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管水平井钻磨作业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仕民 杨德福 +3 位作者 陈迎春 徐克彬 王文明 熊明皓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3-36,共4页
连续管在水平井钻磨作业时,易发生屈曲变形而使轴向力传递效率降低,严重时可能由于轴向力降为0而发生自锁。在充分考虑屈曲、摩擦、弯矩、内外液体阻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建立了连续管在水平井钻磨作业过程中的力学模型,并分别推导出直段... 连续管在水平井钻磨作业时,易发生屈曲变形而使轴向力传递效率降低,严重时可能由于轴向力降为0而发生自锁。在充分考虑屈曲、摩擦、弯矩、内外液体阻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建立了连续管在水平井钻磨作业过程中的力学模型,并分别推导出直段和弯曲段有效轴向力、接触力和摩阻力的数学模型。由所得的理论模型计算可知,连续管失稳屈曲类型主要是螺旋屈曲;改变连续管初始端的注入力大小对最大注入深度和增加钻压几乎没有影响,而不同管柱尺寸对等效轴向力分布影响很大。研究结果对连续管现场作业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等效轴向力 接触反力 摩阻 螺旋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地区深层煤岩气水平井强封堵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玉财 喻化民 +3 位作者 孙昊 于建涛 冯丹 刘飞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冀中地区深部煤岩气水平井钻探面临可借鉴资料少、地质不确定因素多、煤层薄极易出层、煤层极易垮塌和卡钻风险高等诸多难点与挑战。从深入研究深层煤岩储层特性出发,得出煤系地层井壁失稳由力学因素和理化性能因素双重决定,而提高钻井... 冀中地区深部煤岩气水平井钻探面临可借鉴资料少、地质不确定因素多、煤层薄极易出层、煤层极易垮塌和卡钻风险高等诸多难点与挑战。从深入研究深层煤岩储层特性出发,得出煤系地层井壁失稳由力学因素和理化性能因素双重决定,而提高钻井液封堵性和抑制性是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关键。在复合盐钻井液基础上用微纳米刚性封堵与柔性可变形封堵相结合形成了深部煤岩地层强封堵钻井液体系配方。室内用滚动回收率、砂床封堵和陶瓷滤芯封堵等实验评价结果显示,其抑制性与封堵性优于KCl聚合物和复合盐钻井液。信探1H井现场应用效果也表明,该钻井液体系中封堵类处理剂配伍性好,对钻井液性能无不良影响,能大幅降低API滤失量,能维护井壁稳定。在现场应用过程中,水平段进尺1270 m,煤层段浸泡23 d未发生井壁失稳现象,振动筛返出岩屑规整正常,仅见少量煤岩掉块,未见泥岩掉块,起下钻过程通畅无阻,无事故与复杂发生,解决了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钻探过程井壁失稳难题,保障了钻井作业顺利进行,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深层煤岩气钻探领域实现高效规模开发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岩气 煤岩气水平井 煤系地层 井壁失稳 强封堵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下吊装作业防触电检测装置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全祺 郁婷 +5 位作者 张广海 董雪 张小兵 刘广孚 郭亮 徐克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53-156,共4页
介绍一种防止吊车触电的接近高压电力线报警系统,利用电场感应原理和无线通信技术,判定吊臂与高压电力线缆之间的距离,当距离低于预先设定的安全距离时开始发出警报,并且报警的重复频率随电学距离的减小而增加,用于提示车辆操作人员及... 介绍一种防止吊车触电的接近高压电力线报警系统,利用电场感应原理和无线通信技术,判定吊臂与高压电力线缆之间的距离,当距离低于预先设定的安全距离时开始发出警报,并且报警的重复频率随电学距离的减小而增加,用于提示车辆操作人员及时注意,远离触电危险。系统分为电场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标定设备三部分,其中检测装置吸附于工程车辆最易靠近高压电缆的端部,报警装置安放在驾驶控制室内,标定设备用于仪器的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场 吊装作业 传感器 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王府断陷深部煤层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沈霞 公海涛 +2 位作者 邵明礼 杨敏芳 霍万国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松辽盆地南部王府断陷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但深部煤层气勘探程度较低,在煤层气地质特征、富集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该区煤层气勘探进程。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深部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 松辽盆地南部王府断陷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但深部煤层气勘探程度较低,在煤层气地质特征、富集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该区煤层气勘探进程。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深部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有利区优选指标体系,预测煤层气富集有利区。