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北五省旅游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马斌斌 鲁小波 +1 位作者 郭迪 丁玉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6-21,共6页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智慧旅游兴起的背景下,文章从国家战略和时代发展需要出发,以西北五省旅游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西北五省旅游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突出问题,运用协同发展理论,着重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驱动...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智慧旅游兴起的背景下,文章从国家战略和时代发展需要出发,以西北五省旅游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西北五省旅游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突出问题,运用协同发展理论,着重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驱动辐射下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及其实施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了西北五省智慧旅游协同应用系统,提出以经济带辐射综合效力为杠杆,实施跨区域旅游业互补式协同发展战略,进而形成以国家级新区为依托,以备省会城市为主导的"中心崛起,四周齐飞"的旅游协同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西北五省区 协同发展 智慧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保护地生态旅游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鲁小波 丁玉娟 郭迪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5-152,共8页
保护地是世界生态旅游活动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对生态研究的深入,国外有关保护地生态旅游评价的研究逐步增多。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有关保护地生态旅游评价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保护地生态旅游评价原则与标准的... 保护地是世界生态旅游活动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对生态研究的深入,国外有关保护地生态旅游评价的研究逐步增多。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有关保护地生态旅游评价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保护地生态旅游评价原则与标准的探讨;(2)保护地生态旅游评价主体内容研究;(3)保护地生态旅游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综合来看,国外保护地生态旅游评价研究具有5方面显著特点值得国内学者学习和借鉴:(1)评价研究逐步深入;(2)多种方法综合应用;(3)强调一手资料的获取和使用;(4)重视社区在评价研究中的参与;(5)保护地生态旅游评价的根本指导思想为可持续发展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生态旅游 评价 国外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海棠山乡村旅游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马斌斌 鲁小波 《辽宁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30-34,共5页
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全面开展了贫困村旅游精准扶贫试点工作,文中选取了入选精准扶贫试点村,位于海棠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大板村为例,研究对象具有典型代表性。文章基于精准扶贫视角,借助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和掌握... 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全面开展了贫困村旅游精准扶贫试点工作,文中选取了入选精准扶贫试点村,位于海棠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大板村为例,研究对象具有典型代表性。文章基于精准扶贫视角,借助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和掌握了海棠山和大板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大板村精准扶贫旅游制约因素的剖析,提出了以海棠山景区为依托,将乡村旅游融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开发策略,并结合实际问题就实现针对大板村的精准扶贫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与建议。该研究有助于落实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精准扶贫工作,并解决扶贫旅游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其他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扶贫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社区参与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晓颖 鲁小波 +1 位作者 马斌斌 郭迪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1期68-74,共7页
对国内相关论文的梳理发现,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1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2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层次划分;3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要求分析;4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研究;5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 对国内相关论文的梳理发现,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1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2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层次划分;3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要求分析;4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研究;5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6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国内对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继续研究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利益相关者 社区参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健康度多维评价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鲁小波 郭迪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6,共6页
针对当前建立生态旅游健康度评价体系的实际需要,以对辽宁省盘锦鼎翔生态旅游区的健康度作评价为例证,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由横向结构(权重0.310 8)、纵向发展(权重0.229 1)、动态特征(权重0.252 9)和协调能力(权重0.207 2)4个维... 针对当前建立生态旅游健康度评价体系的实际需要,以对辽宁省盘锦鼎翔生态旅游区的健康度作评价为例证,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由横向结构(权重0.310 8)、纵向发展(权重0.229 1)、动态特征(权重0.252 9)和协调能力(权重0.207 2)4个维度,15个方向,30个因子组成的生态旅游健康度多维评价模型。其"五步四评一综合"的评价流程为评价生态旅游健康度的实际操作提供了便利。具体的评价流程为:从4个维度分别评价生态旅游的真伪、进步速度、活跃性和适应性,并将每个维度的结果分为7个层次,然后将每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乘以该维度的权重获得综合健康度。按其得分高低分为4种状况:(1)特健康(100~80分<);(2)健康(80~60分<);(3)亚健康(60~40分);(4)不健康(小于40分)。运用此法对辽宁盘锦鼎翔生态旅游区的健康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其横向结构、纵向发展、动态特征和协调能力4个维度的健康水平相差不大,总体处于"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健康度 多维评价模型 盘锦鼎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鲁小波 陈晓颖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5期73-79,共7页
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4方面: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影响及容量评价;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综合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在国内自... 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4方面: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影响及容量评价;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综合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在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研究中,层次分析法是最常用的。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研究呈现出4种趋势:1定量化;2多种方法综合运用;3全面评价;4动态评价。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学者们关注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评价 自然保护区 旅游资源 开发潜力 环境影响 环境容量 综合评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评价标准与实证研究
