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秀双 杨莹莹 +4 位作者 张玉良 刘梦月 侯亚婷 韩东东 孟小宾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导致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加、动物机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和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微生态制剂以其绿色、无毒、无残留、安全高效的特点逐步成为理想的抗生素治疗替代品。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导致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加、动物机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和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微生态制剂以其绿色、无毒、无残留、安全高效的特点逐步成为理想的抗生素治疗替代品。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微生态制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微生态制剂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畜禽 作用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最新流行现状与综合防控
2
作者 韩明宝 王友 +2 位作者 盖晓雷 冯敬敬 段宝敏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126-129,共4页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指环病毒科、环转病毒属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性、蛋传性传染病,又称蓝翅病。该文从鸡传染性贫血危害、发病特点、临床和剖...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指环病毒科、环转病毒属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性、蛋传性传染病,又称蓝翅病。该文从鸡传染性贫血危害、发病特点、临床和剖检症状、最新流行病学及综合解决方案5个方面综述了鸡传染性贫血病最新流行现状和综合防控,为该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 流行现状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水禽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3
作者 段伦涛 冯敬敬 +2 位作者 段宝敏 朱德军 王友 《家禽科学》 2025年第5期8-21,I0006-I0013,共22页
为了解2021—2023年前三季度水禽疾病主要流行情况,天津瑞普动物疫病诊断研究服务中心对来自全国范围内病料样品进行PCR检测、细菌培养鉴定并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水禽主要流行病毒为圆环病毒、呼肠孤病毒、流感病毒、细小病毒、鸭病毒... 为了解2021—2023年前三季度水禽疾病主要流行情况,天津瑞普动物疫病诊断研究服务中心对来自全国范围内病料样品进行PCR检测、细菌培养鉴定并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水禽主要流行病毒为圆环病毒、呼肠孤病毒、流感病毒、细小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主要流行细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鸭疫里默氏杆菌。通过研究,丰富了水禽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疫病的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为防控与净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禽 病毒与细菌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沃尼妙林应用于家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娟 栗栖凤 +3 位作者 刘桂兰 李梁 刘爱玲 吕莉 《中国兽药杂志》 2019年第9期72-77,共6页
从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等多个方面对盐酸沃尼妙林在家禽上的应用及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进行对比概述,分析了盐酸沃尼妙林对于家禽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情况,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盐酸沃尼妙林 家禽 药效学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毒剂对冠状病毒消毒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利芳 牛登云 +4 位作者 冯敬敬 刘爱玲 陈卓 孟小宾 陈家锃 《猪业科学》 2020年第4期74-76,共3页
研究以冠状病毒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作为指示病毒,以VERO-E6细胞为宿主,通过测定病毒液与消毒剂作用前后病毒滴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种新的敏感可量化的消毒剂评估模型。评估消毒剂针对冠状病毒的最低有效浓度和最短的作用时间。结果... 研究以冠状病毒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作为指示病毒,以VERO-E6细胞为宿主,通过测定病毒液与消毒剂作用前后病毒滴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种新的敏感可量化的消毒剂评估模型。评估消毒剂针对冠状病毒的最低有效浓度和最短的作用时间。结果表明,冠状病毒与消毒剂作用30 min后,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是84消毒剂消毒效果的16倍;且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可在1 min内迅速杀灭病毒,是一种对冠状病毒安全可靠的消毒剂,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猪场消毒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冠状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VERO-E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我国鸡传染性鼻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友 王龙 +1 位作者 冯敬敬 段宝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15,共5页