结果表明:(1)王府断陷火石岭组宏观煤岩类型以光亮煤、半亮煤为主,具有低水分、低挥发分、低灰分的特征,镜质体最大反射率大于1.8%,孔隙率平均5.01%,CS38井计算的平均含气量为21.80 m^(3)/t。(2)王府断陷火石岭组火山喷发填平补齐沉积环境利于煤层发育,煤层主要发育于断陷双陡坡带之间与断陷中、东部的火山喷发的填平补齐效应形成的浅水区,形成了“填平补齐成煤模式”。此外,区内发育的大面积巨厚泥岩顶板与封闭断层使得煤层气得以富集保存。(3)王府断陷Ⅰ类有利区主要发育在断陷中部,煤层厚度大于5 m,断层断距<50 m,盖层厚度>80 m,气测全烃值>15%,具有较大勘探开发潜力;Ⅱ、Ⅲ类有利区主要发育在断陷的北部和南部,煤层厚度一般<5 m,盖层厚度<80 m,气测全烃值<15%,断层封闭性弱或不封闭,盖层厚度差异大,勘探开发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王府断陷 深部煤层气 地质特征 有利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流耦合与热-流-固耦合作用下的水气交替及间歇注入对咸水层CO_(2)溶解封存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杰城 杜鑫芳 +1 位作者 赫文豪 张来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基于TOUGH+软件架构,结合更为准确的物理性质计算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咸水层CO_(2)封存的热-流耦合模拟方法,并使用固定应力分割迭代耦合模型将其与RGMS软件耦合,改进了热-流-固双向耦合模拟方法,建立了准确性更高的热-流-固迭代耦合模拟... 基于TOUGH+软件架构,结合更为准确的物理性质计算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咸水层CO_(2)封存的热-流耦合模拟方法,并使用固定应力分割迭代耦合模型将其与RGMS软件耦合,改进了热-流-固双向耦合模拟方法,建立了准确性更高的热-流-固迭代耦合模拟方法。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构建的地质模型,使用热-流与热-流-固迭代耦合方法模拟咸水层CO_(2)溶解封存过程,研究了水气交替及间歇注入方案对CO_(2)溶解量、孔隙压力和地层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流-固迭代耦合模拟能帮助设计更加合理的注入方案;仅用水气交替注入方式可提高CO_(2)溶解量;间歇注入有助于孔隙压力与地层形变恢复。研究结果可为咸水层CO_(2)溶解封存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固耦合作用 热-流耦合作用 咸水层CO_(2)溶解封存 水气交替注入 间歇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田文广 邵龙义 +2 位作者 孙斌 赵素平 霍万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9,共5页
地层水的化学组成反映地下水交替和径流特征,对煤层气的富集条件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以山西省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测试数据为依据,系统研究了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的离子组成、pH值、矿化度分布及氘氧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 地层水的化学组成反映地下水交替和径流特征,对煤层气的富集条件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以山西省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测试数据为依据,系统研究了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的离子组成、pH值、矿化度分布及氘氧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呈弱碱性,北部产出水以K+、Na+、Cl-和HCO-3为主,Ca2+、Mg2+含量较低,SO2-4含量极少,而东南部产出水Ca2+、Mg2+、SO2-4则相对富集;2产出水的δDHO和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大气降水线之下,表明存在地表水2δ18 OHO值均2的渗入;3地层水矿化度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地下水的动力环境及其控气作用。结论认为:东南部靠近补给区,水动力条件活跃,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其煤层含气量一般小于2m3/t,甲烷含量通常低于70%;而北部处于弱径流—滞留区水动力条件,煤层气藏保存条件较好,煤层含气量一般大于4m3/t,甲烷含量通常高于80%。此外,北部地区煤层气井的产气效果明显好于东南部地区,也说明北部地区煤层气的富集条件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 保德地区 煤层气 产出水 化学特征 控气作用 同位素组成 动力环境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山前超深超高压盐水层安全钻井技术探索 被引量:27
7
作者 周健 贾红军 +3 位作者 刘永旺 李卫东 邓强 杨艳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9,共6页
