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中地区深层煤岩气水平井强封堵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罗玉财 喻化民 +3 位作者 孙昊 于建涛 冯丹 刘飞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冀中地区深部煤岩气水平井钻探面临可借鉴资料少、地质不确定因素多、煤层薄极易出层、煤层极易垮塌和卡钻风险高等诸多难点与挑战。从深入研究深层煤岩储层特性出发,得出煤系地层井壁失稳由力学因素和理化性能因素双重决定,而提高钻井... 冀中地区深部煤岩气水平井钻探面临可借鉴资料少、地质不确定因素多、煤层薄极易出层、煤层极易垮塌和卡钻风险高等诸多难点与挑战。从深入研究深层煤岩储层特性出发,得出煤系地层井壁失稳由力学因素和理化性能因素双重决定,而提高钻井液封堵性和抑制性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关键。在复合盐钻井液基础上用微纳米刚性封堵与柔性可变形封堵相结合形成了深部煤岩地层强封堵钻井液体系配方。室内用滚动回收率、砂床封堵和陶瓷滤芯封堵等实验评价结果显示,其抑制性与封堵性优于KCl聚合物和复合盐钻井液。信探1H井现场应用效果也表明,该钻井液体系中封堵类处理剂配伍性好,对钻井液性能无不良影响,能大幅降低API滤失量,能维护井壁稳定。在现场应用过程中,水平段进尺1270 m,煤层段浸泡23 d未发生井壁失稳现象,振动筛返出岩屑规整正常,仅见少量煤岩掉块,未见泥岩掉块,起下钻过程通畅无阻,无事故与复杂发生,解决了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钻探过程井壁失稳难题,保障了钻井作业顺利进行,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深层煤岩气钻探领域实现高效规模开发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岩气 煤岩气水平井 煤系地层 井壁失稳 强封堵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井耐高温低腐蚀无固相压井液研究
2
作者 吴刚 蔡军 +5 位作者 史胜垚 杨春华 刘其伦 赵能 王祥稳 曾德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3,共9页
目的为研发适用于超深井的高密度无固相压井液,并明确其耐温性能和腐蚀性能。方法①以甲酸盐和复合盐为加重剂,辅以增溶剂、除氧剂、缓蚀剂等功能添加剂,复配出2种高密度无固相压井液;②采用电化学实验测试压井液的腐蚀性能,热滚实验测... 目的为研发适用于超深井的高密度无固相压井液,并明确其耐温性能和腐蚀性能。方法①以甲酸盐和复合盐为加重剂,辅以增溶剂、除氧剂、缓蚀剂等功能添加剂,复配出2种高密度无固相压井液;②采用电化学实验测试压井液的腐蚀性能,热滚实验测试压井液的耐温性能,高温高压釜模拟P110钢在井筒工况下的腐蚀失重实验,SEM、EDS和XRD分析腐蚀产物膜的形貌和成分。结果复配出密度可达1.6 g/cm^(3)、耐温达180℃的2种无固相压井液JSY-1和FHY-1,P110钢在180℃、2 MPa CO_(2)分压井筒工况下腐蚀168 h后,在2种压井液中的腐蚀速率均低于0.060 mm/a;P110钢在甲酸盐体系JSY-1中的腐蚀产物为Fe_(3)O_(4)和FeCO_(3),而在复合盐体系FHY-1中的腐蚀产物为Fe_(3)O_(4)、Fe_(2)O_(3)和CaCO_(3)。结论研发的高密度压井液具备耐高温、低腐蚀、无固相的特性,可满足超深井压井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钾 复合盐 压井液 P110钢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流耦合与热-流-固耦合作用下的水气交替及间歇注入对咸水层CO_(2)溶解封存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杰城 杜鑫芳 +1 位作者 赫文豪 张来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基于TOUGH+软件架构,结合更为准确的物理性质计算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咸水层CO_(2)封存的热-流耦合模拟方法,并使用固定应力分割迭代耦合模型将其与RGMS软件耦合,改进了热-流-固双向耦合模拟方法,建立了准确性更高的热-流-固迭代耦合模拟... 基于TOUGH+软件架构,结合更为准确的物理性质计算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咸水层CO_(2)封存的热-流耦合模拟方法,并使用固定应力分割迭代耦合模型将其与RGMS软件耦合,改进了热-流-固双向耦合模拟方法,建立了准确性更高的热-流-固迭代耦合模拟方法。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构建的地质模型,使用热-流与热-流-固迭代耦合方法模拟咸水层CO_(2)溶解封存过程,研究了水气交替及间歇注入方案对CO_(2)溶解量、孔隙压力和地层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流-固迭代耦合模拟能帮助设计更加合理的注入方案;仅用水气交替注入方式可提高CO_(2)溶解量;间歇注入有助于孔隙压力与地层形变恢复。研究结果可为咸水层CO_(2)溶解封存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固耦合作用 热-流耦合作用 咸水层CO_(2)溶解封存 水气交替注入 间歇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加砂抗高温防衰退水泥浆体系 被引量:21
4
作者 路飞飞 李斐 +1 位作者 田娜娟 朱文豪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89,共5页
