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井资料在羊三木油田水淹层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晓东 丁娱娇 +2 位作者 林学春 王东林 杜文军 《录井工程》 2010年第3期65-70,共6页
羊三木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水淹层综合评价成为储集层评价所面临的主要难题。通过分析羊三木油田油层水淹前、后储集层物理性质变化特征,优选出能够反映储集层水淹特征的测井系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水淹... 羊三木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水淹层综合评价成为储集层评价所面临的主要难题。通过分析羊三木油田油层水淹前、后储集层物理性质变化特征,优选出能够反映储集层水淹特征的测井系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水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提出了自然电位与不同径向探测深度电阻率曲线相结合的水淹层定性识别方法和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水淹层识别及水淹级别划分方法。应用实例表明,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羊三木油田 水淹层 电阻率 自然电位 核磁共振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超低频信号源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家田 黄为森 +2 位作者 严正国 吴银川 张瑜瑛 《石油仪器》 2008年第6期4-6,99,共3页
为了提高超低频信号源的频率稳定性,采用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以DDS芯片AD9834为核心,结合C8051F020单片机控制实现超低频信号源的设计。文章给出了软、硬件的实现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信号源满足过套... 为了提高超低频信号源的频率稳定性,采用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以DDS芯片AD9834为核心,结合C8051F020单片机控制实现超低频信号源的设计。文章给出了软、硬件的实现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信号源满足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对信号的频率及频率稳定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信号源 AD9834 C8051F0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电缆缆芯复用器的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吴洋洋 张瑜瑛 《石油仪器》 2009年第1期13-14,101,共2页
文章根据过套管地层电阻率测井技术对测井信息传输系统的要求,运用复用技术即采用DSP程序控制继电器动作的方案设计了一款缆芯复用器,实现了对测井电缆缆芯功能转换的控制,同时使用光电隔离电路避免控制信号间的干扰,从而有效地解决了... 文章根据过套管地层电阻率测井技术对测井信息传输系统的要求,运用复用技术即采用DSP程序控制继电器动作的方案设计了一款缆芯复用器,实现了对测井电缆缆芯功能转换的控制,同时使用光电隔离电路避免控制信号间的干扰,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测井电缆缆芯数目有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芯复用 继电器 过套管地层电阻率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底辟成因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以尼日尔Termit盆地底辟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芝尧 钱茂路 +3 位作者 苏俊青 刘志英 王瑀 汤戈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5,共7页
底辟多为受断层影响的次生底辟,而尼日尔Termit盆地早期断层不发育,同生底辟现象明显。通过实验模拟证实研究区泥岩底辟形成机理为:区域应力场压性分量为主动力,挤压塑性层上拱,再辅以不均匀负荷两侧挤压造成。根据受力类型及所处构造位... 底辟多为受断层影响的次生底辟,而尼日尔Termit盆地早期断层不发育,同生底辟现象明显。通过实验模拟证实研究区泥岩底辟形成机理为:区域应力场压性分量为主动力,挤压塑性层上拱,再辅以不均匀负荷两侧挤压造成。根据受力类型及所处构造位置,将研究区底辟分为坡折—挤压型、低凸—引张差异负荷型和凹陷—差异负荷型。泥岩底辟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为:1欠压实高压泥岩具有生烃潜力,在达到生烃门限后,可以生烃;2底辟上拱改善了油气垂向运移能力,产生的微裂缝利于高压流体排出;3泥岩底辟形成的圈闭主要为辟顶背斜和辟边岩性遮挡圈闭;4坡折带的中斜坡临近生烃凹陷,砂体条件优越,该部位底辟形成的圈闭为油气的有利聚集区。勘探实例表明:在底辟活动程度最强的东部坡折带,靠近Moul凹陷一侧的下组合探井,试油均获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底辟 成因机理 模型 油气成藏 Termit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若开海域生物气藏气源成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芝尧 钱茂路 +3 位作者 苏俊清 胡俊刚 王瑀 刘志英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1,共6页
