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镇市2015年气象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皓 刘宇鹏 +5 位作者 赵有德 袁仕锋 金昭贵 李龙玲 许仍祥 袁硕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323-325,共3页
对清镇市2015年气象数据运用GS7.0、Arcgis10.0、EXCLE2007、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旅游综合舒适度指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镇市境内水热分布不均,4—10月适宜旅游;然而突发灾害性天气对农业、旅游业影响较大。
关键词 气象数据 分析 清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市核桃种植气候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袁仕锋 闵怡 李龙玲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0期185-185,共1页
本文从适宜核桃种植的气候条件和清镇市光、热、水等气候条件入手,探析对核桃产量、品质有影响的气象灾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促进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核桃 清镇市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清镇市暴雨灾害风险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昭贵 张皓 +5 位作者 吴智凤 袁仕锋 袁硕 许毅 李娟 李龙玲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2期225-226,共2页
本文选取清镇市国家基本站1961—2015年及近10a清镇市9个乡镇基础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利用ArcGis 10.3空间分析技术,对各影响因子进行空间插值、栅格图层计算等操作,综合分析清镇市致灾因子、致灾环境因子等,以期为清镇市暴雨诱发的山洪... 本文选取清镇市国家基本站1961—2015年及近10a清镇市9个乡镇基础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利用ArcGis 10.3空间分析技术,对各影响因子进行空间插值、栅格图层计算等操作,综合分析清镇市致灾因子、致灾环境因子等,以期为清镇市暴雨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镇市 时空分布 暴雨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昭贵 闵怡 +2 位作者 张皓 吴智凤 袁仕锋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7期110-113,共4页
清镇市为西南地区典型的卡斯特岩溶农业县市之一,对其近10a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本研究选取清镇市2006—2015年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距平分析、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距平百分率数理统... 清镇市为西南地区典型的卡斯特岩溶农业县市之一,对其近10a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本研究选取清镇市2006—2015年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距平分析、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距平百分率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清镇市2006—2015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镇市近10a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呈"升-降-升-降"反W型模式;年均降水走势平缓略升,对应的年降水量在一段时期内总体上变化差异大,降水量的分布呈现中间低,两边高态势,近10a呈旱涝相间特征;年日照时数是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整体上日照时数变化相对稳定,主要有4次下降。本文通过对清镇市近10a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中、短期气候趋势预测及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镇市 气候变化 温度 降水 日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K与Morlet的清镇市降水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皓 金昭贵 +7 位作者 刘宇鹏 袁仕锋 许毅 李娟 滕万里 王禄静 李龙玲 许仍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572-574,597,共4页
以1965—2015年清镇市降水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程度、相关性、Morlet小波、非参数MannKendall统计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镇市年降水量最高为1 768.8 mm,最低为699.1 mm;1981年夏季降水量为1965—2015年最低,这与西南涡出现次数... 以1965—2015年清镇市降水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程度、相关性、Morlet小波、非参数MannKendall统计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镇市年降水量最高为1 768.8 mm,最低为699.1 mm;1981年夏季降水量为1965—2015年最低,这与西南涡出现次数少直接相关。春季降水量为中等变异,其余各季及之间为强变异,年际变异系数仅18.0%,为弱变异。1月与7月的降水量显著正相关,存在韵律现象。1965—2015年清镇市降水变化过程中存在着3~7、7~12和22~32 a的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28 a周期震荡最强,为年降水量变化的第1主周期;10 a时间尺度对应着第2峰值,为年降水量变化的第2主周期,第3峰值对应着4 a的时间尺度,为年降水量变化的第3主周期。1965—2015年清镇市年降水量呈增长趋势,但是未达显著水平,其降水上升幅度估计为每年0.53 mm,1965、1974、2015年为研究区间降水量变化突变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特征 分析 清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市延晚番茄疫霉根腐病重发原因分析与防治
