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整合研究——以辽宁渤海大学为研究个案 |
朱成科
秦秋田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2
|
近十年来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述评 |
吴虹雨
朱成科
|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3
|
中美课程改革目标的比较研究——基于我国“新课改”和美国“八年研究”的思考 |
吴虹雨
朱成科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4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述评 |
于舒曼
朱成科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5
|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信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张莹
张秀琦
刘东芝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1
|
|
6
|
2002—2008年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及其演进:基于词频统计的分析和讨论 |
马玉慧
周越
郭炯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2
|
|
7
|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教师意志”研究 |
柴新
朱成科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8
|
中美股票市场相依性研究——基于Copula的非参数估计和检验 |
张秀琦
唐吉洪
任永昌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9
|
群体审议视角下课程权力问题探析 |
于翠翠
朱成科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10 |
3
|
|
10
|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课程研制的嬗变 |
李志超
朱成科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1
|
芬兰普通高中课程评价及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
贾海菊
朱成科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2
|
论协商课程的中国式情结 |
李志超
于翠翠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教育场域的“鸣沙景观”:基于教学噪音的隐喻性分析 |
李志超
朱成科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10 |
0 |
|
14
|
新课程改革实践主体的社会心理分析 |
周放
朱成科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5
|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马玉慧
郭炯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16
|
关于补习教育的再思考 |
王吉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
2008 |
13
|
|
17
|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
程琳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8
|
新课改的文化底蕴:思维范式的视角转换 |
李志超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
2008 |
3
|
|
19
|
繁荣和贫困:教育学定位的事实之思与价值之辨 |
于翠翠
朱成科
|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