7
作者 鲁小波 王万山 赵明成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6期87-95,共9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是其克服各种阻力,维持生态旅游健康运营的能力。文章构建了包括横向组成结构、纵向发展阶段、现状动态特征和综合协调能力4个维度、16个方向、5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58个具体指标的内容进行了解释说明,并给...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是其克服各种阻力,维持生态旅游健康运营的能力。文章构建了包括横向组成结构、纵向发展阶段、现状动态特征和综合协调能力4个维度、16个方向、5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58个具体指标的内容进行了解释说明,并给出了每个指标最佳状态的标准描述。以此为基础,通过多主体评价,获得每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再采用集对分析对58个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获得总体评价结果。以白石砬子、海棠山、医巫闾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为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这3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度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医巫闾山已经非常接近健康状态,而白石砬子和海棠山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健康度 集对分析 评价标准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生态旅游发展的对比分析
8
作者 马淑红 鲁小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如今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旅游的新形势、新目标。作为亚洲旅游发展的大国,中韩两国都将生态旅游作为本国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虽然韩国生态旅游发展亦处于探索阶段,但其发展形式多样、经营理念完善、生态旅游效益巨大。文章着... 如今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旅游的新形势、新目标。作为亚洲旅游发展的大国,中韩两国都将生态旅游作为本国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虽然韩国生态旅游发展亦处于探索阶段,但其发展形式多样、经营理念完善、生态旅游效益巨大。文章着重分析韩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发展代表模式,试探索分析其成功的经营理念,力图为中国生态旅游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发展模式 经营理念 中国: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鲁小波 陈晓颖 +1 位作者 王万山 赵明成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1期75-82,86,共9页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最主要的实践场所,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大量的生态旅游实践。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促进社区有效参与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生态旅游实践标准是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成功的重要经验...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最主要的实践场所,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大量的生态旅游实践。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促进社区有效参与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生态旅游实践标准是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成功的重要经验。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带来积极与消极2方面的影响。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1)缺乏有效管理;(2)环境保护缺失;(3)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不足。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面临5方面主要问题:(1)大家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2)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的偏差;(3)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造成环境、社会与经济3方面的负面影响;(4)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管理方面的偏差;(5)社区参与方面的问题。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研究方面存在4个突出问题:(1)对于国际前沿和最新实践经验的关注不足;(2)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律研究不足;(3)研究中广度与深度结合不足;(4)缺少长期追踪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实践研究 偏差类型 社区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辽宁省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鲁小波 陈晓颖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5期93-100,119,共9页
自然保护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但不少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造成资源遭破坏。文中以辽宁省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利益相关者的方式,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行政管理体... 自然保护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但不少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造成资源遭破坏。文中以辽宁省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利益相关者的方式,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激励机制的缺乏,发展经验的欠缺,特殊国情与文化的影响,旅游创新不足等问题是制约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正确认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诉求,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协调机制体系及经营权、监督权分离,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建立游客生态信用管理制度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健康发展 利益相关者 环境教育 生态信用管理制度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与AHP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评价 被引量:14
11
作者 鲁小波 马斌斌 +2 位作者 陈晓颖 郭迪 丁玉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将生命力指数引入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评价研究中,并用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建立基于生命力指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位于辽宁省的白石砬子、医巫闾山和海棠山3处自然保护区...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将生命力指数引入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评价研究中,并用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建立基于生命力指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位于辽宁省的白石砬子、医巫闾山和海棠山3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进行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处于"健康"水平,医巫闾山和海棠山两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处于"亚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集对分析 层次分析法 健康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鲁小波 丁玉娟 郭迪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2,93,共5页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旅游经济在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效果,通过集对分析与旅游经济平衡指数对2001-2011年中国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集对分析和旅游经济平衡指数是分别从地区人均旅游收入和地区总...