为了解我国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流行情况,为IC防控提供数据参考,研究对2021—2023年从全国采集的2655份疑似IC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到625株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 为了解我国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流行情况,为IC防控提供数据参考,研究对2021—2023年从全国采集的2655份疑似IC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到625株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Apg),Apg总体检出率为23.5%;Apg检出数冬春季占全年的64.6%,夏季占比19.8%;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的Apg检出率明显高于山东、河北等北方地区;黄羽种鸡Apg检出率最高,为84.6%,其次为商品蛋鸡28.2%;从血清型来看,Apg流行株主要以C型为主(53.8%),A型次之(35.2%),B型最低(11%),但B型检出率近三年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不同地区Apg血清型分布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我国Apg检出率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Apg以A+C型流行为主,B型检出率逐年上升,并且表现出品种和区域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鼻炎 血清型 副鸡禽杆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我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玉闯 徐环 +3 位作者 冯敬敬 付旭彬 金天明 唐荣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75,共6页
近年来,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株引起的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给我国养禽业带来了新的威胁。为了解IBDV变异株流行规律,对2022年全国范围内的3000份疑似IBD样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6.9%(507/3000)检测为IBDV阳... 近年来,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株引起的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给我国养禽业带来了新的威胁。为了解IBDV变异株流行规律,对2022年全国范围内的3000份疑似IBD样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6.9%(507/3000)检测为IBDV阳性,随机选择354份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型鉴定,变异株占比达89.0%(315/354)。选择5株代表毒株VP2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代表毒株与国内外流行变异毒株处于同一遗传进化分支,与新型变异株SHG19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8.9%~99.3%;且FJ220325-1毒株氨基酸关键位点在七肽区326位由丝氨酸变异为亮氨酸,提示IBD流行特征正在发生变化,但抗原性及毒力是否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验证。研究丰富了IBDV变异株的流行病学数据,可为做好相关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VP 2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Cap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吕钊 王艳晓 +5 位作者 马利芳 段宝敏 李守军 吴慧娟 史秋颖 冯敬敬 《猪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65-68,共4页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一种单链环状DNA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无囊膜,病毒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直径约为12~23 nm。据相关报道,现已经鉴定出4种血清型PCV,即PCV1、PCV2、PCV...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一种单链环状DNA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无囊膜,病毒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直径约为12~23 nm。据相关报道,现已经鉴定出4种血清型PCV,即PCV1、PCV2、PCV3、PCV4。其中,PCV1对猪无明显致病性,PCV3可引发心肌炎、动脉炎、关节弯曲、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等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二十面体对称 遗传变异分析 动物病毒 血清型 PCV2 动脉炎 圆环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多糖对小鼠肺组织炎症及氧化损伤的修复机制 被引量:28
9
作者 武晓英 刘地 +4 位作者 李娜 郝雪峰 曹贵东 刘桂兰 乔宏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4,30,共8页
