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化工园区周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杜永强 曲蛟 +1 位作者 丛俏 张蕾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集锦州市石油六厂工业区、交通运输区及农业区土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土样中16种PAHs的总含量(∑PAHs):工业区均值为386.19μg/kg、交通运输区均值为328.54μg/kg、农业区均值为192.64μg/kg;致癌性PAHs的总含量(∑... 采集锦州市石油六厂工业区、交通运输区及农业区土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土样中16种PAHs的总含量(∑PAHs):工业区均值为386.19μg/kg、交通运输区均值为328.54μg/kg、农业区均值为192.64μg/kg;致癌性PAHs的总含量(∑PAHscare):工业区均值为147.97μg/kg、交通运输区均值为131.52μg/kg、农业区均值为73.83μg/kg;不同功能区PAHs成分组成规律基本一致,PAHs以3环和4环为主,土壤中PAHs成分比例规律为4环>3环>2环>5环>6环;无论是土壤中∑PAHs还是∑PAHscare含量规律,都为工业区>交通运输区>农业区。工业区石油类污染较为严重,交通运输区及农业区土壤中PAHs污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农业用品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多环芳烃 功能区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头发中金属元素含量与其年龄和性别之间关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蔡艳荣 黄宏志 +2 位作者 张婷婷 肖振林 苗肖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5,113,共3页
金属元素与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科技工作者利用头发、血液、尿液、指甲等作为样本进行过人体内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但诸多研究报道结果不尽相同,差异较大,原因是与研究对象的选择(年龄、性别、地域等)有关。
关键词 金属元素含量 性别 年龄 头发 大学生 科技工作者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o_2(Dpq)_2(btec)(H_2O)_6]·2H_2O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5
3
作者 林宏艳 王秀丽 刘国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6-1221,共6页
以1,2,4,5-均苯四羧酸(btec)和二-吡啶-(3,2-d:2,3′-f)-二氮萘(Dpq)为混合配体,水热合成了一种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o2(Dpq)2(btec)(H2O)6].2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 以1,2,4,5-均苯四羧酸(btec)和二-吡啶-(3,2-d:2,3′-f)-二氮萘(Dpq)为混合配体,水热合成了一种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o2(Dpq)2(btec)(H2O)6].2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978(5)nm,b=2.9822(16)nm,c=0.7058(4)nm,β=94.199(6)°,V=1.8848(18)nm3,Z=2,R1=0.0350,wR2=0.0796。该化合物由1,2,4,5-均苯四羧酸中羧基氧原子、二-吡啶-(3,2-d:2,3′-f)-二氮萘的螯合氮原子及水分子中氧原子与中心Co(Ⅱ)离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几何构型。羧酸作为桥连配体连接2个相邻的中心Co(Ⅱ)离子形成钴配合物的双核单元,双核单元之间通过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相互连接构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钴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Co-CPE)在0.1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电位范围+600~-300mV内有1对归属于Co(Ⅱ)/Co(Ⅲ)的氧化还原峰,而且此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的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钴配合物 晶体结构 超分子网络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补骨脂化学成分及磷酸二酯酶Ⅴ抑制活性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曙光 张淑霞 +2 位作者 王红霞 沈敬山 张树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58-960,共3页
经过先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对中药补骨脂样品进行萃取,并对所得萃取液用HPLC及1HNMR进一步分离和鉴定,得出其5种组分化合物。通过文献的检索和比较,5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也得到证实。这5种化合物依次为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 经过先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对中药补骨脂样品进行萃取,并对所得萃取液用HPLC及1HNMR进一步分离和鉴定,得出其5种组分化合物。通过文献的检索和比较,5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也得到证实。这5种化合物依次为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定、新补骨脂异黄酮及补骨脂异黄酮。还测定了不同有机溶剂萃取液及5种化合物各自的磷酸二酯酶Ⅴ(PDE5)抑制活性。所得试验结果表明,补骨脂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补骨脂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补骨脂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补骨脂定 PDE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构建氯霉素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宏 孙思阳 +3 位作者 张文婷 张羽 王悦 励建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00-1605,共6页
