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整合研究——以辽宁渤海大学为研究个案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成科 秦秋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0-31,18,共3页
教学型综合性大学在努力追求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共通性的前提下,应着重依托自身优势,寻求与重点师范大学和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不尽相同的特质,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渤海大学在教师... 教学型综合性大学在努力追求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共通性的前提下,应着重依托自身优势,寻求与重点师范大学和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不尽相同的特质,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渤海大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中,在课程体系上设计了“教师专业化导向的模块化课程”,在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上实践了“案例诊断式教学与反思研究式学习”,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教学型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专业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专业 教学型综合性大学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4
2
作者 吴虹雨 朱成科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0-33,共4页
课程理论本土化建设关涉课程论学科品质的提升和学术地位的巩固。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活跃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认识到简单移植和借鉴的危害,不断加强理论自觉,呼唤本土话语权的建立;同时转换... 课程理论本土化建设关涉课程论学科品质的提升和学术地位的巩固。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活跃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认识到简单移植和借鉴的危害,不断加强理论自觉,呼唤本土话语权的建立;同时转换研究范式,从不同层面探索课程理论本土化路径,试图以此来推进中国课程理论的原创性发展。但不应避讳的是,在繁荣的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背后仍然隐含着不足,具体表现在:对课程理论本土化缺乏必要的反思、方法论体系尚未统一、理论研究尚未摆脱宏大思辨取向,缺乏对课程实践具体问题的关注。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阻滞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理论 本土化研究 西方课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课程改革目标的比较研究——基于我国“新课改”和美国“八年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虹雨 朱成科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88,共4页
“八年研究”是美国课程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并且是由大中院校合作进行的一次课程改革。它之所以在美国现代教育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与其在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和工作方案等方面所表现出较大的确定性、计划性、可... “八年研究”是美国课程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并且是由大中院校合作进行的一次课程改革。它之所以在美国现代教育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与其在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和工作方案等方面所表现出较大的确定性、计划性、可操作性密切相关的。立足于我国“新课改”的今天,只有基于“诊疗与改良的前置性假设”,透过比较的视野,将改革目标的制定升华到思维方式上的考辨,才能为我们当下的“新课改”寻求真正的破梏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年研究” “新课改” 课程改革 美国 标的 中美 院校合作 教育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述评 被引量:3
4
作者 于舒曼 朱成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29,共6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而关于这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问题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提出,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讨论。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而关于这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问题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提出,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讨论。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在繁荣的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在:对我国传统的课程改革理论资源缺乏足够的反思、方法论体系尚未统一、理论研究尚未摆脱宏大思辨取向,缺乏对课程改革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关注。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阻碍我国课程改革思想理论基础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理论基础研究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信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张莹 张秀琦 刘东芝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0-113,共4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信念的研究逐渐成为教师形象内源性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信念影响着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方式。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混合研究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信念的研究逐渐成为教师形象内源性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信念影响着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方式。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混合研究方法透视信息技术环境下锦州市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学信念的取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师教学信念趋向于中间类型(建构与传统的过渡),教师教学信念的建构是落后于课程改革设计和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教师教学信念在教龄及地域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教学设备、职后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及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等四个变量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信念具有显著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信念 计算机角色 评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08年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及其演进:基于词频统计的分析和讨论 被引量:32
6
作者 马玉慧 周越 郭炯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7,共4页