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旅游经济在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效果,通过集对分析与旅游经济平衡指数对2001-2011年中国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集对分析和旅游经济平衡指数是分别从地区人均旅游收入和地区总规模的不同角度分析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效果的方法;2)从人均旅游收入的角度分析,2001-2011年中国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差距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各省旅游总收入及其比重角度分析,其作用是负面的;3)社会经济重大事件会对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的效果产生影响;4)我国四大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中国 区域 经济差距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多主体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鲁小波 陈晓颖 +1 位作者 王万山 赵明成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73-81,共9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是其克服各种阻力,维持生态旅游健康运营的能力。本文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概念为指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包括横向组成结构、纵向发展阶段、现状动态特征和综合协调能力4个维度、16个方向、58...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是其克服各种阻力,维持生态旅游健康运营的能力。本文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概念为指导,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包括横向组成结构、纵向发展阶段、现状动态特征和综合协调能力4个维度、16个方向、5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且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本文对58个具体指标采用了多主体评价的方式,获得每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再对58个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逐层分析,最终获得总体评价结果。对白石砬子、海棠山、医巫闾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评价结果显示:白石砬子、医巫闾山2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健康度处于"亚健康"状态,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海棠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度处于"不健康"状态,亟需改进。层次分析法建立的评价体系中的58个指标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生态旅游资源贡献最大,加上保护功能发挥程度、环境条件、保护工作、市场需求度、与当地交通和旅行社的协调程度共7个指标影响程度占58个指标权重的39.202%,是评价一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核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度 层次分析法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多主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0年中国区域旅游效率评估 被引量:18
14
作者 鲁小波 郭迪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7,共6页
选择旅游酒店数、旅行社数、旅游酒店从业人员数和旅行社从业人员数为旅游投入因素,旅游总收入为产出变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C2R模型分析2001—2010年中国区域旅游效率及其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中国四大区域的平均旅游效率由高... 选择旅游酒店数、旅行社数、旅游酒店从业人员数和旅行社从业人员数为旅游投入因素,旅游总收入为产出变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C2R模型分析2001—2010年中国区域旅游效率及其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中国四大区域的平均旅游效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31个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中,天津在2001—2010年期间每年都为旅游效率最高的省份。从时间的角度,中国区域旅游效率经历了一个波浪式变化过程,2003年和2008年是2个明显的波谷。2001—2005年四大区域旅游效率的变化过程基本一致。2005—2010年四大区域旅游效率变化各不相同,东部地区呈逐步下降趋势,中部地区先增长、2010年开始下降,西部地区为起伏不定,东北地区为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概念辨析与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7
15
作者 鲁小波 陈晓颖 +2 位作者 马斌斌 郭迪 丁玉娟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4期46-50,64,共6页
起源于人类个体的"健康度"已被广泛引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之中。由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以及实践、管理和研究的需要,将"健康度"引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研究势在必行。... 起源于人类个体的"健康度"已被广泛引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之中。由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以及实践、管理和研究的需要,将"健康度"引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研究势在必行。在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横向结构、纵向历程、动态特征与协调能力4个维度构建了包括16个方向,58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将居民、管理者、游客、专家、政府工作人员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纳入评价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健康度 评价体系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以辽宁省海棠山等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鲁小波 马斌斌 陈晓颖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4期40-45,共6页
以辽宁省海棠山、医巫闾山和白石砬子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系统地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内容。结果显示:3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15个群体,可以分为核心、紧密和松散3个层次,其中地方政府、保护... 以辽宁省海棠山、医巫闾山和白石砬子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系统地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内容。结果显示:3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15个群体,可以分为核心、紧密和松散3个层次,其中地方政府、保护区管理局、社区居民、生态旅游者、旅游企业为核心层,尤其是保护区管理局、景区企业和当地政府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另外,由于生态旅游发展的状态不同,3个自然保护区面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突出矛盾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利益相关者 自然保护区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述韩国国立公园的发展及管理现状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淑红 鲁小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韩国国土面积虽狭小,但公园众多,自然环境保护力度强。截至2016年,韩国共有22个国立公园,24个道立公园及31个郡立公园。国立公园是韩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其中山岳型17个,海上、海岸型4个,史迹型1个。公园中动植物种类丰富。自196... 韩国国土面积虽狭小,但公园众多,自然环境保护力度强。截至2016年,韩国共有22个国立公园,24个道立公园及31个郡立公园。国立公园是韩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其中山岳型17个,海上、海岸型4个,史迹型1个。公园中动植物种类丰富。自1967年开始制定了相关的保护、管理、利用法规,形成了完善的管理公园组织结构,进行了持续的相关科学研究,其经验可以为他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公园 公园类型 物种组成 经营管理 管理公团 相关法规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度研究方法在自然、社会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鲁小波 陈晓颖 马斌斌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6期109-114,共6页
健康度的概念源自人类个体,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被应用到自然、社会—自然复合以及社会系统的综合评价之中。自然系统的健康度研究主要包括水体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和荒漠系统等。人工—自然复合系... 健康度的概念源自人类个体,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被应用到自然、社会—自然复合以及社会系统的综合评价之中。自然系统的健康度研究主要包括水体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和荒漠系统等。人工—自然复合系统的健康度研究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旅游系统。社会系统的健康度研究比较典型的是企业和市场系统,另外还涉及到产业集群、品牌、信息和高校教育等社会系统。各类自然、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应用健康度的概念是科学研究全面化、动态化、综合化的趋势,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分析各类系统的运行状态。系统健康度评价中还存在着指标不完善、方法不统一、结论不可对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度 研究方法 生态系统 社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