缅甸若开盆地深水区域具备良好的生物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前景,生物气藏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藏,其成藏条件较为苛刻,研究生物气藏的气源成因,是成藏因素分析的首要问题。通过地震正演建模、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证实缅甸若开海域中方勘探... 缅甸若开盆地深水区域具备良好的生物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前景,生物气藏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藏,其成藏条件较为苛刻,研究生物气藏的气源成因,是成藏因素分析的首要问题。通过地震正演建模、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证实缅甸若开海域中方勘探区含气地震响应特征明显,且为生物气藏。若开海域生物气烃源岩表现为"三低、一高、弱成岩"的地质特征,即较低的有机碳下限值、较低的热演化程度、低地温环境、较高的沉积速率、岩石固结程度处于弱成岩阶段中早期。峡谷泥岩、中新统泥岩、上新统泥岩均可以为甲烷菌提供食物—物质来源,上新统以上的泥岩不具备形成生物气的物质基础。推测研究区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且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使得压强和温度改变,导致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状态改变,致使其排出大量生物甲烷气,进而在圈闭内聚集成藏,表现为气体不断形成、不断增压—突破封存压力界限—气体泄漏—再次压力平衡—气体再生成、再增压—再突破封存压力—气体再泄漏—再平衡的排驱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藏 气源成因 天然气水合物 若开海域 缅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块区岩相古地理对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影响——以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区古近纪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芝尧 苏俊青 +2 位作者 钱茂路 杨冰 刘志英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B12期1-6,共6页
大港探区断层发育,地质情况复杂。研究断块区的岩相古地理情况,对寻找隐蔽的非构造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歧口凹陷区特有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形成了大量的岩性-地层圈闭。文中着眼于歧口凹陷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从岩性圈闭的形成因素出发,以... 大港探区断层发育,地质情况复杂。研究断块区的岩相古地理情况,对寻找隐蔽的非构造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歧口凹陷区特有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形成了大量的岩性-地层圈闭。文中着眼于歧口凹陷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从岩性圈闭的形成因素出发,以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区为实例,探讨了在岩性-地层圈闭发育区获得高产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岩性圈闭 歧口凹陷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脉冲式热源参数对流动传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彦昌 刘得军 +3 位作者 刘兴斌 王延军 宋晓毓 杨爱东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引用流固耦合的热传导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流道和热源物理模型,在内径为37mm的水平圆形管道内,放置不同形状、不同尺寸、不同加热功率、不同加热脉冲宽度的热源进行流固耦合的热传导数值模... 引用流固耦合的热传导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流道和热源物理模型,在内径为37mm的水平圆形管道内,放置不同形状、不同尺寸、不同加热功率、不同加热脉冲宽度的热源进行流固耦合的热传导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分析流道内沿管道中心不同位置处的温升变化情况。模拟结果显示,几何形状为长方体型且长度较小的热源对流体加热温升效果比较好,流体的最大温升值随热源功率增大而线性增大;热源长度越大,获得的最大温升值越小;当流量达到15m^3/d时温升值不受长方体型热源长度的影响。当热源功率达到400 W以上,加热脉冲宽度为1s时可以在0~15m^3/d流量段内获得较好的温升效果,用铂电阻式温度传感器进行准确测量,为优化基于热示踪方法的测试类仪器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水平管道 脉冲式热源 有限元法 流动 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饱和度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伶 丁娱娇 +1 位作者 迟秀荣 李健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8,89,共9页
