100∶0.3,该体系在170 s^(-1)、连续剪切90 min后黏度维持在65 mPa·s以上,满足现场施工技术要求;最低破胶温度可低至20℃,在120 min内完全破胶,破胶液黏度为2.3 mPa·s,残渣含量为126.2 mg/L,对储层伤害低。2018年以来该压裂液体系在青海油田现场应用200余口井,最高携砂砂比达30%,总用液量达10×10^(4) m^(3)以上,成功率100%,最高单井日产油达10.68 t,为青海油田低温浅层油气井效益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油气井 低渗透储层 超低温压裂液 羟丙基胍胶 有机硼交联剂 低温破胶剂 青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天然气集输管道冻堵预测软件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凡臣 王仙之 +1 位作者 于长录 耿厚忠 《石油工程建设》 2014年第3期58-61,共4页
天然气在集输过程中因地貌、气象及运行条件的影响,少量的天然气会形成水合物堵塞管道。根据温度、压力的变化准确地预测管道的冻堵位置,优化集输管道的设计方案防止水合物的产生,对于气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集输管道冻... 天然气在集输过程中因地貌、气象及运行条件的影响,少量的天然气会形成水合物堵塞管道。根据温度、压力的变化准确地预测管道的冻堵位置,优化集输管道的设计方案防止水合物的产生,对于气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集输管道冻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集输管道冻堵的预测模型,介绍了预测软件程序的设计开发及软件的应用实例,并对预测软件应用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水合物 冻堵 预测模型 预测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管道两点腐蚀研究
4
作者 洪亮 邓学敏 +1 位作者 魏宝明 王立航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年第8期39-41,共3页
通过对在役管道进行检测表明,机械损伤和腐蚀是导致油气管道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腐蚀管道往往存在多处腐蚀缺陷,为了找到缺陷间相互独立的临界距离,针对西气东输二线的输气管道,根据圣维南定理选取了3 000 mm长的管段,利用Ansys Workbe... 通过对在役管道进行检测表明,机械损伤和腐蚀是导致油气管道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腐蚀管道往往存在多处腐蚀缺陷,为了找到缺陷间相互独立的临界距离,针对西气东输二线的输气管道,根据圣维南定理选取了3 000 mm长的管段,利用Ansys Workbench15.0软件,对含两点腐蚀缺陷的管段进行有限元分析。在管道运行压力为10 MPa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两缺陷的间距以及腐蚀深度,得到管段在不同条件下的等效应力。在同一腐蚀深度下,得到了两点腐蚀缺陷相互独立的临界值,根据失效准则确定了安全的缺陷范围,为判断管道是否处于危险状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腐蚀 临界距离 有限元法 失效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层序地层特征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龙盛芳 侯云超 +5 位作者 杨超 郭懿萱 张杰 曾亚丽 高楠 李尚洪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6,共12页
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凝灰岩标志层约束和速度模型正演等方法,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等时地层格架,并对地层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湖泛泥岩具有高伽马、高声波和... 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凝灰岩标志层约束和速度模型正演等方法,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等时地层格架,并对地层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庆城地区三叠系长7段—长3段湖泛泥岩具有高伽马、高声波和中—高电阻率特征,单层湖泛泥岩在横向上表现为向湖盆中心倾斜的特征,纵向上长7段—长3段均有分布,具有等时对比意义;长4+5段发育的细粒沉积是不同时期湖泛作用的叠加响应结果。②研究区长7段—长3段以湖泛泥岩为界,自下而上划分为7个等时地层单元(Pss1—Pss7),横向上彼此叠置,向湖盆中心方向进积,垂向上表现为顶积层、斜积层和底积层“三元”结构。③研究区长7段—长3段整体表现为震荡湖退背景下的前积式充填特征,其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Pss1—Pss2),坡度相对较小,地层总体呈楔状加积—弱进积叠置样式;中期(Pss3—Pss5)随着前积斜坡推进到半深湖—深湖区,坡度变大,地层主要表现为“S”形前积结构,顶积层广泛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底积层深湖相重力流砂体发育;晚期(Pss6—Pss7)湖盆萎缩,水体变浅,斜坡高度和角度均变小,顶积层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斜积层中上部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斜积层中下部和底积层以前三角洲—半深湖相泥质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演化 前积斜坡 湖泛面 凝灰岩标志 正演模拟 延长组 三叠系 庆城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致密气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明 许鹏 +3 位作者 陈述 夏林 边建杰 张华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4期152-159,共8页
