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超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5-17,共3页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需要有绩效评价的支撑。即,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摆脱因过强的官方主导力量、重表面形式不重实质内容、过于重视物质利益造成的绩效评价问题的同时,需要通过健全学术评价网站平台系统、搭建精深广博的课程教学体系、形...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需要有绩效评价的支撑。即,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摆脱因过强的官方主导力量、重表面形式不重实质内容、过于重视物质利益造成的绩效评价问题的同时,需要通过健全学术评价网站平台系统、搭建精深广博的课程教学体系、形塑政府—大学—社会的"三角式"的评价共同体,来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绩效评价 反思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期”的学术梯队建设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8-21,共4页
后发式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期"过程中,学术梯队建设可谓重中之重,它是学术科研与教学任务的双向度梯队,是初步形成学术科研能力的成长型梯队,是组织成员相对不稳定型团队。学术梯队建设要有一定的生长基点,即有主体意愿认同... 后发式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期"过程中,学术梯队建设可谓重中之重,它是学术科研与教学任务的双向度梯队,是初步形成学术科研能力的成长型梯队,是组织成员相对不稳定型团队。学术梯队建设要有一定的生长基点,即有主体意愿认同的成员、有"路标"性角色的带头人、有层级合理的结构、有共识性价值诉求的制度章程。学术梯队建设的实施路径应涉及确立学术梯队的发展目标、选拔学术梯队的带头人、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建立学术梯队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术梯队建设 转型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技术转移: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动力机制研究
3
作者 于翠翠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2-25,共4页
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化的过程,得益于内在知识技术的转移。教学研究型大学知识技术转移中本体意义上的互动性、价值取向上的辨证性、所有权限上的合法性,在为自身得以存在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同时,也要克服由于知识粘滞所... 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化的过程,得益于内在知识技术的转移。教学研究型大学知识技术转移中本体意义上的互动性、价值取向上的辨证性、所有权限上的合法性,在为自身得以存在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同时,也要克服由于知识粘滞所带来的知识技术转移困境,在跨学科创新中使知识技术转移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知识技术转移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虹雨 朱成科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0-33,共4页
课程理论本土化建设关涉课程论学科品质的提升和学术地位的巩固。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活跃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认识到简单移植和借鉴的危害,不断加强理论自觉,呼唤本土话语权的建立;同时转换... 课程理论本土化建设关涉课程论学科品质的提升和学术地位的巩固。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活跃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认识到简单移植和借鉴的危害,不断加强理论自觉,呼唤本土话语权的建立;同时转换研究范式,从不同层面探索课程理论本土化路径,试图以此来推进中国课程理论的原创性发展。但不应避讳的是,在繁荣的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背后仍然隐含着不足,具体表现在:对课程理论本土化缺乏必要的反思、方法论体系尚未统一、理论研究尚未摆脱宏大思辨取向,缺乏对课程实践具体问题的关注。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阻滞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理论 本土化研究 西方课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5
作者 董静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34-137,共4页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类课程是为培养未来合格教师而开设的课程,体现了高师教育的特色,在高师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在实施中遭遇了诸多困境,实践领域问题的出现以及当下时代发展的特点,都要求我们重...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类课程是为培养未来合格教师而开设的课程,体现了高师教育的特色,在高师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在实施中遭遇了诸多困境,实践领域问题的出现以及当下时代发展的特点,都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并积极探寻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教育类课程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改革实践主体的社会心理分析
6
作者 周放 朱成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3,共5页
新课程改革实践主体具有多元性、复杂性的特点,作为"实践突破型主体",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在参与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权力表征缺失的问题。究其原因亦呈现出多样性,长期以来难以消解的功利主义心理定势、片面追求改革... 新课程改革实践主体具有多元性、复杂性的特点,作为"实践突破型主体",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在参与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权力表征缺失的问题。究其原因亦呈现出多样性,长期以来难以消解的功利主义心理定势、片面追求改革—稳定的关系以及缺少作为参与者的主体性等,造成课程改革预期目标难以实现。未来的新课程改革实施领域,需要在学校领导的课程领导化、学生的异质合作、教师和家长积极的价值建构等方面增进可行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实践主体 社会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荣和贫困:教育学定位的事实之思与价值之辨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翠翠 朱成科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0-12,16,共4页
教育学能否捍卫自身的独立性,不仅仅关系到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位,同时关系到其发展的取向。教育学之所以出现"繁荣"与"贫困"共存的尴尬局面,在于教育学定位中出现的事实困境和价值异化,要实现教育学的创生,关键在于... 教育学能否捍卫自身的独立性,不仅仅关系到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位,同时关系到其发展的取向。教育学之所以出现"繁荣"与"贫困"共存的尴尬局面,在于教育学定位中出现的事实困境和价值异化,要实现教育学的创生,关键在于确立无立场的教育学情愫、"作者意识"的教育学角色、双向反观的教育学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事实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