歧口凹陷碎屑岩储层中发育大量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埋深在2 500m以下的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主要受黏土附加导电性和孔隙结构共同控制,埋深在2 500m以上的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主要受复杂孔隙结构引起的高束缚水饱和度控制。饱和度定量计... 歧口凹陷碎屑岩储层中发育大量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埋深在2 500m以下的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主要受黏土附加导电性和孔隙结构共同控制,埋深在2 500m以上的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主要受复杂孔隙结构引起的高束缚水饱和度控制。饱和度定量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m、n值与低电阻率油气层主控因素关系密切;对黏土矿物附加导电型低电阻率油气层其阳离子交换容量、孔隙结构和地层水矿化度是控制m、n变化的3个最重要因素;岩性细、高束缚水饱和度型低电阻率油气层其孔隙结构、地层水矿化度是控制m、n变化的2个最重要因素。针对以上2种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类型分别建立了相应的m、n值计算方法,实现了连续可变m、n值的低电阻率油层饱和度定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低电阻率油层 饱和度 阳离子交换容量 孔隙结构 歧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T与LSSVM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爱东 单立群 +1 位作者 刘彦昌 秦培莉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37-242,共6页
某研究区储层特性较为复杂,为了依据测井数据准确求取储层参数,提出基于小波变换(WT)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选取21口关键井的岩心物性资料、测井资料,依据流动层带指数划分方法将取心井储层流动单... 某研究区储层特性较为复杂,为了依据测井数据准确求取储层参数,提出基于小波变换(WT)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选取21口关键井的岩心物性资料、测井资料,依据流动层带指数划分方法将取心井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成Ⅰ、Ⅱ、Ⅲ类,建立流动单元的识别规则和划分标准。将WT与LSSVM相结合对取心井储层流动单元进行学习训练,使用WT对各测井曲线分别分解为高频和低频成分,利用C5.0决策树对不同频率成分的训练样本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学习所用的训练样本集,利用LSSVM训练训练样本建立流动单元预测识别模型,使用该模型对取心或非取心段储层流动单元进行预测。实验表明,基于WT与LSSVM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为储层精细评价提供一种较有效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测井曲线 流动带指数 小波变换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GRG的背散射模式扫描电镜的数字处理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卓颖 林承焰 +2 位作者 于之深 葛新民 魏肃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5,共7页
根据背散射扫描电镜中灰度信息的多元高斯分布特征构造目标函数,应用粒子群-广义简约梯度(PSOGRG)联合优化算法求解岩石不同成分的灰度阈值,结合形态学滤波和图像融合算法得到典型元素图,并定量计算矿物体积分数及孔隙度。结果表明:所... 根据背散射扫描电镜中灰度信息的多元高斯分布特征构造目标函数,应用粒子群-广义简约梯度(PSOGRG)联合优化算法求解岩石不同成分的灰度阈值,结合形态学滤波和图像融合算法得到典型元素图,并定量计算矿物体积分数及孔隙度。结果表明:所得岩石成分信息与氦气法、X衍射法所得结果一致性好,可靠性高;在取柱塞样品困难和样品规则度差的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可以为定量计算岩石成分信息提供新的手段,充分挖掘背散射模式扫描电镜图像中所蕴含的丰富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散射模式 扫描电镜 PSO-GRG 矿物体积分数 孔隙度 X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喷射泵用多功能阀的研制与应用
11
作者 焦津会 贺贵宁 +1 位作者 焦军会 袁世通 《油气井测试》 2011年第3期43-46,77,共4页
针对目前的水力喷射泵排液技术难以准确取样、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压力恢复数据等问题。通过对水力喷射泵排液技术、四联作试油工艺及常规试井取样器取样原理的深入研究,研制开发了水力喷射泵用多功能阀,它实现了一次投泵,完成排液、取... 针对目前的水力喷射泵排液技术难以准确取样、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压力恢复数据等问题。通过对水力喷射泵排液技术、四联作试油工艺及常规试井取样器取样原理的深入研究,研制开发了水力喷射泵用多功能阀,它实现了一次投泵,完成排液、取样、测试压力恢复等多项任务,改进了水力喷射泵排液技术,同时也对射孔、测试、排液、措施四联作工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喷射泵用多功能阀 排液 取样 测试 压力恢复 四联作试油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