6
作者 赵友德 田梅 《长江蔬菜》 2010年第7期34-35,共2页
近年来,清镇市利用高海拔夏秋冷凉气候优势,实施晚番茄栽培项目,产品远销两广、深圳、香港地区及朝鲜等东南亚国家,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疫霉根腐病逐年上升,特别是2009年,大部分乡... 近年来,清镇市利用高海拔夏秋冷凉气候优势,实施晚番茄栽培项目,产品远销两广、深圳、香港地区及朝鲜等东南亚国家,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疫霉根腐病逐年上升,特别是2009年,大部分乡(镇)番茄疫霉根腐病严重发生,在我市卫城、百花、红枫湖、站街等6个乡(镇)10个点晚番茄基地共调查15块栽培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霉根腐病 晚番茄 重发原因分析 清镇市 防治 农民脱贫致富 番茄栽培 东南亚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金昭贵 张皓 +4 位作者 吴智凤 王珏 张学彬 袁硕 秦杰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6期133-136,共4页
本研究采用气候倾向率、异常分析法、Spass22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清镇市1961 2013年逐月日照时数及日照时数影响因子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量、雨日数等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3年的清镇市日照时数年代距平呈明显的减... 本研究采用气候倾向率、异常分析法、Spass22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清镇市1961 2013年逐月日照时数及日照时数影响因子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量、雨日数等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3年的清镇市日照时数年代距平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总体上,日照时数的月变化呈"M"双峰型,各季日照时数、年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清镇市季、年日照时数各季节均出现不同时次的异常年份。年平均云量、平均水汽压、降水量、雨日数的变化与日照时数的变化呈负相关,平均云量、平均水汽压、降水量、雨日数是影响日照时数变化的可能因素。近53年,清镇市年平均总云量呈减少趋势,分季节看均呈减少趋势,年平均低云量的气候倾向率呈增加趋势,水汽压呈增加的趋势,年降水、年雨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镇市 日照时数 气候倾向率 异常年份 云量 水气压 降水量 雨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市强对流天气诊断分析——以2013年5月13日为例
8
作者 金昭贵 周皞 +6 位作者 张皓 吴智凤 袁仕锋 袁硕 许毅 李娟 陈飞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0期225-225,246,共2页
本文选择地面、高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13日清镇市强对流天气大气不稳定层结、水汽条件和垂直上升运动等诊断分析。得出:此次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是受高原短波槽及低层切变系统作用,为此次天气过程提供了优越的动力条件... 本文选择地面、高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13日清镇市强对流天气大气不稳定层结、水汽条件和垂直上升运动等诊断分析。得出:此次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是受高原短波槽及低层切变系统作用,为此次天气过程提供了优越的动力条件,地面热低压使得地面及低层温度上升、能量积聚。强的风垂直切变对强对流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位势不稳定层结成为此次强对流爆发不可少的触发条件,对流不稳定能量大,形成的上升气流深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镇市 强对流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7年贵州大雾时空分布及气象要素演变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胡跃文 秦杰 +2 位作者 苏静文 牛迪宇 吉廷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9-666,共8页
利用2016-2017年自动站逐小时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贵州大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天气图资料分析筛选了锋面大雾个例31 d和辐射大雾个例17 d,对比分析大雾生消过程中风、温、湿等气象要素演变特点。结果表明:(1)贵州大雾在秋末... 利用2016-2017年自动站逐小时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贵州大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天气图资料分析筛选了锋面大雾个例31 d和辐射大雾个例17 d,对比分析大雾生消过程中风、温、湿等气象要素演变特点。结果表明:(1)贵州大雾在秋末到初春较为频发;一天中夜间02-09时是大雾频发时段,07时达到峰值。(2)贵州自西向东有4个多雾区,分别为西南部区域、中部区域、东部边缘区域和北部局部区域。(3)锋面大雾主要出现在贵州中西部,范围最广时可达20个县站左右,持续时长可达10~13 h,单站可持续60 h以上。辐射大雾以贵州中东部地区出现较多,范围最广时可接近40个县站,远比锋面大雾范围广,持续时间相对较短。