本文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镍-均苯三酸金属有机骨架材料(Ni3(BTC)2),并将其与聚丙烯酸钠(PAAS)混合后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电化学传感器(Ni3(BTC)2-PAAS/GCE),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法研究了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并用于水产品中... 本文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镍-均苯三酸金属有机骨架材料(Ni3(BTC)2),并将其与聚丙烯酸钠(PAAS)混合后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电化学传感器(Ni3(BTC)2-PAAS/GCE),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法研究了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并用于水产品中氯霉素(CAP)检测。结果表明,Ni3(BTC)2对CAP的还原具有较好的电催化作用。差分脉冲峰电流增加量与CAP浓度在3.1×10^-9~1.55×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I(μA)=139.72 CCAP+9.9616(R^2=0.9988);在1.55×10^-7~9.3×10^-7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ΔI(μA)=33.109 CCAP+26.596(R^2=0.9993),检出限为2.0×10^-9 mol·L^-1。使用该传感器检测实际样品鲤鱼和虾肉中CAP的加标回收率在84.3%~96.6%之间。该传感器制作简单,稳定性、选择性和重复性好,可满足水产品中CAP的快速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氯霉素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检测氯酚类污染物对MCF-7细胞的毒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秦洪伟 闫彬 +3 位作者 尤国红 武冬梅 丛俏 袁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33-1439,共7页
本文以石墨烯修饰电极(Gr-GCE)为工作电极,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模型细胞,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MCF-7细胞的裂解液电化学行为,确定其响应来源为黄嘌呤和鸟嘌呤的电化学氧化.跟踪描述了细胞生长曲线,研究了五氯酚(PCP)、2,4,6-三氯... 本文以石墨烯修饰电极(Gr-GCE)为工作电极,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模型细胞,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MCF-7细胞的裂解液电化学行为,确定其响应来源为黄嘌呤和鸟嘌呤的电化学氧化.跟踪描述了细胞生长曲线,研究了五氯酚(PCP)、2,4,6-三氯酚(TCP)和2,4-二氯酚(DCP)对MCF-7细胞的毒性,计算得到半数抑制效应浓度(IC_(50))值分别为77.62、174.08、449.78μmol·L^(-1),并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氯酚类污染物对MCF-7细胞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两种方法测得细胞毒性顺序均为:PCP>TCP>DCP,且细胞电化学法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氯酚 细胞毒性 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oO_(2)/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协同H2O_(2)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7
作者 李硕 李育珍 +3 位作者 夏云生 孙兆欣 兰博荣 马泽瑶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5,共7页
通过湿式浸渍法合成二元AgCoO_(2)/g-C_(3)N_(4)催化剂,以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评价了AgCoO_(2)/g-C_(3)N_(4)协同H_(2)O_(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AgCoO_(2)/g-C_(3)N_(4)协同H_(2)O_(2)降解四环素的效果显著,最佳降... 通过湿式浸渍法合成二元AgCoO_(2)/g-C_(3)N_(4)催化剂,以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评价了AgCoO_(2)/g-C_(3)N_(4)协同H_(2)O_(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AgCoO_(2)/g-C_(3)N_(4)协同H_(2)O_(2)降解四环素的效果显著,最佳降解效率达到92.19%;同时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宽的pH适应范围。此外,对光催化剂的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分析,AgCoO_(2)的引入改善了g-C_(3)N_(4)的光响应范围及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四环素 降解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b_9W_(21)O_(86)^(18-))/PAH]无机-有机复合薄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秀丽 刘国成 +1 位作者 马颖 林宏艳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76,共4页
首次用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NaSb9W21O86]18-(Sb9W21)做修饰剂,通过电化学技术结合层接层自组装方法制得了[(NaSb9W21O8168-)/PAH](PAH:聚烯丙基胺盐酸盐)复合薄膜修饰玻碳电极(GCE),并研究了该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 首次用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NaSb9W21O86]18-(Sb9W21)做修饰剂,通过电化学技术结合层接层自组装方法制得了[(NaSb9W21O8168-)/PAH](PAH:聚烯丙基胺盐酸盐)复合薄膜修饰玻碳电极(GCE),并研究了该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充分保持了Sb9W21的电化学活性;对亚硝酸根和溴酸根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修饰电极 层接层自组装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H_5)_4N]_4GeMo_(12)O_(40)纳米粒子体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兴伟 王秀丽 +1 位作者 刘国成 林宏艳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40,共5页
首次将无机-有机杂化的Keggin型锗钼酸盐纳米粒子[(C2H5)4N]4GeMo12O40用做修饰剂,通过直接混合法制得了三维、体修饰的碳糊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充分保持了锗钼酸盐的电化学活性和碳... 首次将无机-有机杂化的Keggin型锗钼酸盐纳米粒子[(C2H5)4N]4GeMo12O40用做修饰剂,通过直接混合法制得了三维、体修饰的碳糊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充分保持了锗钼酸盐的电化学活性和碳糊电极表面可更新的特点,不仅对亚硝酸根和溴酸根的还原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而且还具有优良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 锗钼酸盐纳米粒子 体修饰 碳糊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磺胺的电化学检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洪伟 宋相孟 +1 位作者 尤国红 丛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48-2052,共5页