库车山前深部巨厚盐膏层地质特征复杂,层间超高压盐水普遍发育,纵横向规律性差,地层压力变化大,预测难度高。盐膏层钻井过程中超高压盐水侵入井筒后,钻井液性能恶化,导致喷、漏、卡等复杂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安全快速钻井。结合超高压盐... 库车山前深部巨厚盐膏层地质特征复杂,层间超高压盐水普遍发育,纵横向规律性差,地层压力变化大,预测难度高。盐膏层钻井过程中超高压盐水侵入井筒后,钻井液性能恶化,导致喷、漏、卡等复杂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安全快速钻井。结合超高压盐水层钻井特征,通过分析超高压盐水赋存的圈闭特点及实钻情况,在钻井液的盐水污染容量限实验模拟和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了超高压盐水层控压排水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控压排水配套新技术,通过控制节流阀调节井口回压和钻井液排量等手段,让地层盐水按一定比例均匀侵入到环空钻井液中,单次放水量不超过环空钻井液量的10%,多次放出盐水,降低高压盐水层的地层压力系数。解决了库车山前超深超高压盐水层安全钻井难题。现场试验表明,采取合理的控压排水方法能够降低盐水层的压力,在溢流与井漏的矛盾中找到压力平衡点,有利于井控安全的井筒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盐水 控压排水 窄密度窗口 安全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加砂抗高温防衰退水泥浆体系 被引量:21
8
作者 路飞飞 李斐 +1 位作者 田娜娟 朱文豪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89,共5页
普通加砂G级水泥无法满足异常高温固井,水泥石高温强度衰退严重。针对高温深井固井问题,开展了在145~180℃下35%硅粉加量水泥石强度衰退机理研究,探索了170~200℃高温下硅粉粒度、加量及硅粉复配对水泥石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优化出抗高... 普通加砂G级水泥无法满足异常高温固井,水泥石高温强度衰退严重。针对高温深井固井问题,开展了在145~180℃下35%硅粉加量水泥石强度衰退机理研究,探索了170~200℃高温下硅粉粒度、加量及硅粉复配对水泥石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优化出抗高温防衰退水泥浆体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温度大于160℃下,加量为35%硅粉的水泥石养护30 h时开始强度衰退,温度越高,衰退越早;②根据粗、细硅粉对水泥石强度发展的影响,得出0.18、0.09 mm硅粉及液硅比例为30:60:10,复合加量70%时,可以抑制200℃水泥石强度衰退;③优化出抗温为170~200℃、密度为2.08~2.41 g/cm^3的复合加砂抗高温防衰退高密度防气窜水泥浆体系。通过以上研究,不但抑制了水泥石强度持续衰退,也改善了水泥石长期力学性能,对高温高压气井的良好封固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加砂 强度防衰退 抗高温 硅粉加量 硅粉粒度 液硅 高密度水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水基压裂液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刚芝 王杏尊 +1 位作者 鲍文辉 李秋月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3-75,97,共3页
通过室内实验研发出一种海水基压裂液体系的关键添加剂——耐盐稠化剂、胶液保护剂、螯合调节剂,优化出了耐高矿化度、黏度高、残渣低、地层伤害低的海水基压裂液体系。对海水基压裂液体系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耐温达到120℃,交联... 通过室内实验研发出一种海水基压裂液体系的关键添加剂——耐盐稠化剂、胶液保护剂、螯合调节剂,优化出了耐高矿化度、黏度高、残渣低、地层伤害低的海水基压裂液体系。对海水基压裂液体系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耐温达到120℃,交联时间为2~5 min可调,残渣含量为318 mg/L,岩心伤害率为24.85%,破胶液表面张力为26.5 mN/m,界面张力为1.76 mN/m,达到了现场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基压裂液 耐盐稠化剂 螯合调节剂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增产机理与施工技术分析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李勇明 彭瑀 王中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6,共7页
能源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中国常规油气资源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产量递减期,开发页岩气是一条势在必行之路。在页岩气开发中压裂又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了气井的产能、采收率和经济效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页岩气的... 能源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中国常规油气资源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产量递减期,开发页岩气是一条势在必行之路。在页岩气开发中压裂又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了气井的产能、采收率和经济效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页岩气的压裂增产机理和施工技术,对中国的页岩气开发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从地质入手分析了页岩的地质概况,建议加强对脆性和天然裂缝的评价;并详细阐述了改造体积增产理论,简要分析了影响页岩气井产能的因素;结合改造体积增产机理,对页岩气压裂中需要应用到的各项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以及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增产机理 储层评价 改造体积 