为搞清四川盆地致密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难点,针对致密气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复杂、地层易坍塌掉块、卡钻风险高、下套管困难以及钻井周期慢等技术难点,开展了地层压力预测及应力分析、井眼轨迹设计优化、钻井参数及钻井设备优选、优化钻... 为搞清四川盆地致密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难点,针对致密气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复杂、地层易坍塌掉块、卡钻风险高、下套管困难以及钻井周期慢等技术难点,开展了地层压力预测及应力分析、井眼轨迹设计优化、钻井参数及钻井设备优选、优化钻井液体系及参数、下套管模拟预测和套管强度校核等多方面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西南致密气水平井地层坍塌压力为1.55~1.60 g/cm^(3),当水平段钻井方位约为105°及15°时井壁稳定性较好,有益后期储层压裂改造;2)采用“双二维”轨迹设计,钻具组合扭矩降低15%以上,摩阻降低20%以上,定向钻井速度可提高45%以上;3)钻机配套DQ50DBS型顶部驱动装置,配置2~3台1600HP钻井泵和NC52非标钻杆,钻井排量控制在35 l/s以上,可保证井眼清洁度及携岩效率;4)使用白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同时加入“刚性粒子+树脂纤维+沥青胶粒”措施进行封堵,可保证井壁稳定;5)优选P110钢级、10.54 mm壁厚完井套管并采用旋转方式下入,在满足后期压裂施工的同时,降低套管下入摩阻12%以上。上述成果认识对加快四川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进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水平井 勘探开发一体化 钻井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油测试一体化工艺在GT1井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庞振力 杜卫刚 +2 位作者 张宏胜 夏林 季鹏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GT1井是集团公司海上潜山构造上的一口“高温、高压”重点风险探井,针对该井储层特点、井身结构、试油测试目的及施工周期安排等,优化设计了射孔-测试-排液-酸化解堵一体化管柱,可实现射孔、测试、排液、解堵4项功能,实现了四联作工艺... GT1井是集团公司海上潜山构造上的一口“高温、高压”重点风险探井,针对该井储层特点、井身结构、试油测试目的及施工周期安排等,优化设计了射孔-测试-排液-酸化解堵一体化管柱,可实现射孔、测试、排液、解堵4项功能,实现了四联作工艺技术。确保探井测试成功,并取全取准测试资料。解决了海上施工周期短、污液处理难等问题,减少了地层污染,与常规试油工艺相比,缩短试油周期6 d,提高生产效率35%,生产污液回收减少260 m^(3),同时获取了原始地层压力、酸后解堵地层能量及排液后地层能量。提高了海上高温高压深井测试作业效率,降低了井控风险,保护了储层。该井的顺利完成为海上高温高压深井测试、解堵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后续探井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一体化管柱 酸化解堵 地层测试 地层能量 作业效率 井控风险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储层转向压裂用暂堵材料研究及应用
8
作者 陈挺 徐昊垠 +3 位作者 张源 张磊 于相东 李国良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1期18-23,共6页
国内页岩气的开发逐步转向深层、超深层储层,对暂堵材料的耐温性能、耐压差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发了一种耐高温、耐大压差、易降解的暂堵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中引入刚性基团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多元丙烯酸酯... 国内页岩气的开发逐步转向深层、超深层储层,对暂堵材料的耐温性能、耐压差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发了一种耐高温、耐大压差、易降解的暂堵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中引入刚性基团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多元丙烯酸酯,当摩尔比NVP∶DPHA∶AM=1∶1∶100时,产物具备良好的吸水膨胀性能和降解性能。耐温达到150℃,耐压差达到40 MPa,降解时间<8.5 h。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复合暂堵的方式能够提高施工压力3.5~5.6 MPa,提高了人工裂缝的复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页岩储层 暂堵 耐温 耐压 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示踪剂监测的水平井高泥质含量段压裂可行性分析
9
作者 齐丹 高秀丽 +2 位作者 李国良 刘庆 林倩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
针对研究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强,水平段泥岩钻遇率高,影响水平井产能发挥的问题,开展示踪剂产能监测试验研究。选取YQ8井三段泥质含量较高压裂段作为试验段,两段砂岩储层段作为对比段,随压裂液加入气相、液相示踪剂,在地面取样分析,获取各... 针对研究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强,水平段泥岩钻遇率高,影响水平井产能发挥的问题,开展示踪剂产能监测试验研究。选取YQ8井三段泥质含量较高压裂段作为试验段,两段砂岩储层段作为对比段,随压裂液加入气相、液相示踪剂,在地面取样分析,获取各压裂段产气、产水相关信息,获得泥质含量较高水平段压后产气贡献率分别为36.6%、39.8%、0.1%,表明水平段泥质含量较高时,压后仍具有产能贡献,甚至高于部分测井响应特征较好分段,需要加深对泥质含量较高分段的厚度、应力差等因素研究,优化压裂施工参数。研究证明水平井高泥质含量段的压裂可行性,以及示踪剂监测技术评价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监测 水平井 压裂可行性 高泥质含量 砂泥岩互层 产能分析 致密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气液分离方案设计与样机试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旱祥 许传宝 +4 位作者 于长录 郝志伟 张辛 车家琪 朱晓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79,共8页