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磺胺(SA)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MW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并确定了修饰体积和浓度、支持基质种类、最佳pH值、富集电位和时间等磺胺的最佳检测条件。结果表明,在pH=8.0的Na2HPO4-NaH2PO4缓冲体系中... 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磺胺(SA)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MW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并确定了修饰体积和浓度、支持基质种类、最佳pH值、富集电位和时间等磺胺的最佳检测条件。结果表明,在pH=8.0的Na2HPO4-NaH2PO4缓冲体系中,磺胺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检测到一个不可逆的氧化峰,且在1.0×10-5~2.0×10-4mol/L浓度范围内,磺胺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493 6×C(μmol/L)+9.984 1,相关系数为R=0.996 3,检测下限为8.0×10-6mol/L,平行测定的相对误差(RSD)小于1.463%(n=8),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21%~10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磺胺 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钛白粉在水中的分散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建华 刘娇 +2 位作者 孙科 邢锦娟 唐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69-7072,7078,共5页
利用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导电钛白粉进行表面包覆。通过FT-IR、UV-Vis、XRD、SEM对包覆前后的导电钛白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种高分子材料包覆在导电钛白粉表面,且并不影响导电钛白粉基底结构... 利用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导电钛白粉进行表面包覆。通过FT-IR、UV-Vis、XRD、SEM对包覆前后的导电钛白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种高分子材料包覆在导电钛白粉表面,且并不影响导电钛白粉基底结构;分散性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包覆后的导电钛白粉分散性提高,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包覆效果最好。电化学研究结果说明包覆后的导电钛白粉氧化还原峰的形状没有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发生明显的变化,该复合电极片具有较高的倍率性能以及较小的内阻;交流阻抗对比分析可得,羧甲基纤维素钠包覆后的产物高频区容抗弧半径最小,低频区斜率最大,导电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高分子 包覆 导电钛白粉 分散性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对废水化学耗氧量测定的干扰及消除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艳荣 黄宏志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93-394,共2页
阐明了氯离子干扰废水化学耗氧量测定的原理。从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分析工作者对消除氯离子干扰所进行的研究:加汞盐和无汞盐掩蔽消除Cl-干扰,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化学耗氧量后再减去理论上Cl-所消耗的化学耗氧量,Cl-完全氧化法测定高... 阐明了氯离子干扰废水化学耗氧量测定的原理。从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分析工作者对消除氯离子干扰所进行的研究:加汞盐和无汞盐掩蔽消除Cl-干扰,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化学耗氧量后再减去理论上Cl-所消耗的化学耗氧量,Cl-完全氧化法测定高氯废水的化学耗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耗氧量 氯离子 干扰 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盐酸环丙沙星 被引量:1
13
作者 丛俏 宋相孟 秦洪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2-596,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制备了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并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CPLX)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确定了聚合膜厚度、支持基质种类、最佳pH值、富集电位和时间等CPLX检测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pH=5.5的PBS缓... 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制备了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并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CPLX)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确定了聚合膜厚度、支持基质种类、最佳pH值、富集电位和时间等CPLX检测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pH=5.5的PBS缓冲体系中,CPLX在该修饰电极上出现一个不可逆的氧化峰,且在8.0×10^(-6)~1.0×10^(-4)mol/L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618 93C(μmol/L)+57.191 04,R=0.998 1,检测下限为2.0×10^(-6)mol/L。平行测定的相对误差(RSD)小于1.325%(n=7),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4%,99.82%和10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红 修饰电极 电化学检测 盐酸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宏 靖玉 +3 位作者 孙思阳 王悦 朱玉 励建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8-213,共6页