本文首先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术语词频分析方法,对2002年至2008年间我国教育技术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量化呈现了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近七年来研究重点和热点的变迁。接着依据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近几年我国教育... 本文首先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术语词频分析方法,对2002年至2008年间我国教育技术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量化呈现了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近七年来研究重点和热点的变迁。接着依据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近几年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变迁既呈现出更加关注教育系统中"人"的发展等合理发展及转变,但同时也暴露出还存在研究不够深入、跟风跑等学科发展不成熟的一面,为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信息计量学 词频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教师意志”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柴新 朱成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2-35,共4页
在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教师意志不仅对教师的认知和行为具有调控作用,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最终还决定着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成功。由于教师意志的薄弱造成的行为"惰性"已成为阻碍教师成长的主要问题。教师的成长过程总是... 在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教师意志不仅对教师的认知和行为具有调控作用,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最终还决定着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成功。由于教师意志的薄弱造成的行为"惰性"已成为阻碍教师成长的主要问题。教师的成长过程总是面临多样化的生存境遇危机、教师的自主领域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教师主体意识缺乏等多方面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将教师意志贯穿于教师成长的全过程,同时,还要提升教师的包容能力,增加情感投入,鼓励教师进行"深度对话"。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意志在教师的自主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意志 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的成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股票市场相依性研究——基于Copula的非参数估计和检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秀琦 唐吉洪 任永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424-3427,3431,共5页
以金融危机发生前后上海综合指数和s&p指数为样本分析中美股市的相依结构,通过样本秩相关系数估计Copula函数中的参数,并利用卡方统计量对估计出来的Copula函数进行非参数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上海综合指数与s&p指数存在较... 以金融危机发生前后上海综合指数和s&p指数为样本分析中美股市的相依结构,通过样本秩相关系数估计Copula函数中的参数,并利用卡方统计量对估计出来的Copula函数进行非参数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上海综合指数与s&p指数存在较弱的对称相依结构,协同运动并不明显,股票市场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较小;尾部相依性显示二者之间渐近对称性独立,但并不存在明显的传递依赖关系,投资者可以选择资产组合分散化风险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相依性 COPULA函数 拟合优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审议视角下课程权力问题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于翠翠 朱成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109-111,119,共4页
课程审议权力分配的权责不清造成了审议过程中出现多种力量对峙的权力场域,偏离了审议的本意。这不仅异化了合作,而且还催生了边缘的沉默。明晰审议中课程权力的关键就在于从权力细化的角度把握新课程改革,并通过正义诉求的内在呼唤和... 课程审议权力分配的权责不清造成了审议过程中出现多种力量对峙的权力场域,偏离了审议的本意。这不仅异化了合作,而且还催生了边缘的沉默。明晰审议中课程权力的关键就在于从权力细化的角度把握新课程改革,并通过正义诉求的内在呼唤和内部团体的潜在共识,辅之以渐进决策模式而实现课程审议对我国课程改革的促进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审议 课程权力 课程决策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课程研制的嬗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志超 朱成科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2-174,共3页
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改革运动既孕育着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失败,又萌发了后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兴起。教学目标由虚无存在向内在生成、教学内容由外在普适向自我超越、教学方法由机械发现向建构探究的转向,赋予课程研制嬗变的奥秘。通过全... 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改革运动既孕育着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失败,又萌发了后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兴起。教学目标由虚无存在向内在生成、教学内容由外在普适向自我超越、教学方法由机械发现向建构探究的转向,赋予课程研制嬗变的奥秘。通过全景敞视的思维意识、"马赛克"流动的课程资源、回归"生活意义"的教育场域的考察,以求在对课程研制本体不断追问中加以"解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课程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兰普通高中课程评价及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海菊 朱成科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0,共3页
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报告:2001年世界各国竞争力排名中,芬兰取代美国位居榜首。该调查报告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大学知名教授起草的,它是根据75个国家现有的经济数据及政府机构效率、竞争性质等各项指标在4600名工商界人士中进行调查... 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报告:2001年世界各国竞争力排名中,芬兰取代美国位居榜首。该调查报告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大学知名教授起草的,它是根据75个国家现有的经济数据及政府机构效率、竞争性质等各项指标在4600名工商界人士中进行调查后得出的。2000年芬兰在这项调查报告中的排名是第6名,为什么芬兰能在短短1年内从排名第6位跃居第1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课程改革 课程评价 普通高中 世界经济论坛 政府机构 经济数据 商界人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协商课程的中国式情结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志超 于翠翠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8-61,共4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协商课程的话语之声日渐强势。然而,协商课程在中国本土的适应过程中出现了内涵异化、模式僵化、态度踌躇的病理性表征。造成协商课程顾此失彼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实遭遇中的中心—外围的推广模式、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协商课程的话语之声日渐强势。然而,协商课程在中国本土的适应过程中出现了内涵异化、模式僵化、态度踌躇的病理性表征。造成协商课程顾此失彼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实遭遇中的中心—外围的推广模式、经验主导的思维样态以及内忧外患的交往理性。因此,在中国课程场域中,协商课程模式应立足现实,从课程改革的倡导者、促进者和实施者三方关系入手,在涂鸦板、天平以及药理学的隐喻诠释中,为实现"包容式发展"探寻一条平衡的和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课程 新课程改革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场域的“鸣沙景观”:基于教学噪音的隐喻性分析