普通加砂G级水泥无法满足异常高温固井,水泥石高温强度衰退严重。针对高温深井固井问题,开展了在145~180℃下35%硅粉加量水泥石强度衰退机理研究,探索了170~200℃高温下硅粉粒度、加量及硅粉复配对水泥石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优化出抗高... 普通加砂G级水泥无法满足异常高温固井,水泥石高温强度衰退严重。针对高温深井固井问题,开展了在145~180℃下35%硅粉加量水泥石强度衰退机理研究,探索了170~200℃高温下硅粉粒度、加量及硅粉复配对水泥石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优化出抗高温防衰退水泥浆体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温度大于160℃下,加量为35%硅粉的水泥石养护30 h时开始强度衰退,温度越高,衰退越早;②根据粗、细硅粉对水泥石强度发展的影响,得出0.18、0.09 mm硅粉及液硅比例为30:60:10,复合加量70%时,可以抑制200℃水泥石强度衰退;③优化出抗温为170~200℃、密度为2.08~2.41 g/cm^3的复合加砂抗高温防衰退高密度防气窜水泥浆体系。通过以上研究,不但抑制了水泥石强度持续衰退,也改善了水泥石长期力学性能,对高温高压气井的良好封固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加砂 强度防衰退 抗高温 硅粉加量 硅粉粒度 液硅 高密度水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水基压裂液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刚芝 王杏尊 +1 位作者 鲍文辉 李秋月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3-75,97,共3页
通过室内实验研发出一种海水基压裂液体系的关键添加剂——耐盐稠化剂、胶液保护剂、螯合调节剂,优化出了耐高矿化度、黏度高、残渣低、地层伤害低的海水基压裂液体系。对海水基压裂液体系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耐温达到120℃,交联... 通过室内实验研发出一种海水基压裂液体系的关键添加剂——耐盐稠化剂、胶液保护剂、螯合调节剂,优化出了耐高矿化度、黏度高、残渣低、地层伤害低的海水基压裂液体系。对海水基压裂液体系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耐温达到120℃,交联时间为2~5 min可调,残渣含量为318 mg/L,岩心伤害率为24.85%,破胶液表面张力为26.5 mN/m,界面张力为1.76 mN/m,达到了现场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基压裂液 耐盐稠化剂 螯合调节剂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瓜胶电吸引聚合物压裂液体系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志臻 杨旭 +3 位作者 夏冰 武宗刚 王航 郭琦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88,102,共4页
从代替传统瓜胶压裂液的指导思想出发,利用分子间的静电吸引作用,研制出一种耐高温无残渣的新型压裂液。该压裂液稠化剂为研制出的一种中低分子量、碳链较长且具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其与研制出的电吸引诱导剂作用可以形成剪切可逆的空间... 从代替传统瓜胶压裂液的指导思想出发,利用分子间的静电吸引作用,研制出一种耐高温无残渣的新型压裂液。该压裂液稠化剂为研制出的一种中低分子量、碳链较长且具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其与研制出的电吸引诱导剂作用可以形成剪切可逆的空间网状结构。从耐高温性、抗剪切性以及对地层伤害性和润湿性改变等方面对该压裂液进行了评价。该压裂液在130℃、170 s-1下剪切1 h后黏度在45 mPa·s以上,残渣量为0,岩心伤害率为20.56%,可使地层岩石表面润湿性由亲油性向亲水性转变,从而有利于油气的开采;并且该压裂液在高速剪切下黏度降低,剪切速率降低时黏度又随之恢复,这一特点可很大程度地降低其摩阻。该压裂液在靖50-X井盒8段的压裂施工进行了试验应用,增产效果显著。其主剂合成步骤简单,原料易得,体系价格相对较低,可以成为瓜胶压裂液的替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合作用 新型无瓜胶压裂液 瓜胶压裂液 抗高温性 抗剪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温抗盐交联聚合物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志臻 杨旭 +3 位作者 王中泽 陈清 余芳 王晨瑜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288-1293,共6页
