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超声引导下缓慢胃内注水法鼻肠管置入技术在长期鼻饲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明建青 罗丹华 +3 位作者 戴燕平 林莉珍 张晖 陈海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缓慢胃内注水法鼻肠管置入技术在长期鼻饲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需长期鼻饲重症肺炎患者5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盲插置入鼻肠管,观察组借...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缓慢胃内注水法鼻肠管置入技术在长期鼻饲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需长期鼻饲重症肺炎患者5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盲插置入鼻肠管,观察组借助超声引导胃内注水法置入鼻肠管,对比两组置管时间、幽门通过率等临床指标,置管前后患者营养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当天鼻肠管通过幽门率(100.00%)明显大于对照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置管所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置管后2周内不良反应与各营养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超声引导下胃内注水法可有效提高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且置管方式所用时间、置管后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盲插置管方式相当,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超声引导 胃内注水法 鼻肠管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容量反应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雷伟健 伍伟亮 刘锦仪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5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容量反应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检测乳酸等数据,通过床旁超...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容量反应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检测乳酸等数据,通过床旁超声检测下腔静脉直径的变异率,通过唯捷流检测心排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所有患者均接受容量负荷试验,根据患者有无容量反应性将其分为A组(有容量反应性,n=65)和B组(无容量反应性,n=55),比较两组间患者的下腔静脉直径的变异率差异以及补液前后有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异率,分析并评估下腔静脉直径的变异率和有无容量反应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变异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心脏指数变异率、每搏输出量变异率、舒张压变异率、收缩压变异率、脉压差变异率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和容量反应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提示患者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和中心静脉压变异率、舒张压变异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心脏指数变异率、每搏输出量变异率、收缩压变异率、脉压差变异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容量反应与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存在相关性,通过床旁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可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容量反应进行快捷、有效的评估,在重症患者的诊治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 血乳酸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容量反应性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晚期脓毒血症生物信息学特点
3
作者 王润青 杨刚 +5 位作者 何海珊 尹艺洁 李思佳 黄叙琪 廖健雄 杨经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揭示晚期脓毒血症的生物信息学特点,为脓毒血症的药物设计提供生物信息学参照。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数据集(GSE175453)的scRNA⁃seq数据集中的4例晚期脓毒血症血液样本,采用Seurat包筛选每个细胞群体的差异表... 目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揭示晚期脓毒血症的生物信息学特点,为脓毒血症的药物设计提供生物信息学参照。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数据集(GSE175453)的scRNA⁃seq数据集中的4例晚期脓毒血症血液样本,采用Seurat包筛选每个细胞群体的差异表达基因。随后,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基因本体论(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并对数据进行拟时序分析及细胞通讯分析。结果:4例晚期脓毒血症血液样本共可得到19117个细胞,7个细胞群体。GO分析揭示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白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分泌颗粒腔及免疫受体活性;KEGG富集分析的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参与造血细胞系的生物学功能。单核细胞在晚期脓毒血症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拟时序结果显示,单核细胞共具有3个分化命运,1个分化节点。细胞通讯结果表明,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介导的信号通路在晚期脓毒血症细胞通讯中具有最高的发生率。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晚期脓毒血症各细胞群体以及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信息学过程,揭示了MIF通路可能为治疗脓毒血症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生物信息学 脓毒血症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的血浆外泌体LncRNA表达谱分析及功能预测
4
作者 罗雨果 周海波 张霞辉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71-77,共7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浆外泌体LncRNA的表达谱,预测差异性表达的外泌体LncRNA在脓毒症中可能的调控作用,为脓毒症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的潜在靶点。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清远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浆外泌体LncRNA的表达谱,预测差异性表达的外泌体LncRNA在脓毒症中可能的调控作用,为脓毒症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的潜在靶点。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清远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4例脓毒症患者和4例健康对照个体,筛选出脓毒症患者差异性表达的血浆外泌体LncRNA,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脓毒症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存在3568个差异性表达的血浆外泌体LncRNA,预测靶基因主要与线粒体基因表达、启动自噬机制、自噬、自然杀伤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等功能相关,与细胞凋亡、PI3K/Akt、AMPK、Hippo、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等信号通路相关。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外泌体中LncRNA表达谱发生改变,这些差异性表达的外泌体LncRNA可能成为脓毒症的诊断标志物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外泌体 L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早期活动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7