【目的】探讨甘草多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肺组织炎症和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致病组(COPD组)和治疗组(L+COPD组),通过烟熏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采用水提法制备甘草多糖,在治疗中观察小... 【目的】探讨甘草多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肺组织炎症和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致病组(COPD组)和治疗组(L+COPD组),通过烟熏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采用水提法制备甘草多糖,在治疗中观察小鼠生理体征变化并检测血清和肺组织中细胞因子和抗氧化指标.【结果】COPD小鼠在甘草多糖治疗下,精神好转,饮食与活动明显增加;L+COPD组小鼠促炎症因子IL-17、IL-6和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抑制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极显著提高(P<0.01);T-SOD、GSH-Px和T-AOC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小鼠肺组织和气管得到有效修复.【结论】50 mg/kg甘草多糖对COPD小鼠肺组织炎症和氧化损伤修复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多糖 COPD 细胞因子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醇提物对TNBS致小鼠肠道炎症的损伤修复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晓英 李博 +6 位作者 曹贵东 刘爱玲 刘桂兰 刘地 李娜 郝雪峰 乔宏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97,共5页
为研究五味子醇提物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致小鼠肠炎的治疗效果,本试验将18只健康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致病组(TNBS组)和治疗组(S+TNBS组),采用TNBS法建立小鼠肠炎模型,对S+TNBS组小鼠进行为期10 d的五味子醇提物(1 g/... 为研究五味子醇提物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致小鼠肠炎的治疗效果,本试验将18只健康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致病组(TNBS组)和治疗组(S+TNBS组),采用TNBS法建立小鼠肠炎模型,对S+TNBS组小鼠进行为期10 d的五味子醇提物(1 g/mL,0.2 mL/只)治疗。结果显示:血清和肠组织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S+TNBS组显著低于TNBS组(P<0.05),极显著高于C组(P<0.01),S+TNBS组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极显著高于TNBS组(P<0.01),显著高于C组(P<0.05);血清与肠组织中抗氧化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含量,S+TNBS组极显著高于C组和TNBS组(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力(T-AOC)的含量S+TNBS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显著高于TNBS组(P<0.05),S+TNBS组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低于TNBS组(P<0.05),显著高于C组(P<0.05)。表明S+TNBS组小鼠促炎症细胞因子分泌降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升高,抗氧化能力增强,小鼠剖检观察肠道损伤减轻。五味子醇提物在浓度为1 g/mL时对TNBS致小鼠肠炎的损伤修复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提物 TNBS 细胞因子 抗氧化性能 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砷致雄性小鼠睾丸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晓英 乔宏萍 +1 位作者 刘桂兰 曹贵东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551-555,共5页
为了研究硒对砷致雄性小鼠睾丸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试验选取雄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C组)、加砷组(砷的饮水质量分数为50 mg/kg,A组)和硒砷联合组(砷的饮水质量分数为50 mg/kg,硒的灌胃量0.5 mg/kg,A+Se组),测量小鼠和... 为了研究硒对砷致雄性小鼠睾丸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试验选取雄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C组)、加砷组(砷的饮水质量分数为50 mg/kg,A组)和硒砷联合组(砷的饮水质量分数为50 mg/kg,硒的灌胃量0.5 mg/kg,A+Se组),测量小鼠和睾丸组织的质量,检测抗氧化指标以及睾丸的组织形态和细胞凋亡。结果表明,A组小鼠食欲下降,生长迟缓,出现严重掉毛现象;砷染毒小鼠经硒联合作用后,A+Se组小鼠饮食活动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良好,C组和A+Se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高于A组小鼠,A+Se组小鼠睾丸组织质量显著高于A组;A+Se组小鼠血清和睾丸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力(T-AOC)的活性极显著高于A组,显著高于C组,A+Se组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C组,极显著低于A组;砷染毒并加硒的A+Se组,各级生精细胞的数量都较A组有所增加,形态结构也比较完整;A+Se组睾丸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数极显著低于A组,凋亡只发生于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没有发生细胞凋亡。硒对砷的毒性起到明显拮抗作用,能够有效修复砷致小鼠睾丸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组织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暴发前后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流行变化 被引量:26
12
作者 赵静 李超 +15 位作者 许浒 相丽润 汤艳东 孟凡丹 付军 龚帮俊 陈家锃 冷超粮 彭金美 王倩 周国辉 安同庆 童光志 蔡雪辉 张洪亮 田志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9-356,共8页