采用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进行二元共聚,开展了以油井堵水为目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体系研究,考察了单体的组成比例、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交联聚合物... 采用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进行二元共聚,开展了以油井堵水为目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体系研究,考察了单体的组成比例、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交联聚合物的影响,通过考察交联聚合物的成胶时间、凝胶强度来优化反应条件,并对所合成聚合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交联共聚物耐温抗盐性良好,在矿化度5 000 mg/L模拟地层水中,吸水倍率为23倍左右,体积膨胀25倍左右,此外,封堵率也达到了98%左右。在90℃和110℃的高温下滚动老化24 h,交联聚合物仍保持良好的弹性和韧性,老化后吸水性吸水倍率分别为86.5和94.68,水化后其强度较好、富有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 堵水剂 抗温抗盐 吸水倍率 封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扬 赵永刚 +3 位作者 闫永强 王海兵 杨晓影 王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92,I0006,共5页
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以其低摩阻、低伤害等特点,在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由于其自身黏度较低导致携砂能力较差,为达到施工设计的加砂量就需要大幅增加滑溜水压裂液的用量,从而增大了压裂施工的成本。为解决滑溜水压... 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以其低摩阻、低伤害等特点,在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由于其自身黏度较低导致携砂能力较差,为达到施工设计的加砂量就需要大幅增加滑溜水压裂液的用量,从而增大了压裂施工的成本。为解决滑溜水压裂液携砂能力差的问题,开发出一套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该体系主要由高效低分子量减阻剂FJZ-2和新型聚合物乳液增黏剂FZN-1组成,体系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在室温还是80℃条件下,体系均具有良好的降阻效果;在80℃、170 s^(-1)条件下剪切90 min后,体系的黏度仍在20 m Pa·s以上,具有良好的耐温抗剪切能力;在一定的应力和频率扫描范围内,体系的储能模量G'一直高于耗能模量G",说明该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黏弹性能;支撑剂在该压裂液体系中的沉降速度明显低于常规滑溜水压裂液,而不同砂比条件下支撑剂的沉降时间均远远高于常规滑溜水压裂液,说明该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携砂能力;另外,该压裂液体系的其他性能指标均能满足滑溜水压裂液的技术指标要求。矿场应用效果表明,S-1井压裂施工过程顺利,最高砂比可达25%以上,最大降阻率达到70%以上,压裂施工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滑溜水 清洁压裂液 携砂能力 降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在低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9
作者 董建华 郭宁 +2 位作者 孙渤 高宝 庞其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7-119,142,共3页
近年来大港油田低渗透油藏在未动用储量中的比例日益加大。针对低渗储层施工难度大、开发效果不理想等难点,进行了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投产一次完井技术研究,并对完井管柱、分段数量及长度、压裂参数等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实践证明,合... 近年来大港油田低渗透油藏在未动用储量中的比例日益加大。针对低渗储层施工难度大、开发效果不理想等难点,进行了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投产一次完井技术研究,并对完井管柱、分段数量及长度、压裂参数等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实践证明,合理应用水平井技术开发低渗储层,能够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实现经济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水平井 裸眼封隔器 滑套 分段压裂 家K39-29H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蒸汽复合吞吐技术在新疆油田车510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廖先燕 丁雅婷 +3 位作者 李丽 杨晓影 陈紫荆 侯军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6,10,共3页