缝网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状水平井欠平衡钻井环空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义 鲜保安 +2 位作者 周卫东 孙粉锦 任源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羽状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煤层气开发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减少储层伤害、提高低渗储层煤层气采收率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技术特征,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现场井例分析了井筒环空内各流动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 羽状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煤层气开发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减少储层伤害、提高低渗储层煤层气采收率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技术特征,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现场井例分析了井筒环空内各流动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井底压力随泥浆排量的增加单调递增,同一泥浆排量条件下,环空注气量越大,井底压力值越低;羽状井自注气点至井口的井筒环空内,水平段由于静液压力占主导,空隙率、混相流体流速增长幅度较小,混相流体密度少许降低,压降损失也较少;竖直井筒环空内空隙率及混相流体流速自井底沿井筒向上初始缓慢增大,当环空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气液滑脱效应,而急剧增大,环空内混相流体密度变化规律与之相反,环空压力自井底沿井筒向上呈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羽状水平井 欠平衡钻井 流动特性 环空压降 井底压力 环空注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煤层气成因探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田文广 邵龙义 +2 位作者 张继东 赵素平 霍万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85,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勘探潜力,但煤层气成因有待深入研究,弄清楚其成因类型能够有效指导该区下一步勘探开发方向。基于区域地质条件、煤层气样品组分、稳定同位素等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浅部的...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勘探潜力,但煤层气成因有待深入研究,弄清楚其成因类型能够有效指导该区下一步勘探开发方向。基于区域地质条件、煤层气样品组分、稳定同位素等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浅部的彬县、焦坪、黄陵地区煤层气δ13 CCH4一般介于-81‰^-57‰,煤层气干燥系数一般大于100,δDCH4一般介于-236‰^-234‰,煤层气为晚期生物成因,同时,地层水矿化度低,煤岩孔隙度较高,渗透性较好,具备生物气生成的地质条件;深部合水-宁县地区煤层气δ13 CCH4一般介于-49‰^-35‰,煤层气干燥系数一般小于100,是典型的热成因气,地层水矿化度高,呈酸性,不利于生物气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系 煤层气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瓜胶电吸引聚合物压裂液体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志臻 杨旭 +3 位作者 夏冰 武宗刚 王航 郭琦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88,102,共4页
从代替传统瓜胶压裂液的指导思想出发,利用分子间的静电吸引作用,研制出一种耐高温无残渣的新型压裂液。该压裂液稠化剂为研制出的一种中低分子量、碳链较长且具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其与研制出的电吸引诱导剂作用可以形成剪切可逆的空间... 从代替传统瓜胶压裂液的指导思想出发,利用分子间的静电吸引作用,研制出一种耐高温无残渣的新型压裂液。该压裂液稠化剂为研制出的一种中低分子量、碳链较长且具有正电荷的聚合物,其与研制出的电吸引诱导剂作用可以形成剪切可逆的空间网状结构。从耐高温性、抗剪切性以及对地层伤害性和润湿性改变等方面对该压裂液进行了评价。该压裂液在130℃、170 s-1下剪切1 h后黏度在45 mPa·s以上,残渣量为0,岩心伤害率为20.56%,可使地层岩石表面润湿性由亲油性向亲水性转变,从而有利于油气的开采;并且该压裂液在高速剪切下黏度降低,剪切速率降低时黏度又随之恢复,这一特点可很大程度地降低其摩阻。该压裂液在靖50-X井盒8段的压裂施工进行了试验应用,增产效果显著。其主剂合成步骤简单,原料易得,体系价格相对较低,可以成为瓜胶压裂液的替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合作用 新型无瓜胶压裂液 瓜胶压裂液 抗高温性 抗剪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温抗盐交联聚合物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志臻 杨旭 +3 位作者 王中泽 陈清 余芳 王晨瑜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288-1293,共6页