针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气相含液严重影响水合物采收率的问题,结合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际工况,提出了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气液螺旋分离装置设计方案,基于压缩因子校正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Dean-Stiel黏度模型,计... 针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气相含液严重影响水合物采收率的问题,结合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际工况,提出了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气液螺旋分离装置设计方案,基于压缩因子校正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Dean-Stiel黏度模型,计算了开采地层温压条件下天然气的物性参数,结合计算的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参数,完成了气液螺旋分离装置的结构设计,同时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气液螺旋分离装置的样机试制与试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实际开采过程中,气体流量较小,液相含量较低,适宜采用螺旋分离装置;在实际开采地层中天然气的密度为130.785 kg/m^(3),动力黏度为0.0182 mPa·s,确定天然气水合物气液螺旋分离装置的螺距为70 mm,圈数为7,螺旋体管外径为105.0 mm;在液相体积分数10%以下,样机分离效率整体在9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高效安全地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液两相流 分离效率 螺旋分离 地层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古近系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淑琴 王书香 +7 位作者 郭芳 刘玉梅 张洪娟 王洪彪 赵宇超 纪建峥 陈璞 赵林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4-50,5,共7页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Es1)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Es1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重力流水道;其中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分布在zhu68井-zhu38井一带以南,...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Es1)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Es1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重力流水道;其中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分布在zhu68井-zhu38井一带以南,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重力流水道分布在坡折带以下的zhu65井-qn8井-qn6井-qn2井一带,发育有水道主体、水道侧翼、水道末梢等3种沉积微相。该研究成果为歧口凹陷南部斜坡区的勘探方向选择及井位优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沉积相类型 辫状河三角洲 重力流水道 歧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南次凹及其邻区古近系物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淑琴 王书香 +3 位作者 纪建峥 张洪娟 王洪彪 赵宇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56-62,6,共7页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歧南次凹及其邻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Es3)、二段(Es2)沉积时期发育两大物源体系,即盆外的南部埕宁隆起物源,盆内的西部羊三木凸起物源。根据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组合、砂体分布体系和沟谷体系的分析...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歧南次凹及其邻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Es3)、二段(Es2)沉积时期发育两大物源体系,即盆外的南部埕宁隆起物源,盆内的西部羊三木凸起物源。根据岩石学特征、重矿物组合、砂体分布体系和沟谷体系的分析研究成果,对研究区的物源口进行分解研究,Es3沉积时期细分为4个子物源口,Es2沉积时期细分为6个子物源口。近东西向的层拉平地震剖面显示,4条近南北向展布的沟谷对应发育4大物源通道,沟谷中砂岩发育,砂地比高。该研究成果为该区的古地理重建和有利砂体预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物源特征 歧南次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旱祥 王姣姣 +1 位作者 于长录 刘延鑫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6,共6页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潜力巨大,世界上多个国家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和探索。