为了研究非洲猪瘟(ASF)暴发后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变化,本研究经PCR检测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18个省、市和自治区1374份疑似PRRSV感染的病料样品,并对其中阳性病料样品的ORF5、nsp2基因测序并统计阳性样品的... 为了研究非洲猪瘟(ASF)暴发后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变化,本研究经PCR检测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18个省、市和自治区1374份疑似PRRSV感染的病料样品,并对其中阳性病料样品的ORF5、nsp2基因测序并统计阳性样品的检出率,分析不同地区在ASF暴发前后PRRSV阳性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分别利用GraphPad Prism 8.0及ORF5基因的进化树分析ASF暴发前后我国各亚型PPRSV及各地区PPRSV的流行变化趋势;根据nsp2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其缺失特征。ORF5基因和nsp2基因测序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检出PRRSV阳性病料样品779份(779/1374),其中ASF暴发前397份,ASF暴发后382份。ASF暴发后(2019年~2020年)我国各地PRRSV阳性检出率均有上升,华北地区PRRSV阳性检出率由60.47%上升至66.33%;东北地区由52.76%上升至53.27%;华东地区由60.93%上升至62.59%;中南地区由53.43%上升至57.50%。ASF暴发前后我国各亚型及各地区PPRSV流行变化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SF暴发后,NADC30-like PRRSV作为主要流行株,其检出率显著增长,从47.36%上升至65.97%;NADC34-like PRRSV的检出率也明显增长,从1.76%上升至5.50%;但HP-PRRSV、VR2332-like PRRSV和QYYZ-like PRRSV的检出率明显降低,分别从34.01%降至20.68%、6.80%降至3.40%、7.30%降至0.52%。可见ASF暴发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NADC30-like PRRSV的流行趋势有所上升,但HP-PRRSV的流行趋势明显下降,并且随着ASF的流行,除中南地区外,我国各地NADC34-like PRRSV检出率明显上升。ORF5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ASF暴发前(2017年~2018年)检测到6种基因亚型的PRRSV(NADC30-like PRRSV、HP-PRRSV、NADC34-like PRRSV、VR2332-like PRRSV、QYYZ-like PRRSV、Type I PRRSV),而ASF暴发后还检测到CH-1a like PRRSV。Nsp2氨基酸缺失特征分析结果显示,ASF暴发前后我国各亚型PRRSV Nsp2氨基酸序列特征均未发生变化。以上结果表明,ASF疫情的暴发对我国PRRSV的流行造成了较大影响,国内大部分地区PRRSV的流行加重,病毒亚型也变得更加多元化,NADC30-like PRRSV作为主要流行株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流行趋势不断升高,HP-PRRSV检出率虽有降低但仍在流行,NADC34-like PRRSV作为潜在流行株,其检出率不断上升。本研究聚焦在ASF暴发前后国内PRRSV的流行变化,对了解我国PRRSV流行现状及对PRRS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非洲猪瘟 主要流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0年我国禽腺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高致病性FAdV-4分离株遗传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冯敬敬 牛登云 +3 位作者 马利芳 段宝敏 史秋颖 李颖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98,共7页
为了解目前我国Ⅰ群禽腺病毒的流行情况,本中心以临床诊断、分子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LMH细胞病毒分离等方法对全国重点养殖家禽和水禽的区域进行跟踪检测。本实验室于2015-2020年,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30余个省份共收集到709... 为了解目前我国Ⅰ群禽腺病毒的流行情况,本中心以临床诊断、分子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LMH细胞病毒分离等方法对全国重点养殖家禽和水禽的区域进行跟踪检测。本实验室于2015-2020年,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30余个省份共收集到7098份疑似样品,hexon基因测序成功1668份,其中FAdV-1型129份、FAdV-2型89份、FAdV-3型34份、FAdV-4型638份、FAdV-5型36份、FAdV-6型5份、FAdV-7型13份、FAdV-8a型177份、FAdV-8b型193份、FAdV-9型8份、FAdV-10型135份和FAdV-11型211份。将FAdV阴性样品全部接种LMH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共得到分离株703株,其中FAdV-4型分离株439株。高致病性FAdV-4型437株,与高致病性FAdV-4参考株同源性为99.1%~100%,非致病性分离株2株,与ON1参考株同源性为99.6%~100%。hexon基因的188、193、195、238和240位氨基酸也出现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FAdV-4 禽腺病毒 hexo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中国部分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 1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史秋颖 段宝敏 +5 位作者 李颖 牛登云 耿晨阳 周佳伟 王蕊 冯敬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68-2478,共11页