以孔雀石绿(MG)为模板,以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通过循环伏安法(CV)在玻碳电极表面上聚合制备了MG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用CV法和差分脉冲法(DPV)研究了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并用于水产品中MG检测。结果表明,DPV峰电流减少量与MG浓度在0.02~0... 以孔雀石绿(MG)为模板,以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通过循环伏安法(CV)在玻碳电极表面上聚合制备了MG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用CV法和差分脉冲法(DPV)研究了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并用于水产品中MG检测。结果表明,DPV峰电流减少量与MG浓度在0.02~0.5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I(μA)=26.77CMG+2.663;在0.5~2.5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I(μA)=2.662CMG+14.25,检出限为1.2×10-2μg·mL^-1。MG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操作简单快捷,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可满足水产品中MG的快速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分子印迹 孔雀石绿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矿区交通运输干线周边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4
15
作者 曲蛟 马振宇 +2 位作者 丛俏 袁星 王莉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8-181,共4页
选择采集钼矿区交通运输干线周边菜地土壤样本180个,采用HNO3-HF-HClO4混酸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土壤样品中Mo、Pb、As、Hg、Cr、Cd、Zn、Cu、Ni的含量,全面系统地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进行元... 选择采集钼矿区交通运输干线周边菜地土壤样本180个,采用HNO3-HF-HClO4混酸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土壤样品中Mo、Pb、As、Hg、Cr、Cd、Zn、Cu、Ni的含量,全面系统地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进行元素形态分析,同时对矿区周边水域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也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钼矿区交通运输干线周边菜地土壤污染属于多金属复合污染,其中土壤重金属Cd、Hg污染较为严重;污染强度以菜地距运输干线0~50m最高,内梅罗综合指数为17.35,随距离增加污染减轻。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表明,0~50m菜地土壤范围Cd、Cr、Cu、Ni、Zn总量中化学形态分布为:残余态>有机结合态>氧化结合态>酸可提取态;As、Hg、Mo、Pb总量中化学形态分布为:有机结合态>残余态>氧化结合态>酸可提取态;50~100m范围内菜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大致为:残余态>有机结合态>氧化结合态>酸可提取态;100~150m范围内重金属总量中化学形态分布大部分为:残余态>有机结合态>氧化结合态>酸可提取态。土壤中Hg、Cd的有机结合态较高,可能主要来源于污灌及化学农药的施用以及塑料薄膜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菜地土壤 内梅罗指数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解条件下制备的秸秆炭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11
16
作者 常春 刘天琪 +2 位作者 廉菲 王胜利 郭景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2-1049,共8页
研究了不同热解条件下制备的秸秆生物炭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规律.以常见的玉米杆和番茄杆为原料,在限氧升温热解的条件下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热解温度(300、400、500、600、700℃)和不同热解时间(1、2、4、6、8 h)对秸秆生物炭吸附性... 研究了不同热解条件下制备的秸秆生物炭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规律.以常见的玉米杆和番茄杆为原料,在限氧升温热解的条件下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热解温度(300、400、500、600、700℃)和不同热解时间(1、2、4、6、8 h)对秸秆生物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番茄杆样品T6004和玉米杆样品C6006分别获得对铜离子的最佳吸附效果,其去除率分别为98.40%和98.77%.通过批试验探明秸秆生物炭对Cu^(2+)的吸附动力学特征与机理,秸秆生物炭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能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说明生物炭对Cu^(2+)的吸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单层吸附.用颗粒内扩散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发现,热解时间和温度对秸秆生物炭的吸附边界层厚度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颗粒内扩散并非吸附过程的唯一控速步骤,表面吸附和液膜扩散共同控制吸附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生物炭 热解 CU^2+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矿尾矿区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析与生态风险预警评估 被引量:21
17
作者 曲蛟 王红雨 +2 位作者 袁星 丛俏 张宏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76-79,共4页