文章对国内外水合物试采以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明确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各国的开采现状,对开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潜力巨大,世界上多个国家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和探索。文章对国内外水合物试采以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明确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各国的开采现状,对开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在防砂技术方面,天然气水合物大多位于海底黏土质粉砂或淤泥质沉积物中,开采过程中出砂问题严重,主要防砂措施为机械防砂、加装防砂网、射孔砂筛防砂、Geoform防砂系统等;在能量补充技术方面,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地层需补充能量,主要方式有注热水或热蒸汽法、微波加热、电加热和太阳能加热法;在气液分离技术方面,水合物分解后的分离方法主要分为重力沉降法和旋转分离法。在上述综述基础上提出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关键技术瓶颈及发展方向,以期为天然气水合物高效安全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原理 能量补充 防砂 气液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陵凹陷白垩系红花套组沙漠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旋 杨申谷 +2 位作者 张亮 王辉 吴一凡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7-9,5,共4页
在江陵凹陷发现了一套新的含油层系,即白垩系红花套组油藏,但其沉积环境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以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为基础,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岩心观察,在研究地层颜色、岩性组合、砂岩矿物成分、砂岩粒度特征、砂粒表面特征、古生... 在江陵凹陷发现了一套新的含油层系,即白垩系红花套组油藏,但其沉积环境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以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为基础,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岩心观察,在研究地层颜色、岩性组合、砂岩矿物成分、砂岩粒度特征、砂粒表面特征、古生物组合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认为江陵凹陷红花套组为沙漠沉积,并参考现代沙漠沉积相类型,进行沉积相类型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白垩系 红花套组 沙漠沉积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解滑套分层压裂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鹏 焦煦 +3 位作者 崔振锚 张镇 秦诗涛 孙晓飞 《油气井测试》 2020年第6期45-49,共5页
苏里格地区分层压裂使用的投球滑套需要与压裂球进行匹配,但在压裂管柱上存在多处缩颈,导致后期测试工具无法下入。可溶解滑套将接球座内部的支撑套设计成可溶材料,其外部包裹一层橡胶薄膜,滑套下入后,性能稳定,只在压裂过程中高速液体... 苏里格地区分层压裂使用的投球滑套需要与压裂球进行匹配,但在压裂管柱上存在多处缩颈,导致后期测试工具无法下入。可溶解滑套将接球座内部的支撑套设计成可溶材料,其外部包裹一层橡胶薄膜,滑套下入后,性能稳定,只在压裂过程中高速液体将其薄膜破坏使可溶材料与井筒内液体接触时,发生溶解反应,实现压裂管柱无缩颈。10口井现场应用表明,在不改变施工工艺的情况下,支撑套溶解,滑套芯子落入井底实现压裂管柱的全通径,能够满足后期冲砂、测试、监测产液剖面等作业需要,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分层压裂 可溶解滑套 支撑套 全通径 通井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道式井下动力装置的研制
16
作者 章浩炯 石晓兵 +1 位作者 刘运荣 甄士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9,共5页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对井下动力钻具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广泛应用的螺杆钻具和涡轮钻具都有一定的缺陷,无法更好地满足勘探开发的需求。为此,研制了一种原理与螺杆钻具和涡轮钻具有明显差异的流道式井下动力装置。该装置将高压水...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对井下动力钻具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广泛应用的螺杆钻具和涡轮钻具都有一定的缺陷,无法更好地满足勘探开发的需求。为此,研制了一种原理与螺杆钻具和涡轮钻具有明显差异的流道式井下动力装置。该装置将高压水能转化为机械能,采用特定的结构,使高压钻井液流入该装置内部流道后,流速保持不变,通过改变流动方向使其获得最大的能量。系统介绍了该装置的原理、结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与涡轮钻具和螺杆钻具相比,该装置能充分利用钻井液能量,具有结构简单、全金属元件、转速与扭矩无关、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扭矩大而稳定的特点,适用于高温高压深井、定向井、水平井及欠平衡钻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底动力钻具 螺杆钻具 涡轮钻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酸化用高温(90~180℃)缓蚀体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丰润泽 张艺夕 +5 位作者 郑憬希 桑宇彤 代雅兴 刘学敏 张华 张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7,共9页