【目的】了解2020―2021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流行情况和遗传变异情况。【方法】本研究对中国部分地区73个猪场的525份样本进行RT-PCR检测,对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PEDV S 1基因扩增与测序,并进... 【目的】了解2020―2021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流行情况和遗传变异情况。【方法】本研究对中国部分地区73个猪场的525份样本进行RT-PCR检测,对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PEDV S 1基因扩增与测序,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使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相似性分析和氨基酸位点变异分析,利用Mega 6.06软件对PEDV S 1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对疑似重组的序列使用RDP4软件进行S 1基因重组分析。【结果】在2020—2021年的525份临床样本中PEDV检出阳性率为26.29%(138/525)。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显示,冬季属于PEDV高发季节,1日龄仔猪感染率最高,为42.75%(59/183),并在中国6个地区大范围流行。S 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138株PEDV S 1基因序列主要位于两个分支,131株毒株属于G2群,其中126株属于G2a亚群,与HBXY2、SNJ-P在同一亚群,5株属于G2b亚群,与AJ1102、LW/L、S14在同一亚群;其余7株毒株位于G1群和G2群之间,形成一个独立分支。经重组分析发现,该分支的7株毒株存在同一种重组事件,断点位于第59―695 bp处,可能为跨群重组毒株;138个S 1基因序列之间核苷酸相似性为85.7%~100%,与经典毒株CV777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5.2%~92.3%,其中131株G2群分离毒株与经典毒株CV777相比,在S 1基因N端第56、59-62、138-139、159-160位,与G2群参考株氨基酸序列存在相同并具有特征性的缺失和插入。【结论】2020―2021年PEDV流行株呈变异趋势,其主要流行基因型为G2群,与2010年以后流行的变异株亲缘关系较近,与经典毒株亲缘关系较远,且存在跨群重组,对中国持续监测PEDV流行性和变异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 1基因 遗传变异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19年LX4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牛登云 马利芳 +3 位作者 段宝敏 陈卓 陈家锃 冯敬敬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105,共5页
为了解近两年我国家禽中流行的IBV S1基因的变异情况,文章对2018—2019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阳性样本进行检测,共分离到134株IBV,进一步对分离株S1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鉴定。结果显示经过与NCBI登录的参考毒株序列比对分析发现10... 为了解近两年我国家禽中流行的IBV S1基因的变异情况,文章对2018—2019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阳性样本进行检测,共分离到134株IBV,进一步对分离株S1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鉴定。结果显示经过与NCBI登录的参考毒株序列比对分析发现107株分离株为LX4型,并且与LX4(AY338732)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8.0%~95.2%,且点突变较多,糖基化位点在第54、138、247、447、454位出现变异和缺失,第533位蛋白质裂解位点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以上结果表明近两年我国流行的IBV S1基因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V S1基因 同源性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3型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登云 徐兆强 +4 位作者 陈卓 马利芳 段宝敏 张小敏 冯敬敬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2,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鸡肝癌(LMH)细胞从FAdV感染鸡的肝脏中进行病毒分离,利用PCR扩增与序列测定、TCID50测定以及鸡胚接种等方法对分离获得的1株3型禽腺病毒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显示:LMH细胞接毒96 h左右会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体积变大... 本研究旨在利用鸡肝癌(LMH)细胞从FAdV感染鸡的肝脏中进行病毒分离,利用PCR扩增与序列测定、TCID50测定以及鸡胚接种等方法对分离获得的1株3型禽腺病毒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显示:LMH细胞接毒96 h左右会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体积变大,形态边圆,折光度增强,贴壁性减弱,呈半悬浮状态;将分离毒株在LMH细胞上连续传代2~3次会稳定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接种LMH细胞进行TCID50测定,病毒滴度达到10-7.67/0.1 mL;将分离株接种鸡胚,96 h后死亡,胚体发红萎缩,肝脏出血有坏死灶;PCR扩增分离株的Hexon基因,并进行其同源性和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分离株目的基因与参考毒株SR-49位于同一分支上,同源性在99.4%,同时将分离株命名为SX180203。本研究结果为禽腺病毒3型毒株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禽腺病毒 分离鉴定 Hexo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中国部分地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钊 马国明 +7 位作者 牛登云 史秋颖 段宝敏 马利芳 李颖 耿晨阳 周佳伟 冯敬敬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68,共5页