采用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进行二元共聚,开展了以油井堵水为目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体系研究,考察了单体的组成比例、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交联聚合物... 采用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进行二元共聚,开展了以油井堵水为目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体系研究,考察了单体的组成比例、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交联聚合物的影响,通过考察交联聚合物的成胶时间、凝胶强度来优化反应条件,并对所合成聚合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交联共聚物耐温抗盐性良好,在矿化度5 000 mg/L模拟地层水中,吸水倍率为23倍左右,体积膨胀25倍左右,此外,封堵率也达到了98%左右。在90℃和110℃的高温下滚动老化24 h,交联聚合物仍保持良好的弹性和韧性,老化后吸水性吸水倍率分别为86.5和94.68,水化后其强度较好、富有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 堵水剂 抗温抗盐 吸水倍率 封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砂车用输砂器螺旋体固有频率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宏禹 吕志鹏 +3 位作者 王峻乔 乔春 周思柱 刘伯修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4,共2页
对螺旋输砂器的螺旋体进行简化,得到其物理模型,建立了振动方程。针对螺旋体的惯性矩难以计算的问题,提出采用有限元法先计算螺旋体的静挠度,再依据静挠度公式反算惯性矩的方法。以HS360混砂车用螺旋输砂器为例,利用振动学理论计算出螺... 对螺旋输砂器的螺旋体进行简化,得到其物理模型,建立了振动方程。针对螺旋体的惯性矩难以计算的问题,提出采用有限元法先计算螺旋体的静挠度,再依据静挠度公式反算惯性矩的方法。以HS360混砂车用螺旋输砂器为例,利用振动学理论计算出螺旋体的固有频率及共振转速,为该型混砂车用螺旋输砂器的工作转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输砂器 固有频率 惯性矩 转速 混砂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 Inventor的重点海域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记红 魏合龙 +3 位作者 王诏 何书锋 刘展 张伟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3期39-45,共7页
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图是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最常用的一种图件。通过对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图所展示的复杂地质构造进行建模,并对其进行三维可视化查询和显示,可以有效地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重点海域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及可... 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图是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最常用的一种图件。通过对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图所展示的复杂地质构造进行建模,并对其进行三维可视化查询和显示,可以有效地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重点海域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及可视化方法的研究,建立了一套模型构建流程,基于Open Inventor平台开发了地质体三维建模及可视化软件,结合实际海洋地质地震勘探解释成果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模型构建方法可以有效地建立地质体三维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INVENTOR 地质体三维模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在低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7
作者 董建华 郭宁 +2 位作者 孙渤 高宝 庞其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7-119,142,共3页
近年来大港油田低渗透油藏在未动用储量中的比例日益加大。针对低渗储层施工难度大、开发效果不理想等难点,进行了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投产一次完井技术研究,并对完井管柱、分段数量及长度、压裂参数等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实践证明,合... 近年来大港油田低渗透油藏在未动用储量中的比例日益加大。针对低渗储层施工难度大、开发效果不理想等难点,进行了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投产一次完井技术研究,并对完井管柱、分段数量及长度、压裂参数等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实践证明,合理应用水平井技术开发低渗储层,能够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实现经济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水平井 裸眼封隔器 滑套 分段压裂 家K39-29H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扬 赵永刚 +3 位作者 闫永强 王海兵 杨晓影 王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92,I0006,共5页