13
作者 李志超 朱成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58-60,共3页
教学噪音打破了沉疴化的传统教学活动,被视为教学中的一种"叛逆"。教学噪音隐喻化为鸣沙景观,是突破因偏执性的价值取向、宰制性的意识形态、僵化性的模式体制所导致的传统教学虚无化,进而实现群我构成式增殖。我国新基础教... 教学噪音打破了沉疴化的传统教学活动,被视为教学中的一种"叛逆"。教学噪音隐喻化为鸣沙景观,是突破因偏执性的价值取向、宰制性的意识形态、僵化性的模式体制所导致的传统教学虚无化,进而实现群我构成式增殖。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重塑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与文本、教学评价与考试的开放互动关系,才会在"不和谐"的声音中反映融洽的教育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场域 教学噪音 鸣沙景观 海市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改革实践主体的社会心理分析
14
作者 周放 朱成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3,共5页
新课程改革实践主体具有多元性、复杂性的特点,作为"实践突破型主体",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在参与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权力表征缺失的问题。究其原因亦呈现出多样性,长期以来难以消解的功利主义心理定势、片面追求改革... 新课程改革实践主体具有多元性、复杂性的特点,作为"实践突破型主体",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在参与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权力表征缺失的问题。究其原因亦呈现出多样性,长期以来难以消解的功利主义心理定势、片面追求改革—稳定的关系以及缺少作为参与者的主体性等,造成课程改革预期目标难以实现。未来的新课程改革实施领域,需要在学校领导的课程领导化、学生的异质合作、教师和家长积极的价值建构等方面增进可行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实践主体 社会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玉慧 郭炯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23,共5页
目前,较少有研究者关注如何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进行总结性评价。本研究以国内外企业培训中上广泛采用的柯氏评价模型为基本评价框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特点,构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 目前,较少有研究者关注如何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进行总结性评价。本研究以国内外企业培训中上广泛采用的柯氏评价模型为基本评价框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特点,构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性评价指标体系。将体系的指标项分为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确定各个指标项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评价指标体系 柯氏模型 总结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补习教育的再思考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8期28-29,53,共3页
日益膨胀的补习班可能阻碍课改的深入实施,但补习教育的红火更多是人们对课程改革不理解的结果,因此很难通过排除它促进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补习教育有其逻辑上的合理性,家长、补习教师双方围绕不乏优点的补习教育构成了... 日益膨胀的补习班可能阻碍课改的深入实施,但补习教育的红火更多是人们对课程改革不理解的结果,因此很难通过排除它促进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补习教育有其逻辑上的合理性,家长、补习教师双方围绕不乏优点的补习教育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供需系统,客观分析这个系统才可能更有效地解决补习教育的负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习教育 新课改 合理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103,共4页
本文从自我评价、社会地位、专业准备、专业环境、自主发展等五个维度调查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认同情况,结果表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认同方面处于模糊不确定状态,农村小学教师比初中教师的专业认同... 本文从自我评价、社会地位、专业准备、专业环境、自主发展等五个维度调查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认同情况,结果表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认同方面处于模糊不确定状态,农村小学教师比初中教师的专业认同总体程度要高。信息技术学科在中考中被忽视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度不高的质性原因。鉴于此,本文提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力度、建立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设备配置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长学习共同体、建立城乡信息技术教师对口支援机制等建议,以提高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认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 义务教育 信息技术 专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的文化底蕴:思维范式的视角转换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志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2期27-29,共3页
课程改革遵循着文化理路的嬗变而实现发展,文化的变革则给课程改革带来震荡。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博弈中,课程改革呈现出失调性"钟摆"。当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要在东西方文化中由"游移"转变为"前行",需... 课程改革遵循着文化理路的嬗变而实现发展,文化的变革则给课程改革带来震荡。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博弈中,课程改革呈现出失调性"钟摆"。当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要在东西方文化中由"游移"转变为"前行",需要有突破陈规旧俗的勇气,更需要有物我通达的灵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文化 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荣和贫困:教育学定位的事实之思与价值之辨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翠翠 朱成科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0-12,16,共4页
教育学能否捍卫自身的独立性,不仅仅关系到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位,同时关系到其发展的取向。教育学之所以出现"繁荣"与"贫困"共存的尴尬局面,在于教育学定位中出现的事实困境和价值异化,要实现教育学的创生,关键在于... 教育学能否捍卫自身的独立性,不仅仅关系到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位,同时关系到其发展的取向。教育学之所以出现"繁荣"与"贫困"共存的尴尬局面,在于教育学定位中出现的事实困境和价值异化,要实现教育学的创生,关键在于确立无立场的教育学情愫、"作者意识"的教育学角色、双向反观的教育学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事实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