(4)大雾期间,10 min平均风速为0~3 m·s^-1,相对湿度为97%~100%,温度露点差为0~0.5℃;辐射大雾初期或形成前气温呈下降状态,消散期升温较明显,地气温差呈现由负到正或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反映出近地层大气由较为稳定的逆温环境向不稳定环境变化的过程;锋面大雾初期的降温和后期的升温现象并不突出,地气温差也没有特定的变化规律,仅有部分个例与锋面大雾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自动观测 时空分布 气象要素 锋面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与黔中水稻灌浆速度及千粒重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皓 翁玲 +4 位作者 刘宇鹏 吴丹 金昭贵 王禄静 杨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黔中地区气象因子与水稻灌浆速度及千粒重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13—2017年水稻灌浆-成熟期逐日气象数据(风速、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蒸发量)与灌浆速度、千粒重数据,通过倾向变化率分析潜在蒸散量、灌浆速... 【目的】研究黔中地区气象因子与水稻灌浆速度及千粒重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13—2017年水稻灌浆-成熟期逐日气象数据(风速、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蒸发量)与灌浆速度、千粒重数据,通过倾向变化率分析潜在蒸散量、灌浆速度、千粒重变化特征;借助RDA探讨气象因子与产量要素的相关性,进一步得出水稻灌浆-成熟期温度适宜度。【结果】2013—2017年,黔中地区仅2016年水稻灌浆-成熟期日均潜在蒸散量有增长趋势;2013、2014、2017年,水稻灌浆速度曲线为单“峰”型,2015年为双“峰”型,2016年为“平抛”型;2013—2017年水稻千粒重为弱变异。【结论】蒙特卡洛分析表明,气象因子与灌浆速度表现为正相关,与千粒重变化呈负相关,最低温度是影响水稻灌浆-成熟产量因素的关键因子;2013—2017年,水稻灌浆-成熟期温度适宜度在0.86~0.98之间,生长发育所需热量充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灌浆速度 千粒重 冗余分析 温度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市近40年雨量、雨日及雨强变化特征分析
11
作者 杨涛 张皓 +2 位作者 蔡志颖 滕万里 金昭贵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5期69-75,共7页
本文利用清镇市1980-2019年共40年逐日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清镇市年、季降雨量、雨日和雨强变化趋势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清镇市近40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37 mm,降水量序列在4~6 a、12~14 a及23~26 a左右的尺度上存在... 本文利用清镇市1980-2019年共40年逐日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清镇市年、季降雨量、雨日和雨强变化趋势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清镇市近40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37 mm,降水量序列在4~6 a、12~14 a及23~26 a左右的尺度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波动,且降水量表现为夏多冬少,变化趋势为春强冬弱的季节特征。清镇年平均雨日数为184.5 d,约占全年天数的50.5%,近40年来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3.6 d,在3~4 a、8~12 a、18~21 a及22~25 a左右的尺度上存在周期波动。在不同等级的雨日序列中,小、中雨日呈减小趋势;而大雨、暴雨日及以上量级变化则呈上升趋势。雨日月、季变化特征明显,春季雨日最多,夏季次之,在5、6月份达到峰值。最长连续降雨日和无雨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年最长连续雨日为22 d(1991年),最长连续无雨日为25 d(198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 雨日 气候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人工影响天气智能指挥作业系统设计
12
作者 陈宇 杨涛 +4 位作者 张皓 席佐联 金昭贵 滕万里 罗梅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4期229-233,共5页
对“清镇人工影响天气智能指挥作业系统”的设计思路、业务应用和服务产品等相关信息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基于贵州省现有安全射界系统、物联网等系统,结合清镇人影作业指挥特点、地形布局等需求,通过研发适合本地化作业条件分析、作业方... 对“清镇人工影响天气智能指挥作业系统”的设计思路、业务应用和服务产品等相关信息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基于贵州省现有安全射界系统、物联网等系统,结合清镇人影作业指挥特点、地形布局等需求,通过研发适合本地化作业条件分析、作业方案设计、作业预警指挥、作业实时监控、作业效果评估和作业信息上报于一体的智能人影综合指挥系统,实现了对卫星、雷达和探空等多源观测信息的实时综合显示和融合处理分析的功能。系统主要包含人影业务指挥子系统、综合管理子系统、个例科研子系统,支持电脑端和移动端。为当地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指挥系统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贵阳地区美味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应性区划 被引量:2
13
作者 仲伟敏 张学彬 +3 位作者 唐冬梅 杨敬婷 李宗参 秦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125-131,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贵阳不同县区气候特点和影响美味猕猴桃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为贵阳地区猕猴桃产业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贵阳地区208个气象站点2000—2020年的气象数据,通过分析影响猕猴桃品质和产... 【目的】通过分析贵阳不同县区气候特点和影响美味猕猴桃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为贵阳地区猕猴桃产业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贵阳地区208个气象站点2000—2020年的气象数据,通过分析影响猕猴桃品质和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采用GIS技术对贵阳美味猕猴桃种植适应性进行区划。【结果】贵阳地区热量、降水、光照均适宜猕猴桃生长发育。以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10℃积温、1月均温、7月均温、日照时数这6个气候因子作为划分贵阳地区美味猕猴桃栽培气候适宜的主要因子,每个指标分4级,对应高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美味猕猴桃种植最适宜区位于贵阳地区四周的低海拔区域,适宜区位于贵阳地区中部偏北区域。【结论】贵阳地区均属于猕猴桃种植适宜区,目前实际种植情况与美味猕猴桃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美味猕猴桃 气候区划 贵阳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产半夏丰产提质增效耕种技术措施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科 何腾兵 +5 位作者 何冠谛 张皓 谢静 王颖 王文华 林昌虎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44-48,共5页