5
作者 罗丹华 林莉珍 +2 位作者 明建青 张明 吕运好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早期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ICU接受治疗的COPD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ICU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ICU常规护理与集束... 目的:探讨集束化早期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ICU接受治疗的COPD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ICU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ICU常规护理与集束化早期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转出ICU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肌力及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比较机械通气第2天和最后一天两组患者自主呼吸状态下的潮气量(VT)及最大吸气压力(Pimax)、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转出ICU时ADL评分、肌力均高于对照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机械通气最后一天,试验组患者自主呼吸状态下VT、Pimax、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活动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活动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机械通气 ICU获得性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通气条件下肺复张在早期ARDS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林钦汉 陈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5期95-95,共1页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条件下肺复张在早期ARDS的应用。方法对45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Puritan-bennett840经面罩连接行无创机械通气。在无创通气基础上,采用CPAP法进行肺复张,动态观察复张前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PO2/FiO2...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条件下肺复张在早期ARDS的应用。方法对45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大型多功能呼吸机Puritan-bennett840经面罩连接行无创机械通气。在无创通气基础上,采用CPAP法进行肺复张,动态观察复张前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PO2/Fi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H值、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压(BP)等治疗效果。结果肺复张后1h PaO290.76±11.40mmHg,PaO2/FiO2203.25±30.77mmHg肺复张后30min及1h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复张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ARDS患者,应用无创通气进行肺复张短时间内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肺复张前后呼吸、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无创通气肺复张治疗早期ARDS安全有效。大型多功能呼吸机能够提供较高的压力,具有更完善监测功能,使肺复张更加充分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肺复张 ARDS CPAP VA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付嘉鑫 陈娟 +2 位作者 邓登豪 刘军 陈超伍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1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行ERCP检查的300例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分为两组,A组为...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8年6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行ERCP检查的300例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十二指肠憩室分为两组,A组为十二指肠憩室患者,B组为非十二指肠憩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胆管结石的复发率、不同憩室类型的胆管结石复发的差异、ERCP应用于高龄胆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胆管结石复发率为32.08%,B组为18.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憩室内乳头患者的胆管结石复发率高于憩室旁乳头及憩室间乳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患者的取石成功率为93.00%,其中一次性成功取石231例,48例行第2次ERCP术后完全取出,21例取石失败。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3%,其中高淀粉酶血症8例,一过性胆管炎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3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应用ERCP治疗高龄胆管结石的安全性较好,十二指肠憩室可促进胆管结石形成,其中憩室内乳头对结石的复发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憩室 高龄 胆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应用频谱熵指数监测镇静深度的研究
8
作者 雷伟健 黄雪芳 +1 位作者 刘锦仪 杨经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9期176-179,共4页
目的通过与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比较,评估频谱熵指数,分析该指数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镇静深度监测的价值,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ICU二区就诊的aSAH介入栓塞术后患... 目的通过与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比较,评估频谱熵指数,分析该指数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镇静深度监测的价值,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ICU二区就诊的aSAH介入栓塞术后患者60例,使用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镇静处理,并行量化脑电图监测频谱熵指数,每隔30 min进行RASS评分,并记录同一时间节点的频谱熵指数,观察频谱熵指数与RASS评分指标,分析两种指标的相关性。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为RASS<-3分,评分以确定镇静适度时所对应的最适频谱熵指数。结果aSAH患者镇静期间频谱熵指数与RASS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5(P<0.001),57.045为ROC曲线上相对的镇静适度与镇静过度最佳截断点的频谱熵指数,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90%,曲线下面积(AUC)指标理想,为0.927。结论RASS与频谱熵指数两种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能在临床上用于aSAH患者镇静深度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熵指数 Richmond躁动镇静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镇静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