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以其低摩阻、低伤害等特点,在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由于其自身黏度较低导致携砂能力较差,为达到施工设计的加砂量就需要大幅增加滑溜水压裂液的用量,从而增大了压裂施工的成本。为解决滑溜水压... 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以其低摩阻、低伤害等特点,在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由于其自身黏度较低导致携砂能力较差,为达到施工设计的加砂量就需要大幅增加滑溜水压裂液的用量,从而增大了压裂施工的成本。为解决滑溜水压裂液携砂能力差的问题,开发出一套新型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该体系主要由高效低分子量减阻剂FJZ-2和新型聚合物乳液增黏剂FZN-1组成,体系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在室温还是80℃条件下,体系均具有良好的降阻效果;在80℃、170 s^(-1)条件下剪切90 min后,体系的黏度仍在20 m Pa·s以上,具有良好的耐温抗剪切能力;在一定的应力和频率扫描范围内,体系的储能模量G'一直高于耗能模量G",说明该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黏弹性能;支撑剂在该压裂液体系中的沉降速度明显低于常规滑溜水压裂液,而不同砂比条件下支撑剂的沉降时间均远远高于常规滑溜水压裂液,说明该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携砂能力;另外,该压裂液体系的其他性能指标均能满足滑溜水压裂液的技术指标要求。矿场应用效果表明,S-1井压裂施工过程顺利,最高砂比可达25%以上,最大降阻率达到70%以上,压裂施工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滑溜水 清洁压裂液 携砂能力 降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两相同向渗吸模型的求解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帅 丁云宏 +3 位作者 吕焕军 张彬 余芳 石善志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59,共4页
渗吸作用是裂缝性储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机理,润湿相在毛细管力、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储层基质,通过同向或逆向渗吸作用置换基质内的非润湿相。基于渗吸模型的局限性,文中推导了一维两相同向渗吸模型的通式,在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毛细管压... 渗吸作用是裂缝性储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机理,润湿相在毛细管力、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储层基质,通过同向或逆向渗吸作用置换基质内的非润湿相。基于渗吸模型的局限性,文中推导了一维两相同向渗吸模型的通式,在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毛细管压力曲线简化的基础上进行无因次化处理,并采用差分法进行了求解,获得了饱和度前缘移动曲线。采用COMSOL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结果验证,并与逆向渗吸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OMSOL求解结果与文中求解结果近似,同向渗吸模型饱和度前缘推进速度比逆向渗吸更快,同向渗吸效率更高,采出原油更多。在裂缝性储层、常规甚至致密储层中,如果采用体积改造,密集切割储层基质,形成裂缝网络,则可发挥同向渗吸作用,提高原油采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非混相 同向渗吸 数学模型 毛细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蒸汽复合吞吐技术在新疆油田车510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廖先燕 丁雅婷 +3 位作者 李丽 杨晓影 陈紫荆 侯军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6,10,共3页
新疆油田车510区块为典型的高孔、高渗中等非均质稠油油藏,单纯使用蒸汽开发,容易发生蒸汽超覆、汽窜等问题,影响开发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新疆油田采油一厂于2015年开展了CO2复合蒸汽吞吐改善稠油热采效果的试验。利用经验方法,同时... 新疆油田车510区块为典型的高孔、高渗中等非均质稠油油藏,单纯使用蒸汽开发,容易发生蒸汽超覆、汽窜等问题,影响开发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新疆油田采油一厂于2015年开展了CO2复合蒸汽吞吐改善稠油热采效果的试验。利用经验方法,同时结合车510区块油藏的实际情况,对CO2吞吐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的注汽压力、注汽量和施工工艺。施工效果的统计和分析表明,使用液态CO2注入时,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大,CO2蒸发速度变慢,会导致井口压力增大。CO2注入过程中应合理匹配注入压力和速度,保持井底压力略低于破裂压力。蒸汽-CO2吞吐工艺,CO2复合蒸汽吞吐具有较好的增压和调剖作用,可有效提高蒸汽热利用效率,改善吞吐开发效果,在其他浅层稠油区块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油田 稠油油藏 蒸汽CO2复合吞吐 开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