通过对半夏生物学特性和丰产环境的分析,提出贵州地产半夏的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整地、播种期、播种密度、施肥水平及生育期管理的技术措施,讨论了兼顾半夏品质和产量的施肥配比、半夏与农作物间套作中遮荫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通过对半夏生物学特性和丰产环境的分析,提出贵州地产半夏的品种选择、种植模式、整地、播种期、播种密度、施肥水平及生育期管理的技术措施,讨论了兼顾半夏品质和产量的施肥配比、半夏与农作物间套作中遮荫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及人工种子技术的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丰产 质量 栽培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的分级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兵 周运超 +4 位作者 张皓 李可相 郭广正 周焱 高安勤 《耕作与栽培》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为探索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的分级特征。采用筛分法,将干筛后的团聚体逐级单独湿筛,得出不同粒级干筛后团聚体的分级特征。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灌木、乔木)土壤团聚体的分级特征、干筛后平均重量直径、不同粒级干筛后团聚体经... 为探索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的分级特征。采用筛分法,将干筛后的团聚体逐级单独湿筛,得出不同粒级干筛后团聚体的分级特征。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下(草本、灌木、乔木)土壤团聚体的分级特征、干筛后平均重量直径、不同粒级干筛后团聚体经湿筛后的本级保留量、平均重量直径及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其土壤抗蚀性。结果表明>0.5mm的团聚体是土壤团聚体存在的主要形式;土壤各粒级团聚体经湿筛后以本级水稳性团聚体为主,团聚体的量随着粒级变小而不断减少;三种植被类型下干筛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草本>灌木>乔木;湿筛后各粒级的平均重量直径均表现为:随着粒级的减小,平均重量直径递级依次减少,团聚体抗蚀性降低;土壤各粒级干筛后团聚体湿筛后各级的保留量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均呈现出:灌木>乔木>草本。三种植被类型中,草本土壤的干筛后团聚体含量最高,灌木土壤的抗蚀性最强。在以后的水土保持措施当中,应以营造植被类型多样的群落为主,更好地形成土壤-植物系统的良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植被类型 土壤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方辣椒品种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宇鹏 张皓 +1 位作者 陈芳 于飞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了筛选出优良的辣椒品种,以贵州11个地方辣椒品种为材料,对8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11份辣椒果实的干物质、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粗纤维、蛋白质、辣椒红素、... 为了筛选出优良的辣椒品种,以贵州11个地方辣椒品种为材料,对8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11份辣椒果实的干物质、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粗纤维、蛋白质、辣椒红素、粗脂肪和辣椒素平均含量(w,后同)分别为16.78%、8.14%、264.95 mg·100 g^(-1)、24.89%、11.93%、7.78 mg·g^(-1)、15.51%和8.25 mg·g^(-1)。各品质指标在不同品种间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辣椒素的变异系数最大,达68.00%,还原糖次之,达66.03%。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可知,综合品质最好的是名椒6号。聚类分析将11个辣椒品种分为三大类型:高品质型、中品质型和一般品质型。试验结果为辣椒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品质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邓仁菊 尹旺 +7 位作者 张皓 杨航 罗密 付梅 杨雄碧 王启富 宋吉轩 李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4,共4页
