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甘孜州牦牛4种腹泻病原调查及病毒宏基因组学检测
1
作者 李劲 肖晨冬 +7 位作者 吴建平 杨怀珍 计慧姝 罗勇 扎西泽仁 奉奇 蓝岚 潘瑶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3期21-26,共6页
为调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引起犊牦牛腹泻的主要病原及病毒组成,采集216份腹泻犊牦牛粪便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冠状病毒(BCoV)、贾第虫和隐孢子虫进行了检测,并利用宏基因组学... 为调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引起犊牦牛腹泻的主要病原及病毒组成,采集216份腹泻犊牦牛粪便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冠状病毒(BCoV)、贾第虫和隐孢子虫进行了检测,并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了病毒测序分析。结果显示:216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的个体病原阳性率为52.78%,其中BVDV、BCoV、贾第虫和隐孢子虫个体病原阳性率分别为23.61%、6.02%、17.59%、15.74%,不同采样区县检出的病原种类不同;混合感染率为15.79%,其中双重、三重感染率分别为10.53%、5.26%;在粪便样品中检出15种病毒,其中与牦牛腹泻相关的病毒有BVDV、BCoV、牛疱疹病毒4型、牛嵴病毒、牛轮状病毒、牛星状病毒。结果说明:BVDV、BCoV、贾第虫和隐孢子虫是导致甘孜州牦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且存在混合感染情况。此外,牛疱疹病毒4型、牛轮状病毒、牛星状病毒和牛嵴病毒也流行于甘孜州腹泻牦牛群中。建议持续对牦牛腹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冠状病毒 贾第虫 隐孢子虫 病毒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 被引量:1
2
作者 潘瑶 肖海月 +4 位作者 高文武 张康林 扎西泽仁 白琼英 吴建平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4期27-28,共2页
牦牛作为甘孜州的优势畜种和特色畜种,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畜种和重要经济来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经济地位。但甘孜州牦牛养殖以传统粗放方式为主,极易感染寄生虫病,导致牦牛生长迟缓,繁殖力降低以及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也是导致... 牦牛作为甘孜州的优势畜种和特色畜种,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畜种和重要经济来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经济地位。但甘孜州牦牛养殖以传统粗放方式为主,极易感染寄生虫病,导致牦牛生长迟缓,繁殖力降低以及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也是导致牦牛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州牦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本文对牦牛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综述,希望为牦牛寄生虫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州 寄生虫病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一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案例的思考
3
作者 何丽霞 邢云云 +2 位作者 何勇君 师清博 赵小波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2期123-124,共2页
2022年10月26日,四川省渠县某猪场发生育肥猪呼吸道疾病死亡事件。为了解疫病状况,查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猪场的经济损失,赴现场开展了调查。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生猪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其死亡原... 2022年10月26日,四川省渠县某猪场发生育肥猪呼吸道疾病死亡事件。为了解疫病状况,查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猪场的经济损失,赴现场开展了调查。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生猪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其死亡原因是传染性胸膜肺炎引起。通过药物治疗,并改善饲养管理,猪群发病死亡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该案例提示,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管理,才能应对气候等应激因素的变化,从而降低本病的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胸膜肺炎 调查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分子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家海 王凝 +5 位作者 胡丹丹 钟秀琴 宋星桔 古小彬 汪涛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29-1637,共9页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现已发现该酶可作为一些寄生虫的疫苗候选分子和药物靶标。然而,有关绦虫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探究细粒棘球绦虫GAPDH(EgGAPDH)的分子特征与应用价值,克隆细粒棘球绦...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现已发现该酶可作为一些寄生虫的疫苗候选分子和药物靶标。然而,有关绦虫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探究细粒棘球绦虫GAPDH(EgGAPDH)的分子特征与应用价值,克隆细粒棘球绦虫的GAPDH基因,并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EgGAPDH基因全长1 011bp,编码336个氨基酸。EgGAPDH是由4个结构相同的单体蛋白(O、P、Q、R)组成的一个同源四聚体,每个单体蛋白质含有3个活性中心,即NAD+绑定区域(aa 4-151和aa 315-336)、催化结合区域(aa 156-314)和一个酶活性位点(aa 149-156)。通过对EgGAPDH的氨基酸序列的抗原表位预测得到了16个B细胞抗原表位和9个T细胞结合位点;Western blot显示原核表达的重组EgGAPDH能与感染细粒棘球蚴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以纯化的重组EgGAPDH蛋白为抗原通过ELISA法检测17份细粒棘球蚴小鼠阳性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00%。试验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并表达细粒棘球绦虫的EgGAPDH基因,EgGAPDH蛋白具有3个酶功能区域和多个免疫结合位点,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显示,该蛋白质可能具有作为抗细粒棘球蚴的药物靶标和疫苗候选分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地区引进三元猪生产繁殖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孙建春 张红亮 +14 位作者 邹雨婷 石斌 吴征王 吴海彬 夏小龙 黄鹏程 索朗曲珍 席永士 桑琼拉姆 冯志强 白玛普加 李通 张二雷 刘海金 徐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8-32,共5页
文章旨在西藏林芝地区筛选出生长繁殖性能优良的三元杂交猪种组合。试验采用引进的D(杜洛克)、L(长白猪)、Y(大白猪)种猪和LY二元母猪分别进行D×D、L×L、Y×Y、L×Y、D×LY5个组合的繁殖性能试验,记录窝产仔猪数... 文章旨在西藏林芝地区筛选出生长繁殖性能优良的三元杂交猪种组合。试验采用引进的D(杜洛克)、L(长白猪)、Y(大白猪)种猪和LY二元母猪分别进行D×D、L×L、Y×Y、L×Y、D×LY5个组合的繁殖性能试验,记录窝产仔猪数、初生重、断奶仔猪数、断奶仔猪重、断奶仔猪育成率等繁殖性能指标,测定日增重、料肉比、达到90kg的日龄、屠宰率、背膘厚及瘦肉率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以四川省内江种猪场生产记录为对照(低海拔,600m),引进猪种组合的繁殖性能(高海拔3000m)与在低海拔饲养的同类种猪差异不显著(P> 0.05),在高海拔条件下数L×Y组合产仔头数、断奶头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猪种(P <0.05),极显著高于D产仔头数(P <0.01);育成率L组显著低于其他组合(P <0.05),且其余猪种组合差异不显著(P> 0.05)。另外,在试验中,三元杂交猪日增重显著高于二元猪(P <0.05),达到90kg日龄显著提前于二元猪(P <0.05),料肉比显著低于二元猪(P <0.05);三元杂交猪屠宰率显著高于二元猪(P <0.05),背膘厚显著低于二元猪(P <0.05),瘦肉率极显著高于二元猪(P <0.01)。从经济和市场需求方面考虑,三元杂交猪生产性能指标最佳。结论 :林芝地区能为生猪养殖提供适宜场所,引进猪种能较好的释放生产性能,在林芝地区发展D×LY三元杂交生猪养殖是较为理想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杂交 繁殖性能 高海拔 料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