新疆油田车510区块为典型的高孔、高渗中等非均质稠油油藏,单纯使用蒸汽开发,容易发生蒸汽超覆、汽窜等问题,影响开发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新疆油田采油一厂于2015年开展了CO2复合蒸汽吞吐改善稠油热采效果的试验。利用经验方法,同时... 新疆油田车510区块为典型的高孔、高渗中等非均质稠油油藏,单纯使用蒸汽开发,容易发生蒸汽超覆、汽窜等问题,影响开发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新疆油田采油一厂于2015年开展了CO2复合蒸汽吞吐改善稠油热采效果的试验。利用经验方法,同时结合车510区块油藏的实际情况,对CO2吞吐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的注汽压力、注汽量和施工工艺。施工效果的统计和分析表明,使用液态CO2注入时,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大,CO2蒸发速度变慢,会导致井口压力增大。CO2注入过程中应合理匹配注入压力和速度,保持井底压力略低于破裂压力。蒸汽-CO2吞吐工艺,CO2复合蒸汽吞吐具有较好的增压和调剖作用,可有效提高蒸汽热利用效率,改善吞吐开发效果,在其他浅层稠油区块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油田 稠油油藏 蒸汽CO2复合吞吐 开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耐高温暂堵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杰 李进 +3 位作者 杨东 王中泽 杨旭 柯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2-136,共5页
目前国内暂堵剂普遍存在耐温性能差、高温下易溶于水等缺点针对这个问题,采用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CLB为交联剂,室温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耐高温暂堵剂,能耐156℃高温。通过暂堵剂的耐高温性和吸水膨... 目前国内暂堵剂普遍存在耐温性能差、高温下易溶于水等缺点针对这个问题,采用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CLB为交联剂,室温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耐高温暂堵剂,能耐156℃高温。通过暂堵剂的耐高温性和吸水膨胀倍数来优化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在60℃,调节pH=6.5;单体浓度为30%;m(AA)∶m(AM)=3∶7;引发剂加量、交联剂加量分别为单体质量的0.1%,0.05%,合成的暂堵剂表现出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耐盐性能,易破胶。其在156℃高温,能抗压4.5 MPa,在5000 mg/L地层水中仍然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剂 膨胀倍数 耐高温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溶性降黏剂POSA的合成及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闫秀 杨旭 +2 位作者 曾德群 吴小玲 徐克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06-1511,共6页
以PPG-400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了聚丙二醇丙烯酸单酯(PPGA),然后采用溶液聚合法与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油溶性四元聚合物降黏剂POSA,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特性。通过对... 以PPG-400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了聚丙二醇丙烯酸单酯(PPGA),然后采用溶液聚合法与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油溶性四元聚合物降黏剂POSA,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特性。通过对其降黏效果的评价,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n(丙烯酸十八酯)∶n(丙烯酰胺)∶n(苯乙烯)∶n(PPGA)=6∶1∶2∶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在50℃下,降黏剂加量为1 000 mg/L时,稠油的黏度由3 008 m Pa·s降到895 m Pa·s,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油溶性降黏剂 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丙烯酰胺/PPGA共聚物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压裂液在煤层气开采中的伤害性评价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兴浩 李志臻 +3 位作者 杨旭 涂莹红 薛永波 郭奇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1,97,共3页
测试了泡沫压裂液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发现其伤害率为24.56%,表明泡沫压裂液对煤层气开采有一定影响。分析了该泡沫压裂液对煤层的伤害机理:通过煤层的速敏性、水敏性、酸敏性实验,研究了泡沫压裂液与煤层的配伍性;对经泡沫压裂液伤害... 测试了泡沫压裂液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发现其伤害率为24.56%,表明泡沫压裂液对煤层气开采有一定影响。分析了该泡沫压裂液对煤层的伤害机理:通过煤层的速敏性、水敏性、酸敏性实验,研究了泡沫压裂液与煤层的配伍性;对经泡沫压裂液伤害后的煤样进行电镜分析,研究了该压裂液在煤层孔道中的残留情况;测试了伤害前后煤样表面的接触角,以此研究泡沫压裂液对煤层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由分析可知,该泡沫压裂液在敏感性方面降低了煤层的渗透率,其残留液体对孔道有一定的封堵,但对煤层润湿性的改变却有利于煤层气的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泡沫压裂液 防止地层损害 渗透率 敏感性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清洁压裂液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中泽 黄晶 +3 位作者 曾昊 李志臻 徐克彬 屈兴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39-644,共6页
