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含水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吕国祥
张津
刘大伟
张瀛
王兴明
冯金义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工作站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博士后工作站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57,共3页
-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ZD0414)资助
-
文摘
高含水油田水驱采收率的提高,对降低采油成本、稳定我国油气产量、满足国内经济发展要求意义重大。储层非均质性、驱动压力、裂缝与注采井网匹配关系等对提高水驱采收率有重要影响,裂缝、润湿性、启动压力梯度和黏度等是提高碳酸盐岩油田、低渗透油田和稠油油田水驱采收率必须予以考虑的因素。水动力学和多种工艺结合技术以及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挖潜技术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应用。就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我国水动力学方法提高水驱采收率机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加强剩余油气分布及挖潜研究,提出解决储层非均质性与波及体积系数、剩余油气分布与注采井网、油水气流度比与驱油气效率之间矛盾的方法将是未来有效提高水驱采收率的关键配套技术方法。
-
关键词
水驱
采收率
影响因素
剩余油
挖潜
-
Keywords
waterflooding,recovery ratio,influential factor,remaining oil
-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裂缝漏失性碳酸盐岩气藏钻井完井损害模式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刘大伟
康毅力
雷鸣
李大奇
-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工作站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川东北前线指挥部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2,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保护技术配套"(2008ZX05049-03-03)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07ZQ026-113)
-
文摘
碳酸盐岩油气藏一直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然而漏失造成的储层损害极大地阻碍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及时发现、准确评价和高效开发。以川东北雷口坡组、嘉陵江组、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对工区储层钻井完井液漏失储层损害模式进行了详尽探讨。工区碳酸盐岩储层多产层多压力系统、裂缝发育、高含硫化氢与二氧化碳,漏失时有发生,储层损害严重。漏失对储层的损害宏观上包括层内损害模式和层间损害模式,层内及层间损害模式可进一步细分为独立裂缝、裂缝网络、裂缝溶洞、溶洞裂缝复合等四种基本模式。针对储层地质特征及漏失损害模式,提出了屏蔽暂堵技术预防储层漏失和保护储层技术,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裂缝
漏失
损害模式
屏蔽暂堵
-
Keywords
carbonate reservoir,fracture,leakage,damage model,temporary shielding plugging
-
分类号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