研究钼矿尾矿区周边菜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选取20个钼矿尾矿区周边受污染菜地的土壤样本,用HNO3-HF-HClO4处理后,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土壤样品中Mo、Pb、As、Hg、Cr、Cd、Zn、Cu、Ni的全量并分析其存在... 研究钼矿尾矿区周边菜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选取20个钼矿尾矿区周边受污染菜地的土壤样本,用HNO3-HF-HClO4处理后,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土壤样品中Mo、Pb、As、Hg、Cr、Cd、Zn、Cu、Ni的全量并分析其存在形态,进行生态风险预警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为残余态>有机结合态>氧化结合态>酸可提取态(Pb、Zn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Hg有机结合态=酸可提取态>氧化结合态);菜地土壤的生态风险指数IER=80.62,其预警类型为重警;主要重金属污染为Cd、Hg、Cr污染并伴有Zn、Ni、Cu污染;Hg的酸可提取态所占比例较大,可能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重金属污染可能来自尾矿石中重金属的释放,并与污灌及化学农药的使用有一定关系。研究为清除或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和改良已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尾矿区 菜地 土壤污染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分布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吡啶双酰胺配体修饰的Keggin型硅钼酸盐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催化性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宏艳 曾凌 +2 位作者 王青林 刘国成 田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3,共8页
水热反应条件下制备了一个基于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3-bpcd(N,N'-双(3-吡啶)环己烷-1,4-双甲酰胺)和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银配合物{[Ag2(3-bpcd)3][Ag(3-bpcd)(Si Mo_(12)O_(40))]2(3-H2bpcd)_2}·7H_2O,并通过红外光谱、... 水热反应条件下制备了一个基于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3-bpcd(N,N'-双(3-吡啶)环己烷-1,4-双甲酰胺)和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银配合物{[Ag2(3-bpcd)3][Ag(3-bpcd)(Si Mo_(12)O_(40))]2(3-H2bpcd)_2}·7H_2O,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手段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597(5)nm,b=1.4949(5)nm,c=2.5249(10)nm,α=88.998(6)°,β=88.856(7)°,γ=67.458(6)°,V=4.739(3)nm3,Mr=6471.02,Dc=2.261 g/cm3,Z=1,S=0.955,F(000)=3124,R1=0.0768,wR2=0.1936。配合物是由一维[Ag(3-bpcd)(Si Mo12O40)]6-2链、双金属[Ag2(3-bpcd)3]2+结构单元、2个未配位的质子化有机配体3-H2bpcd和7个结晶水共同组成的复杂结构,多种结构单元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标题配合物修饰的碳糊电极对NO-2有好的电催化还原活性,此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有显著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配合物 晶体结构 电催化性质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测定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作用下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及形态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曲蛟 袁星 +1 位作者 丛俏 王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74-2678,共5页
空白土壤作为质量控制样品,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土壤样品为对照,用HNO3-HF-HClO4混酸对土壤样品进行消化,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提取处理后土壤样品中Mo,Pb,As,Hg,Cr,Cd,Zn,Cu,Ni的全量以及酸可提取态... 空白土壤作为质量控制样品,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土壤样品为对照,用HNO3-HF-HClO4混酸对土壤样品进行消化,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提取处理后土壤样品中Mo,Pb,As,Hg,Cr,Cd,Zn,Cu,Ni的全量以及酸可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三种化学形态的含量。获知不同p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对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及形态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Pb和Zn外,投加不同pH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对土壤中重金属全量的消解和测定有促进作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对土壤中Cr,Cu,Hg,Pb的酸可提取态、对土壤中As,Hg,Pb,Zn的氧化结合态、对土壤中As和Hg的有机结合态的转化有促进作用。在pH 5.8时,Cu和Hg的酸可提取态的含量最大值分别为2.180和0.632 mg.kg-1;在pH 6.2时,Pb的氧化结合态的含量最大值为27.792 mg.kg-1;在pH 6.0时,Hg的有机结合态含量最大值为4.715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 缓冲溶液 重金属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五氯酚 被引量:15
20
作者 肖振林 丛俏 +2 位作者 曲蛟 袁星 张占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0-662,共3页
土壤样品经氢氧化钠提取后,其中不易溶于水的五氯酚以易溶于水的五氯酚钠形式被提取出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五氯酚的含量。考察了介质的pH值、固液比及提取时间对测定的影响。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五氯酚钠的质量浓度在40 mg.... 土壤样品经氢氧化钠提取后,其中不易溶于水的五氯酚以易溶于水的五氯酚钠形式被提取出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五氯酚的含量。考察了介质的pH值、固液比及提取时间对测定的影响。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五氯酚钠的质量浓度在40 mg.L-1以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23 mg.L-1。用此方法测定土壤中五氯酚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4.4%~1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五氯酚 土壤 氢氧化钠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