利用分子间的静电作用以及疏水基团的缔合作用,研制出一种新型清洁压裂液,从耐高温性、抗剪切性、黏弹性、流变参数、滤失性、破胶性、抗盐性以及对地层伤害性等方面对该压裂液体系进行评价,发现该新型压裂液分别在130℃和160℃、170s-... 利用分子间的静电作用以及疏水基团的缔合作用,研制出一种新型清洁压裂液,从耐高温性、抗剪切性、黏弹性、流变参数、滤失性、破胶性、抗盐性以及对地层伤害性等方面对该压裂液体系进行评价,发现该新型压裂液分别在130℃和160℃、170s-1下剪切1h后,黏度仍保持在40mPa·s以上,残渣量为0,岩心伤害率为21.72%,沉砂速率为1.96×10-4 m/min,滤失系数C3=7.622×10-4 m/min^(1/2),且压裂液性质不受水中盐浓度的影响。此外,与传统胍胶压裂液进行对比发现,该新型压裂液在抗高温性与抗剪切性方面与胍胶压裂液相差甚微,而在伤害性、破胶性等方面则远远优于胍胶压裂液。该压裂液在高速剪切下黏度下降,剪切速率降低时,黏度随之恢复,这一特点可大大降低施工摩阻。该新型压裂液具有的上述特点,使之可望取代胍胶压裂液,成为可满足油田压裂施工的压裂液体系。在G34-0X井盒8段的压裂施工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清洁压裂液 缔合 抗高温性 抗剪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岩工况下水泥高温劣化性能的调控措施 被引量:2
15
作者 党冬红 刘宁泽 +3 位作者 王丹 梅开元 程小伟 孙兴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8-375,共8页
干热岩地热井固井中,井底温度常常高达200℃以上。针对干热岩工况下井底高温导致的水泥石强度衰退的问题,从水泥的化学组分入手,通过调控C_(3)S和C_(2)S的比例,并在硅粉的协同作用下复配具有更低钙硅比的低热硅酸盐水泥来改善这一问题... 干热岩地热井固井中,井底温度常常高达200℃以上。针对干热岩工况下井底高温导致的水泥石强度衰退的问题,从水泥的化学组分入手,通过调控C_(3)S和C_(2)S的比例,并在硅粉的协同作用下复配具有更低钙硅比的低热硅酸盐水泥来改善这一问题。首先对复相C_(3)S-C_(2)S矿物体系的比例调控可知,当C_(3)S∶C_(2)S=1.0时其力学性能最好,结合XRD、TGA、SEM测试可知,钙硅比的降低对有利相硬硅钙石的生成有积极作用。引入具有更低钙硅比的低热水泥增强G级水泥,结果表明:“30%G级水泥+70%低热水泥”复配水泥体系(C_(3)S与C_(2)S的比例为1.07)在40%硅粉的作用下,其抗压强度达27.34 MPa。在实际生产中适当调整水泥中的矿物组分,使C_(3)S与C_(2)S的比例为1.0左右,可从水泥本身大幅度提高水泥石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固井 油井水泥 低热水泥 高温强度衰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配液用交联剂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成林 杨旭 +3 位作者 李志臻 王滨 吴小玲 王中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79-2783,共5页
为解决低温环境下压裂施工中交联剂结冻、失活、难交联的问题,通过在压裂液中引入一种低温活化剂C-1,并制备了一种适用于低温配液环境的交联剂YZ-1。通过实验确定最优方案:m(氧氯化锆)∶m(乙二醇)∶m(丙三醇)∶m(柠檬酸)∶m(盐酸)∶m(... 为解决低温环境下压裂施工中交联剂结冻、失活、难交联的问题,通过在压裂液中引入一种低温活化剂C-1,并制备了一种适用于低温配液环境的交联剂YZ-1。通过实验确定最优方案:m(氧氯化锆)∶m(乙二醇)∶m(丙三醇)∶m(柠檬酸)∶m(盐酸)∶m(去离子水)=1∶1.5∶1∶0.5∶0.1∶6,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 h。冰点测定实验表明,乙二醇加量在15%时交联剂的冰点下降至-15.43℃,满足低温下不结冰、稳定存放;携砂和破胶实验表明在低温环境下的交联和携砂效果较好、破胶彻底,满足低温压裂施工要求;压裂液在剪切速率为170 s^-1、温度90℃、120 min后粘度还保持在90 mPa·s,抗剪切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压裂 锆交联剂 合成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三元聚合物降黏剂的合成及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德群 杨旭 +2 位作者 闫秀 吴小玲 徐克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03-906,共4页