深入调研了适用于90~180℃范围内的曼尼希碱、季铵盐和咪唑啉型缓蚀剂体系,从缓蚀剂结构、助剂类型、测试条件、缓蚀效果和作用机理5个方面对高温缓蚀剂进行综述,从配方探索和机理研究的角度对油田酸化用高温缓蚀剂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深入调研了适用于90~180℃范围内的曼尼希碱、季铵盐和咪唑啉型缓蚀剂体系,从缓蚀剂结构、助剂类型、测试条件、缓蚀效果和作用机理5个方面对高温缓蚀剂进行综述,从配方探索和机理研究的角度对油田酸化用高温缓蚀剂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酸化 高温缓蚀剂 结构改性 复配 吸附机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级滑套压裂新工艺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永青 王治华 +4 位作者 王磊 丁柯宇 张荣杰 陈巧 陈翠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3,75,共3页
苏里格地区水平井一般采用裸眼完井的完井方式,完井手段单一,且裸眼封隔器不能保证全部正常坐封,易造成裂缝位置不确定,不能实现对储层的准确改造。试验的套管固井、射孔完井的完井方式,可在全通径的情况下实现定点压裂,目前有多种方式... 苏里格地区水平井一般采用裸眼完井的完井方式,完井手段单一,且裸眼封隔器不能保证全部正常坐封,易造成裂缝位置不确定,不能实现对储层的准确改造。试验的套管固井、射孔完井的完井方式,可在全通径的情况下实现定点压裂,目前有多种方式进行压裂改造。其中,连续油管无限级滑套压裂工艺是近年来仅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应用过的新工艺,经率先在国内长庆油田苏76-X-X井上应用,发现该工艺具有施工周期短、效率高、规模大、压裂点准确、压裂后井筒全通径等优点,在滑套不能打开的时候可以立即采用喷砂射孔工具进行作业,相对风险较小。同时在施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套管固井时留塞易造成第一个滑套被掩埋,给后续施工增加了难度,打开滑套过程中对机械定位器要求较高,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困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无限级滑套 全通径 二开水平井 苏里格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载荷下碳/玻复合材料抽油杆失效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砚雯 王旱祥 +3 位作者 于长录 车家琪 刘智飞 杜明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3-140,共8页
由于碳/玻复合材料抽油杆在挤压、弯折、扭转和冲击载荷下,极易发生界面剥离、芯材剪切、纤维断裂等问题,严重影响抽油杆使用寿命,故基于碳/玻复合材料抽油杆复合结构,以Hashin准则和Puck准则为纤维材料和基体材料的失效判据,结合界面... 由于碳/玻复合材料抽油杆在挤压、弯折、扭转和冲击载荷下,极易发生界面剥离、芯材剪切、纤维断裂等问题,严重影响抽油杆使用寿命,故基于碳/玻复合材料抽油杆复合结构,以Hashin准则和Puck准则为纤维材料和基体材料的失效判据,结合界面内聚力模型,编写ABAQUS子程序建立三点弯曲载荷下碳/玻复合材料抽油杆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室内三点弯曲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从微观尺度阐释碳/玻复合材料抽油杆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失效特征与损伤机制。结果表明:以最大弯曲载荷为评价指标,碳/玻复合材料抽油杆三维数值仿真模型误差为3%,满足工程分析精度需求;弯曲载荷下碳/玻复合材料抽油杆首先出现“压头状”损伤,随着载荷增大,抽油杆底端出现裂纹并迅速贯穿杆体,最终在垂直于纤维方向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玻复合材料抽油杆 三维数值模型 失效特征 损伤机制 三点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边水水侵影响因素及剩余气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永亮 王小鲁 +4 位作者 王玉善 柴小颖 李国良 敬伟 赵坤梅 《录井工程》 2020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是典型的边水驱动疏松砂岩气田,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单砂体非均质水侵现象明显。利用岩心水驱气渗流实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气田开发过程中边水水侵的影响因素,包括储集层毛管力、气水粘度差、孔喉半径、采气速度和水... 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是典型的边水驱动疏松砂岩气田,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单砂体非均质水侵现象明显。利用岩心水驱气渗流实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气田开发过程中边水水侵的影响因素,包括储集层毛管力、气水粘度差、孔喉半径、采气速度和水体体积。结果显示,在均质储集层中边水水侵近似活塞驱动,在非均质储集层中,随着采气速度增大,边水容易沿高渗带形成局部突进,且自3~5倍渗透率级差开始突进明显。根据剩余气含气面积、含气饱和度、储量丰度的变化规律,将剩余气分为六种类型,剩余气富集区主要分布在未水侵气区构造高部位。边水侵入气藏后水侵区剩余气含气饱和度大幅下降,平均为33%左右,故适当降低配产,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南气田 水侵 高渗带 剩余气 储量丰度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