为全面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和VP1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研究对2021年全国25个省市421份疑似CIAV或其他病原感染的临床样本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共有64份临床样本的VP1基因PCR鉴定为阳性,序列对分析发现有59株VP1基因... 为全面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和VP1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研究对2021年全国25个省市421份疑似CIAV或其他病原感染的临床样本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共有64份临床样本的VP1基因PCR鉴定为阳性,序列对分析发现有59株VP1基因位于基因A型分支,5株VP1基因位于基因C型分支,氨基酸位点分析发现第394位氨基酸为谷氨酰胺(Q),与3-1株、CAV-10株等高致病性CIAV一致,且第75、89、125、139、141、144位氨基酸位点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鸡群流行的CIAV以A型为主,且VP1基因存在变异,结果为了解CIAV在我国的变异情况及传染性贫血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 VP1基因 氨基酸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伪狂犬病病毒为标识物的四种消毒剂的评估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牛登云 马利芳 +6 位作者 冯敬敬 雷向东 李嘉 段宝敏 孟小宾 李建丽 陈家锃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1,共8页
为了解消毒剂对活病毒的消杀效果,本研究利用伪狂犬病病毒与非洲猪瘟病毒理化特征的相似性,以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作为模拟感染毒株,以细胞和小鼠作为感染宿主建立了消毒剂评估模型,并分别对四类消毒剂的最低有效浓度、最少消杀时间、干... 为了解消毒剂对活病毒的消杀效果,本研究利用伪狂犬病病毒与非洲猪瘟病毒理化特征的相似性,以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作为模拟感染毒株,以细胞和小鼠作为感染宿主建立了消毒剂评估模型,并分别对四类消毒剂的最低有效浓度、最少消杀时间、干扰物的影响(油脂、蛋白和血清)、高温和低温等纬度建立了活病毒消杀效果的评估方法。结果显示:戊二醛类消毒剂性价比最高,但所需消杀时间较长,受低温和干扰物的影响严重;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不受低温影响,但会受到血清和蛋白质的干扰;复合液体酸化剂消杀所需时间仅需1 min,不受温度和干扰物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类的消毒剂在疫病防控中有不同的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评价模型 囊膜病毒 干扰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鸡胚为宿主针对冠状病毒消毒效果评估模型的建立及培养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卓 冯敬敬 +4 位作者 刘爱玲 马利芳 牛登云 孟小宾 陈家锃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74,共6页
本研究以鸡胚为宿主,以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株作为指示病毒,构建了针对冠状病毒消杀效果的评价模型,并评价了不同浓度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月苄三甲氯铵、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有效氯20%)、消毒剂84,以及... 本研究以鸡胚为宿主,以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株作为指示病毒,构建了针对冠状病毒消杀效果的评价模型,并评价了不同浓度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月苄三甲氯铵、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有效氯20%)、消毒剂84,以及75%酒精与病毒液感作30 min、10 min、5 min后的杀毒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与病毒液感作30 min后,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的杀灭效果最好,在1∶8000倍稀释后仍能杀灭IBV;其次为二氯异氰脲酸钠和月苄三甲氯铵,在1∶4000和1∶3200倍稀释后仍能杀灭IBV病毒。通过对最小有效感作时间的摸索,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1∶4000倍稀释、二氯异氰脲酸钠1∶2000倍稀释、84消毒剂1∶600倍稀释后可在5 min内完全杀灭IBV病毒;10%月苄三甲氯铵1∶1600倍稀释、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1∶1300倍稀释后需10 min完全杀灭IBV;75%的酒精杀灭病毒所需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法 消毒剂评价模型 冠状病毒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杀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猪场猪蓝耳病并发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病毒鉴定及细菌分离鉴定以及治疗方案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小敏 郭波 +4 位作者 段宝敏 冯敬敬 李嘉 雷向东 陈家锃 《猪业科学》 2020年第5期84-87,共4页
2020年2月份山西某大型规模猪场育肥猪突发呼吸困难,无过多症状表现,即突然死亡,发病率为2%,死亡率1.5%左右。实验室以病死猪为研究对象,综合死亡猪只脏器病变状况观察,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肺脏、肝脏、脾脏病料,进行RT-PCR检测猪蓝耳病原... 2020年2月份山西某大型规模猪场育肥猪突发呼吸困难,无过多症状表现,即突然死亡,发病率为2%,死亡率1.5%左右。实验室以病死猪为研究对象,综合死亡猪只脏器病变状况观察,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肺脏、肝脏、脾脏病料,进行RT-PCR检测猪蓝耳病原;用含1%NAD和5%胎牛血清的TSA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纯化,经形态学鉴定、PCR鉴定、16Sr RNA基因序列进化树构建等方法,结果显示:该发病猪群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并发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安普霉素、硫酸黏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硫酸黏菌素、头孢喹肟、头孢噻呋钠+新霉素、替米考星+头孢噻呋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新霉素、头孢噻呋钠、安普霉素+头孢噻呋钠敏感。对恩诺沙星耐药。本实验室根据临床及检测结果制定治疗方案,为该猪场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并发猪胸膜肺炎的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