以聚丙二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酸酐醇解法合成了马来酸酯。然后利用自制的马来酸酯与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一种油溶性三元聚合物降黏剂,并用红外光谱法表征聚合物的组成特性。通过对其降黏... 以聚丙二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酸酐醇解法合成了马来酸酯。然后利用自制的马来酸酯与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一种油溶性三元聚合物降黏剂,并用红外光谱法表征聚合物的组成特性。通过对其降黏效果的评价,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n(醋酸乙烯酯)∶n(丙烯酰胺)∶n(马来酸酯)=6∶2∶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9%,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6 h;当温度为50℃,降黏剂加量为600 mg/L时,稠油的黏度由3 790 mPa·s降到1 110 mPa·s,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油溶性降黏剂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酰胺 马来酸酯共聚物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晶体颗粒暂堵剂性能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雪峰 柯强 +2 位作者 王艺之 杨旭 陈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74-979,共6页
采用饱和溶液反析法,通过溶解一定量的氯化钠后,加入氯化钙、氯化钾等沉淀剂反析出氯化钠晶体,并辅以分散剂、稳定剂、缓蚀剂等助剂,使析出的晶体颗粒稳定分散于溶液中,制备了一种稳定悬浮的氯化钠无机盐型晶体颗粒暂堵剂,并进行了实验... 采用饱和溶液反析法,通过溶解一定量的氯化钠后,加入氯化钙、氯化钾等沉淀剂反析出氯化钠晶体,并辅以分散剂、稳定剂、缓蚀剂等助剂,使析出的晶体颗粒稳定分散于溶液中,制备了一种稳定悬浮的氯化钠无机盐型晶体颗粒暂堵剂,并进行了实验室初期评价和现场应用测试。实验室初期评价结果表明,暂堵剂和地层水、常规压裂液的配伍性优异,并具有良好的抗温性。岩心驱替和现场应用测试结果显示,暂堵剂具有良好的封堵能力和优异的解堵性能,原材料易得、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剂 晶体 氯化钠 岩心驱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暂堵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清 白田增 +4 位作者 王艺之 王航 杨永 杨志英 柯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8-653,共6页
为获得对地层伤害小和成本低的暂堵剂,用分散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缓蚀剂钼酸钠、稳定剂黄原胶、氯化钠、沉淀剂氯化钙和除氧剂亚硫酸钠制得水溶性氯化钠暂堵剂。优选了各添加剂的加量,研究了水溶性氯化钠暂堵剂的转向性、封堵性和... 为获得对地层伤害小和成本低的暂堵剂,用分散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缓蚀剂钼酸钠、稳定剂黄原胶、氯化钠、沉淀剂氯化钙和除氧剂亚硫酸钠制得水溶性氯化钠暂堵剂。优选了各添加剂的加量,研究了水溶性氯化钠暂堵剂的转向性、封堵性和解堵性等。结果表明,用0.1 g SDS、1.0 g钼酸钠、0.35 g黄原胶、18.0 g氯化钠、25.0 g氯化钙和亚硫酸钠制得的水溶性氯化钠暂堵剂稳定性较好,12 d内不分层。90℃下氯化钠暂堵剂对N80钢的腐蚀速率为0.067 mm/a,低于行业标准0.075 mm/a。氯化钠暂堵剂颗粒平均粒径约5μm,固含量为6.96%。氯化钠暂堵剂的转向能力、封堵性能和解堵性能较好,注入量为1 PV时对渗透率为231×10-3μm2填砂管的封堵率为95.6%、解堵率为96.2%。氯化钠暂堵剂降低了作业成本和环境污染,可用于低渗透裂缝油藏驱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剂 氯化钠 氯化钙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支撑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永鑫 杨旭 +3 位作者 王中泽 任严 杨春华 郭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29-2133,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陶粒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通过包衣机制备了柔性支撑剂。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m(AM)∶m(AA)=7∶3,pH=7,交联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陶粒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通过包衣机制备了柔性支撑剂。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m(AM)∶m(AA)=7∶3,pH=7,交联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3%,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3.5‰,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5 h。通过电镜对柔性支撑剂吸水前后进行对比,论证了聚合物包覆在陶粒表面。柔性支撑剂受Ca^2+、Mg^2+、Na^+影响,悬浮因子均大于1,都可悬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支撑剂 悬浮 抗盐 膨胀倍数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