以特色优质鲜食甘薯品种普薯32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地膜覆盖处理,以不覆膜为对照,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以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增加甘薯产量,较对照提高3.7%~23.7%。地膜覆盖提高了甘薯大多数种类氨基酸... 以特色优质鲜食甘薯品种普薯32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地膜覆盖处理,以不覆膜为对照,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以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增加甘薯产量,较对照提高3.7%~23.7%。地膜覆盖提高了甘薯大多数种类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其中银色膜和降解黑膜优于其余几种地膜;另外,覆白膜更有利于粗蛋白合成,覆普通黑膜有利于提高甘薯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覆银色膜和降解黑膜则有利于总糖和淀粉的积累。此外,普通黑膜、降解黑膜和白膜促进了β-胡萝卜素的合成。综上,地膜覆盖能够提高甘薯产量和商品率,以银色膜覆盖增产效应最高;而不同覆膜方式对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生产中可根据栽培目标而选择不同的覆膜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地膜覆盖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进程及灌浆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姚正兰 周博扬 +1 位作者 汪圣洪 张皓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14-17,共4页
为黔中地区水稻适宜播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杂交水稻品种香早优2017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处理,分析不同播期温光因子对水稻生育进程和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生育进程受温光因子的影响明显,随着播期推迟,水稻生育期平均气... 为黔中地区水稻适宜播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杂交水稻品种香早优2017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处理,分析不同播期温光因子对水稻生育进程和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生育进程受温光因子的影响明显,随着播期推迟,水稻生育期平均气温升高,积温和累积日照时数减少,营养生长期缩短,生育进程加快;迟播水稻在抽穗-成熟期增加遭遇秋风和秋绵雨气候风险几率;2)水稻开花前期的灌浆速率明显高于开花后期,播期延迟造成灌浆速率降低;温光因子与灌浆速率具有较强相关性,播种-拔节期温光因子与灌浆速率呈负相关,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温光因子与灌浆速率呈正相关。3)黔中地区杂交水稻适宜的播种时间为3月30日前后,按35d左右秧龄移栽,既可避免倒春寒对秧苗的影响,又可避开或减轻秋风对籽粒灌浆的危害,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温光因子 生育进程 灌浆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文县花椒引种的农业气候相似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川 闵怡 +1 位作者 顾欣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38-7139,7146,共3页
根据欧氏距离的相似距离系数方法,利用温度、降水和日照资料,从年内热量、降水等几方面计算了修文县和贞丰花椒区的相似程度,确定相似等级,并通过对引种源地与目标地的花椒生态气候状况的对比分析,找出了修文花椒生态气候和品质比较优... 根据欧氏距离的相似距离系数方法,利用温度、降水和日照资料,从年内热量、降水等几方面计算了修文县和贞丰花椒区的相似程度,确定相似等级,并通过对引种源地与目标地的花椒生态气候状况的对比分析,找出了修文花椒生态气候和品质比较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花椒在县境内海拔1 300 m以上地区虽可种植,但受冬末春初低温天气影响较大,产量不稳定;海拔在1 300 m以下地区为境内花椒稳产区。花椒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受气候、土壤、栽培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修文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扩大花椒种植面积提供气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引种 农业气候相似 诊断分析 修文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不同播期水稻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皓 袁硕 +7 位作者 张学彬 金昭贵 翁玲 王禄静 杨涛 滕万里 李娟 许仍祥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51-56,共6页
以4段分期移栽水稻(Oryza sativa L.)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气温、泥温逐日数据,同时测定了土壤pH、养分含量、机械组成、交换性盐基离子等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不同播期水稻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不... 以4段分期移栽水稻(Oryza sativa L.)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气温、泥温逐日数据,同时测定了土壤pH、养分含量、机械组成、交换性盐基离子等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不同播期水稻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不同播期土壤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为适宜到丰富;交换性盐基组分中Ca^(2+)比例最高;土壤组成以粉粒为主;5月9日移栽的水稻土壤中黏粒含量最高,对应的分形维数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与Mg^(2+)之间表现为协同,相关系数为0.953;有机质、全氮与Na+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H与平均气温相关性极显著;速效钾与积温为显著正相关;黏粒含量在相关性分析中与多数指标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针对不同播期进行的各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5月9日更适宜试验地点进行水稻移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播期 土壤 理化性状 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